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3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居乐业] 住在北美:十年资深老移民讲述加拿大住房(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22: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住在北美:十年资深老移民讲述加拿大住房(组图)2013-08-06 03:00










【2013年08月06日讯】今年九月我移民加拿大正好十年。十年不算很长,但也不能算短,对认识一个社会已经足够了。加拿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与我们中国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已经很多,几乎包括了政治、经济、司法、行政、还有历史等等所有的层面。我也是如此开始认识加拿大的,也做过一些比较。同时也参与过两个国家不同之处孰是孰非这样的争论。我认为这些争论都是围绕着某个局部个别是非,并且明显地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这样的争论对认识一个整体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官方的固执己见只能说明对于权利的贪婪而在迷着良心说话;而某个人的偏见也只能代表其本人的不完善思维。这样的争论太多了,毫无意义。我在此只想说一句,不论那种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生活,这个人民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而不是一小部分人。所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好坏,你可以不去看它的政治、经济、司法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东西,只要看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是如何生活的,就可断定出这个国家怎样,这个社会如何。社会是由人群构成的,一切社会制度最终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所以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最基本标准。
这个生活质量由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构成包括硬件房屋、食品、环境等和软件治安、心态、文明程度等等。在此,我就向读者介绍加拿大的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状况,看看加拿大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介绍一下加拿大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谈谈他们是如何工作,如何娱乐,如何思考,又是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看病的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琐事。我想这也正是我们中国普通老百姓最想知道的事情。与我们中国相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有人说两者无法比,我想硬件无法比,软件总还有可比之处吧。生活是最真实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看到两国之间的不同,且而再找出隐藏其后的种种差异,诸如文化、观念等等。
加拿大人的衣食住行——住
1、普通加拿大人住什么样的房子
既然是谈日常生活,我就先从基本的生活条件开始说说加拿大人的衣食住行。这四项当中住是首要的,我就先说说加拿大人的居住情况。
以前听说过这样的说法:“住在美国,行在日本,吃在中国,穿在巴黎。”好象是这么说的。“住在美国”的意思是说美国的住房宽敞,人均居住面积大。其实美加两国在很多方面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国家,两者没有多大区别。在住房上加拿大也是非常宽敞。所以这句话可以改成“住在北美”。据统计,美国的人均住房占有面积大致是90多平米,加拿大是80多平米。这是平均数,但实际情况是超过这个平均数的很多。拿我所居住的街区为例。一条街道上大致有七十多家,其中只有一家算是人口多的共四口人,因为有两个未成年小孩和父母一起住。其它的住房二百多平方米或三百平米的,不论多大,通常情况下只有两个人。我家的邻居就是一对老俩口,住着一座二层小别墅。加拿大由于地大人少,在住房上自然很有优越感,所以加拿大的通常住房就是我们称之谓的“别墅”,而我们的通常住房是楼房。这是在住房样式上我们与加拿大的最大区别。这点是我们与加拿大是无法比拟的,由于我们人口多土地少我们只能拥挤在高高的楼房内,“别墅”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梦想。
其实我们把加拿大的普通住房翻译成“别墅”并不确切。“别墅”这个词最初叫“别业”,意为另有一产业。西晋时一些豪门贵族开始在郊外乡间营造园圃修建楼阁庭院供休闲娱乐之用。这种在郊外另外修建的庭院楼阁属于另一处产业,故称别业。后来这种别业多了,而且在规模上作用上大大超过了原来的住宅,变成了一个个庄园,这样就不能用别墅或别业称呼了。当殖民地出现的时,我们就把别墅这个称呼送给了殖民地里一座座小洋楼,以表示与我们普通住房的区别。这个称法流露出一种羡慕感。套用这个习惯,我们便把北美人的普通住宅也称为“别墅”,因为这些住宅也是个个独门独院。然而北美人把这样的“别墅”简单地叫House,直译就是房子,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如果我们现在非要找出中文意义的“别墅”的话,那么有这样的“别墅”。在北美少部分人除了常居的房子外,在乡村湖边或山下另有一处房子,只供春夏游玩时居住。这类的房子英文叫“cottage”。对北美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别墅,也即另有一处只供游玩的乡间别墅,符合别有一业之意。当然,对大多数北美人来说,这样的“别墅”是种梦想,多数人一生只能拥有一处房子。
加拿大的房子在样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叫bungalow,音译班格楼,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称为basement;

        这个就是一个bungalow班格楼:

        这是一个样品房showhouse,前面的车库门还没换。

        第二种就是两层楼:
第三种叫by-level,这种房子类似第一种地上地下共两层,但是地下basement一层明显高于地面,整个建筑在高度上接近二层房子;
第四种叫four level split,四层分阶式,整个房子内部前后左右以半层分阶错落为不同的房间;
还有第五种walkout,走出式房子,前面看一层,后面看两层。以上只是粗略地分一下,还有许多变形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房子式样尽管有这些分类,然而在外观上看却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很难找到两座一模一样的房子。
这是从外观上分,如果从内部看,那更是花样翻新,千变万化,即是同一种类的房子,其内部格局就多的让人无法分辨。这绝不是虚夸,因为我来加拿大十年,到过不少加拿大人家做客,发现每家格局都不同,大大小小或多或少都有点差别。而对房子的更多了解则是缘于我个人买房的经历。买房之前看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房子,对房子的了解也就多了。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则是全部来自我现在的建房计划。五年前我们家买了一座房子,是个六十年代建的班格楼。现在觉得应该换个新的了。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建一个,这样要比买现成的节省大约五万加元。从买地到看图纸与建筑商谈房屋式样,这中间又看图样又看样品房对加拿大的房子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但在这里只能做些简单的介绍,毕竟与我们国内不一样,我们中国普通民居高层住宅与加拿大普通民居独门独院的房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顶多做下简单介绍而已。
除了house房子这类普遍的住房外,加拿大还有其它类型的住房,简单介绍如下:
Apartment,这类住房可以翻译成公寓。因为在这类住房里居住的人多数是临时住客,比如学生、单身者以及还没有自己房子的人等等。加拿大人十八岁成年后有离开父母家搬出去住的习惯。这些小青年多数都在这类公寓里自己或与别人共租一套单元住。我们刚来到加拿大时就在这样的公寓里租一套两室一厅居住。现在国内来的小留学生们大多数也是在这种公寓里租房子住。值得提一嘴的是公寓的管理与我们不同。房主雇一个人照管整个公寓,这个人叫caretaker,就在公寓里住,不用交房租,另外还有工资。Caretaker负责楼道等公共地方的卫生以及水电气等设备的维护等事务,最重要的是解决房客的各种问题。加拿大凡是象公寓这类大型住宅都有专人在内居住管理。

