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不排除刘翔是故意蹬栏摔 他主演 谁是导演?
M: V( [6 m1 s+ C3 R9 m 
5 y! C$ J* @- W$ g7 V! L; _
( q( E. _$ I0 `+ q! z" |- `- K, W: I% s8 h% s# L# S5 {
从没有在跨栏比赛中摔倒的刘翔,这一次摔倒在伦敦奥运(专题)会的赛场之上,与四年前北京奥运(专题)会伤退情况相比,刘翔只是多跑了七步,刘翔的这两次奥运(专题)会之旅有太多相似之处,这只是巧合吗?刘翔的摔倒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是翔飞人自己还是其他无法操控的因素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x- Y: X I3 V
% R4 H5 H4 o3 h
疑问一 为何在奥运前突然“有伤”
+ n+ o2 R. b3 b6 ]3 u+ T$ M
8 \; P( R9 j( E1 f 两届奥运会前,刘翔一度大热。在尤金站在超风速的情况下跑出12秒87的好成绩,央视解说员已经把伦敦奥运男子110米栏冠军视为刘翔囊中之物了。但是奥运会前,有关伤病的消息开始流传。在奥运会开赛前半个月,刘翔在伦敦大奖赛跑完第一枪后,因肋部不适选择退赛,在他来伦敦参加奥运会前,孙海平就放出风声称,因为运动量太大,刘翔脚伤复发。8 L0 f5 j E; y! P3 R- I2 ]: s
& o( a! J( B# k5 ~; C6 C7 y( \
新华社昨天在刘翔比赛前发出的消息,颇似在提前打“预防针”。在这篇新华社的稿件里,如此写道:“看起来状态相当不错,赛前‘吹风’却暗示有可能出现伤病影响的刘翔,这次伦敦奥运之旅注定扑朔迷离,甚至石破天惊。只是不知道,他会跑出挑战世界纪录的惊人成绩,还是以更加匪夷所思的方式‘伤离别’。”
$ l" z1 }4 q. m9 P1 @5 S% t
( x5 o( t4 G% O6 K7 I* W' p) a 疑问二谁坚持让刘翔带伤上场& f! z( z3 G" T( K
$ ?3 o, g1 Y' y P 事实证明,刘翔的伤的确不是有些人所说“脚有些反应”这么简单。/ Y& ^& P, g2 ]" S- }+ j' s
& E5 Z" o# V/ e6 c5 H3 {
央视田径专项记者在刘翔预赛开始前连线时,曾谈到刘翔的脚打了两针封闭,而在刘翔比赛中,他的脚踝也缠着一圈金色的绷带。不过打封闭的说法在赛后的中国田径队新闻发布会上,被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否认了。
* ^" S- |/ o1 z @6 q) X, n" q
6 I- O6 K3 Y9 B# Y7 `7 L 但不能否认的是,翔之队都清楚刘翔的伤情并不简单,据透露还做出了三项预案,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刘翔坚持参赛,是不是过于冒险?
; l. u( B9 l* m5 ~& u( ~* `% |5 |5 j( e$ s! X) F7 Y
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对此认为,科学训练和对运动员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运动员不应被指责。“应该感谢运动员,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领导应该有什么教训可以吸取?不能光说‘承担领导责任’,要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改进。”$ f. f% w9 U9 x! h" j3 K% U
# @" N5 ^2 c6 L: F, A8 H2 {& K1 S 疑问三 刘翔是故意蹬栏还是踢栏' U3 r- [/ }6 z. T' i; x* x
) M$ K2 q; D$ O/ S+ q
刘翔在比赛中曾经抢跑过,曾经因为伤病只能跟着史冬鹏的速度跑过,但他从来没有摔倒过,这种跨栏摔倒的几率有多大?! l7 X" L* o7 ?: b. R& x
: v' p2 ~, o3 {& Y) A0 t$ @
众多名宿以及媒体都将刘翔“摔退”的原因归结为伤病,因为脚伤导致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力量,在跨栏时达不到相应的高度和速度,碰到栏架,再摔倒。- a: {7 w" P- v( Z" ^
+ L0 M. C+ }* `' _8 e0 v& }
据一位田径专业人士分析,刘翔采用的七步上栏技术,需要的力量更大,发力的第一步就决定了能否上栏。但仔细看慢动作回放,刘翔是蹬在了栏的中间部分,“这是蹬栏,不是踢栏。”在田径专业中,踢栏和蹬栏是两个概念,“踢栏是踢到栏的下方,蹬栏是蹬在栏的中间部分,没有正常跨越栏架。”如果在比赛中,因为没有正常跨越栏架而形成获取利益,是犯规,刘翔没有获取利益,却让自己摔倒了,“不排除有故意蹬栏的企图。”7 z; P( b9 | h5 I' C+ o3 R w+ k+ A
o8 }6 |; H2 \" k+ m
都说退赛是意外,他们却看到征兆
% }0 ~# ~. o- m2 A/ K5 M
* i/ i D4 r* G4 c9 q0 ^: s% { 号码魔咒 同样身披1356号战袍
5 G4 h; u6 X# `- `
* U; M3 Q6 ?& _9 F! H2 v 奥运会的运动员号码前两位代表着国家,后两位则是选手所分到的号码。在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身披1356号出战,当时这一号码被解读为代表13亿人56个民族。时隔四年之后的伦敦奥运会,刘翔又一次拿到了1356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Y$ Y, b( C- [9 C* F# `( i
. }0 L& `9 E, B. ~0 r. G# m 除了刘翔,另外几位田坛巨星的号码都发生了变化。罗伯斯在伦敦的号码为1478,四年前则为1482。中国选手也发生了变化,史冬鹏本届号码为1358,北京奥运会时是1370,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刘翔。
, g0 R5 N8 y& R$ a& y% l7 t: f1 |2 z9 A T$ D' j) G8 C) B* Q5 ?
