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 Q/ L# o' ~4 B! f* i1 E$ j
-
: y/ h9 E5 ], [$ i. X% q6 o
* U: j/ j( y C3 ^1 `' N 1月12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长谢伊(Gail Shea)宣布,已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合作协议,允许所有加国食用海豹产品出口中国,其中包食用海豹肉和海豹油等。几个小时后,中国环保人士发表公开信,称加拿大的举动“损人又不利己”,有损中国人对加拿大的良好印象。
; u0 I+ d/ J" H" H3 J1 W4 I p 加成为唯一向中国出口海豹产品国家3 _! Y+ ^2 X4 m, N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联邦海洋及渔业部长谢伊同中国签署的新贸易合作协议,将为本国海豹产品带来一个重要的新市场。根据协议,加拿大将成为唯一一个能对中国出口海豹肉及海豹油的国家。
( r& O( |6 E5 j, l
谢伊资料照片
谢伊在声明中指出,由于中国对加拿大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因此联邦渔业部在一年前即与中国政府进行磋商及交涉。此次双边协议的达成,将使加拿大东部及北部沿海的渔民及家庭直接受惠。
" L! S$ d1 k- O( z8 x 由于欧盟会员国在2009年8月起对海豹产品全面执行禁令,同时许多国家及地区也抵制海豹皮产品,导致海豹皮产品一度由100多美元下跌至14美元。谢伊透露说,她在2010年1月即曾率海豹产品制造商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前往中国进行展售以寻求商机。
5 p* d* G7 ^' W3 R. t6 A( k. D
此外,联合国食品暨粮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加拿大第三大渔获产品输入国,全年输入额为3亿美元,其中蟹、虾、鲽鱼、鳕鱼、及北美大蛤等,占加拿大同类产品总出口的90%以上。
8 i: b. V/ B/ a/ }) R( Z 谢伊强调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产消费地区,而加拿大出产的渔业产品,在新鲜度和营养价值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品质,因此对开拓中国市场具有相当的优势。与谢伊一同参加协议谈判的还有努纳伏特环境部长史舒克(Daniel Shewchuk)和纽芬兰及拉布拉多渔业及海洋文化部长杰克曼。
7 R4 D) q a4 ~* }# Y* k0 y9 v+ u% T 加国海豹产品在中国“钱景”可观* T0 u6 n" w% C5 C, h( o1 }4 }
加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官员进行紧密合作与谈判,制定出口条件,确保食用海豹产品对人体是安全的,能够达成协议,是这些努力的直接结果。联邦农业部长里茨(Gerry Ritz)表示,本国出产世界上质素最高的海豹产品,打开中国市场是一个巨大商机,希望本国生产商能从中获利。
7 o, o5 \ V3 ^ u

加拿大华裔议员黄陈小萍指出,由于加拿大目前为止是中国唯一一个允许出口海豹产品的国家,因此具有很强市场优势,而且加国其他海产如象拔蚌、海豹皮等已经在中国有一定知名度,推广海豹产品的难度不会很大。
* @2 o6 q& Y: M( j- r, l6 C 当问及增加海豹产品出口是否有可能危害当地生态时,黄陈小萍议员强调,加国政府会严格监管,确保在生态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 L8 _2 F1 x* q+ a# P
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资料显示,加国海豹主要集中在纽芬兰省及拉布拉多、魁省和努纳伏特区等地,给当地每一个海豹猎人每年约带来2.5万元收入,占他们年入息的35%。2006年,海豹贸易为纽芬兰省及拉布拉多带来经济效益5,500万元,而在努纳伏特区则为100万元。
5 w% y5 X2 h+ c9 O0 B
不过,欧盟早前已经全面禁止加拿大海豹肉进口,令加国业界受损。而前加拿大总督庄美楷(Michaelle Jean),曾于2009年探访努纳伏特区时,生吃海豹心脏,以示对业界支持。
8 Z. j6 O! m8 f X
