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楼主: 蒙城中文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居乐业] 移民10年: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长篇全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14 19:38:45 | 只看该作者
移民十年: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 (20)

在魁北克的便利店里,啤酒、葡萄酒酒的摆放占据着很大的地方,啤酒、葡萄酒酒的销售额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喝酒的客人更是占到了总客人的半数以上,每个店都有一群不同品牌啤酒的“粉丝”,我们不屑地称之为“酒鬼”,其实,我们是有点得便宜卖乖,酒鬼们带来的收益同样是可观的。

中国人喜欢饮酒,并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加拿大也是如此,酒民众多,许多城市每年在夏季都会举办“啤酒节”,在市中心的商业街或是大公园里,十元左右一张票,各种牌子的啤酒随便品尝,同时也会搭台举办各种各样的演出活动,每人手中一杯酒随着音乐舞动,为仲夏之夜凭添了一道浪漫的风景。

加拿大人喝酒不像我们中国人,酒肉穿肠过,就是说喝酒时有肉或菜相伴,最不济也要有些花生、毛豆之类的东西下酒。他们是真酒民,喝酒与吃饭分开,吃饭的时间只是吃饭,吃完饭了,休息一会儿,再去酒吧,或是在自家院子里,电视机前捧着啤酒干喝。所以一般的便利店在晚上六点多钟的吃饭时间都会安静一会儿,七八点钟过后买酒的人才陆续有来。

加拿大的酒民也算有口福,世界各地的啤酒、葡萄酒应该说是应有尽有,在酒的专卖店里,人们甚至还可以买到中国的青岛啤酒。但这里对酒的限制也不少,像各大超市以及便利店早上七点以前,晚上十一点以后不允许再卖酒。另外对喝酒者也有要求,比如,商店、办公楼的门前不可以饮酒,在公园等可以饮酒的公共地方饮酒,酒瓶不能裸露在外,要用纸袋包住酒瓶露出瓶嘴来喝。在饭店里,不点菜,干喝酒不行,不是店主不愿意,而是法律规定不允许。只有在酒吧里喝酒的人们似乎才可以“为所欲为”。

这里的酒吧很多,营业时间一般为早上八点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一般设有老虎机、台球桌,有的还会有演出,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围坐在吧台的周围,同性感美貌的吧女边喝边聊。

    在国内工作时,听说单位里有对夫妇,脚下踩着24支装的一箱啤酒可以不动地方(期间不上厕所)一气喝完,令酒量不佳的我好生羡慕。在这里,这种人实在不少。每逢周六、周日很多人早上睁开眼睛就打电话叫酒喝,一天几遍,直到晚上还在叫着,喝着。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这里喝酒不分男女,真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上了岁数的女人则更喜欢喝点葡萄酒,一天喝一两瓶(一升装)的大有人在。

我们的店有位常叫外卖的老太太,我买店的那一年已经九十二岁了,五年下来,几乎每星期要叫两到三次外卖,每次三瓶750毫升的白葡萄酒。由于年纪太大了,已经没有力气启开瓶盖,我们便特意买了瓶起子,三瓶一并打开,然后再送过去。五年下来,瓶起子用坏了好几个,老太太还身体完好。我曾经给她送过外卖,老太太瘦瘦的却很精神,穿着干净、漂亮。她很喜欢中国,每次外卖工去送外卖,都会拉着外卖工进屋看看,并讲述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中国的经历,讲述有一次她在中国患了感冒病倒了,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等等。老太太的家境很好,从前是中学教师,儿女众多,工作在世界各地,不是医生就是律师,每年夏天老太太也会去巴黎或是纽约的儿女家度假,可平时就是一个人,有时,墙上的钟没了电池都没法换,就打电话到店里,我便叫外卖工帮着换一下。这里的老人很独立,就是不能动了,宁可上老人院也不和儿女住在一起,这是一种文化,叫我们东方人无法接受,总是觉得这么大的年纪了儿女们应该陪在身边。