        这是一个公寓Apartment:
这又是一个公寓:
Condo音译康岛。这类住房其实就是由二十几个或是三十几个房子组成的一个独立小区。房子与房子之间紧贴,没有自己的庭院花园,但有公共草坪。这类住房住户多为老年人。

        这是一个康岛群:
Building,直译为建筑,相当于我们的楼房,是加拿大民居中最大的建筑。加拿大住宅中只有这类建筑与我们国内的普通民居楼房可以相比,所以可以把它译为楼房。这种大的楼房很少,也不是很高,与我们的楼房不同之处是没有阳台,即是有也不是封闭的。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我们的楼房所有门洞全在一侧,而加拿大的楼房四面都有门。加拿大人的安全意识要比我们高的多,在建筑设计上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也不论是家居还是公用,至少都是两面有门,普通房子一律是前后开门,大建筑都是三面或四面都设有门,而且门很多。这是为了进出方便,更主要的是有火灾时疏通迅速。在这点我们国内的建筑差的很远,安全意识更差。我记得我们的办公大楼也有后门,小门的,但往往是锁住的,不知道现在还是这样吗?

        这是一个楼房:
Townhouse,可以称为市房,即是一座三层的楼房,直上直下划分成十来个单元,每个单元即是一户三层住宅。下面这座就是townhouse,左侧面的一二三层属于一家。
Retirement,退休住宅,专门给单身退休老人设计的住宅。无依无靠的单身老人可以卖掉自己的房子,到这里居住,即省钱又可以和大家一起娱乐以免孤独。看过电影《飞屋历险记》的朋友可能还记得片中主角那个孤独倔犟的老头。退休住宅就是为这类老人设计的。电影说的就是这个老头宁可冒险飞行,也不愿意卖掉自己的房子搬进退休住宅。
最后还有一种政府补贴房,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房屋种类有市房那种,也有公寓那种。以前我认识一个中国人就住补贴房。房屋是townhouse那种,楼上楼下三层,房租才二百多元(这是六年前,现在房价已经提高了,但仍是比正常房租便宜)。这个房租是随收入浮动的,如果收入低了,房租就下降,如果收入高了,房租相应按百分比上升,当达到与市场房租一样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搬出去了。
以上大致介绍了加拿大住宅的种类。总之加拿大住宅为了适应各类人的各种需求,房屋种类很多,远比我们中国的房屋花样多选择性大。当然这与国情有关,不能在这上强做比较。尽管如此,但有一点却是可以比较的,那就是房屋的购买心理。加拿大人在买房子这件大事上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说出来很有意思,这里面不仅仅是风俗习惯不同,而且还体现出文化差异。
2、加拿大人选择住宅时的要求
买房子首先要看价格,我就先说说加拿大的房价。写这章时正赶上国内楼市逛涨,人们抢购房子的时侯。从网上看到国内的人们拥挤不堪疯狂抢购房子的图片,感到非常地不可理解,国内的人怎么这么有钱?买房子怎么象以前买冬储菜一样?离开国内时间长了,对国内的有些现象已经不很理解了。比如楼市就看不明白。这种疯狂抢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在加拿大。与中国相比,加拿大的房价走势非常平稳,当然也有投机商从中作怪,但整个的房市基本上是自然增长,人为扰乱的因素很小。
加拿大有个房价指数,叫affordability房屋购买承受力。这个房价指数是这么计算出来的,首先统计出家庭的平均收入,再统计出房屋的平均价格,之后用房屋的平均价除家庭的平均收入即得出承受指数。例如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家庭平均收入水准是6.6万,房屋的平均价是23万。23÷6.6=3.48。承受指数即是3.48,这表示一般加拿大人用3.48年的家庭收入就可购买一处住房。我们国内恐怕用二十年的正常收入也买不起一处住宅。
加拿大这个房屋承受能力每个省份都不同,但是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当然这里不排除个别地区的“火热”现象,比如温哥华华人大富豪居住的地区,房价奇高。然而这类个别地区并不影响整个加拿大的房市。加拿大统计局每年都统计出全国性的平均承受指数。比如去年全国平均承受指数是4.6。所以对比着看,加拿大的房价总的来说并不高,总是保持在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以内。当房价过高,老百姓买不起的时侯,银行会降息,首期付款会减少以鼓励购买。当房市过热,银行会抬高贷款利率,首期付款也会提升加以降温。所以加拿大的房价总是能保持着自然走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景象。我来到加拿大十年只遇到过一次房价暴涨,那是三年前发生在我所居住的省份。我所居的城市也是个省会城市,以前房价远低于全国平均数,正是由于这点才造成一次房价大涨,一年之内房价翻倍上涨,现在房价已经接近了全国平均水平,也平稳了恢复到了自然走势。我得感谢那次涨价,我原先用十三万买的房子由于那次房价上升现在增到了三十万,无意中攒了十六七万。正是有了这个意外的赚头所以现在计划换个新房。
BC省是加拿大房价最高的省份,温哥华是加拿大房价最高的城市。据最新统计,2010年加拿大全国平均房屋购买承受指数是4.0,BC省高达8.8,温哥华竟达11.7。以一个班格楼为例,全国的平均价为33万,而在温哥华要68万,多伦多也只要47万。温哥华的房价一直居全国之首,去年已接近泡沫,但幸运的是调控驱散了泡沫。尽管如此,温哥华的房市是全加拿大最危险的。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华人的炒作一手造成的。
说到新房这就说到了加拿大人的购房习惯。我们买房子往往是买新房,不得已才考虑买处旧房。但加拿大人这点与我们不同,他们对新房并不象我们那么热衷,头一次或头两次买的房子大多是旧房,最后换新房也是少数人,所以很多加拿大人一生都住在旧房子里。这是因为新房的价格贵,他们认为承受不起。上面说了加拿大人的房屋承受指数很低,用三年半或不到五年的家庭收入就可买处住宅,怎么还承受不起呐?这是由于加拿大人的消费习惯和我们不同。尽管他们的三年或五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处住宅,但是没有任何人一下子拿出三五年的收入去买房子。还要吃饭穿衣,还要娱乐消遣,而这类开销加拿大人要远远高于我们中国人。关于这点后面将会详细介绍。抛出这些开销,加拿大人你别看他收入有多高,几乎账面上都没剩几个钱。那么拿什么买房子呐?贷款。我们现在国内的人也开始贷款买房了,但是与加拿大人的贷款比,我们还远不如人家大气。加拿大人房贷几乎占房价的百分之九十。这样高的贷款额度再加上利息足够还一辈子。加拿大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还贷的一生,他们不仅仅在房屋这样大的地方贷款,其它的东西也是习惯贷款买,比如汽车,这还算是大件,小的如家具,电器等,几乎没有购买时就一下子付清的。商店的广告活页上照相机、电视机等电器广告在价格下都有这样的标示:每月多钱,比如,一个1000多元的照相机下标注每月50元25个月付清。一个1000多元的相机还得用这么长的时间才付完。不过这类小件谈不上贷款,因为没有利息,只能算是商家为了鼓励销售而推出的分期付款。但是这类分期付款完全是为了迎合加拿大人的购买习惯。