环保人士致信谢伊,称加国损人不利己4 [( ^, S* _3 |% U# _" y2 D% N2 @
1月13日凌晨,部分中国环保人士向正在北京推销海豹制品的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长谢伊发出公开信,称加拿大向中国推销海豹产品,损人又不利己。
4 a3 x# M1 U/ f! b3 ^4 p

中国媒体称,1月11日,谢伊率加拿大海豹制品集团参加了在京开幕的第37届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借机推广海豹皮毛制品。据中国媒体了解,近年来,谢伊多次造访中国,主要目的就是宣传加拿大的渔业以及海豹产业。
" \: M6 m2 t$ }) `6 P
2009年,欧盟通过法令终止与加拿大的海豹产品贸易,同一年,俄罗斯政府也禁止本国商业性海豹屠宰。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禁止了海豹产品的进口,其中包括日本、墨西哥、南非等,美国早在1972年就已取缔海豹产品贸易。世界各国禁止商业捕杀海豹的首要原因就是捕杀方式不人道。
/ Z2 Y4 u& X; F& R; W! } 在公开信中,中国环保人士称,“我们是遍布在中国大陆各地的关爱动物的人士,人数有好几百万人,而且在日益扩大。”
5 {3 u8 m8 `8 p% p' D0 [# |" R
公开信指出,“关爱弱小、爱惜生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今世界的浩荡潮流。我们作为这个潮流里的一成员,感到无上光荣。你的到来、你带领的加拿大代表团来中国推销残暴的海豹产品,遗憾地说是对中国现代化、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破坏和阻碍作用的。”
( Q" P2 L) p+ r3 x2 v; v U
公开信认为,身为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长,向中国推销海豹制品,说明认同海豹业者对中国人民的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偏见。
, t; R7 \" e" V) V9 B
加拿大海豹业者片面地认为,“中国人什么都吃”和“中国人不关心动物死活”。公开信指出,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关爱生灵、怜悯动物的博爱情怀。当代中国在动物保护上的进步,更是各方有目共睹的。
2 C6 B1 _9 u1 ]
有损中国人对加拿大的“良好印象”: r! @3 W* V! l
公开信认为,加拿大政府和海豹产业无视中国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硬是把破坏生态、残暴海豹幼仔的产品卖到中国来,不是一个尊重消费者的理智行为。
! d# j$ x; p1 U" n# _( t i1 d
公开信还特别提到,向中国推销海豹产品的行为,在消灭中国人民心中原有的对加拿大的良好印象。加拿大是西方大国中较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加拿大人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二战”时的中国。他故事在中国时家喻户晓;大山(Mark Roswell)更是亿万中国人都知道的加拿大人。这两个加拿大人,拉近了他们的祖国和中国的关系。而加拿大海豹业正在对加拿大在华的形象造成重大且难于弥补的损失。
! v7 d5 I- A* { “对中国来说,加拿大的海豹产品就像是大英帝国19世纪初倾销到中国的鸦片,不仅鼓励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而且能够起到毒害年轻消费者的作用。”公开信说,加拿大的海豹产品,宣扬对弱者施加暴力、推崇对残暴的冷漠,贻害的是中国消费者的灵魂。作为西方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理应帮助中国推进文明建设。向中国推销海豹产品,是破坏中国文明建设的举动。
1 R% \9 z. j/ Q, s
公开信还从科学的角度指出,目前在中国地区出售的海豹产品介绍,存在许多不实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海豹油和海狗油的品质以及它们声称的功效,科学根据在哪里?有些海豹油产品甚至是为婴儿生产的。这些产品的副作用有哪些?外敷的这类产品,万一通过口腔食入体内,对幼儿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审查?海豹油从受到污染的海豹脂肪上提取,销售到中国的海豹油里面有多少有害残存?加拿大要随时准备承担伪劣产品可能造成的一切损失。(newstarnet.com)