相对于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吸烟来说,据说适量地喝些酒还是有些好处,可是做到适量也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在我的店里,就有一些客人对酒就已经到了非喝不可的程度。我有一些客人是每天必喝,还有少数客人是每喝必多,时不时地便有急救车飞驰到他们的门前,或是因为喝得不醒人事,或是因为酒后夫妻打架。然后,他们便会消失几周,过段时间再打电话过来,特意告诉我一声:不能喝酒了,去了戒酒所刚回来。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又慢慢的喝起来,并很快地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几年下来,我的店共有四五个客人隔三差五地要往戒酒所里跑,还有四五个客人因酒壮烈牺牲。这不算完,不知是遗传所致,还是环境影响,常常是老子喝死了,儿子便会前赴后继继续顶上。

加拿大政府把酒精依赖一族看做是病人,对低收入的酒精依赖者实施免费戒酒治疗,更有甚者,听说在一些城市还设有免费的啤酒屋,以解无钱买酒而又非喝不可的“酒鬼”们的燃眉之急。园友录,u.sinonet.net

与“酒鬼”打交道自然是麻烦不少,但也受益不少。但是在我的店里发生过的一件事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不是我亲身经历真是令人无法相信。

    店里有一个老客人,这个“老”一来说他是常客,二来他也的确上了年纪,七十五岁,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背地里称呼他“一半一半”,因为他常年喝一种牌子的酒叫“贝利尼一半一半”,“贝利尼”是一种酒的牌子,分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还有一种是红白两掺的叫“贝利尼一半一半”。老人白天睡觉,晚上在一家工厂“打更”。一大早下了班就来店里,一瓶“一半一半”,一包烟,每天如此,应该说是个好客人。

一天早上,他下了班,急冲冲地叫妻子给他拿烟拿酒,并说要借用一下厕所。在加拿大没有公共厕所,但饭店、酒吧、咖啡店等服务网点的厕所一律对外,一些便利店也是如此。我们的店因为是前店后居,厕所是在里面,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则从不让客人使用,可看见老人急切的样子,就同意他进去了。“一半一半”方便完了,回到柜台前交钱,然后转身离开,就在那一刹那妻子觉得出事了。妻子跟我说:坏了,你快进屋看看,他可能拉得到处都是,因为他的身上已经沾上了不少粪便。

妻子在做家务上极其能干,就是害怕异味,便央求我进去看看。我屏住呼吸,捏着鼻子,走进里屋。不看则已,一看差点没吐出来。坐便盖上,厕所地上,甚至厕所外边到处都是他的“痕迹”。我气得大叫大骂地跑了出来,想找他算帐,不知他住在哪里,想找警察,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当务之急是得赶紧清洗干净。我一边抱怨从小到大,连自己的父母都没这么伺候过,一个酒鬼老头子倒有此待遇,并且他还不知道,不领情,真他妈的倒霉。骂归骂,清洗还得清洗。妻子给我找了块毛巾,上面喷上香水,我像功夫片里的大侠那样,把它严严实实地蒙在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

从那以后,三天不想吃饭,臭味似绕梁三日不肯散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1-14 19:39:56 | 只看该作者
移民十年: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    (21)

    吸毒,在北美似乎不算什么,上至政客明星,下到平民百姓,许多人都乐此不疲,至于软性毒品----大麻,更是到了泛滥的程度。加拿大对大麻的态度日益宽容,甚至大麻合法化的问题屡屡被提了出来,并且,依我看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在开店之前,“毒品”一词对于我来说多见诸于新闻媒体,了解并不多,倒是也有过一次无意间碰到的经历。那是刚来蒙特利尔不久,在一间洗车行打工,经常会看见有的工人抽烟时先把香烟掰成两半,然后把烟丝放在一张薄薄的卷烟用的纸上,再放上一些同样有些像烟丝样的东西掺在一起,卷起来再抽。当时我也没多想,也没觉得奇怪。有一天,一个工人拿着一根卷过的烟非让我吸一口,我以为就是普通的香烟一类的东西,便吸了一口。他问我感觉如何,说实话,没感觉。他便说是大麻,但我当时并不懂得“大麻”这个词。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片,图案上是一片叶子,我还是不太明白,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大麻。

