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周末,上海先后有两个售楼处被砸、两个售楼处受到冲击,涉及三家知名品牌房企。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借助微博的传播力,此事迅速为全国所知。 图片上,狼藉的现场,巨大的横幅,业主们的愤怒……这一场景何其熟悉,3年前就曾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售楼处出现过。
8 K; A0 B! k% \+ [+ m$ v记忆尚未消逝,历史再度重演。 ) A, U0 A1 B/ p" j, ~
业主们认为自己在“维权”,开发商则视业主为“刁民”,纯属闹事。
% }6 F3 z4 J: c, u _8 ^* C6 D$ t" U9 F1 [ 围观群众中,赞许者少,恶评者多。“维权”业主甚至被冠以“阻挠降价”的恶名。但事实上呢?售楼处被砸了,降下去的房价涨回来了吗?4 {8 n G5 ~# j* ]
狼藉的售楼处背后,隐约露出开发商委屈的面孔:不降价你们骂,降了价你们砸,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g* H4 I) [ D1 [, a4 P- w+ T
售楼处被砸之后,上海房管局旋即发出通知:房价降幅超20%,需要重新备案。该通知马上被视为上海的“限降令”。
; i8 n$ f' `5 I" x0 s4 s 与愤怒的业主们打砸售楼处相比,这个“限降令”对开发商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政府举起的“价格保护策略”已经把如同惊弓之鸟般的开发商们保护了起来。+ a) H; F/ ?2 x0 V1 w5 x) L2 v
的确,业主们的愤怒可以理解。在限购令下,今年入市购房的基本都是自住型置业,即便房价高高在上,依然咬牙跺脚拿出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买房,高价买的物业 转眼贬值数十万,那种痛楚可能只有身处其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换了报以恶评的围观群众,恐怕多半也无法承受那种“切肤之痛”,毕竟普通百姓赚钱不易。8 f! G( {0 t1 j0 M
但是,白纸黑字的合同,跌涨常事的市场,却是谁也逃脱不了的规则。# O, ~, j5 j- }) B6 S( M5 O7 H
开发商们刚刚斥责完维权的业主是“刁民”、没有契约精神,但面对政府的价格保护政策,却全体哑然,全然不顾市场经济的自由精神、愿赌服输的精神。% F* T( x# D* F8 l9 F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识,其实永远都存在于博弈者的心中,只愿接受于自己有利的,不愿接受于自己无利的。市场的参与各方,似乎均难免俗。
8 q7 f* S* o2 @2 E! x 售楼处又一次被砸了,长远看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砸掉的不是售楼处而是房价只升不降的“神话”。
E1 i5 g0 y9 z3 b4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