在这种贷款“压力”下,加拿大人还能考虑换新房吗?原先的房贷还没有还完,还有能力为了住新房再次贷款给自己增加负担吗?加拿大人不愿意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在新房面前他们知道量力而行,绝不会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选择。这也与他们的另一种心理有关,即加拿大人不习惯攀比。他们不懂攀比,也不习惯追求时尚,新房尽管时尚豪华,他们却能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盲目追求。而“攀比”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品性。互相攀比,讲究时尚名牌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大特色。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后也不怎么讲究了,去掉了不少这方面的“恶习”,但在买房子上又不能不再次讲究起来。
加拿大人永远也弄不明白为何同等收入比如家庭年收入八、九万这样个水平,中国人就可以买新房,而加拿大人则不敢问津。原因是我们中国人有住新房的心里习惯,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会攒钱。加拿大人真的不会攒钱,不知道怎么节省。前年开始的由次贷款引起的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加拿大人一时恐慌起来,突然觉得应该节省一点,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节省。这时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就有专家出来告诉人们如何节省开支,共列出十多项节省的招法,我们中国人看了都觉得可笑,这怎么还用专家出来支招,加拿大人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是否可笑,说一个招法你就明白了,比如,其中有一招劝加拿大人最好自已煮咖啡喝而不要去买现成的喝。加拿大人有喝咖啡的习惯,早晨上班很多人都端的一杯咖啡上来,多数是从麦当劳那类的快餐店买的。一杯咖啡1.2元。如果自己煮咖啡,一桶咖啡10元钱,能煮50杯以上,一杯也就0.2元。煮咖啡用的咖啡壶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有,但加拿大人还是愿意买咖啡喝。如果觉得钱紧还想不到自己煮着喝吗?但是他们就是想不到,真的需要专家出来指点才能“豁然开朗”。你会想加拿大人真笨,连这点小事都想不到。是的,加拿大人就是这么“笨”,说到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话题,加拿大人怎样思考。这个话题将在后面专章介绍,现在接着谈房子。
上面说了加拿大人对新房并不象我们中国人那样热衷,那么他们热衷于什么呐?两个字“环境”。我们买房子当然也看小区环境。在这点上彼此有相同的心理,但却有不同的要求。在国内买房子可能会考虑小区的管理、安全以及是否处在重点校区域内等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不是加拿大人所关心的。他们对环境有两个最主要的要求:一是静,二是邻居的友好程度。
“静”可以称得上加拿大的一大特色。初来加拿大的人一下子就会感到,与我们国内喧闹的气氛相比,这里静的出奇。闹市区没有国内那样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商店里顾客也是稀稀拉拉寥寥无几,只有周末人多些,但也不象国内那样人挤人人推人。多伦多、温哥华这类大城市可以与我们城市相媲美,但也赶不上我们一般的省会城市那样喧闹,这是商业区。如果你来到居民区,那更是静的出奇,你几乎就看不到人,除了偶而开过的汽车外,听不到任何噪音。我刚来加拿大时感到很不习惯。在国内每天都是伴随着汽车轰鸣声入睡,早晨又被叫卖声吵醒,来到加拿大突然感觉这么静一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尤其是晚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临睡前总要嘀咕几句:怎么这么静?来到加拿大的头几年我们一直租房子住。我们所住的是一座三层小楼,就是那种叫apartment的公寓。刚搬进去,房主告诉我们这楼的特点就是静。三层的小楼共有住户十八家,我们在那里住了四年,每天晚上都是非常地安静,没有一户弄出噪声来。四年后我们买了房子,从apartment搬到了我们自己的独门独户的房子里,更为安静。
每当我们与西方社会比较往往抬出人口数量这个因素。说到安静人们可能也会说加拿大人口那么少,当然就不那么喧闹了。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误读。这里要分别开两个概念:总体与局部。加拿大总的人口数量少,这是从总体上看。那么总体上人口少不能表示局部地区人口也少。比如商店、餐馆、居民区等人们集中的地方,人口相对密集。但在这类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为何也感到很静,这就是习惯问题。可以说“静”是加拿大人一种生活习惯的体现,与人口多少没有多大的关系。在加拿大餐馆吃饭,你绝对听不到象在中国那样的一片喧哗声。做客加拿大人家里,不管是多少人,你也听不到嘁嘁喳喳的大声谈话。人们都是低声细语,不会给整个空间造成喧嚣。然而有我们中国人聚堆的地方情况就不一样了,照样喧哗如同在国内。这是不是习惯问题?
第二个购房因素是邻居的友好程度,英文叫neighborhood 。加拿大人在卖房子时列有很多条件表明自己的房子有什么优越性,其中有一条是good neighborhood,即说邻居们都很友善。我当初买房子时房子条款中就有这么一条,但对其含义并不怎么理解。住了四五年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友善的含义是指邻居之间友好和谐,比如有什么需要可互相帮忙。我家邻居是个八十岁的老人,这个老人真是非常友好。我所在的省比较寒冷,每年冬天都要降下几场大雪。我家的院子大,车道长,扫雪成了冬天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当有大雪时,厚厚的,撮起来很费劲。每当这时,老头都会主动用铲雪机铲走我家的积雪。铲雪机很贵,一部要一千多元,我一直没舍得花钱买,自己还有力气就用自己的手铲吧,谁想邻居八十岁老翁为我解决了难题,由此我才知道什么叫“good neighborhood。
