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接受CBC电视台访问时,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关于中产的标准很多,达到这个标准的华人也不少。但符合中产标准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听听中产朋友吐苦水,看看他们晒的账单吧!文:汉加风 文琪
你算是中产阶级吗?
加拿大中产阶级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它的定义众说纷纭。
从收入看
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加拿大中产阶级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传统定义:对比家庭收入,排列最贫乏到最富有人,将中间的50%定为中产阶级;另一个是排列家庭最低到最高收入,列出中位数,将收入为中位数的50%到150%的家庭列为中产阶级。
加拿大前联邦保守党财政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提到中产阶级时,是指有孩家庭税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属于中产阶层。加拿大Money Sense杂志针对加拿大人的财富做过一个研究。该研究将加拿大人以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态,年龄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类别,定义出贫富水平的不同界限。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加拿大家庭平均年收入为$91,500,将其按照平均年收入分为5个类别,最低收入:家庭年收入低于$39,100为最穷的20%;低中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9,101- $59,900间为20%;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59,901- $83,300间为中间的20%;再往上20%为高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 $83,301- $119,000间;最高端的20 %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19,001以上。从上面的分类来看,收入界于$40,000 – $12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联邦自由党的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在面对CBC的节目主持人Peter Mansbridge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同一问题。他口中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加拿大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在日益增加,抗压能力在减低,对于放在厨房桌子上的账单感到担忧,而且家庭的负债率在增加。研究也显示着,加拿大中产阶级不断缩水。民众几乎不是变得更有钱,而是变得更穷。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7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达到167.3%,意味着如果银行将利率调升,不仅影响到家庭预算,而且影响到生活质量,乃至未来的退休计划。
目前加拿大的利率是历史上最低的,可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美国加息后,对加拿大的利率是会有影响的,贷款利率往上加,可能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会落地的一只靴子。
从资产看
以上标准是用工薪收入来划分的。可温哥华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每天游手好闲着不少有钱、有闲阶层,可以睡到自然醒才起床,列治文的餐馆里一掷千金吃喝的朋友不少。除了海外收入以外,有不少人还有炒房、炒股、投资公司的分红收入来源。
按照财富积累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区分中产阶级的范畴。收入减去消费后投资累积的部分为家庭财富,包括按照现在的计算的全部财产,如储蓄、房屋、汽车、生意,以及公司退休金等,减去各种负债而得到的净值。如果家庭财产净资产低于$41,400为最穷的20%;家庭拥有净资产在$ 41,400-167,000间,属于低中水平的20%;家庭净资产在$167,001-358,600间,属于中等水平的20 %,家庭净资产在$ 358,600-697,000间,属于高中水平的20%;家庭拥有$ 697,000以上,为最富的20%。从上面的分类来看,资产界于$40,000- $70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晒晒账单
笔者在微信群里作了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在近3000名的读者中,有71%的群友居然说自然每月没有存款,是月光族。
一群友说:“家庭收入是10w,我们一个7w 一个3w。家里没孩子,就两个大人,有两台车,还供个房,我们过的其实并不好。算笔账吧:
• 每个月伙食费大概700,再买点水果零食面包蛋糕,去下Costco,花在嘴上的钱一个月就得1000。
• 手机网费房贷月供水电气又是2500 +,不算房子小修小补。
• 两台车月供保险油费2000。算了保险和油费在里面,也不是豪车
• 对了忘了家里还有一只狗,每个月狗粮+零食+年度打针,即使没病没灾,一个月也得至少150。
• 平时再买个咖啡,买箱啤酒之类,一个月又小300。
温哥华中产成了月光族
晒帐单的群友说,这些最基本消费就得5500。就算平时不娱乐不shopping也得花这么多,这些已经奔6000去了。所以我家经常是刚发工资,各种账单一付,哗没钱了,伸长脖子盼着下次出粮。 “又比如这位群友,“我们家有一个孩子,收入比文章中的主人公高多了,每个月都没有存款,还没钱每年去度假呢,我们家每月吃的费用很高,最少$2500 ,加上抵押$3500,孩子的消费最少1千,在加上一辆汽车的保险油费$700,煤气电话费上网一起800。在没买任何电器衣服的情况下,一个月的花销就已经是$ 8500了,这些钱都是税后的钱,你说怎么存钱,马上又要交财产(地)税了,去年都是7千今年估计得9千了,所以我一直都是朋友不敢相信的月光族”。
说好的加拿大梦呢
看来现在,加拿大中产的日子普遍生活艰难难,感觉没啥活路,尤其是现在各大城市的房价一路上涨。当读到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读到这样的文字标题“哭!曾花6年就能买房如今奋斗15年也白搭“,心里还是很不好受……”讲一个在市政府工作的28岁的小伙,想通过自己的打拼,想在温哥华或多伦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房价的持续上涨打破了他的希望。房价越来越高,将数以万计的本地年轻人挤出市场,甚至被迫离开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
UBC大学Kershaw教授进行的研究表明,曾几何时,多伦多是个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很容易负担的起房屋的地方。在1976年,存够首付(20%)只需要存约6年;即便在2010年也还只需要花不到12年,而以今天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屋均价计算,存下首付需要超过15年;研究还发现,在1976至1980年,BC省一个全职年轻打工一族,只要储蓄5年左右,就能够储蓄到20%首期购置房屋,但现在则须要储蓄18.5年,
才有能力缴付两成首期置业。 BC省也成为年轻人最难“上车”的加国省份。
历史很难回过头重现,未来的加拿大房价走势可能还会更严峻。我们工资的涨幅远跟不上房价的涨幅。政府能做的,无非是增加住宅密度(手上有house的得hold紧了);增加廉住房的供应;出台政策打击空置、对海外买家限购等等的措施,于是乎,公寓及高楼越建越多,供应量增加。
通常对加拿大梦的概念,是指出生在收入分配最低20%阶层的人,可能挤进收入最高收入20%阶层的能力。在加拿大,实现的可能为13.5%,几年前,笔者从读到过凡凡的一篇文章,她指年收入10万的家庭,能过上她心目中理想的中产生活诶,可现在日子越来越艰难,时常紧巴巴,挺无奈的。亲爱的读者,您的感受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