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天说地] 弧度度:慈禧不是妖(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0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弧度度:慈禧不是妖(中)

   
    文/弧度度

   
    纵观两千余年专权统治的发展史,无不伴随着一路争权夺利的斗争史。有人不禁要问了,为什么要斗?干嘛不和谐共处呢?上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一旦踏入专权政治的迷局之中,棋子们便往往身不由己——贪不贪,斗不斗,抽不抽身,都已经由不得你自己再去做决定了!

    专权统治者们为什么必须斗?主要基于以下四点:一、专权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于血统的继承,而非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所以它的第一要务便是“防民”;二、专权统治需要的是忠孝两全的奴才,而不是“功高震主”的人才,所以它的第二要务就是“防臣”;三、专权统治者必须抢占权力的最高峰,才能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权力越大,安全感相对也较大;四、专权统治者既要利用那些“有为之臣”为自己的家天下服务,同时又要想尽一切办法防止他们的权势威胁到皇权的根基,所以往往会培养出另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不同政见者”,让两方势成水火的敌对势力互掐,自己则稳坐钓鱼台,坐收渔人之利......作为专权统治中的最高统治者,根本就无须懂得太多的治国之道,只需要修炼权谋之术即可;只要这位爷不是太白痴,基本就可以在群臣内斗的漩涡中掌握主动权——没有矛盾也要制造出各种矛盾来让他们斗,这才是专权统治的最基本特质!

    对于慈禧而言,垂下帘子与不垂帘子完全是两码事。不许垂帘,标志着她只能久居深宫,朝政任由当权大臣把握,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一旦垂下帘子,就标志着她已经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宝座——哪怕一开始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她也完全可以凭此坐在帘子里面俯瞰群臣,在韬光养晦的同时操控群臣内斗,从而达到一步步削弱对手实力并获取最终胜利、掌握最高实权的可能。

    慈禧之所以要发动政变除掉肃顺等人,皆因这些人摆出各种POSS不许她垂帘听政,意欲将她打入冷宫,这势必会激起慈禧的强烈反弹。每个权斗者都是有底线的,彼时慈禧的底线大概就是你不能将我们孤儿寡母置于死地。然而,当慈禧联手恭亲王奕䜣做掉这些反对派实现垂帘之后,是不是大清的天下就从此变太平了呢?上一章我们已经提到,由于专权统治中的最高统治者和他的臣子们之间永远都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的状态,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专权铁幕下的权斗是一场永无止息的战斗。

    垂帘之始,慈禧自知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个人权力尚未巩固,政治经验欠缺,于军政、外交一窍不通,所以她也只能将朝中政务全权交付给恭亲王及其领导下的中枢——军机处与总署衙门去处理了。从1861年至1865年间,恭亲王的个人权威达到了他政治生涯中的巅峰状态,他不仅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成功剿灭了太平天国的叛乱,而且还在亲信文祥、桂良、宝鋆等的辅佐下总揽朝中一切政务。这个时期的慈禧对待恭亲王,基本上称得上优待有加,不仅先后任命他为议政王、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部大臣,还赏以亲王双俸;而且每次入宫议政,太监给太后和皇上献茶时,慈禧必命也给奕䜣献上一杯......此时,反倒是奕䜣自我感觉飘飘然,觉得居功至伟,对慈禧的态度便生出些许傲慢来:奕䜣在与太后议政时,有时会佯装没有听到,请太后重述一遍;每与太后有不同意见时,则高声抗辩;还有,两宫太后召见之地任何人不得擅入,无论是谁,不经总管太监传旨,不得径入,而奕䜣却往往不经太监传旨,径直入内......

    慈禧与恭亲王奕䜣之间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弥漫着一股相互利用、尔虞我诈的味道。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政见不同。慈禧属于“爱国排外派”,所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宫廷舞台剧的“样板戏”(这一点与后世的抗日神剧的功效有些类似),早在咸丰帝在位期间就曾力主杀尽洋人,又哪里懂得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而恭亲王则属于务实派,他一面忍辱负重地与各国使节尽力斡旋,一面试图从痛苦的经验中总结教训,趟出一条自强救国的新政之路来。二、消费观念不同。慈禧属于“郭美美派”,不仅花钱任性不打草稿,而且还极爱炫富——老太太没事在园子里溜达溜达时总想着要尽快修复圆明园,一定要恢复古老帝国的昔日荣光。而恭亲王则属于务业派,当家人才知道油盐贵嘛,动不动就规劝慈禧说:“美美呀,如今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国力孱弱,百姓半饥半饱,你不能再随便乱花民脂民膏去海外赌博了,更不能满世界修园子炫富啊!”以前素顺等人是不许慈禧垂帘,如今恭亲王虽然满足了她垂帘的愿望,却又处处阻挠她任性花钱,再加上太监安德海整日在她耳边吹吹风,拨弄拨弄是非,诉说恭亲王的种种阴险狡诈,于是慈禧与恭亲王的间隙日深......

