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5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天说地] 我为什么举家逃离东北?东北人的“闯”劲哪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0: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为什么举家逃离东北?东北人的“闯”劲哪去了?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来信一:我为什么举家逃离东北?

  作者:阿九的太阳

  状态:举家南下,无奈逃离

  真情“告白”:生于斯,长于斯。我爱东北这片黑土地,也爱黑土地上热情善良的人们。待到东北振兴,可以让我回到牵挂的家乡,追求广阔的个人发展。

  先介绍下我自己: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我的家乡长春是汽车的摇篮,生于斯,长于斯,我爱这片黑土地,也爱黑土地上热情善良的人们。可是我还是出走了,成为据说流失的四百万人口中的一员,原因就是收入问题,目前供职于南方的一家合资企业,待遇是以前在东北的2倍,忘了说,我已经结婚生子,与我同来的还有我先生,以及我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举家南下出走的艰难决定,应该能说明东北的经济问题已经有多严重。

  我先生先我一步出逃南下,就读吉林大学工科王牌专业并在国企供职十年的他,最终放弃了铁饭碗。

  当时与他在机场送别,我们心情都无比沉重,因为夫妻的分离也因为中年闯荡的不确定性。临走之前,在机场的红旗车展位前,他主动向有意向购车的人进行技术讲解,当时帮他拍了张照片,并在朋友圈写下:最后的操守,致敬十年!愿爱不被辜负!一个刚出校门的莘莘学子,怀揣理想包含激情的十年青春,他都交付给了国企,做出决定离开,我知他的无奈与心痛。

  当他跟我说离职手续办完时,我深感悲凉。5个月后,我随夫南下,正式出逃。所以,作为一个无奈出走的工薪阶层,东北经济的衰退,我深感切肤之痛。

  聊东北经济,先说说东北得天独厚的条件:

  东北曾经是共和国的工业摇篮

  有一汽汽车,有长春客车厂,有哈飞,沈阳机床厂,中国一重,鞍钢,哈尔滨汽轮机,丰满水电站等建国初期响当当老牌的工业企业,是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东北地处平原,资源丰富

  东北农业资源丰富, 黑土地富饶辽阔,人均分配土地份额大。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大型农工机械得以运用,东北几乎没发生过大的地质和自然灾害,农民得以温饱。在上个世纪中期,我国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时,东北也支撑着农业经济相当大的份额。

  物流发达并且有口岸

  东北地处平原,陆运物流速度快,东三省连接北京可以实现2日内到达。东北紧邻俄罗斯日本、蒙古国、朝鲜(专题)、韩国,有得天独厚的边贸优势,陆路、水路口岸数十个。但是由于国家战略发展,对邻邦政策以及商业氛围不浓等种种原因,所以这一优势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

  较好的教育基础

  吉林大学曾经排名全国大学前十,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办校,属工业部直属大学。长春光机所,中国第一台电视诞生的地方,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曾经是部署直属。这些老牌工业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彰显着东北工业雄厚的底蕴。

  东北重视教育,教育氛围浓厚,所以之前看到有文章称出走的东北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学历素质俱佳的高素质人才,并且近年东北移民(专题)也越来越多,同样是技术移民居多,可以说东北流失的都是人才,是东北的精华,是本该成为东北发展的中坚力量。

  东北医疗设施完善

  东北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神经内科、儿科,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妇产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神经外科等科室全国排名靠前,吉林大学的医学院前身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在建国之初,也是很牛的医科大学。

  以上所述都彰显着东北曾经的繁荣。可以说东北的城市基础配套都是非常健全的,并不是外界所理解的偏远落后。在东北生活,民计民生是完全有保障的。

  可是为什么仍然遭遇了经济“断崖式”下降?

  接下来我想谈谈东北经济话题的关键词:

  “人文环境”

  谈人文环境,就要谈谈“人”。我之所以不愿意离开东北,就是因为东北人乐观爽朗,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

  在长春生活,可以时刻体会人与人之间浓厚的温情。长春曾经连续数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负责任地说,在长春生活,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

  幸福感跟物质收入不是成线性关系,在东北我没有听过老人倒地没人敢扶的状态,也没听过老人倒地会讹上扶人的好心人。

  在东北,你买不买瓜,都会敲开半个给你尝尝。你打车没带钱,你就先走,加个微信你转过来就行。你吃饭钱包落在店里,回去找基本都能找到。

  当然也有很多外地朋友说东北人脾气火爆,都跟混黑社会一样,能动手的尽量不吵吵,其实东北人只是性格急,吵过了说开了还可以亲热的喝上一口。

  在街上看到身材高挑,苗条的东北美女,在不说话时真的是一道风景。但是一开口,“唉呀妈呀”、“嘎哈”的东北口音一出来,确实违和,但是适应后就觉得无比过瘾,女人不造作,男人直肠子,与东北人打交道跟喝东北的高粱小烧一样,火辣辣的入喉,有点呛,但是暖胃暖肠。