义务帮忙完完全全是出于自愿,可以帮忙也可以不帮忙,不帮忙没人说什么,帮忙也不用怎么感谢,顶多说声谢谢而已。这是加拿大人的作法,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别人无偿地帮助了自己,总觉得过意不去,尤其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翁不回报一下于心不忍,于是我们每年圣诞节就给他一张圣诞卡,稍带一件非常便宜的中国小礼物。
除了互相帮助外,“友好的邻居”这条还有保持和气之义,这点尤有为重要。我们中国现在不是在提倡和谐社会吗,看看加拿大邻里之间是如何保持和谐的。有一点恐怕我们中国人很难做到,那就是不吵架。国内邻里之间由于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的事时有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中国人的脾气暴长,动不动就见两人在大街上争吵甚至扭斗起来。而这种现象在加拿大你根本就看不到。我来加拿大十年至今没见过一起吵架。加拿大邻里之间有时也有摩擦,但他们对此都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如果真的来气了,他们顶多是保持沉默,不理对方而已,而不会一脸怒气地争吵。有次,一个加拿大朋友告诉我们说他很生气,我们问怎么啦。他说他的邻居没征得他家同意就把他们两家花园之间的木栏拆了。加拿大房子都带有花园,两家花园之间都用木栏墙隔开,因为是隔开两家庭院的,故建设木墙的费用是两家均摊。如果拆了就得经过两家同意,我的朋友还没同意,那家就擅自拆了。这不仅是涉及到费用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没有隔墙个人的隐私受到了干涉。(隐私权对加拿大人来说至关重要,这点后面还要说。)邻里之间发生这样的事显然很严重,当然也很不愉快。如果放在我们中国人身上非吵起来不可。我们看看加拿大人是怎么做的。加拿大朋友说完了,我们问他怎么处理这件事。他说他对邻居进行惩罚。我问:惩罚?怎么惩罚。答:不与他们说话。我啊了一声,明白了来加拿大十年为何没见过吵架的,原来加拿大人就是这样处理不愉快事件,有理都不去争个高低,反而退缩沉默甘受“欺负”,这“架”怎么能吵起来?正是这样的宽容心加拿大人不论是邻里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能保持一团和气,整个社会当然也就是一片和谐。
象刚才说的那类事非常罕见,写这个碰巧有此事发生就拿过来说说加拿大人邻里之间在发生严重冲突情况下如何处理,从这件个别事件中看加拿大人的处事态度。对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保持邻居的友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也互相照看。我家刚搬来时发现门上贴个小纸条,上面写着“neighborhood watching”,翻译过来即是“邻居照看”的意思。加拿大治安状况非常好,偷盗打劫之事很少发生,居民区大都可以夜不闭户,但也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加拿大的邻里之间的这种“邻居照看”就是为了防止偷盗之类的事而彼此照看。尤其是当一家出门旅游,家中无人时往往委托一个邻居照看。邻居不仅要时不时的用眼睛盯一盯,而且还要负责浇花割草。
可以看出安静和友好的邻居是加拿大人对居住环境的两大要求,这当中在邻居的友好都能保持的情况下,安静就显得格外重要。加拿大居民区真的是异常的安静。加拿大把居民区称为park,或garden直译为公园或花园。名副其实,所有的居民区都如同一个个静静的花园。每家每户前廷后园都是花团锦簇绿草芬芳。漫步在这样的居民区里就如同进入公园一样。而且比在公园的感觉更好,因为公园里毕竟还有人来人往。在居民区里你几乎看不到人。我和妻子常常饭后在自家周围散步,常常是偌大的居民区只有我们两人的身影,除了偶而看到牵着狗的一两个散步者外,就是鲜花绿草中簇拥着的各色各样的“别墅”,还有不停欢叫的小鸟和时不时蹦出来的小松鼠,真的犹如世外桃源一样。如果在这样优雅安静的环境中有喧哗声就显得极不协调,令人不安。制造这种噪音的邻居就不能被视为“友好的邻居”,这样的邻居肯定要遭到complain控告。我们左边的一家有段时间出租,入住了几个年轻人。这年轻人一到周末必开party,喧闹声搞得我们不得安睡,这样连续三周,邻居们开始向房主提出抱怨,房主不得不将这些年轻人清除出去,恢复了往常的安静。
这是我所居住的小区街道,总是这样静静的,很少见到行人。
所以对加拿大人来说,安静的环境是选房子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其次才考虑房屋本身的各种条件,但他们买房子时绝不会象我们中国人那样挑剔。一个与我们明显不同之处是他们买房子不看房屋朝向。我们都喜欢正朝阳的房子,但加拿大人似乎没有朝向这个概念。他们不太喜欢阳光,即是面朝南的房子,他们也要用遮阳窗伞把阳光挡住不让光射到屋内。这点令我们很不理解。同样他们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朝向,如果再把什么风水之类的事说给他们听,那么他们简直就是丈二的和尚模不着头脑。
总的来说,加拿大人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对他们来说,居住在优雅安静的环境中拥有一处满是鲜花绿草的花园比什么都重要。而对房屋诸如房顶门窗等建筑上的条件他们却不象我们中国人那样挑剔。对他们来讲差不多就行了,显得很大度。在价钱上加拿大人似乎更大度,他们几乎不会砍价。如果看到一个房子价钱过高,他们也不会与卖主讲价砍价。过一两个月卖主见无人问津,意识自己的房价过高就会主动降价。如果看中一个房子,不仅不砍价,还有多给钱的时侯。当一进屋看到房子这么漂亮,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对房主说你这房子要价低了,我多给你二千元吧。你看看世界上竞然有这么“傻”的人,尽管这样的“傻子”很少见,但在加拿大毕竟还有。我们中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傻子”。我们中国人不论买什么都要砍价,都会挑毛病以压价,为此心中即是十分满意脸上也要装出一幅严重不满的表情,以庄严的态度迫使卖主降价。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更是这样。加拿大人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不会装,满不满意溢于言表,看到满意的房子立刻满脸笑容赞不决口,不做任何杀价当下就买。
