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打气”,是留学生家长必做的作业 周六,骑着自行车出门办事,骑到一半,后轮没有气了,赶紧来到修车摊前,拿起气筒打满了气继续前行。在打气时,我听到了一段对话:一个老人对一个孩子说:“别小看打气,它的作用大着呢?自行车没有气就走不动,对一个需要旅行的人来说,只有不断打气,才能走向终点”。 我觉得老人的话很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打气”。 女儿出国留学后,我和语文老师就把“打气”作为必做的作业。通过“打气”,希望女儿能够坦然面对留学中的种种困难,平安度过独自一人在海外生活的艰辛岁月。不知不觉中,这个“打气”的作业,已经做了五年。 “打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通常是通过打电话、网上视频聊天、电子邮件交流、寄包袱等形式来完成的,五年来,我和语文老师几乎每天打一个电话,2个月寄一个包袱,每年春节都会寄去一张贺年卡,正是用这种看似普通的大众化的交流形式,达到“打气”的目的。 对远离家乡的孩子,需要家长们的关心和呵护;对留学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疑惑、困难需要通过“打气”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孩子面临选择的关键时刻,通过“打气”也能达到把握方向、正确选择的目的。 同时,“打气”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打气”本身有一些特点需要掌握,把握度很重要。 一是防止“打气”过猛,把车胎打爆了,这样不仅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反而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意外。一个留学生的家长曾经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期末考试,孩子成绩不好,在电话中,母亲狠狠地说了她一顿。没想到,孩子连续几天没有和家里联系,打电话没人接,网上又不见她上网,家长真的着急了,深夜打电话到学校,找到了一位中国同学,才知道了孩子的下落。这位中国同学对家长说:“孩子大了,批评要适度,加上国外的教育与国内教育不太一样,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呀!” 二是“打气”不到位,起不到效果。我们接触了一位留学生家长,交谈中她深有体会地说:我的孩子当年读到大三,选的是计算机,读不下去了,改选了东方文学,从大三开始她就学习东方文学,我当时真的很不明白,因为她修的课业很不实际,对她将来的工作会有帮助吗?当时孩子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想,让孩子自已选择吧,于是就不疼不痒地说了几句,并没有强烈反对,四年后,孩子毕业了,找工作却很难,望着先前计算机毕业的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她有点后悔了,于是埋怨家长,当初改专业时,为什么没有阻止我呢?家长也后悔不已。 “打气”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怀,父母也希望从孩子的话语中得到满足,“打气”具有这种独特的双向教育和情感交流的作用。我和语文老师通过日常普通的联系方式,希望独自在外的孩子能够领悟到“打气”的功效,正是这种来自家长和孩子双方内心的“打气”,维持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营造了一个家庭的和谐和温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