  这是一个东北人对家乡最醇厚的热爱。

  但是,我仍然出逃了,比较讽刺。出逃原因是钱,是收入,也是个人职业发展,从做了出逃的决定开始,我就一直反思并关注着东北经济问题。

  现在谈谈我作为一个东北人,是怎样反省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的:

  首先,阐述下东北主导的两种经济形态:

  一是农业经济

  这个经济形态始于上世纪初,闯关东开始,由于生存淘汰机制,一部分鲁冀灾民逃荒到东北,并且在这片黑土地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

  我的祖先就来自河北热河,先生祖籍山东。东北的黑土地富饶,少有荒年,朴实醇厚地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东北人,在东北有一种共识,就是种地不会大富大贵,但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家里有十几亩地,这在南方或者西北耕地稀缺同学的概念里,几乎要成为地主了,可在我们那里简直是毛毛雨。这十亩地虽没有让爸妈变得富裕,但足以养育我们姐妹长大并供我们念完大学,可见东北人是有退路的,最起码还有可以糊口的黑土地。没有淘汰机制,没有激烈的生存竞争,所以出去闯是有野心,不出去闯是安分守己。

  二是计划工业经济

  这个经济形态始于建国初期,由于苏联老大哥的帮忙,也由于东北的地理位置,优先享受了苏联在工业上的扶持。这个计划工业经济在建国初期,曾经是共和国发展的发动机。

  在东北人的认知里,国企是铁饭碗,当年爸爸妈妈因为我能端上国企的饭碗而无限荣耀,如今也因为我放弃铁饭碗而忧心忡忡。可见,国企的优越感根深蒂固存在大部分东北人的意识里。

  这两种经济形态,在东北是独立存在的,相互没有交集,更谈不上拉动扶持。

  其次,谈下我所认知的问题症结。(我没有学过经济学,对经济常识也知之甚少,仅凭对家乡的热爱和牵挂,自己思索出的想法,请勿见笑)

  先讲讲小农经济,如我上文所述,没有淘汰竞争机制,导致农民进取意愿低,农业经济形态扁平,也没有市场刺激,导致农业经济没有纵深和立体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当然也是因为靠天可以吃饱饭,没有穷则思变的刺激,所以一直停留在农耕经济,几十年如一日。

  我回到我曾经成长的农村,真的是几乎没有变化。劳动力作为经济形态的最基本单元,缺乏活力。

  把“计划”跟“工业”拆开,工业经济是典型的实体经济,市场被大型国企垄断,本土中小型投资者无法涉足,更加使市场缺乏竞争,从而无法刺激国企主动谋求发展。

  可以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大家所谈到的“人文环境”所在。

  计划经济曾经让东北大踏步发展,但计划经济留下的思想余毒也导致“来东北,脑进水”。没有人打算为企业的发展或者经济的走势买单,无论为国企服务还是找政府办事,都有一种优越感,或者想过手捞油,或者想设置障碍刷存在感,而忘了初衷是为民服务,合作共赢。

  案例一

  我妹妹经营一家物流公司,前两天因为黄标车违规进入市区被罚扣,妹妹打电话问我在交警部门有没有认识的人(在东北基本上是托熟人,靠关系解决问题),我回答说没有,并告诉她一定走正规程序,不需要找关系送礼。

  问她交警部门的处理意见,她说交警部门只是扣了车收了证,没有告诉怎么处理,下一步的通知是什么时候,到哪解决都不知道,我很匪夷所思,无论是扣分罚款还是强制报废,应该有个说法啊,否则执法依据是什么?

  妹妹说不敢这样直白问,怕被穿小鞋,就这样她每天不停地跑交警大队问处理意见,僵持了一周后终于告之罚200扣3分的处罚方式,我真不知道这个处罚是他们扣车后讨论出来的,还是先让车蹲个一周的拘留才能接受处理?

  案例二

  曾经有过办工商执照的经历,首先无法在网站或者电话中获得关于要提交哪些资料的有效信息,到工商部门也不能在办理前得知,只有在不停的排队中,在各个窗口的办理流程中得知仍然缺失哪些资料。

  在经历了3次往返及超长时间的等待后终于交齐所有资料,但被告知要5个工作日内下证,后被主动偷偷告知只要给相关办事人员“表示”一下,当天就可以下证。

  “走后门”和低效率充斥着政府与群众对接的基层窗口,老百姓想创业,干点啥,一是要等,二是要送礼。

  案例三

  在与企业合作时,也不完全按照合同办事,增加额外要求,克扣回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个项目开始,首先要贿标,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甲方有疏忽失误,乙方(外来投资者)要无偿免费给甲方买单善后,否则就不会顺利地验收得到回款。

  企业内部各种势力内耗的结果是乙方最受伤。每个与甲方合作的乙方都要有一笔风险费用的预算,这笔风险费用就是用来打点各路关卡的。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外来经济投资意愿低。

  试想,没有透明的竞争环境,谁还愿意来?