我们买东西时之所以要装出一副很严肃的表情,这里固然有商品价码不实幌子太大的因素,但是习惯性心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们习惯于讨价还价习惯于挑刺。如果不试图砍砍价不挑剔两句就把东西买回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砍价挑刺似乎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购买程序。逛街买东西本来应该是很愉快的事,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不可少的程序,所以我们在购买时从来没有个轻松愉快的表情,相反有的时候因讨价还价而气愤填膺。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欺诈行为太普遍,我们的市场运营还不完善。而加拿大人却是个秩序良好,市场机制完善的社会,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欺诈行为。所以加拿大人在买东西时不讲价,总是面带微笑,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只有在加的华人才有讲价的习惯和讲价时的那种严肃的表情。我曾看过一个同胞跟一个加拿大人讲价,加拿大人很不高兴。那是在一次garage sale 。加拿大人家有出售自己多余物品的习俗,每年春天开始直到夏季结束,有的人家便在自己车库里摆出各种多余的东西出售,这就叫garage sale。Garage是车库的意思。Garage sale 里的物品都非常便宜,多数是几角钱,几块钱这样的小物件。价格在每个物品上都明确标明。一个大概是刚来不久的同胞看中了一辆自行车,标价是10元。他跟卖主讲价能否5元卖给他。那个加拿大人立刻显得极为不高兴,因为加拿大人没有讲价的,都是看中东西给钱就拿走。他对中国人讲价感到不可理解,尽管我们那个同胞说了两三遍要求降价,那个加拿大人很倔就是不降价。结果我们的那个同胞只好很无趣地走了。加拿大人搞garage sale 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乐趣,并非为了挣几个钱,所以在价吗上已经是很低的了。我曾在garage sale 买过一个没有用过崭新的窗帘,如果在商场里那个窗帘要30元,我却只花了5元钱。确实够便宜的了。加拿大人认为自己的物品已经是最低价了,你还跟他讲价,他怎么能高兴呐。他们不象我们的小商贩在价格上留出很大的空间,等着你去杀价,他们没有这个习惯。
说句实话,我买房子时也没忘记我们中国人的这个“可贵”的习俗,与房主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不过我没有直接与房主讲价,而是通过房屋中介。直接与房主讲价,很多房主是不理会你的,但是通过房屋中介还可以做到。也正是因为双方之间有个中介人,讲起价来才避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总不能太放肆了吧,这毕竟不是我们中国,还得讲究点入乡随俗吧。
加拿大人很能入乡随俗,他们在本国不讲价,在我们中国却也能讨价还价。在他们眼里讨价还价是外国的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一个专栏作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讨价还价。这篇文章列举了出国旅游所要做的几个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到那个国家的集贸市场讨价还价。文章说如果你到了有这样风俗的地方不亲身体验一下这种讨价还价的乐趣你将会很遗憾。那么我们就聊以自慰吧,把我们的讨价还价当成是我们的一种旅游风俗让外国人体验吧。
我想你肯定是搞错了,看一下城市地图就可知道,”别墅“区占一个城市住房区域三分之二还多,因为大多数人住别墅,所以别墅是主要普遍的住房。condo其实也是别墅,只不过是一个个连在一起,没有个人花园。condo 很少,一般建在别墅区内。一个很大的别墅区可能就一群condo.有的别墅区根本就没有condo.
apartment很多,比condo 要多,一般建在公交车方便的地方,比如市中心,小区贸市,还有大学附近等。至于里面的面积有大有小,一个单身房面积也就不到三十米,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面积80到100左右。这类房子的固定住户很少,多数是临时租住。象townhouse和老年住宅多数是固定住户。
3、加拿大人家基本的生活设施
我在国内的时侯常常被水电气这类基本生活设施搞得不得安宁,自来水供应不足,天天定点给水,电线老化,用电量总是超负荷,动不动就没电了,冬天担心暖气不热,一年四季不是这出点毛病就是那出点事头,搞得人非常地闹心。我的一套音响组合就是因为电表不断地跳闸被烧断了一个熔丝管。国内这类情况的发生是经常性的普遍性的,尽管现在改进了不少,但与加拿大还是无法相比。加拿大在基本生活设施上真的是非常地完善。这与加拿大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关,但更为主要的是他们注重基本建设。我们也是地大物博,也拥有着丰厚的资源,但我们的基本生活设施建得如何,进入九十年代了,还常常被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问题所烦扰,时到今日还没有完全解决,只有个别地区高档住宅才可免去这些烦恼之事,而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由于人多资源少吗?人多资源少可以限制供应,但供应设施在哪里?我们仍有很多乡村地区由于自来水供应问题至今连洗衣机都不能用。即是高档住宅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去年回国到亲戚朋友家去拜访,其中有的住上了高档住宅,面积200多平米,房间装饰豪华,但却没有热水管。有的家为了热水供应,自己安装个太阳能的热水设备,但由于蓄水量有限,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就没了,不够一个人洗一次澡。而在加拿大这些生活基本设施要比我们先进几十年。
加拿大每个住宅里都有一套自身的供应设备,包括取暖锅炉、热水器、洗衣机管道,此三项是必备的,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住宅,也不论住房大小,一律在最底层的一个房间装有这些设备。取暖锅炉有个电控开关,设在楼上的走廊内,调整开启无需到锅炉房,只要在楼上轻轻按动几下即可。温度和时间都可以设定,比如晚上温度要高些,白天没人温度低些,都可在电控开关内预先设定,自动调节。锅炉用的是天然气,没有任何味道非常安全。近年来,加拿大在取暖设备上有所更新,很多家陆续换上了新一代节能型锅炉。这种锅炉比原先的那种要节省燃气费百分之二十。加拿大尽管是个能源大国,也非常注意节省。为了鼓励家家换上新的节能型锅炉,加拿大政府推出一项政策,凡是换新型锅炉的人家,政府给补贴百分之二十。一个新锅炉价钱一般在五到六千加元之间,用这种锅炉每年可节省百分之二十的费用,从长计议还是相当合算的,况且政府又给报销百分之二十,所以换新锅炉的人家很多。新建住宅一律配备新型锅炉。自家锅炉温度自己掌控,费用自己核算。什么时侯开暖气随你的便,你如果愿意大夏天也可打开。当然没有夏天开暖气的,我的意思是说取暖时间自己掌握,不象国内那样非得熬过一个需要暖气而又不来暖气的在屋里冻得咝咝哈哈的时期。一年的取暖费用核算起来没有国内的高,我们多是在晚秋十月末或十一月初打开,到第二年五月才关闭,如果感觉冷,还得不定时的打开。我家的暖气一般恒定在晚上二十度,白天十六度,这样一年的取暖费用不到一千加元左右。但这一千元内还包括使用热水的费用。因为热水和暖气一样都用天然气烧热。所以纯取暖费并不贵。