    对于大麻的味道的熟悉还是在开店以后,有时,有的客人进来后,店里便弥漫着一股很冲的味道,有点儿像雪茄,又有点儿像一种叫“蓖麻”的植物的叶子的味道。待他/她走了以后,旁边的不喜欢这种味道的客人就会说一句:这大麻的的味儿真冲。这时我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麻。有时出于好奇我也会问一些客人诸如大麻的危害等问题。客人说,大麻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对人的身体并无危害,只是像啤酒一样,会影响人的情绪,有的人抽了,会想哭,有的人抽了则想笑,有的人抽了还会有种迷迷糊糊的感觉,所以工作或是开车时绝对不应该碰这些东西。
   
    在加拿大吸食大麻的人非常多,好像也合法,但买卖大麻则是违法的,听起来有点怪,但确是如此。我看有点儿像国内的“黄碟”问题,个人在家里看,谈不上合法,但也没有人追究,但买卖传播就违法了。可说是违法,买卖传播的人还是大大地有,并且许多的买卖传播者还都是大大的良民。大麻也是如此,买卖得人很多,仅我知道的店里的客人就有几个是卖大麻的,据女儿说在她们的学校里也有个别的中学生卖大麻。

    有一段时间,店里总有客人借用我们的电话,这些人住的很近,家里肯定会有电话或手机,却常常来店里打电话,并且总是一句话,我是XXX,五分钟后到家。后来我发现借电话用的客人之间相互不认识,却都说着同样的号码(这里的市内电话是包月,一般客人要用电话,我们并不收费,但为了避免客人自己拨打长途电话,所以一般是客人说号,我们来拨号),我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加上我知道其中有些客人是瘾君子,便猜出了个中奥妙。买卖毒品毕竟是违法的,所以瘾君子们不敢在家打电话,以留下线索,便利店是公共场所,神不知,鬼不觉。可这么下去,早晚我的店会被警察盯上,并且,整天招惹这些瘾君子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再有人来店里借用电话,打同样的号码,我都会用话敲打他们说:怎么天天有人来打同样的号码,太不正常了,不行,不借!这才使得客人在我的店里打电话叫毒品的行为有所收敛。

    还有一种现象我不太理解,虽说买卖大麻违法,可出售有关种植大麻的知识,以及与大麻有关的用品倒不受影响。我的店里常年不定期的出售一本刊物,专门介绍有关大麻的知识,翻开看看,大都不是负面的东西,完完全全地是介绍其品种,以及种植方面的自然科学类的杂志,客人们来了经常翻看,但买的人并不多。还有就是在几乎所有的便利店里都出售各种牌子的薄薄的卷烟纸,客人们告诉我那是卷大麻用的,就是像我前面说的,把普通的香烟的烟丝和大麻叶混合在一起,再放在卷烟纸上重新卷起来。当然,名义上这种卷烟纸是用来卷烟丝的,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用它来卷大麻。比如我们店里,根本就不卖烟丝,但这种卷烟纸却卖得很快。

    有买卖大麻的就有种植大麻的,在我们买房卖房的过程中就经常听到“大麻屋”一词。加拿大人少地多,许多偏僻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大地,期间零零星星地点缀几座大房子,很是隐蔽,有些人便在屋子里偷偷地种植大麻,由于大麻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与湿度,这里的房子又都是木质结构,所以对房子的损害很大,有的人不小心买到了种过大麻的房子就倒霉了,虽说买家可以控告地产经纪失职,但打起官司来也很麻烦,并且也会因牵涉到刑事案件而使得官司一拖再拖。