    1865年,也就是天京(今南京)克复的第二年,慈禧便趁着这国难解除的关口,再也按耐不住地要施展下母老虎的淫威——给恭亲王来一个下马威了。是年,慈禧以“妄自尊大、目无君上、诸多挟制、暗使离间”的罪名,革去恭亲王的一切差使。幸亏此时亲藩枢臣群起力争,再加上慈禧本人也深虑皇族宗室解体,更顾虑外邦使节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朝中暂时无人可以接替恭亲王的位置,于是才被迫于数日后,再次启用恭亲王,复命重值军机处,唯议政王从此撤销。

    1869年,恭亲王密令山东巡抚丁宝桢斩杀慈禧最宠爱的大内太监总管安德海。

    1874年7月18日,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文祥等十人联衔疏奏,请停圆明园修葺工程。同治帝载淳则勃然大怒,准备发上谕以十大臣“朋比为奸,谋为不轨”的罪名,宣布将十大臣革职。两宫太后见事情闹大,只好出面调解。重修圆明园工程本是慈禧的懿旨,奕䜣等的谏阻,实质上已触怒慈禧,只是顾虑到朝中无人,才不得暂时妥协。8月1日,同治发出上谕:“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皇帝昨经降旨,将恭亲王革去亲王世爵罔替,降为郡王,……著加恩赏还亲王世爵罔替”云云,谕修葺西苑三海工。

    1876年,文祥病卒,恭亲王形单势孤。

    1880年,慈禧的太监携违禁物出宫,与护军互殴,慈禧定要惩罚护军,与恭亲王发生激烈争辩,双方嫌隙愈深。

    1881年,慈安去世,恭亲王与慈禧之间失去了调和与缓冲地带。

    1884年4月18日,恭亲王与全体军机大臣被慈禧以“边防不靖、疆臣因循、国用空虚、海防粉饰、不可以对祖宗”的罪名悉数革职,代之以礼亲王世铎与醇亲王的亲信工部侍郎孙敏汶等,遇有紧急政务,会商醇亲王办理。总署则命贝勒奕劻管理。醇亲王并非明达之人,礼亲王更是懵懂不谙世事之辈,朝政旋落入孙敏汶之手。至此,慈禧终于拔掉了恭亲王这颗眼中钉,扫清了阻碍其通往专权之路的一切障碍,恭喜贺喜,大清终于进入了“慈禧专权的伟大时代”。孙敏汶事事专仰慈禧鼻息,导致朝廷上下贿赂公行,风气日坏,诸事废弛,由恭亲王发起和领导的洋务运动也受到各种阻挠与打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恭亲王才被再次启用,然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清甲午战败,固然与其自身长期的积贫积弱有关,不过难道与慈禧的刚愎自用、图谋专权、打击能臣、滥用小臣没有一点关系吗?恭亲王的一生,从咸丰皇帝期间的罢黜算起,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起大落,为后世演绎了一出不得不服的“千年老二”的悲剧。说到底,专权制度需要的仍然是四脚奴才,而非顶天立地的人才!所谓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大清的中流砥柱,说到底也就是老慈禧的金牌擦屁股纸罢了——需要时拿来揩两下下,不需要时则一脚踢开。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明争暗斗与貌合神离的共处之后,慈禧终于彻底打倒了恭亲王,代之上位的为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慈禧的战斗就因此而戛然而止了吗?慈禧挥霍无度,嗜利好货,醇亲王本性秉直,每有讽劝,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逐渐被慈禧所厌恶......二人之间嫌隙骤生,醇亲王郁愤成疾......

    呵呵,碰到慈禧这种败家娘们,谁又能和她做到和谐共处呢?大概也就孙敏汶这种事事仰其鼻息、埋头闷声发大财的臣子才能做到吧?!.......

    是否可以这样说,慈禧虽然打赢了树立其个人权威的战争,但同时也输掉了整个大清呢?正是大清在甲午战争中的完败,才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整个大清也因此一蹶不振,从而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此后进入长达四十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4 06:53 , Processed in 0.0516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