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新闻] 曾经辉煌!日本家电为何“昨天没对手 今天无力还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5: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辉煌!日本家电为何“昨天没对手 今天无力还手”?9 q' G- w  W7 B# D  {$ t
$ r& [7 r3 e! T. t  q5 R# u+ v7 R
9 o8 e9 w+ p; Y- X0 L1 l$ E9 T4 Z! r
. d' z+ y! }6 w% n4 R% b
  曾经的辉煌,如今的落寞。谁也不曾想到,日本家电的全线败退会来得如此猛烈,往日的家电霸主们在数字化潮流的冲击下迅速走向衰落。日本家电如依山而落的太阳,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6 ?" L5 A7 f3 R# ]5 P
8 L6 L' S0 P! Z, {  _5 r' M
  距离去年的大海啸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日本家电的强震似乎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惨烈的景象。尽管对灾难的到来早有准备,但在数据面前,震惊的程度还是超出了预期。在日本家电三巨头松下、索尼和夏普先后公布的本财年第二季业绩报告中,“巨亏”依旧,额度仍在不断扩大,身处“海啸”中的日本家电,似乎回天乏力。8 k( W0 m3 `' D+ P. _

+ G/ R( n3 ^7 p/ O/ E- o0 O  夏普预估全年净亏损将达4500亿日元(约合56.3亿美元),较之松下和索尼,夏普的财务情况已经算是“乐观”,但在日本国内,许多人都认为,即使眼下获得了银行的贷款,仍然无法解夏普之困,破产看来在所难免,“今年或许不会,但活不过3-5年” ,日本一些分析人士确信夏普已经踏上了“消失之路”。
: b" C, X; e, p! d# F) i. F. I/ U1 a) B  a- _$ w; [0 V5 ^
  知名度更高的松下和索尼,对全年财务亏损的数据做出了同样的预估:7650亿日元(约96亿美元)。其中,松下的情况最为糟糕,在过去四年间,亏损近150亿美元,市值缩水80%。索尼则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亏损,目前市值不足120亿美元。松下CEO津贺一宏谈及日本家电业的现状时,承认在数字化家电领域,日本已经全面落后。索尼虽然是三巨头中唯一实现部分盈利的企业,但作为传统强项的电视业务已严重萎缩。1 s6 T& f4 A3 z5 h$ @2 \' d' p; g' Q
! E* `! O6 ^& z% E( C" D) X+ B
  实际上,日本家电之殇早已显露。从2009年起,日本已经从家电出口国成为进口国。根据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日本进口额同比增长12%,其中整机家电及其零部件的进口额出现增长态势。昔日的霸主不仅接连失去欧亚非等传统市场,甚至连国内市场都难以维持。: P7 U# ]1 K% s' N' r
4 n( ?5 a( @+ D+ R$ O9 Z' w2 G
  曾几何时,日本品牌在中国就是家电的代名词。彼时的日本家电靠的就是技术和硬件的全面领先,面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同行,他们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即便是感受到了中国和欧美品牌的竞争压力,日本企业依旧可以凭借传统技术优势和快速创新保持强势地位。
  R* a$ W% H- m$ q. X
& u8 I& P: J! m4 M  正因如此,造成了日本家电的盲目自信,以为固守就能维系垄断。国内某电视厂商人士举例说,日本品牌在电视业务上曾经一度难以撼动,尤其是在国内 LCD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时,他们的优势非常明显。但随着LCD技术研发日趋成熟,成本大幅降低,日本品牌的优势便迅速变成劣势,比如体积笨重、价格昂贵等,保守的日系品牌在LCD的庞大阵营面前很快便陷入困境。
" d  o: Z, }* l6 n6 T0 @
7 Q# ~3 o# t, v( t' A! e6 _  固步自封的日本家电,如果仅仅是失去了利润倒并不可怕,实际上,最致命的是其不愿与同行分享技术平台,这种图一时之利的做法,直接造成了信息交流上的隔阂,在阻断了别人从己处拿走的同时,也错过了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机会。
- J0 A2 K, N5 f+ w4 T) y" g
5 P. a; x# e3 @5 k  于是,当以苹果为代表的数字化潮流一举颠覆传统之时,当中国家电早已习惯在开放的技术平台上你追我赶时,当消费者对产品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时,日本家电却对变化反应迟钝。日立、东芝、NEC这些曾经家喻户晓的日本品牌几乎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贵又没有吸引力”。
: K2 I- K- w  }% R: ^" y4 J0 M2 q8 x# r
  松下CEO津贺一宏将持续巨亏的根源归结于主业低迷不振,尤其是与数字家电关联的产品,但埋下今天之苦果的恰恰正是松下自己,整个日本家电业同样如此。/ j; P7 H% Q, q- V  G+ t8 d