        这是锅炉

        锅炉内都是电控:

        楼上的电控开关:

        热水器:
再说加拿大的热水供应。所有的水龙头都设有两个,一个是冷水,一个是热水,想用热水拧开即有,和冷水一样方便。热水器设有高中低档,热度自己设定。冷水可以直接饮用。刚来时看到加拿大人渴了总是接自来水喝感到很不理解,那自来水能喝吗?我们在国内都是烧开了喝,感到加拿大人那么喝不卫生。后来住久了,也喝起了自来水。加拿大的自来水真的是很纯净,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喝,比我们有的纯净水还纯。但自从有了纯净水之后,加拿大人也讲究上了,用纯净水代替了自来水。纯净水饮用器走入了各家各户。加拿大是个水资源大国,占有世界淡水量的三分之一,这点我们没法与之相比,但在水的质量上是不是有可比之处啊?
水、气说完了,接着说说电。在国内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电的习惯,灯泡度数不能太高,人走灯灭,能勉强看得见就不开灯。后来生活好转了,但这些节电的习惯仍就保持着。我们国家缺电,政府希望人们节约用电,人们为了节省开销也乐意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似乎成了我们一项国策。加拿大正好相反,因为有着充足的电量供应,政府鼓励人们多用电,这样就形成了加拿大居室内的一个特色:灯多。我们通常是一个房间一个灯(这里不算台灯和落地灯,只算常设灯)。加拿大是一个房间一组灯或几组灯。灯论组,而不是论个,一组至少两个以上。厨房和餐厅灯最多。加拿大的厨房多是敞开式与餐厅连在一起,两块地方加在一起通常是二十多平米,最多也不过三十平米。在这二十多平米的空间内就设有四组灯:六个灯泡一组的餐厅灯,四个灯泡一组的厨房灯,另还有一组三个或两个灯泡的悬于水池上方供洗碗用的灯。还有炉灶上方也有两个灯。你看看只是这么个小地方就设了四组灯。现在新房子又多了一组在餐厅与厨房界限之间设有类似吧台一样的灯。卫生间的灯也多,不到八平米设有四个灯。其它房间或是走廊也是一组两个或三个地设。灯多,灯泡度数也大,五、六个一组的灯,每个灯泡度数都是120瓦。看看加拿大人是多么地浪费,这房间里还有得上这么多灯吗?加拿大人愿意浪费就让他们浪费去吧,我们不能将我们中国人“节约用电”的优良传统传给他们,但却可以自己保持。本着这个传统我们家灯泡的度数一律由120瓦变成了60瓦,(因为加拿大没有15瓦的灯泡,最低60瓦,所以只能换成60度)。当节能灯出现后,我们家又把所有的灯换成了节能灯。我们中国人走到那省到那。

        看看这个厨房和饭厅,在这里灯不仅是照明,更主要的是装饰作用:
从上面这张照片看出厨房前台是一组三个灯,中间天棚是四个镶入的灯,旁边的餐桌上方是一个五个灯组成的一组灯。装饰作用要大于照片作用。

        这是上下楼梯之间的灯:

