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食健康] 白露,养生之要 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2:4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露,养生之要原创 2016-09-05 德慧智 [url=]德慧智[/url]
干支纪年:丙申年 丙申月 庚寅日


白露水性

《本草便读•水部》:“春雨宜男,秋霜肃肺。雪能凉肺消痈毒,腊雪则专杀诸虫。露还解暑退阳邪,花露则尤能润肺。潦水乃轻清味薄,能除湿热瘅黄,逆流则涌吐功多,可治风痰喉闭。……秋霜得秋金肃杀之气,故能入肺以行其清肃之令。凡皮毛疮痱肌热面赤等症,属肺火者,皆可用之。”

“○雪得天地阴凝之气,较霜为盛,其色白,其质轻,故亦能入肺,其大寒之性,可清臟腑一切毒火,丹石诸疮。然须腊雪为佳,冬至后第三戊为腊,最能杀虫。故凡腊中有雪,则明年菜麦田禾,皆无虫蝗之患。”

“○露,夏末秋初阴气之液也,能滋养万物,悦泽容颜。其解暑者,以白露降则炎暑退也,故凡治疟药煎成露一宿者,亦是解退伏暑之意。至于百花上露,虽有润肺之功,然花有优劣之不同,尤宜审慎。”



对于这个水性的认知,我们自己的文化丢失了以后,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的。比如,南韩影视剧中有一点点中国古代文化的体现,比如《大长今》里面讲中医,讲水性,就把我们国内很多青年男女搞得神魂颠倒,觉得他们好有水平啊,觉得人家的文化非常高明,却不知道他们是在中国学去的,从唐朝到宋朝这个期间,特别是对明朝期间传递和移植过去的文化,他们保留得很好,而且也应用得很好,继承得很好。他们没有将其当作封建文化扫进垃圾堆,不像我们自己全部都将传统文化扫到垃圾堆去了,但他们是在真实继承。所以,韩国讲解和编辑剧目的那个文化底蕴,已经超出了我们国内现代众多的导演和编剧家。

我们现在国内很多导演和编剧家在学什么呢?他们所学的是西方垃圾堆里的东西,学的是他们爱情的卿卿我我、滥爱等等,把那些东西全部强加在古代宫廷剧当中,来放大古代并不存在的或是只有一点点可能性的内斗,肆意进行放大,是用现代西方垃圾文化去污蔑我们的祖先,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传播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就是现代有些编导和创造者根本不研究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懂文明,也不修身,是用自己的那个妄意在进行拼凑加工,所以,给我们中国近代文化带来的杀伤力,对中国古代文化摧毁性的作用太大,后果令人非常揪心。所以,仅从这个水性说开去,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生命之水是该进行上善治理了,应当“予善信,正善治”进行治理,才能摆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盲目。


唐司马承祯《修真精义论》中记载:“水者元气之津,潜阳之润也。有形之类,莫不资焉。故水为气母,水洁则气清;气为形本,气和则形泰。虽身之荣卫,自有内液,而腹之臟腑,亦假外滋,即可以通腹胃,益津气。”

道学极其重视自然与人体内的土、水、火质象与物相的同步把握,这是根本,是化生的源动力。

质象水,是生命的先天之本;物相水,则是命体之源。物相水又分为天时水和地利水。

⒈天时水,即时间之数的水,亦称之为季节水。

⒉地利水,即空间之度的水,不同地域水。

比如,在我们国家,南方水有南方水的特征,而在北纬36度的水,则有它的奥秘;再往更北方,也有自己的特征和质性,地利水就是指不同地域之水,包括沟里的水、塘里的水、江里的水。我以前讲课时候,也曾经举过例子,光是三峡的水,就分上峡、中峡和下峡,不同区间的水对于泡茶或熬药的作用,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地利水的特征。

人和水的关系,信德之用,即“予善信,正善治”的符箓水、咒音水、香灰水、井华水、药物水等等质元与物相结合之水,这是人类唯一可以主动把握的一种最佳的人和之水,用物元与物相水结合之水,用先天之本治理后天之本,一起共构成老子所揭示的“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的哲学理论与方法技术系统。

这一天道自然的基本法则,只是有待于意识哲学文化的提升,进行正确认知,去其神秘性,还宇宙万物的真常之道。



白露养生与修身的宜与忌

白露养生与修身的宜与忌,这部分内容建议大家还是要很好地看一看。

老年人在这个季节开始要注意多泡脚,寒从脚下起,脚部的穴位也是比较多的;在修养方面,该吃哪些东西,该避忌哪些东西,要注意把握住,注意针对自己的状况进行养生。并且,要与我们所讲到的修身方法,高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秋季是寒热交替的季节,经过盛夏酷暑之后,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阴阳失调,再加上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患“秋燥”症,表现为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干咳无痰等。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更受欢迎。有效防治“秋燥”,除了重视精神调养、保持居室通风外,还可重点在饮食调剂上下工夫。应多喝蜂蜜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以补充水分,保持肺臟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通风,最好戒烟戒酒。


春捂秋冻,是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需要及时保暖。体质较弱的老人、儿童,宜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等,也不适合“秋冻”。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早晚温差加大更为明显,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对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而言,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较为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穿露脐装,寒气则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脚步穴位的分布较为密集,而且还分布了六条重要的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臟,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民间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时节起就要高度注意脚部的保暖。

八月养生


⒈收散有度

秋季养生在“收”不在“散”。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这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所以,人的生命活动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养生方法也要按季节进行调整。秋季宜收不宜散,一年四季中,万事万物都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仲秋之月,大利平肃,安宁志性,收敛神气,增酸养肝。勿令极饱,勿令壅塞。是月宜祈谢求福。卦观,观者,观也,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吉。

中秋之月这个养生的要点要把握住,因为体内的阳气都已处于收敛期了。甚至,连我们的凤凰都要归心了,这说明外散的状态已经开始全面转化了。

孙真人《摄养论》曰:“是月心臟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勿犯邪风,令人生疮,以作疫痢。十八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戒存想吉事。”

这些论述,根据我们所讲的五行、五德、五象,进行整体把握就比较理想。

⒉《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拳,脚胫下十余遍,闭气用力为之。此能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臟诸疾。行完,叩齿三十六通,以应之。

(图)

这个导引方法大家看一看,只是重点要把手握成拳头,才能很好完成这个动作,其中的闭气、用力,以及叩齿36通,这些也要配合着同步用上。

⒊白露“补露”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强调了食物属性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可达10多摄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

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 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秋季也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易发季节,因而有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史的人,露补时注意应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比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而适宜多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原文!


德慧智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4 08:54 , Processed in 0.048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