  我曾经在朋友圈写下一段话大意是:

  东北是冷兵器时代的一把宝刀,只是武器革命,冷兵器时代过去,它被使用者遗忘而导致锈迹斑斑,至于它能否再次寒光凛凛,要看使用者是否想拿出来重新打磨。

  最后,我要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感谢陆昊省长,让我感受到混沌中有雷鸣。希望众志成城,真正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回到让我牵挂的家乡,追求广阔的个人发展。

  来信二:东北人的“闯”劲哪去了?

  作者:王宏超

  状态:现为淘宝店主。曾在四川发展,因照顾母亲,返回东北老家。

  真情“告白”:曾经以闯关东闻名的东北人,若拿出当初的“闯”劲来建设家乡的话,定会走出困境。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生活在美丽的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今年34岁,淘宝店主。平时喜欢在自己的公众号和QQ空间里弄一些有关美食、旅行之类的小文章分享给朋友们。

  上周一,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你们对东北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发起话题,心中感慨万分。我曾经也逃离过东北老家,到四川发展,后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便重返家乡。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

  我爱东北这片热土,但看到家乡这样,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东北是我们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长子”,李克强(专题)总理在2016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说:各方要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打赢东北振兴攻坚战!

  自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标志着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

  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但就我个人看来,在这13年里收效并不是很明显,感觉很多政策落地性和实施性不强。

  针对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东北三省的地域局限性

  东北黑吉辽三省,黑龙江在最北面,吉林省在中间,辽宁省在最下面,虽然几个省都有不同的边境口岸,但是由于通关程序的繁琐和复杂,很多人不会选择从这些地方带货物出关(视频)而选择其他路径。

  加之东北信息闭塞程度比其他地方严重,人们大多安于现状,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很难接受新生事物,老传统观念和思想根深蒂固。

  说“安于现状”的话不是没有根据的。

  我有个好朋友,曾经和他一起聊天探讨结婚成家的问题,他对我说看吉林人一个月赚2000块钱,也没过成穷日子。我的反驳观点是:这点钱都不够给孩子买奶粉的,又提什么富足的生活呢?

  他说:“反正这样我就满足了”,之后我就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拼搏与激情!

  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安于现状,过自己所谓的安稳“小日子”,那么,个人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

  政策落实难到位

  应该说是上面下达的一些政策和意见,在下面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简政放权”的指导思想落实难。

  比如,在营业执照注册手续审批这一块就存在诸多弊端,执行慢且时间长。

  在成都的时候,我曾经申请过一个营业执照,3天就下来了。可回到吉林陪一个同学去申请营业执照,足足用了半个月。

  也就是说,在办营业执照方面,我们这边比人家足足慢了将近4倍,耽误时间不说,在这期间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很多部门都不给审批手续。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在四川申请个营业执照就可以3天完成,在我的老家吉林就要半个月?

  “简政放权”的初衷本是为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真正方便百姓办事,可中央的好政策为啥在执行落地时就变了样?

  资源欠缺合理开发与利用

  就我所在的城市而言,吉林市是中国唯一一个省市同名的城市。吉林市有中国第一座水利发电站“丰满水电站”,有一条长年不冻的松花江,四面环山三面水,冬季可以欣赏美丽的雾凇景观,还有多家滑雪场,可以说冬季旅游冰雪资源得天独厚。

  然而,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宣传的相对滞后,很多人宁愿选择较远的哈尔滨滑雪场,去哈尔滨欣赏冰灯,也不太愿意来我们这里。

  此外,在景区内供游人休憩的地方相对比较少,给游客带去诸多不便,尤其像老年人,走累了,只能选择坐在一些栏杆上,这样势必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东北三省作为产粮大省,有着肥沃的黑土地和粮食资源,但是缺少一些深加工企业,使得很多农副产品在最初形态就已经流入市场进行销售,失去了产品的增值效益和增值收益。

  举个比较现实的例子。

  许多农户、养殖户在种植和养殖初期就将手里的粮食等农副产品卖给收购商,而一些收购商为了眼前的利益直接对市场销售,没有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和精细化制造,造成部分产品浪费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如果这些农副产品可以进行深加工的话,不仅可以增加产品保质期,还可以增加其附加效益。

  这就好比一块布料,它既可以做成高端的私人订制成衣,也可以做成低端的地摊货,如何裁剪,靠的就是手握剪刀的裁缝。东北三省沃野千里,资源丰富,如何开掘利用,需要智慧与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最后,作为一个曾经出逃又返回家乡的东北人,我之所以还留在老家,除了因为照顾母亲,还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希望。

  如今我只想说:曾经以闯关东闻名的东北人,如果还能拿出当初的“闯”劲来建设家乡的话,东北经济定会走出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4 21:44 , Processed in 0.0485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