        再发一张门厅灯:
这是上下楼梯之间的灯:
除了灯多外,加拿大住房还要一个与我们国内的不同之处,就是电闸。电闸开关多,分别控制着不同用电地方。以我家为例,在地下一层有一个电闸总控制版,上面有二十几个开关,一个开关负责两、三处用电,如果一处出现短路等毛病,不会影响到其它房间用电。而当同一个开关控制的用电超负荷,此处开关自动关闭,不会引起鼓爆。有一次,我在同一个插座内用电水壶烧水同时又用微波炉热饭,两个电器两千多瓦,严重超负荷,因此造成楼下电闸内一个相应的控制开关自动关闭使此处插座自动断电。我发现后立刻把微波炉关闭,下楼重新把那个小开关拧到“开”的位置,立刻恢复了正常。
值得特别提一嘴的是上面所介绍的加拿大这些生活基本设施城市和乡村没有任何区别。即使处在荒郊野外的一座孤零零的房子,里面的基本生活设施与城市的住房没有两样,该有的都有。在基本生活上加拿大没有城乡差别。我妻子的有个同事拥有一个农场,我们到过那农场两次。方圆几十里就他们家一户住宅,三层房子里面应用尽有,看不出来与城市住户有什么区别。
加拿大先进而完善的基本生活设施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不会象我们那样动不动还得为这类最基本生活琐事烦心。没有这类烦恼,生活就显得愉快很多。
十年,这个时间段真的可以拿来比较一下。我在中国参加工作十年时候住的是一个七十平米的两居室楼房,没有车,一天忙忙碌碌,谈不上享受生活。来加拿大一切重新开始,到现在正好十年,我住的是别墅,并且正在建一个新的更大更漂亮的别墅。车,有两台,天天生活慢慢悠悠,根本就没有在国内那种一天到晚不知瞎忙啥的感觉。同样十年,在加拿大可以尽情享受生活,而在中国却还在不停地奋斗。
真的不一样,我所认识的来加拿大十年的中国人全都住进了别墅,生活非常滋润。
4、加拿大人家庭建设的三大项投资
房屋式样尽管多种多样,但对个人来说只能是被动地选择,反映不出个人的生活格调。如果要了解加拿大人的生活风貌,从外面要看他们家的花园怎样,从室内看他们家的家具摆设。室外室内加起来足以看出这家人的整个生活状态。
室内装修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尤其现在新房都是毛坯房,不装修根本就不能入住。装修装璜对我们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动作小点的也要墙壁屋顶全包装,动作大些的,就要拆墙断壁改建。装修费用少则几万多则十万、二十万。这样昂贵的大动作装修不可能发生在加拿大。加拿大的住房不论新旧,买到手即可入住,无需任何装修。如果要装修的话也只是把室内墙壁重新油漆。但这就不能用“装修”来形容了。加拿大人喜欢不断改变房间颜色,不喜欢原先的墙壁颜色了,就买桶油漆自己重新刷个别的颜色,或贴上新的墙纸,做起来非常容易。这就是他们经常做的“装修”。商场中有上千种颜色的油漆和几百种墙纸为这种“装修”提供选择。
在家庭建设上,加拿大人大成本的投资有三项,一项是地下basement。地下一层建房时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大空间,房间格局、墙壁棚顶等一切都需自己弄,如果不弄只能当个大仓库用,弄好了就和正常居室一样。全部搞好地下一层所需费用以120平方米(多数房子地下也就这么大)计算也就两万加元。这区区两万与我们十万、二十几万的装修费用比简直就是一碟小菜(这是按工资比率相比)。但就这么点钱很多加拿大人就花不起,所以很多人住了多年,地下一层还是空荡荡的。

