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魁省有數家日托中心連續發生有幼童遭受同學欺凌的事故發生,一名14個月大的嬰孩更因咬人及抓傷人而面臨停學。 4歲的喬納森(Jonathan)近日放學回家後的情緒顯得異常慌張,及後才被發覺他在校內遭到同學的「死亡」恐嚇,除了取笑他外還吐口水在他的臉上。0 w/ n w" J- A
喬納森的母親向記者表示,兒子近來經常發惡夢,夢見自己遭怪獸吞噬,她稱:「這是因為他在校內經常給同學咬的緣故。」
+ P* U+ r3 `( z9 P, |! F喬納森的母親恐怕會對兒子帶來長遠的後遺症,但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處理。% b4 L8 [( j8 _3 S: a7 v8 Q
事實上,喬納森的遭遇在魁省並不稀奇,很多家長與喬納森的母親有同樣的遭遇及感到無助。 兒子性情大變
: p. D) P8 ], Q- H( ?% G14個月大的加比爾(Gabriel)原來性情溫文,他的母親在網站《我的日托(Ma garderie)》留言道:「自從有新的孩子入學後,我的兒子便變得暴力。他變成會咬人及經常大叫,就連照顧他的導師及同學也不放過。他甚至為用牙齒咬下一塊皮膚而感到自豪!他今天就連父母都咬了,我感到我的小天使已被魔鬼佔據了!」7 g# G `; k9 B) R
加比爾的母親指出,兒子以前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孩子,最重要是他不會咬人。她說:「當日托的人員告訴我兒子的行為時,我簡直不能相信他們所投訴的人便是加比爾。」 人之初 性本惡?
% m' L* |# r- [: I: d滿地可大學研究員特倫布萊(Richard E. Tremblay)表示,孩子的攻擊力行為在他們的發育很早期便會發生。) \4 V0 F% l0 d( M5 s% L' h3 E& _/ J
雖然有六成人認為,12至17歲的青少年會較容易發生暴力欺凌,但專門研究這方面問題的特倫布萊卻有另一番見解,「兒童到了近1歲,便開始有能力去咬人、踢人或與人拉扯。因此兒童凌欺會在日托及兄弟姊妹之間發生。」& C6 ]5 v5 a' d" r5 C- E
特倫布萊認為,兒童的暴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不應輕視,「兒童如果沒有好好學習怎樣處理矛盾紛爭,他們將來便有更大機會輟學及犯罪。」 ####################### 幼童欺凌同學 可被趕出日托 根據部分日托中心聯會(CPE)的政策,他們有權把極端暴力的學生趕出日托,但情況並不常見。& E0 H$ l6 h- K% b4 k$ i! ^
201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魁省家庭廳共接到25個有關孩子遭趕出日托的家長投訴。
: A6 }2 y9 L4 }/ H+ r9 ^家庭部發言人卡朗表示,幼童遭趕出日托的主要原因是與孩子的行為或父母的爭議有關。
8 A0 F! X% l# x8 k' j# A, eCPE的法律顧問列菲霍爾(Patricia Lefebvre)表示:「我們在用盡所有辦法都無法解決問題時,才會迫於無奈把孩子趕出校。」 鴕鳥遊戲2 D: e2 n6 C( q+ X3 t+ n2 ^$ E
魁省Chaudiere-Appalaches區CPE行政總裁勒平(Daniel Lepine)表示,導師們都受過訓練去教導孩子處理紛爭。% }; J3 x- p, t7 ]
他說:「導師會在旁邊觀察,在適當的時間才會作出干預,其實這是一個很專業的技巧。」- Z c2 p5 y+ L9 z3 o1 h
魁省每個地區的CPE均是獨立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政策及管理方法。然而若遇上有孩子受傷,導師便須遞交完整的報告給校方及家長。1 a% r4 e8 m/ i: s( ~
列菲霍爾表示,有些家長沒法承認自己的兒子存在暴力問題。
7 Y9 Z5 i8 R3 N9 @$ u列菲霍爾指出,日托在考慮驅趕學生出校前,會先向CLSC的專家尋求協助。她說:「孩子出現暴力通常隱藏著另一些問題。例如父母正在辦理離婚,孩子或許會出現一些負面反應。」 ########################( G# Z' S) f: s) q
' U4 a+ O; |- J. k協助幼兒處理被欺凌問題
, ^2 m3 K5 ^7 h% ~+ I' c
+ b% I' V6 A' q隨著幼兒踏進日托團體生活,他們會有更多機會與同伴一起學習,一起遊戲。同時,他們也會有機會面對同伴間的相處問題。而被同伴欺凌問題所造成的困擾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與個性發展。部份兒童會因而產生無助感,甚至會認定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長大後,當他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總會以逆來順受或是以攻擊別人的方式處理。 以下介紹幾個協助孩子面對欺凌問題的技巧:4 ^+ R+ T- Q! F% h* ~- \" k: a$ u
‧平日留意孩子放學回家的狀況。例如他們的心情、衣服、身體損傷及透露不願上學或出席同學的聚會等情況。 : N& `4 e1 l: I5 f8 F
‧當孩子訴說被同伴欺凌時,我們要耐心地聆聽並儘量鼓勵孩子表達感受及想法。
8 ?5 \- z$ ]6 k3 o‧讓孩子知道欺凌別人是不對及不容許的行為。與及鼓勵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辦法避免的。
/ O9 L0 F' E. L7 x‧與孩子討論一些解決方案,盡量鼓勵他們想想各種方案所帶來的後果,並鼓勵孩子實踐最好的方案及他們進行事後檢討。同時更要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怎樣回應欺凌他的同學。9 K# I, d( a% s& W- N
‧避免孩子成為欺凌行為的慢性受害者,最佳的做法是從幼兒開始鼓勵他們習慣用腦袋解決問題及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更不要忘記做個好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