    除了大麻,尝试可卡因,冰毒等烈性毒品的人也不少见,没怎么听说政府“加大力度,严厉打击”的事儿,倒是对吸毒者频频地吹送关爱的暖风。据说,在温哥华就曾设有提供一次性注射器具的“注射屋”,给瘾君子们免费提供器具,以免他们重复使用不洁器具危害健康,看来温哥华的“吸毒者的天堂”的美名的得来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我的店里有个客人叫丹尼尔,起初是搞建筑装修的,好像是个小头儿,有一个小团队,有人专门负责在电脑上设计,有人负责地面、墙面,他更多地负责屋顶。生意是否红火,我不知道,但是从在店里的消费来看他们绝对是好客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丹尼尔染上了毒瘾,不到半年的时间,眼瞅着他的人越来越瘦,脸也越来越来灰,后来,车卖了,电话因欠费停了。没车没电话也就没人找他干活了。因为是他店里的常客,住的地方离店里也很近,所以店里的房子以及各种设备出了毛病,我就让他来修,虽然他懂不懂的活都敢干,也未必干得都漂亮,但价格倒是不贵,一箱啤酒,一包或两包香烟,有时再搭一包火腿肠,总之,都是以“劳动换取等价的商品”而不用付现钱。

     丹尼尔干的最漂亮的活是帮我做的大露台。
     加拿大的房子大多是木质结构,冬天保暖,夏天隔热,但却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法律规定一般的住宅都要有前后两个门,为了安全,当然也有方便,美观之功效。另外这边的房子大都有半地下室,所以一楼的地面比较室外的地面要高出许多,通常住宅后门都是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拉门,直接通向后面的花园,许多人家就在落地玻璃拉门的外面,修建一个十几平米的,木质的大露台,与室内连成一片,开门出去,走上阳台,凭栏近看自家后院,也是惬意。夏日里,阳台上,一把太阳伞,几把逍遥椅,一个大烤炉,生活也仿佛其乐融融。做个这样的样台,在当时大约要将近四千加元,其中的手工费就要两千(加拿大人工很贵)。
     有一天,我问丹尼尔是否会做阳台,他说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我问他多少钱,他说朋友价工钱四百。我以为我听错了,就又问了一遍,还是四百。我拿出一支笔,一张纸,还是同样的问题,他写上:400。是他吸毒缺钱,还是改邪归正了要以低价抢这个活?我说四百太便宜了,给你五百吧,你好好干。于是买料,开工。他还真挺专业,他干得卖力,我看着放心,就每天从店里给他带些吃的喝的。

    这是我这个在生活上有些大咧的人,第一次占这么个大便宜,到现在想起来还时常偷着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1-14 19:41:23 | 只看该作者
移民十年: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22)


在国内的时候就听说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北欧以及加拿大的离婚率很高,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来加以后,感觉不是很明显,因为加拿大的结婚率太低,依我看倒是没有太多的婚可离。这里的人似乎更喜欢同居关系,甚至许多男女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也不结婚,只是保持着同居关系。


    刚来加拿大不久,便到魁北克大学的蒙特利尔分校学习法语,有一天,一位女老师在闲聊中问我的年龄,接着又问了一句:结婚了吗。已经近四十岁的人了,哪能不结婚呢,我顺口回答:当然结了。现在想想那叫一个幼稚,凭什么四十来岁了就一定会结婚呢!
     有一次我们上口语课,老师留的作业是两个人一组,随便找个题目,在校园里进行一个专题采访。我和一个来自摩洛哥的女孩一组,我们的题目是有关魁北克的婚姻的问题。由于当时的语言能力有限,都是些简单直接的问题,诸如:你结婚了吗,如果你太太/丈夫有了外遇你会原谅他/她吗?结果出人意外,在受访的近二十名三十到六十岁的人当中,一多半以上没结过婚,剩下的不是同居分手,就是离了,只有两对结了婚,而且还在结合中。其中一位女受访者是我们语言学院的院长,五十多岁,高雅漂亮。谈起婚姻的话题滔滔不绝:“为什么要结婚呢?”说着顺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遥控器。“你看,就像看电视,我喜欢看哪个台就可以选择哪个台,为什么要用一纸婚约把自己限制住呢?” 还有一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当我们问及如果你的另一半有了外遇怎么办时,他的回答竟是根本无所谓。“她有她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们互不干涉。”
    我不明白,想问,那你结婚干什么呢?却没有说出口。

