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0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生活] 加国有银行限制 留学生不能单独贷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2:3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国有银行限制 留学生不能单独贷款
  多伦多鲲鹏国际金融集团总裁、房贷专家孙晓明认为,加拿大至少在近期一两年内,不会出台类似澳大利亚那样严苛的限制海外投资者房贷政策。因为房地产市场对整个加拿大经济的支撑作用仍然十分关键。但一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无论大银行还是小的贷款公司都会受到规限。
  孙晓明分析说,按照澳大利亚现行政策,不仅非居民及持临时居留签证者,就算当地居民如果收入完全来自海外,也无法取得银行贷款。这不只影响海外投资者或留学生,而且包括在当地不挣钱或没申报收入的永久移民甚至公民。这种限制未免过苛,可能对房市的影响面过大,非加拿大本地经济目前脆弱情况所能承受。
  至于网上有议论即使大银行收紧政策规管,海外投资者仍可向小银行借贷,孙晓明指这种想法不现实。如果由政府出台房贷政策,小借贷公司并非可以置身事外,而是一样受到规管。大银行与小信贷公司的差别,只是小公司对贷款申请者在个人收入及信用评级等方面的要求略低于大银行。或者说小信贷机构在政府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有一些灵活掌握的空间,但绝非不受政府政策监管。简而言之,政府要么不限制,一旦限制,大小银行都要遵守。

  另外有人以为来自中国等地的投资炒房者都是全额付款,根本不需要贷款。孙晓明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额买房者反而更多是用于自住,不喜欢每月支付房贷还款的买家。用于投资目的者不要说是炒房,就是以收取租金为目标的业主,也很少有不贷款的情况。这主要是由投资回报上考虑。


  由于目前银行房贷利率低,贷款买房者有可能用租金回报偿付较低借贷成本。如果把个人大量资金投入房屋中用于出租,回报率可能反不如把资金投入基金、股票等来得高,在经济上不合算。孙晓明认为一旦限制对非居民及海外收入者的房贷申请,势必有人从房市撤出,而后续投入房市的资金不足,入市者减,令纯卖方市场的情况改善。问题只是面对现时加拿大经济情况,政府愿不愿意或允不允许这样做而已。
  在加国五大银行之一担任高级贷款经理的田先生表示,加拿大的银行不太可能自动出台如澳大利亚银行般严格限制海外申请人房贷政策,除非是加拿大政府及规管机构作出强制性政策指导。他强调政府始终是抑制房价的主导力量,除了房贷政策之外,还有税收等多种工具。而银行则是政策执行机构。
  田先生称:“若加拿大参照澳大利亚的做法,完全停止向非居民、持临时居留签证者及海外收入来源者三种人提供房贷,估计银行会减少相当于目前25%到30%的客户。”他指银行始终是营业性单位,贷款是银行业一种重要的生意。每家银行有自己的风险评估机制,只要银行确定它能够把贷款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生意始终要做,银行不会自动自发地过滤掉大批(海外)客户。
  田先生指银行始终是执行政策的单位,真正抑制房价的措施,应该由加拿大政府和监管机构制定和出台。除了完全停止向非居民贷款之外,房贷政策之调整其实也有其他选择。如政府制定强制政策,对海外投资者房贷采取高利率,对本地居民采取较低房贷利率,从而扶助和支持本地居民购房安居,而限制海外投资者的炒房行为。另外除了调整房贷政策之外,政府其实还有很多调节工具,如向非居民及临时签证购房者征收重税。
  他指本地银行近期也出台一些抑制海外人士贷款政策。比如占本地约八成留学生房贷市场的某大银行,近日宣布政策调整,留学生不能单独贷款,必须有父母联合贷款等。但留学生的父母一般都是非加拿大居民,其担保收入也来自海外。所以目前加国对房贷的限制的程度不能同澳大利亚相比。田先生相信澳大利亚各大银行近期出台的政策,也是政府施压、指导,而非银行自发调整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4 00:40 , Processed in 0.0552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