数字巧合 始于1287终于1287# t: d: @9 [7 e; v1 P/ y) U, h: [/ K
4 H5 u& P( O5 P1 o “始于12秒87,止于12年8月7日。”这是7日刘翔退赛后,微博上被广泛转载的一句话。" f& K( F: l) d7 `
- j9 `4 O# o+ h, H9 A$ ^- H$ `3 K
12秒87是刘翔的个人最好成绩。2012年8月7日,他倒在了伦敦奥运110米栏的第一个栏架前,这两件事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冥冥之中却似乎有着某种宿命般的吻合。
$ U. Y K7 d8 T) {( m4 r0 v2 S5 f6 ~( P: [3 F2 ?" L% }5 ?
不知道这种巧合,是不是刘翔特意使然——是不是他想改变北京奥运会的故事,然而改变没有发生,历史却重演,情节不过是刘翔这次勇敢地倒下,而冥冥之中,奥运会的间隔,同样是四年一届。! h- b* M7 @ j- A R: W# S P9 ~
# C2 @; }# B/ H1 E& m( x
热身反常 赛前没有跨栏练习5 C5 }! D9 B1 h3 c' u* ~2 W
0 B5 u2 j3 c$ V
刘翔在热身时也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迹象,他甚至在热身场都没有进行跨栏练习。来到赛道之后,刘翔同样没有攻栏训练。 q3 {3 T9 I& I) P, K3 |& y) G
6 |% J0 a1 m9 Q) l% `. t @尉迟学敏(央视体育频道专项记者):今天刘翔的赛前热身一共只跨了三次栏!每次只跨了三个栏架,而且没有发力冲,以往赛前热身刘翔通常会跨六七次。
- A% u+ |; f5 Q6 W" Q* ~1 L3 |+ h# x9 {* ]2 @8 [7 a( \; D' r
(发布时间:8月7日20:12)3 @- o: N: `& w) R$ W1 z' H
' K" @* ?7 k1 [* V
@尉迟学敏(央视体育频道专项记者):田径训练场,某著名跨栏选手在热身,不过天儿太冷,1356号选手躲在帐篷里了。 (发布时间:8月7日16:04)7 M& Z: M9 m2 s
9 M r% \- w4 q' N 表情异样 上场前的微笑很奇怪5 D8 g! R9 l3 V; g
8 g, o2 ~. \2 r5 @
据《Deutschland Today》等德国媒体透露,刘翔在德国的勒沃库森接受恢复训练时伤势就已经很重了,当时恢复得就不是很理想,他却依然站到了奥运赛场上。当刘翔踏上起跑器之后,他的嘴角挂着一丝奇怪的微笑,似乎什么结果都能够平静接受。: H5 k/ U b J4 a$ \
4 X" F- Q: ]$ P, u( u$ u @尉迟学敏(央视体育频道专项记者):在进入运动员通道前,刘翔微笑一下与教练孙海平及队医挥手再见,表情中看到一丝紧张和异样,希望一切正常!7 f$ x' f# \( X1 E( z) ?6 {
& k- g }5 s" T) J5 c3 q5 d
(发布时间:8月7日17:14)
6 Y/ ^1 l) H& g! m0 U$ {) P
1 `5 r1 Q- n3 C8 g# V# B& P- \ 同行爆料 媒体提前得知消息
. g) d0 R5 S& Z/ N# d0 e8 O }6 a; S/ P" Q/ M4 H! n
@深圳黎晓斌(深圳晚报体育记者):昨晚做版时已接到通知:不对刘翔预赛作预测。干了这行十多年,第一次看到针对一场比赛发出这样的通知。经验告诉我和同事:今天刘翔必然是重大新闻,立即就做好了相应的版面准备…… v) U8 @# o, M, c1 t4 ?# u+ ^5 N
9 X, s1 g3 E3 ^# O- r, Q (发布时间:8月7日21:12)
; m6 s7 a, s _$ ~9 V9 r: Z+ ]( r/ w- c6 U, z" {
@海胜华(武汉晨报副总编辑):中午的时候,上海一家媒体的体育部主任说,他准备了八个版的稿子,内容与“刘翔退赛”有关,主要是揭秘。刘翔,你欠善良的人们一个合理解释! [ 俺想说几句 ] [ 查看网友评论( 54 ) ]
8 m7 ~. \! n' l) r: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