        这是一个建好的地下室。地下室是理想的影音室,很多人都在地下室建一个家庭影院。

        新建的房子一般都在地下室搞个吧台:
另一项投资是deck,可以音译为待客,就是在花园中起建一座略高一点的类似阳台的台子,供夏天坐在那里消闲之用。这个台子造价一般在五到八千左右,但也不是每家都有。
再一项投资就是花园。花园的投资是陆陆续续的,今年投点,明年再仍点钱,你别看这么一点一点地,一个好的花园没有几万下不来。然而加拿大人特别愿意把钱仍在花园里,地下可以不搞,deck可以缓建,唯独花园不能含糊,一定要有模有样花枝招展。所以看加拿大人家不论是住的什么样的房子,花园一座座的都是非常漂亮。他们每年还举行花园展。
花园展是由搞得非常好的几家联合举行,售票参观。前年我参观了一次花园展,那真是太漂亮了。这里就不描述了,看看下面的照片就知道了。能供人参观的花园造价都不低,有的估计可能达到十万加元。当然这么高造价的花园很少,而且是多年陆续投资建设的。加拿大人平常的乐趣就是侍侯花园,尤其是老人们乐此不疲。我们家花园搞的也不错。
说是不错是跟中国人相比,但不能跟加拿大人相比。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很多把花园当成菜园子,不当菜园子的也不愿意把钱花在花园上,所以中国人住的房子前后花园不是菜就是草,花很少。当然也有搞的好的,但这样的中国住户毕竟很少。我家的花园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种了一些花,看上去还没给中国人丢脸。蔬菜也种了一点,但不在花园内,而是种在了车库后墙外路边。
刚来加拿大时在居民区溜达,发现有的家把蔬菜种在了墙外边。我纳闷这蔬菜长在路边不会有人偷吃吗?当我买了房子后为了不影响花园,我也把豆角、黄瓜种在了路边。这么多年了,真的就是没有人偷摘。
这是花园展中的一家花园
加拿大人喜欢坐在花园中品茶、喝咖啡、看书、聊天、欣赏花草、听鸟叫。花园是最好的消闲场所,加拿大人从春天开始一直到深秋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自家的花园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可供消闲的花园对加拿大人来说非常重要,也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加拿大人不愿意买新房。因为新区住房花园面积小,街区也没有绿树,显得荒凉。我在决定是否买新房时就有过这个顾虑,是继续留恋赏心悦目的花园呐还是享受焕然一新的新房,最后下定了决心,享受新房吧,花园再重新慢慢建。
这里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宁静。生活本身就应该这样,象老子说清净,自然。
5、加拿大人家的室内摆设
对比中国和加拿大人家的室内摆设非常有趣,不同的摆设,不同的风格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差异,而更主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出两者不同的心态和风气。我们喜欢用高档家具,诸如组合柜、大书柜等这类家具装饰客厅。而加拿大人家房间里却没有这类大型家具。客厅的通常布置是以壁炉为中心摆圈沙发,其间放有电视、盆花等。壁炉两侧或有镶入式书柜摆放书或工艺品。壁炉不仅可以取暖,更主要的作用是装饰房间。壁炉上面放些贺卡或相片。墙上挂些装饰画。再有,窗帘也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起着烘托整个格调的作用。这就是加拿大人家的通常装饰。我到过二十几家加拿大人家,都是普通人家,室内的摆设都是如此大同小异,但都能给人一种温馨融洽的家庭气氛。他们很会协调室内色调,营造家庭气氛,很有美感。在这点上我们差的很多。当然现在我们也讲究起来了,房间也搞得富丽堂皇,但我们是用钱堆造的。所以在室内布置上我们与加拿大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我们布置房间多是花大笔的钱用昂贵的家具、装璜材料装饰房间,而加拿大人只是用些小摆设装饰房间。我们虽然是少则几万,多则二十万的投入,但高成本却不一定获得高效果,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在国内时参加一个婚礼,到新房转了一圈,室内装璜就不必讲了,室内摆设真是应有尽有,高档家具,各类电器摆满了整个客厅。但给我的感觉似乎是高档用品展览会,只有显贵、霸气,而缺乏温馨、舒畅。原因何在?不能不说我们天生美感不足,只会用高档昂贵的东西充斥房间,而不懂得搭配协调。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我们也不乏具有美感会布置房间的人,但毕竟是少数。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大多数还是美感不足的。除了这点造成的不同外,还有就是消费心理。
在消费上我们有一个习惯心理总是喜欢买大件。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三大件或是四大件成为人们的竞买目标。比如九十年代初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之后是大屏幕彩电、音响组合、录放机,再往后是碟放机、摄像机、超薄超大电视等等。一家若是没有这三大件就显得跟不上形势,所以再紧迫的家庭最低也得换换电视,否则的话就显得太落后了。不得不承认在消费上我们有种攀比心理,不能让别人认为自己多寒酸。这是我们中国人爱面子、挣口气的传统心理在消费上的表现。而加拿大人却没有这种消费观。就象加拿大注重完善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一样,加拿大人在自已的家庭建设上也是先基本后奢侈,决不盲目攀比。因为在他们看来,超大电视、音响组合以及摄像机这类东西都属于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购买必须在有余钱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而很多加拿大人却没有购买这些东西的余钱。所以在加拿大人家里你很难发现什么名贵的家具,有大屏幕超薄电视的也不是很多,配有一套家庭影院设备的更是寥寥无几。你可能认为这类东西象我们中国一样很贵吧?
以加拿大现在的市场价格为例,一台最好的超大彩电不到3000加元。(松下型号TCP58S2,58寸1080p电浆HDTV 2699加元。三星型号PN63C550 ,63寸电浆HDTV2799加元,加税后也就3000元左右。)其它类型的超薄大屏幕电视一般在1000一下到2000元左右,还有便宜的几百多元。摄像机最好的索尼HD高清晰款价格不到900元左右(SONY HDRXR350V 160GB HD1080P 价格829加元)一般类型的摄像机也就四、六百元。音响主机最贵的1000元左右,中档的在300到500元之间,音箱一套六个普通型的六七百元。看得出这类东西最贵的也是以千计算,没有上万的。而在中国这类东西的价格都是以万来计算的。这里不能将加币折合成人民币算,如果折合算,那么价格差不多。对比只有在价格与工资之间的比率上才能看出区别来。我们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是多少,这类电器的价格与收入比是多大的比率,你几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个大件,这个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必说了。我只说一下加拿大是个什么比率。这里以加拿大一般打工的工资为例,比如在餐馆或商店打工,一个月可以挣1000元多一点。以这个最低工资为准,要买最好的电视需要4个月的工资,买套中档的音响组合连同音箱或是买个高档的摄像机只需一个半月的工资。这是以最低工资收入计算,如果换个好点工种,月收入2000元,那么高档消费品价格所占工资比率又低了一倍。加拿大人的正常家庭收入在3000-5000之间,这样的收入买个最贵的电器也就一个月的工资,顶多两个月的工资。我们国内能有用一两个月的工资买个最好的电器的家庭我想还是不多吧。比较下来,加拿大的高档消费品价格与收入之间的比率很低。在加拿大如果按价格占收入比率看,不论什么东西都不贵。比如汽车,一部车一般在二万多元,只合一个小打工仔两年的工资。如果按着这个比率加拿大人在这类高档电器的购买力上要比我们高很多,但是他们多数人还是没有余钱买这类东西。这与购买力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消费心理有关。加拿大人比较保守,不怎么追求时尚,在新潮流行面前总能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会为了买个大件而影响正常开支。所以在他们看来买些镜框、墙画、假花之类的小摆设把房间打扮得更漂亮些,更有气氛些比单独摆放一个大件更为重要。而我们中国家庭房间里多是大件的摆放,而缺少小型装饰品的点缀,所以看上去就少了几分情调。
这是一个具有现代风格的客厅:
不论是消费习惯不同,还是存在着审美观上的差异,在客厅布置上加拿大与我们中国其实是并存着的各具特色的两种风格,尤其是目前国内人们越来越讲究,家庭布置越来越有情调的趋势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只存在风格上,而不体现在美感上。如果要找出中国与加拿大人家在室内布置上的最大区别,那莫过于厨房。在整个室内设计以及布置上,厨房是最能表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加拿大人家的厨房有两个我们无法与之相比的特点:其一,非常整洁。上面说了加拿大电量供应充足,所以他们做饭烹饮一律用电炉灶,这就比用煤气的要干净。他们又不象我们那样煎炒烹炸,这样就杜绝了一切油烟。加拿大人个个都有洁癖,室内不论是什么地方总是一层不染,尤其是厨房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炉灶上找不出一丁点油渍,整排的橱柜镜光瓦亮。其二,厨房大,都是敞开式,近几年新房格局厨房又与客厅通开,显得更大,更为敞亮,可以被看成客厅的一部分了。这种新设计显得宽敞大方豪华气派。其三,因为厨房具有上述两点,干净、宽敞,所以厨房也放些工艺品作为装饰。这三点是与我们中国厨房最大的不同,还有加拿大人厨房用具特别多,餐具成套,酒具成套,炊具也成套,有次到一个加拿大人家做客,发现他家炒菜的祸是一套的大小共八个。厨房电器也多,咖啡壶、压汁机、烤箱、面包炉等等摆了一圈。加拿大人家厨房用具多,但又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做饭上,所以我感觉加拿大人对吃的兴趣没有对厨房用具的摆设大。

        这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厨房,与餐厅客厅连在一起:

        再发一张漂亮的厨房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9 23:33 , Processed in 0.0613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