( M5 ]& V; @  t  
8 s3 Y- x* y6 G& Z$ t5 Z7 c
2 F* T+ {7 z. J; {7 B( o. J* F0 q! N3 p5 A/ P
  技术研发滞后导致日本家电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品牌都在关注于硬件的改进,即便是软件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选择,日本家电似乎还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加之体制僵化,不能根据海外市场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内伤在所难免。9 I* I& y) |0 q4 R9 Z3 V

4 Z$ T! C' ~! X) J  近几年,日元汇率走高不断压缩日本家电在海外的销售利润,而2011年的大海啸对日本国内制造业造成了沉重打击,连遭打击的日本家电正在加速消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许多品牌只能成为家电业的传说。
- C1 G1 n4 h9 ^1 e! M2 B
: K- [$ o: N4 }6 G* D' e- ^7 D  当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时,日本家电却在快速退出,除了其自身的问题,中国家电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对日系家电的驱逐。经过多年来的潜心发展,以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品牌为主的国产阵营不仅掌握了核心科技,强化了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应变机制。与迟缓的日本品牌相比,中国国产品牌的优势还来源于家电服务的日臻完善。由此,丧失了主动权的日本家电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6 m  V- j4 L" \  V* J
8 }$ ~1 ?: j! b8 V6 s4 }: q
  而近期钓鱼岛(专题)事件升级,无疑是让举步维艰的日系品牌雪上加霜。本已毫无优势可言,在一片声势浩大的抵制声中,日本家电在中国的人缘几乎跌到谷底。8 p: U% i- P1 j7 M& n

9 }( g3 F& O) m6 C2 y  反观中国家电,一边是在国内市场的比拼中抢得了先机,一边是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中接管了日本家电留下的份额,而随着海尔进军日本市场,也拉开中日家电较量的新格局。2008年,松下收购三洋,本想借其实现翻盘,如今已被证明是严重错误,不得不在今年7月将三洋旗下的电冰箱和洗衣机业务转手给海尔。通过资产重组,并注入新的研发力量,海尔用日本制造的AQUA品牌进军日本市场,借用一句老话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 ]) b- |+ N# N- ^
9 I9 |' B1 \6 p  h6 d7 {  c  不过,当我们在为中国家电超越日本而倍感欣慰时,也必须时刻保持清醒,首先要认识到超越并非是中国家电已强大到垄断地位,即便是日系衰落了,还会有韩系、欧系、美系的对手在虎视眈眈。其次,中国家电崛起的力量正是来源于对市场走向、对消费需求的积极应变,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综合服务等多方面的不懈追求。因为我们做对了,所以才有了丰盛的回报。因此,中国家电企业必须以开阔的胸襟强化优势,绝不能重复日本家电的悲剧。1 P# t# B) r- J% l+ {* w5 A; t7 \4 t

+ @* i1 G3 y( {: [2 }8 v& \+ t$ A  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日新月异,稍有不慎瞬间就会被打败、被淘汰。日本家电业2008年在世界还不可一世,没有“没落”的任何征兆,然而短短三四年时间就到了今天将要出局的地步;摩托罗拉、诺基亚也等手机厂商也是瞬间轰然倒塌。一个企业应该有每日都可能是末日的危机感;一个国家一定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日新月异变化的创新体制机制,这也许是对中国的最大警示和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2-18 11:59 , Processed in 0.0528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