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6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新闻] 加国骗局与时俱进花样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2: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国骗局与时俱进花样多
环球华报
8 m. `) `5 J2 Y, O- a" b! e& V, X$ `& v* E7 `  Q

& ^- }% m- U+ S7 k  ?( {5 U* P- t  V# ^6 I7 _) c0 L
" b$ B1 \2 ~! b. e+ X! U
手机短信诈骗猖獗
1 g* [5 E+ {2 w6 J/ f2 f, b: F$ O
科技进步,骗术也“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求职诈骗、情感诈骗、赝品兜售到手机短信诈骗、电脑网络诈骗等各种高科技骗术不断升级,令人防不胜防。3月是加拿大全国的“预防诈骗月”,加国政府连同多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民众:身边各式骗局花样多,务必擦亮双眼,避免掉入那一个个闪着诱人光芒的陷阱。 , H0 F9 w- B9 m- }, T: W' h! I
% K0 r( J, b6 |+ a/ G9 k3 Q
手机短信诈骗猖獗 / _# A0 A9 Y4 e# M9 A
4 B+ y2 [1 T3 D* v3 I4 M
短信成为现代人日常重要的交流方式,精明的骗徒也盯上了这个平台。根据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的报告显示,手机短信诈骗情况近年猖獗,卑诗省因手机短信诈骗而“破财”的个案越来越多,仅去年2012年本省因手机短信被骗的经济损失就达7700元,较2011年劲升6倍。 8 \* D. g6 f! U: j; g

% v7 }5 k2 P; `7 l3 [4 N8 o% D  H据调查显示,“中奖”类的好事是目前手机诈骗中最常用的幌子。“从免费的购物卡到全包的游轮旅行,诈骗短信的内容各式各样,听起来十分诱人”。卑诗省消费者保护协会(Consumer Protection B.C. )发言人班恩斯(Manjit Bains)说。“接下来骗徒就会以兑换奖项为借口,让短信接收者在网上填写包括联系方式、银行账户、信用卡号等个人信息。结果不出多久,你就发现信用卡被人盗刷,或是银行个人账户的钱被转走了。”
& B1 `2 d5 s8 U7 ^# c! K: ~+ d+ V9 X1 t% `0 e4 c2 C

6 L5 {6 Y+ N) w
0 \6 v4 R+ e0 n, H' [! t  W& N. @
消费者保护协会也指,随着智能手机广泛使用,许多诈骗短信也开始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App)来获得“商机”。例如告诉用户要使用某个程序或是某个游戏,需先点击进入所示链接。若客户点击进入,则间接被盗取了个人信息或被有毒软件所侵害,令骗徒得手。 & k# r. }7 H+ P  J4 Z. e; L; f( t

+ s$ @4 \8 S! j7 S/ Y卑诗省司法及律政厅提醒民众,在安装使用手机或网络程序前需仔细阅读条款。那些需要提供个人资料的程序下载,尤要充分分析后确认后才做出选择。 4 u$ j' n1 M+ _8 k& N