    刚开店的时候,见着一男一女带着孩子来店里的,就以为是一家人,见着隔壁同住的男女青年或男女老年就以为是夫妻。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有的甚至连同居关系都不是,除了男女关系什么关系都不是。我曾经在几年前,带着个老外回趟中国,当然,饭局自然是少不了,吃完饭大家便各回各家了,老外觉着奇怪,他说在加拿大许多聚餐过后,看着顺眼的男女就会搭上了,然后就一起走了。

  我的店里有个客人居丽,三十左右岁,人长得也算漂亮,有个五岁的小姑娘,我刚接店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经常来店里,居丽和他的老公也总是在我找钱的空当,旁若无人地接吻亲热,一副幸福美满的样子,可是没多久,不知什么原因,两人就分道扬镳了。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没出三五天,她居然搬到了我的隔壁,和邻居的一个刚离了婚的男人住到了一起。过了一个多月,我的店员马克西姆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他和居丽上床了,不久,居丽离开了我的邻居男人,马克西姆便成了她的床上客,又不出两个月,马克西姆又有了新女友就和她疏远了,但他们之间并没有隔阂,她来店里还和马克西姆有说有笑,邻居的离婚男人跟马克西姆也是朋友,也没有因此有半点不自然,有时三人在店里相遇,嘻嘻哈哈熟络照旧。不仅如此,我的邻居离婚男人和他的同样住的不远的前妻也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与其前妻的男友经常一起出出入入,像是一家人。
  我没有要评价这种事情的好坏的意思,其实也没有好坏,这是一种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要说这里的人在性方面可以为所欲为也不尽然,欧美人长得人高马大,比较早熟,很多人在中学时就有了性体验,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之间发生了关系也算平常,但法律也有规定,如果你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发生了关系,并且两人的年龄差距是五岁以上的,就要小心了,如果未成年人告你,你就触犯了法律。另外,对于**的概念也似乎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比如男女之间,哪怕是夫妻,只要一方不愿意,另一方就不能强迫,否则就可能被控“**”。几年前,炒的沸沸扬扬的欧洲某足球俱乐部的球员涉嫌**一案应该就属此类情况,几个性感女郎跟几位球员回到宾馆,喝得酩酊大醉,脱了衣服在一起亲热,可谓两厢情愿,临门一脚,女的叫停,男的没停,便惹上了官司,也许那件事根本就是个圈套。

    来加拿大之前,曾看到过一篇移民写的文章,在写到“性”的话题时,说加拿大人很传统,甚至说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比中国的还“干净”。我想他是来加不久,对加拿大不了解,也许他当时也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只看那么几个免费频道,当然还算干净。其实加拿大许多电视台在周末晚上十一点以后都会播放成人节目,类似我们说的三级片,更有许多收费的成人频道可以选择,内容就是我们说的“黄碟”的内容。在绝大多数街头便利店里也都有色情杂志,影碟出售,有的音像出租商店里也会单设一个小屋,专门摆放成人影像制品供人挑选。许多宾馆酒店还备有钟点房,并提供色情影碟,精心打造“性福时光”,在蒙特利尔市中心的圣.凯瑟琳大道两旁,众多的脱衣舞厅更是以明晃晃的性感图片广告招揽着客人,夜幕降临,涂脂抹粉的**也时常鹤立街头,招揽顾客。因此,蒙特利尔以其蓬勃发展的性产业而被誉为“北美黄都”。

    对于便利店来说,**也算是好客人,因为这里的人办什么事都喜欢喝两口,性事就更需酒来助兴。**们便会经常带着不同的男人来店里买烟买酒,有的**则长期在宾馆里包一个房间,时不时叫叫外卖,也算是对我们小店的支持。

    作为男人,经常看到一些**来店里,至少还满足了些许的性好奇,可对于“男同志”,虽说来加久了,见得多了,也可以理解,但是心里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店里有一男客人,是个同性恋,身高一米九,走路扭扭捏捏,说话娘娘叽叽。有一天他来买烟,身上带的钱不够,要赊账,我的店从不赊账,便回答:不。他有些哭腔,就扭动着身体说:求求你,就赊给我嘛。一个男人,一米九的大个,扭动着身体,还带着哭腔,我实在是受不了,就赶紧拿烟,双手递上。他高兴地蹦蹦哒哒地跑了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14 19:44:18 | 只看该作者
移民十年: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 (23)