/ o! A, _( Y& D$ M
捕杀海豹,令加拿大“臭名远扬”
0 S- N+ d. h' M) C$ f1 r% e8 N 目前,全世界只有5个国家允许商业海豹猎杀,捕猎期通常从每年的11月15日持续到下一年的6月30日。全世界每年大约有90万只海豹被捕杀,其中加拿大和丹麦格陵兰岛就占到了一半以上。
% v8 i7 j, [, L; N
图为2009年3月15日,西班牙马德里,动物保护协会成员身涂人造血,抗议捕猎海豹。
加拿大渔业部2010年又增加了海豹的捕杀定额。在第一季度,加拿大白色小海豹的允许捕杀数量从去年的28万只上升到33万只;而灰海豹和冠海豹的分配定额分别是5万只和8200只。
7 V( u Q3 c1 b7 q* s1 m0 h/ j6 ] 海豹商业最为人诟病的是它残忍的捕杀方式,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一份报道显示,有42%的海豹在还有意识的时候就被活剥皮。美国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IS)拍摄的纪录片展示了,深蓝大海上洁白的浮冰,是如何被鲜红的血迹和成片的海豹尸体变成极其恐怖的画面。
* w1 ?; \) A7 R _
而且,95%被猎杀的海豹仅12天到3个月,因为小海豹游泳技术不娴熟,不愿离开冰面,并且它们还不懂得害怕和躲避人类,更容易捕杀;幼年海豹的皮毛质量也是最良的。但海豹到6岁才算成年,才可以繁殖后代。
9 c% Z- `" {; P, P2 o5 a
剥皮刀下的海豹成为近年世界动物保护的焦点;所以,各国的动物保护组织也紧随加拿大政府和商队飞往中国,开始新一轮“海豹”博弈。
& B% B3 F; U" K% v1 w( w5 g, w/ D
如果在网上搜索“海豹”二字,就可以搜到大量世界各国的动物保护者为反对屠杀海豹而抗议的图片和新闻,其中更不乏集体裸身“淋血”抗议的极端方式。调查显示,70%的加拿大人也支持禁止商业捕杀海豹的立法。欧盟及各国立法也正是顺应了声势浩大的民意呼吁。
/ E9 @$ {4 q! m4 R3 }4 `
中国也跟捕杀海豹扯上了关系& h9 J; u4 \: B7 o# O, b! r+ a
加拿大海豹事件本和中国无关,但是加拿大政府和海豹制品商却瞄上了中国市场,使得中国无意中被卷入此事。
7 B& t P! o/ {/ ^

谢伊2010年访华回国后,加拿大政府更明示:中国将成为其最大的海豹新市场!而加拿大媒体也对“中国战略”不断放出言论:“中国没有动物保护立法”,“中国人无所不吃”,“中国人不关心动物。”所以海豹制品输往中国理所当然。
! x/ E: B6 O( C HSI中国政策顾问Peter Li认为:“某些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不关心动物,这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是对中国人民的污蔑。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
/ C6 `" s1 ~4 F* a; j
“我来中国不过几天就感觉到,中国人不关心动物的说法是偏颇的,不公平的。”Rebecca Aldworth对中国记者说,“我现在对中国很有信心。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抵制此事,显然,海豹捕杀可能从此就没有机会了。”
2 h% M) I& m, d% [( @- n
一位中国动物保护人士说:“假如中国政府任由加拿大人开发中国市场,一旦中国消费者大规模接受这项奢侈品,将有可能使已经濒危的加拿大海豹商业捕杀起死回生;海豹物种就此消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若是这种假设真的变成现实,中国的责任又变成确凿的了。”
, \. ^$ t8 L* y% P
《反虐待动物法(专家意见稿)》起草小组成员、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式军认为:“我国的相关立法空白虽然是个缺陷,但这不代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根据WTO有关规则规定,有害于环境安全、人类健康和伦理的行为,成员国有权抵制。我们可以想办法用足这个规定。”
" _6 Z9 F: i: @# W3 m v%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