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案之后 李鹏之死又震惊中国( D% E5 x; L D& N! g- u1 k
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李鹏,死在该校副教授张建雨开设的简陋工厂里。张建雨是李鹏的硕士导师。
_: `) a4 c0 s6 S% A, [
% |" o- M3 G8 h 爆炸原因目前尚不明晰,据悉张建雨已被刑拘,华东理工大学则表示,对教师在外开厂完全不知情。
2 D& G% P, o6 a" }% q# E% g2 c
9 C; {! M0 K3 D- j! c/ M 根据研究生教育制度,学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乃是基于自愿和选拔,并且因教育的特殊性,负有某种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但现实中这种关系扭曲久矣。3 Q8 m& z* g* o$ Z/ Y
大学考评教师,主要考评他们拿项目的能力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教师抱怨很多,此为学校和教师关系不正常;但教育主管机构考评学校,标准也是如此,所以学校也反过来依赖能拿项目和能发论文的教师,此为教育管理制度不正常。老师抱怨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招生和培养近乎赌博;学生抱怨老师滥用学术权力,以参加研究项目、发表论文和顺利毕业为要挟,迫使学生为自己干私活,甚至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或让学生在自己开设的企业里充当廉价劳动力,此为师生关系不正常。2 n x- d2 _# _: M& V8 W
+ R6 Y+ q4 f, }
1 N- ]- c6 q9 A- @) J% r
0 P. c/ j1 m8 Y. e- x, ?4 I
对这种不正常的情况,目前的教育制度似乎束手无策。事件当事人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规定,除学校委派外,教师不得在校外的企业中兼任董事长、经理、财务负责人、执行董事等重要职务,个人不得作为法定代表人开办公司。张建雨独资开设公司,但将法定代表人从自己变更为其兄长,便可轻巧地规避此规定。2014年,教育部规定“禁止院(系)、教师违规利用学校资源兴办企业”。但这个规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不是保护师生关系、防止利益冲突及保障学生利益。0 n( z3 g3 l7 i4 ?, W
! ^! _% W$ N3 _& Y, l& l" Z: y+ r, \
( e* k- T; j% [9 f
以人事或资产管理的思路来管理高等教育,结果就是大学、教师、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颇多不满。就在这种谁都不满意的情况下,李鹏死了。
; c6 Z" a9 I9 ~2 J. C4 A) x4 t, ]/ z6 |4 @
矛盾千头万绪,出路众说纷纭,但事有轻重缓急。除了李鹏,还有很多学生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在老师的企业中充当廉价劳工,其劳动力价值也无法体现在工资,甚至基本的生产安全条件当中。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当务之急。
% p! U2 {' c A* u$ H9 w0 o: u& u1 y4 h$ i! U
: Z' Q4 M8 x" }, g. y1 G5 V
+ {3 c7 f+ E, \
1 Z/ b: v& N2 v" Y, K
. G. I) k1 W8 f E
7 U% G* ^& z4 \# M7 ^ u
6 B E0 n& E* p. Z/ Y$ r7 F1 b(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