俄罗斯报章曾经对危机到来之时美、中、俄普通百姓的反应有个形象的描述。危机来了,美国人消费,俄国人喝酒,中国人存钱。抛开俄罗斯人爱喝酒的习惯,东西方在消费理念上的差异在这里被一语道破。西方人更多的是为今天而活着,中国人则是为了明天。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享受生活的每一天”。起初以为这只不过是为了突出片中“穷小子”杰克乐观、随意、真实的生活态度的升华之笔,在国外生活久了才深刻理解到,这的确是西方人的生活态度。中国人总是有一种忧患意识,有钱人,在银行里有大笔的存款就不用说了,即便是穷人,省吃俭用也要留些“过河钱”,买房、看病、养老、孩子上学等都需要钱。但在加拿大,这些方面就不用个人操心了,生活都有个基本的保障,还存钱干什么?于是中国百姓的存款越来越多,加拿大人的欠债越来越多,中国人死了,钱没花出去,有点冤,加拿大人死了,钱不用还了,反倒是赚了。 i a
s k . c a
以前在国内经常会听到个别有钱人对我说:我的钱下辈子也花不完。我听了真是“羡慕嫉妒恨”,可这样的话千万不能跟老外说,他们会百思不得其解,钱怎么能花不完呢?就连迈克尔.杰克逊,帕瓦罗蒂死后都有巨额欠款,还几乎资不抵债呢,你那点钱不至于吧。但他也不是在吹牛,只是消费观的问题。在加拿大似乎没有人的钱够花,比如说,有个人,年薪两三万时,他便租个房子住,等收入过了四五万,交个首付可以买个经济适用房(就是国内说的那种联排别墅),工资涨到八九万了,就要贷款买个大点的独立的房子,买好车,孩子送私立学校,假期出国旅游,等他做到了金融高管的位置,年薪百万了,换个价值一两百万的豪宅,在美国再买套房子,乡下再来间别墅,几台好车,一艘游艇,一年到头,钱还是不够花,信誉卡也还得照样刷爆。金融危机来了,工作没了,大房换中房,中房换小房,以至于许多普通白领卖了房子,便成了无产阶级,一片凄凄惨惨戚戚。仔细想来,其实这一切也都是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观惹的祸。


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在我的便利店里曾经有一位女士中了“藏字”刮票的最高奖,两万元,她当时高兴的几乎一个星期都没有睡好觉,心里盘算着这笔钱该怎么花。后来,她告诉我,她还了银行的欠款,又添了一些家具,给儿子买了辆二手车,还去了几次高级餐厅,两个星期,钱全部搞定,这回钱花完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本文 来 自 家 园 网
我还有一个客人是个“披萨饼”店的打杂工人,买一种叫做649的彩票,中了五万元,立马辞了工作,带着在同一个店里当服务员的女友去欧洲旅游去了,半年后见到他,钱花了个精光,只好继续找工作。 www. iask. ca
几年前,在魁北克的一个偏远小镇,一个饭店的全体员工(包括老板)合伙买了张彩票,没成想竟中了千万元大奖,平均到每个人也有个八十多万。他们的照片上了报纸,十几个员工兴高采烈,夹在中间的香港老板表情倒似乎很是平常,后来有媒体对中奖者进行采访,员工们人人都说着自己的梦想,只有那位香港老板发愁地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员工们都要辞职,一时找不到干活的人,饭店怎么办。


还有一个幸运儿,应该说不是一般的幸运,十年中百万大奖竟然两次落入他的口袋,第一次,因年轻好胜,又没有节制,没几年就花得分文不剩,还染上一身的烟、酒、毒瘾,身体垮了,朋友散了,曾经的百万富翁竟落得穷困潦倒。没想到,这一次又得到上天的眷顾,不由得喜极而泣,在电视采访中一再表示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认真对待生活,并请一个会计,好好理理财,不会再像前次中奖那样大肆挥霍了。 www.iask.ca
原本我以为这种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养成的,其实也不尽然,更多的只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消费观的差异,并非仅仅是贫富差异。


