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港台新闻] 吴敬琏:我不担心房价降不下去 我是担心崩盘(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5: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z7 ~: A9 v! B+ r  U/ C

1 N7 r, U( ~. |; c! |吴敬琏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说:我现在担心的不是房价降不下去,我是担心它崩盘。日本当年崩盘以后到现在还没有起来。所以我想宏观当局也不会采取措施主动去把这个泡沫捅破。泡沫这个东西最好不要形成,形成以后就是要想办法让它慢慢萎缩。2 n: _( v  d( _8 O5 a
2 }: E; g0 L0 ^2 X! o
  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些相当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想老百姓的基本愿望就是能够克服这些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大概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 u$ I7 M9 B5 c
' X' h& D2 p8 L: X% K+ l% M, k% n  一方面是所谓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靠投资拉动、大量耗费资源来实现增长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它造成了许多的问题,而且现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从最微观的来说就是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我通常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受到了破坏,空气、水、土地现在的情况都很严重。
  `  z- b5 y- N7 A6 d1 q+ Z4 L8 v( F+ R3 R9 f
  那么进而再说到更复杂的问题就很多了,一直到宏观的问题。宏观的问题是因为大量的靠投资来拉动增长,它一定就会造成货币的超发,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提高。
$ d( s. I8 ?7 b! c7 t8 W9 a: R$ [( B8 [* y. c( ?: t, h+ F2 |
  另一方面是体制上的问题。体制上的问题使得老百姓的一些最基本的追求——比如亲民、官员的廉洁,这些都做不到。
* A. c/ u" Z! H- @
+ C6 t. j  {! f7 x  n  这中间最核心的矛盾还是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社会认知体制。体制上有缺陷,所以就会造成腐败的绵延,造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转不过来,转了十几年了,而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
5 X% ~+ a' X1 M0 |: `: {
3 X" b0 F3 W2 Q9 K, _# ^  施政所向首先就是要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找出怎么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然后用政府的力量和大众一块来解决这些问题。0 F& l& }2 ]# P/ I
- |  d& S. @4 P+ A- F) i( ~
  这里我不得不说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和老百姓的收入是线性相关的,就是说一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这个代价。这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简单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问题是看你怎么增长,靠什么办法增长,这就是所谓增长方式问题。
) g' v2 d$ b* C: m6 a
# N7 M& c! e0 Y; v8 @0 R2 K+ U, i  最近一个例子,去年和今年增速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一年半的时间。就业呢?就业的情况比前两年要好得多。在我那本书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就讲到了当时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叫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主要的就是政府有太多配置资源的权利,政府把GDP的增长看成政绩的主要标志,这是问题所在。那么怎么办?转变方式。转变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效率。
( N9 D  k/ g1 b# M( G) D1 {7 S$ ?4 o  f/ x
  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有问题,所以一般是没有知识的劳动者就业情况好,反倒是大学毕业生、有学位的就业情况很不好,这一原因是因为生产结构有问题。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的比重仍然太低。我们当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但一定要打破那种想法,说是一定要保持多少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就业,并不是这样的。2 N. S1 B% K1 i: ^
) Z+ a, C( ]  {6 {/ z" a
  运用国家的资本来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个方向性的转变,过去是政府官员变成了企业的经理人,这是不正常的,这是搞不好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现在的问题就是看怎么落实了。
3 x! |, m* \, Z0 N8 u; D
% }& V6 P9 N# }2 @) ], r  最近十年来我国M2增长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太快。钱太多了,有些人要保值就要投资买房,又因货币很多购买力很强,就把房价炒上去了。货币超发最根本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增长模式。用投资来拉动增长,为了保证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程度。
: R) j# Q) y2 p" g% V  T
& I. N( S: k+ A9 I/ y  而你自己的实际潜在增长率,就是你现在这种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往往是要超过。超过怎么办,就来发钞票积压这种资源。就因为你寅吃卯粮,超过实际掌握资源的数量,要去用它来支撑增长。所以就会货币超发。
5 J+ r, u! O: p) ?5 W8 v& K4 p# b1 j4 s  L2 p
  改革开放以后加了一个新的因素,因为这种用投资来拉动增长的模式,它一定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那么对付这个问题在不改变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学了日本的办法,就是出口导向,把我们富裕的一部分产品卖到外国去。
1 `# W7 X2 t9 T
" p; ]& s6 \+ v% v& m2 P3 K  这在一段时期内起了很好的效果。但再过十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以后,所有这些国家都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外汇太多。外汇多了以后就造成一种压力:本国货币要升值。这样对于原来的经济结构就造成了冲击,出口企业出口地区都反对升值。那么政府往往就响应这种要求,中央银行入市干预去收购外汇,来把本国货币压住。于是国家外汇储备就增加很多。9 p# f% v8 `0 [7 P/ ]

. |/ p* D' l4 g4 e9 H. P! |/ u; x  比如说近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央行用它发的货币去买来的。央行货币在我们经济学上叫做高能货币。央行发一块钱造成的购买力不是一块钱而是几块钱。所以近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几十万亿元的货币买的,这几十万亿元货币经过银行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的作用,就形成了将近一百万亿元的购买力。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的货币超发了。3 ]7 _/ E1 `0 Q8 v2 g

8 T8 _- A0 n! ^1 [' j) D  货币超发后,特别在东亚地区,保值的方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子。我们的股市又崩掉了,于是就更加集中到房地产市场上。从根本上说,要让房价落下来,就要把货币控制到适当程度。但因为我们的经济在相当程度上是靠货币支撑的,紧缩不能太快。紧缩太快以后泡沫一下就会破,泡沫破了这个灾难太大。
3 o9 D& ^) J1 Q3 x9 f. L
+ g+ Q, E7 t! P( e7 N3 t, o# }  但是它造成的现实问题必须解决,就是人没房子住。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方式,像廉租房。一是想办法提供一些较低价或者是低价出租的房子;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给低收入者以住房补贴。% E% {6 b" Y5 E4 E+ x5 W8 M; j

! y" [8 L. @% G' J4 V+ b3 h  货币发行量要尽量下去。另外一个就是政府提供准公共品。因为这是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责。这是你的基本职责,政府要出手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说已经搞了很多年的限购是解决什么问题,我一直没弄懂。) v$ S+ ~2 |, j  v( E
. P. I* O; u! P8 T4 S
  政府必须考虑发票子的时候是对老百姓保证了你这个票子不贬值的。这是一个信用货币,就是你信任我这个票子是不贬值的。但我又不许你买这个,不许你买那个,这行吗?发票子的时候你是承诺人家这个票子可以买东西的。0 p, {1 Q3 q  x; C: i! ~7 j$ K: b

/ H; n. c  Y$ D5 j2 U% K/ c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平稳地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要求过激。我现在担心的不是它降不下去,我是担心它崩盘。日本当年崩盘以后到现在还没有起来。所以我想宏观当局也不会采取措施主动去把这个泡沫捅破。泡沫这个东西最好不要形成,形成以后就是要想办法让它慢慢萎缩。
& b: a( _% f$ E! F% H1 O/ V$ V4 c4 r. [4 c& j
  (本文来自《财富中国》叶蓉6月对话吴敬琏实录部分内容)$ R' z0 Z0 j+ u. k
) G2 Q( Z4 X) C. n7 }& x( j: h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9 {  G' T) M0 M; x5 K
, e1 g/ i; Z% s, b  j0 i)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7-18 22:23 , Processed in 0.0622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