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境19000例!专家:赶紧打疫苗: ^; x# @+ h+ ]3 p% l7 ?1 o* U
0 M. a/ B$ o, y! Q x
! D) S$ e, W/ l$ s0 F2 C) T& _+ I& Z3 |- ?. T+ R K+ M9 Z
加拿大公共卫生官员近日警告,今年百日咳(又称百日咳综合征或pertussis)病例在多个省份出现异常增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 s/ I( T. j8 X e
5 i P+ N; M- b( b& N8 g) w. x( u7 D: {' V/ |$ b
据加拿大卫生部与公共卫生局消息,今年迄今,已报告19,000例百日咳病例,远高于通常的年均1,000至3,000例,这标志着疫情控制出现显著反复。6 z9 E4 d8 z; T8 K3 H
/ y. F6 T- _% `1 d( ?0 G) N; X. S* g3 W# B) [ F; G" Y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发。其传播方式为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空气飞沫。
/ p$ x1 l' a( H8 U4 R7 x% J# s5 X/ a3 |& r3 }- U$ u2 W$ v
/ }5 d+ H% k1 {- ^2 q/ p数据显示,百日咳病例的增长不仅限于个别地区,而是在多个省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U3 `' K8 P% X0 V
# l9 ^8 l2 n5 Z+ ]1 f
. V: ]- B5 b2 j# G, V5 C6 o4 O5 l1 o
; f9 X# L4 [ R1 `
这些省份的病例数量已超越疫情前的高峰水平。此外,包括阿尔伯塔省、BC省和努纳武特地区在内的其他地区也报告了病例的增加或集中爆发。
" E. G5 v( ]& r1 X+ E. Y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博士在年终采访中指出,百日咳是近年来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复发性传播较为明显的病种之一。. c4 {" ]0 k P1 }, a }( x
. h, n6 ^- V8 Z
" x( w" _/ a( S7 S% g她表示,疫情反复部分归因于新冠疫情对常规疫苗接种的干扰。“我们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疫苗覆盖水平,这直接影响了对百日咳等疾病的防控能力,”谭博士强调。" C1 a. T. `' s6 l, |: \
& u4 y) j8 k' Q7 f4 X: S& A- Z( M5 F7 Q9 A: x8 Z& e
( s! P( j4 T b6 h, j. ~1 t
' _% D: N: b! }# N9 I, h( E5 E8 ]- D
, x k5 d5 |# g/ }( T1 D
渥太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渥太华的病例就已经超过了100例,而2023年仅有6例报告。' \# w; A5 D8 C; {: r
) f" e" P' ^& u {& h; w+ ~+ E7 s9 \6 n0 |8 \8 d
百日咳的主要症状是剧烈咳嗽,患者常伴有标志性的“抽气样呜咽声”。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包括流鼻涕、低烧和轻微咳嗽,但随即发展为严重的持续性咳嗽,甚至可能引发呕吐和窒息。
6 `% X& B0 k3 _( Q' N& u; P
0 q( x" ~: ?1 ]& R1 \# ]: G t8 V3 p* z+ x
婴儿是最高危人群,病情通常更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症状可能较轻或无明显症状,但无症状感染者仍可传播病毒。
& U8 T# p ^, F' M- e( {0 U4 j+ I, K
; w ^6 G5 [ M+ X( C4 _( X4 P; w
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面临持续数月的疾病过程。健康部门还警告,百日咳可能引发诸如肺炎、肋骨骨折、脑损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并发症。6 A: ~* g( Q, W; E1 h6 W( [/ e
# X4 b( `5 o- ^) {1 u' h5 m0 w9 Q+ O! `1 R4 n* C& k$ E
百日咳长期以来依靠疫苗接种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加拿大和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疫苗接种中断,使得儿童群体对百日咳的免疫保护有所下降。% X7 R8 }! f6 X" [0 ?8 Y/ @- J
) _6 X. K+ Y$ F) m) [* S' T2 u9 j3 H: M/ t' P0 e
尽管官方未透露具体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但谭博士称,疫苗的恢复接种是应对百日咳复发的关键所在。! C3 c) }( m- y
# T3 }, w8 P* B' i# I$ ^9 Y
% E, b( o+ ?# g* ?( r" D8 k百日咳通常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症状诊断确诊,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一旦确诊,必须与儿童隔离至少五天,直到不具备传染性为止。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则需隔离三周以上或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1 q' r S4 O, M7 F. `+ {$ u OTTAWAZINE
! X5 `, _5 h- f( o8 k: ~ k# ]1 s5 O" [: j0 L* T$ H5 `( Y.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