; H# ?9 s% Y5 Y& c网络骗局五花八门   z6 w' @9 V' k

% O; {- H! E2 t( [- I. c/ f/ b8 g利用虚拟世界不能见面的特点,网络骗局也是频频发生。而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庞大,涉及诈骗的内容更是广泛,囊括投资、出租、招聘、交友等不一。
' b, _/ [1 T, u: p
: e9 G6 A, a9 Q8 H除了与手机诈骗短信类似的“中奖”套路,一些看似来自正规公司机构的电子邮件中以各种理由要你打开邮件中的某个链接或回复邮件,也是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提醒民众需格外留心的。“你的朋友XX新建的相册”、“XX在留言中提到你”、“你的银行账户需要资料更新”.....这些看起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很容易让人卸下防备,但有时仅仅只是打开邮件,就给了骗徒在事主电脑上安装病毒程序的机会,同时也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泄露了个人信息。
1 c' X( g4 o5 G- c* p: t' Y. T5 O0 t9 M* c
另外,在网络上寻找租房、买东西被以各种借口要求将钱打到某个账户以作定金、推销低风险高回报、在家就能轻松工作的投资项目、招聘时需要提前交付一笔培训费用等,都是常见却极易被人忽略的网络骗局。
* S0 R  W7 U9 w" H+ L3 u: B5 v2 q% E5 G4 ?
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服务局(FCAC)专员曼可(Ursula Menke)表示,通常声称回报率高达10%至15%的投资计划都是假的。而一些招聘信息上以“支付薪水需要知晓银行账户与工卡号码(social insurance number)”为由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资料的,更多半是有猫腻。
4 b' O: f- t6 F
2 h9 l5 q* Z1 n卑诗省商誉促进局(BBB)也提醒民众,若在网上应聘时发现需要预付报名/培训费、薪资不符市场比例、招聘方无法提供正式的公司资料、面试程序马虎等情况,都需引起警惕。该局表示,行骗假雇主可以通过要求求职者在所谓的“求职者信息表”上填写社会保险号码、联络电话、银行资料等个人资讯,从而获得行骗资源。有些进入他们的 “进入招聘,点此链接”后,甚至会自动下载木马病毒,侵入事主的电脑。这也是卑诗省目前流行的另一大热门骗术。
! @6 i/ Q' E. H& q7 u7 j  b+ W9 {. g" P
至于网上招租骗局,更是常见。本那比居民石小姐亲身体验,不久前在网上寻找租房,一则房屋出租广告帖子上的照片及价格令人颇为满意。于是按出租帖子上的联系方式与“房东”进行联系。“房东”不久给予热情回复,但称自己目前远在非洲无法回来,希望石小姐能在他提供的账户里先缴纳一笔押金,这样房子就可以确保租给他,待收到押金后即通知在温哥华的朋友交钥匙给石小姐入住。同时还强调这么好的房子租金低廉,只因想找人替他看护房子而不是为了赚钱,好在石小姐一眼识破骗局,没有再次联络。
1 o; f- r! [( }& Z- o, h0 f
5 x5 x" m. K, E谨防网络感情骗子 ) p6 \" ^& T0 e% m7 L

3 V4 _% ~& U4 S: C% v而除了因贪小便宜而让骗徒得手,也有民众难过“情关”堕入网络爱情陷阱。这类骗子通常花上几个月受害者培养积累“感情”。待到时机成熟,以家人生病需要帮助、家中出事需要资金周转等各种理由博取对方同情。此时受害者也在骗子连续几个月精心编造的的花言巧语下“用钱表心意”,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 n! B( @9 i" S& b  D0 N% V! a4 M" L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也将本月特定为“防止婚姻诈骗月”,通过推出包括真人案例的视频广告,提醒民众谨防感情骗子,落入婚姻骗局。而有名无实的“假结婚”、“便利婚姻”一直也是移民部重点打击的事务之一。 0 n8 x1 R, ]" f3 y* Q3 E5 C& X# n
# S3 `* ^+ t9 u( r0 c$ m
传统骗局依然存在
* S& `' B+ b$ f; d
7 V; h+ H! B" A* T' S纵使利用手机、网络等虚拟空间来进行诈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但这也并没有让现实生活中的骗子活跃度降低。继温哥华、列治文假僧人以“高压手法”化缘募捐、逼迫以老年人及女性为主的市民高价购买佛像后,卑诗省内陆近期又爆有人兜售讹称属於塔利班前领袖拉登的金链和金戒指行骗。省內陆皇家骑警提醒民眾提防这个藉词售卖假金链的骗局。 - |) S5 o; e" U* U$ K5 X

" l0 h2 j' r2 d政府与相关组织也呼吁市民,当遇上不同骗局时,应及时向警方和加拿大反诈骗中心举报,因为面子问题而自认倒霉的心理,会纵容助长骗子们的欺骗行径。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服务局(FCAC)专员曼可(Ursula Menke)则提醒市民,在生活中碰到意外的好事时需冷静思考,用逻辑来判断分清事情的真伪。
3 z4 x- q, x2 X2 T) {7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5-20 12:32 , Processed in 0.0544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