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派仇杀毫不掩饰地连续在素里街头上演。从3月到6月,素里已经发生了约三十起枪击事件,每一次枪声都让邻居街坊心惊肉跳。近日又发生的两宗枪击案,警方称可能与近期在素里发生的黑帮连续枪击案有关。警方还透露目前黑帮成员有些年仅16岁的少年,让警方高度关注。警方更称目前仍有许多年轻人憧憬黑帮生活,希望家长能协助警方灌输年轻人正确的观念。 $ ?: `+ i z' M/ C5 W( n4 l
素里及三角洲又传枪声
9 G* ^$ S1 M7 z9 t$ F! n( G' Y' f 素里皇家骑警表示,警方凌晨1时左右接获多名市民报案,称140街(140th St.)夹104街(104th Ave.)处发生枪击案件。警方到场后发现有人开枪的证据,但并未发现枪手的下落,事件中没有人中枪受伤。 . F1 V' c" G! |2 U* @
警方相信案发后有一辆汽车高速驶离现场,警方目前正在寻找这辆车窗涂黑的深色旧款跑车及其司机。
- x9 D% K0 P0 j* f 随后在凌晨2时左右,三角洲警方也接获报案,称120街(120th St.)夹80街(80th Ave.)处也发生枪击案。警员迅速到场进行调查,但未能发现任何弹壳等证据。
7 h% a9 \# C& @2 ?' J: x' r; _* v4 V 警方目前正在调查这两宗案件,目前并没有掌握枪手开枪的动机,也不排除两宗案件是否与近期素里牵涉毒品及黑帮的连续枪击案无关。 6 l) w" A5 I; [( e# {
枪击案黑帮招募16岁华裔少年
0 J" a7 h3 G9 }0 C0 D 警方整合特别执法组发言人霍顿(Lindsey Houghton)表示,目前加入黑帮的年轻人中,最小竟有年仅16岁的儿童,让警方感到非常失望。他称,每次重大事件发生后,警方均进行宣导,隔五六年后年轻人就会把这些警告抛诸脑后。这些儿童并没有听进「加入黑帮并不酷」的讯息。 : M5 P+ Q P9 K/ I" E) x6 v" Y5 R
霍顿承认,目前仍有年轻人觉得黑帮生活非常「酷」,甚至憧憬能加入黑帮。他称像是1998年本地被杀的黑帮「大佬」邹合(Bindy Johal),竟然还有年轻人当成偶像在崇拜,这是非常不该出现的现象。 / L/ L: C4 A, _) k
霍顿透露,很多涉及黑帮的案件中,黑帮成员的家人及朋友都会出面袒护,干扰警方的追查。但他强调这种保护无助解决问题,最终这些受保护的黑帮成员仍有可能丧命。他认为必须终结年轻人心中「卖一点点毒品又不是大问题」的想法,让年轻人了解涉入黑帮生活随时可能送命,并希望家长协助灌输年轻人远离黑帮的观念。 & e9 Y) S' }" l! {+ N; ]1 \
孩子一旦加入黑帮下场只有死 0 r% H% H& x j; a/ o3 \8 B
警方表示,街头乱飞的子弹,多数是与帮派之间争夺毒品地盘有关,有火拼就有死伤,其中包括省新民主党议员Harry Bains的姪子、年仅22岁的Arun Bains都在一次枪击事件中丧失生命。
. M( Q! q+ V/ W+ u$ @% ^$ A# h 针对素里的帮派仇杀,警方点名是南亚裔与索马里裔帮派之间为了争夺街头毒品地盘而致,但并不代表其他族裔就没有帮派问题,曾任西温警察局长的Kash Heed就强调,「族裔化」容易造成模煳的观念,帮派暴力是每个社区、族群都需面对并重视的问题,并不局限某些族裔。
+ a( b3 e% l4 [7 a( O; S 特别华裔移民人口增加,靑少年涉入帮派的机率也升高。现年22岁的Rony就像很多本地华裔孩子或是留学生一样,曾经因为家庭敎育失準而一脚踏进帮派大染缸。
8 D1 n7 m+ e+ g0 n 本拿比靑年拘留中心董事卢健恆长年都在帮助边缘少年脱离帮派毒品生活,他说,典型的意思是,很多像Rony一样的孩子被帮派吸收,都是因为缺乏家庭关怀,一旦想煺出帮派,最好的方法就是搬到他处生活,Rony是回到塬居地台湾,断个乾净,卢健恆曾辅导过一个孩子,年纪轻轻已成为帮派中第二把交椅,后来想脱离,只好举家迁到卡尔加里居住,但也歷经两叁年剪不断理还乱的时期,最后又搬迁到更偏僻的城乡才彻底得以脱身。华人警讯中心警官罗玮则说,Rony 是幸运的,能全身而煺离开帮派,否则多数情况是躺在收尸袋中才煺出帮派的。她说,别以为帮派生活就是开名车、穿名牌,有漂亮女友,多数下场其实死于非命,就算没有死在对手下,也可能因为想金盆洗手,而暗地裡被老大处决。
2 F7 P! t! w/ r; A 缺乏温暖青少年易被帮派吸收 ; B y4 C- X( U! P. F. T3 ]
列治文癖瘾中心辅导员黄承斌说,这一代的华裔孩子已经不缺钱,不太会为了钱而入帮派,但是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心灵空虚下很容易被帮派吸引,孩子看到父母总是在忙,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他们会怀疑自己在父母的心中眞的重要吗?他们需要认同感、需要被倾听,父母亲人给不了,但帮派的哥儿们却提供了,迷失的靑少年自然更觉得只有哥儿们才是同生共死的依靠。
4 M6 C U0 h& Q* A, N 中侨家庭与靑少年辅导部总监金佩玲与黄承斌都说,不少涉入帮派的华裔孩子,其背景多属于太空人家庭。金佩玲说,华裔移民,最早来自是香港、再来是台湾、如今多数是中国大陆背景,移民时序不同,但两岸叁地都有所谓的太空人家庭,有的是父母都在塬居地,子女在寄宿家庭或是亲友託管,有的是母亲带着孩子住在大温,父亲偶尔来探望。这些孩子的亲子关係总是缺了那么一角,那个重要的一角就会导致他们身心失衡。
/ Y3 o X0 C: x# H0 {0 V3 `5 T- J 金佩玲说太空人家庭问题重重,她就碰过有父母一心只想到为孩子买房、找学校,匆忙找了房屋经纪当监护人,根本没想到照顾孩子不是花钱就了事的,而是要陪伴,结果孩子有钱却没朋友,未能融入本地生活而遭嘲笑是”华裔卫星碎屑”。金佩玲说,她瞭解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父母辛苦赚钱,一心培养孩子,但却忘了是不是在赚钱与陪伴孩子两者之间失了平衡,如果赚到了大把钱,却发现孩子已与自己形同陌路,意义在哪裡?
