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民范围、复杂性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新移民融入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全球移民大国之一的加拿大,这一问题更是明显。 社会情感融入差
$ b8 \ J+ I7 \8 I0 O
W5 Z' F; M1 k* d1 m% g8 s; O
+ l4 k/ g; {0 c" N/ A) T据theconversation网站报导,2006~2011年5年期间,加拿大共吸收100多万移民。加拿大研究人员认为,一直以来,加拿大现有移民安居融入政策只着重新移民社会经济融入,不太注重社会和情感融入。
2 }' y* }' o, \" k2 g: N全球主要移民国家一般认为,接受移民国教育长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后会自动融入社会并形成国家归属感,但实际并非如此。全球几大移民国家无数研究发现,年幼新移民不会在学校就自动完成社会融入,许多年轻新移民高中毕业后,仍觉得与主流社会有隔阂。 无论是种族单一还是多元文化的学校,新移民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能建立跨文化友谊,双方均受益。建立更多跨种族友谊的学生,感觉更安全,孤独感更少,社会困扰更少。建立跨文化友谊,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和社交能力。 新移民学生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与本地学生打成一片。西方国家多个新移民学生研究都发现,新移民学生非常愿意与本地学生交友,但后者多不愿主动接触前者,双方之间跨文化互动程度非常低。 新移民和本地学生互动少卡尔加里大学Werklund教育学院研究人员阿瑟(Nancy Arthur)与华裔副教授赵(Xu Zhao)采访了50多名当地高中新移民学生和本地学生,其中新移民学生是指过去3年中随父母移民加拿大、英语非母语和抵加前在其它国家生活和上学的孩子,本地学生是指要么在加拿大出生,或6岁前随父母移加的孩子。接受采访的多为女生。 初步研究发现,新移民学生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都经历语言、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障碍,尤其难与本地学生交朋友。 受访者都提到,新移民英文差,是阻碍双方建立深层友谊主要障碍。但这一说法背后,却有复杂深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社会行为,其中一个突出障碍是社会趋同性,即个体一般更愿意与同类交往。 研究发现,新移民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只限于课堂活动和在走廊碰面打声招呼。一名10年级欧裔移民女孩称,她发现新移民学生喜欢用母语交流,感觉用母语交流更舒服,如此一来自然就形成各自的小圈子。 还有一名12岁新移民学生提到,有些新移民学生在和本地学生打交道时,感觉不安或焦虑,同样本地学生面对新移民学生,也不知说什么,生怕说错话或冒犯对方。双方要想建立友谊,要么都得有兴趣,释放善意,或文化思想更开放,具备良好社交技能,甚至老师帮助,才能突破各自的舒适区。 本地学生偏见研究还发现,新移民学生并非如外界所认为的心理脆弱,需要大量帮助,而是真正为加拿大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同经验、思想、技能和长处。一名半年前才移民加拿大的12年级新移民学生谈到,一名不会说英文的叙利亚难民,和她的朋友组成一个小组,经常在购物中心给人派花,到当地老人院看老人,一起帮助其他新移民孩子。 研究还发现,本地学生都承认,他们对新移民学生存在偏见,看不起新移民学生。他们有这种想法,多半是受媒体宗教极端主义、恐袭和难民大量涌入等报导的影响。一名本地男生谈到,媒体报导影响了人们对中东移民的看法。一名欧裔本地女生说,她的朋友认为新移民学生低人一等,她不同意这种观点。 研究发现,本地学生对新移民学生有这种偏见,是受本身对不同文化和语言接触程度、各自家庭和各自对新移民学生的了解和自身动机所决定。 研究还发现,尽管社会和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欢迎和支持新移民学生,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加拿大新移民也面临较大程度的社会和情感融入挑战。学校、家长和政府移民融入项目之间如能形成广泛社会支持,这种挑战也能克服。
" ~" _, l8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