我有个罗马尼亚朋友,名字叫斯列盖,他是我刚刚来蒙特利尔不久一起学习法语的同学。据他讲,他在罗马尼亚时家庭并不富裕,大学毕业后,开了两年的出租车才攒够了出国的费用。落地加拿大以后,他并不像刚来的中国移民那样省吃俭用,而是租了相对漂亮的房子,还买了些简单的家具。钱花光之后,就去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救济。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省吃俭用,而不是先花光了钱再去领救济。当然,他领救济也只是暂时的,后来,他学了兽医,毕业后找到了工作便又重新自食其力了,并且在工作后的第一个假期就全家去了趟欧洲旅游,甚是潇洒。 加拿大 家 园 网
学法语时,班里的南美学生也是如此。虽说魁北克政府对于没有工作的新移民就学都有相应的贷款和助学金,但从填表申请到金钱进账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每学期开学之初到了交学费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按时交钱,而许多南美国家的学生则一定要等政府的钱到了帐,才能交上学费,所以常常晚交,并且因此要多交几十块钱的罚金,就是这样,却一点儿也不耽误他们花钱,同样是新移民,课间他们喝着咖啡,抽着烟;课后看电影,上饭店一样也没有耽误。 u.i a s k.c a
这种消费方式到了便利店里被发挥到了极致。便利店的客人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领救济为生的,在这里救济金每月发两次,月初一次,月中一次。如果按月一次性发放,那就糟了,下半月可能就有很多人吃不上饭了。所以每逢月初几天,商场饭店买卖兴隆,便利店更是生意火爆,烟酒彩票十分旺销,有的客人一天出来进去地来好几趟,眼瞅着手里捏着的钱越来越薄。没出几天,客人们就又都瘪了茄子,有些酒鬼又琢磨着来赊账了。然后,到了月中又有几天发钱,维持几天,接下来,十八九号,有孩子的家庭盼来了联邦牛奶金到账,临近月底,魁省牛奶金再注入点活力,到了月底的最后几天,客人们都已是奄奄一息了,服务网点也大都门可罗雀。
   生意差时,对开店久了的业主们来说也不算什么,只当是休息了,可在这种时候,客人们的表现却往往使人心烦。客人有钱时,便利店要多准备些零钱,客人们一甩手都是一百,五十,至少也是二十的纸币。没钱时,许多客人抱个盒子来到店里,一把硬币往柜台上一倒,你就数吧!有时买东西钱不够,再掏出几张银行卡,这个卡刷两块钱试试,那个卡再刷两块钱试试,还不够手续费的呢,很多的时候,就连一两块钱都刷不出来,最后要求你赊账,那真叫闹心!


在资本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里,银行,商家,对于人们的超前消费观念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人手一张或是几张透支额度不等的信誉卡,刷起来就是爽,许多商店的大件商品都可以分期几年付款,还有许多商品,甚至包括汽车,赶上促销的时候,可以十八个月或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零付款,先消费着,过段时间再开始还款,弄得人们个个手痒痒,心慌慌,不管日后有没有还款能力,先买了再说。 家 园 论 坛
据说,每年的圣诞节过后,都有许多加拿大人因节前大量刷卡,节后无法还钱而宣布个人破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1-20 07:31:2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













很纯很暧昧最新章节 http://www.shaolincn.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1-8 12:05:5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看了,很不错,收藏了












北京商标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2-28 14:57:0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一个字牛啊!












北京爱情故事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3-2 01:49:3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我顶先













大周皇族 武动乾坤5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3-2 04: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3-25 01:54:39 | 只看该作者
共同发展!学习才会进步,谢了












2012世界末日
太平公主秘史全集
碟中谍4高清完整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5 04:53 , Processed in 0.0543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