4 j9 f0 \# z6 |. ]9 l+ e8 p 究竟华裔靑少年渉入帮派的比率有多高?是不是呈现增加趋势?是不是帮派有刻意锁定要吸纳华裔的现象?无论是政府、警方或是任何社福组织都说,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硏究,但是金佩玲与黄承斌等社工辅导人员承认,随着华裔移民比率增加,他们接触到需要被辅导的华裔孩子人数的确多了。黄承斌说,有些本地华裔孩子或是留学生,年仅16、17岁已经拥有自己的汽车,帮派特别喜欢这样的条件,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孩子运送毒品或是从事其他非法勾当。
2 c) ]( P" a4 D3 Z 温哥华市警局警官朱镇波已经在警界服务超过25年,他也说,过去在街头巡逻,很少见到华裔孩子醉酒开车,但现在比比皆是。他说周五、六晩上,煤气镇附近的酒吧几乎都是华裔年轻人的身影,男男女女喝得一身烂醉,有的还开车在街上蹓达。警方临检调查后可以发现,其中很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太空人家庭孩子或是留学生。朱镇波说,有些华裔孩子有钱有閒,却不好好念书,喝酒吸毒闹事打架,最后踏进帮派染缸。 5 I- ?- y: ~9 P7 X9 ^
观察一些征兆 预防孩子入帮派
' } k! t) G% i 华人警讯中心罗玮警官说,当一个靑少年被说服去派送第一个毒品包裹时,就是他踏入帮派活动危险之路的起点,罗玮建议父母平时要留心孩子一些行为现象,以鑑定孩子是否疑似成为毒品快递员。
3 t- L/ A* D9 ?6 w 所谓电召毒品快递员,很像送Pizza的快递员一样,也就是接了电话指令后,需将毒品送达指定地点。
+ `% Z! p0 Q0 l, }- @ 几个徵兆可以多留意: 6 h% z& `$ U+ V3 A% p5 V
1. 孩子时常拿着手机讲电话,神神秘密的; 2. 孩子口袋的现金变多了,有时突然多了一个礼物或奢侈品; 3 孩子变得爱锁房间门,不愿意你擅自进入他的房间; 4. 孩子常常突然临时出去又回来; 5. 孩子情绪常呈现紧张或喜怒无常,因为他们承受运送毒品的巨大压力; & f2 a0 r; R- K
如果有这些徵兆,父母需要与孩子沟通,展开第一步对话。 * P1 I0 b% z- j5 V
中侨互助会家庭与靑少年辅导部总监金佩玲提醒父母面对孩子行为出现偏差,不要只是一昧指责孩子,她遇过很多案例,父母一听到孩子涉入帮派非法活动,不断愤怒埋怨,但这些负面的处理方式,只是将孩子推向更远的地方。
) m% ?2 ~0 D3 a 加拿大皇家骑警罗锦添自己也是父亲,他说,父母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要把孩子当朋友,孩子出了问题,更不要噼头就质问:「你是不是吸毒?你是不是学坏混帮派?」若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怀,孩子是不会开口沟通的。
8 j; j8 S* } Z 当然,亲子沟通如果无法突破关卡,就该寻求专业帮助。 5 ]: A8 ^ j% J+ I. G
中侨是华裔社区比较熟悉的社福机构,而列治文癖瘾中心则是隶属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旗下的专业辅导机构,癖瘾中心辅导员黄承斌表示,他们接纳有毒瘾、酒瘾、网瘾与其他行为偏差的孩子,如果父母或孩子有相关问题,黄承斌欢迎大家直接走进它们的办公室,不需要透过其他转介程序。
/ B1 E. }5 g& M) _1 A/ d 学校是另一个重要环节,在学校担任辅导员的龙志光说,这几年因为移民增加了,衍生出问题当然更多,但他们与其他社福机构或是警方的配合也提高了紧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