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天说地] 中国行政版图开始巨变?南京吞镇江,厦门并漳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21: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行政版图开始巨变?南京吞镇江,厦门并漳州,广深拆惠州,郑州武汉蠢蠢欲动?
2019年“第一单”行政区划调整,已经“花落山东”。济南成功吞并地级市莱芜,成为又一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大城”。

我此前分析过“济南喜提莱芜”的背景:中央希望通过做大做强一批中心城市,由此带动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
这个发展思路将深刻影响未来20到3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人口、资金会加速流向中心城市,以及围绕中心城市、被轨道交通连接起来的“城市群”。
可以想想一下:

二三十年之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及其城市群,人口都可望达到5000万甚至更多,这就足以装下2亿以上的人口。
或许有人对这个数据怀疑,我可以告诉大家,从小学生人数来分析,目前“深圳+东莞”的实际生活人口,可能就已经逼近4000万。北京和上海的真实人口,或许都超过了3000万。
此外,会有12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等),如果这些城市及其城市群人口平均达到2500到3000万,则能汇聚3.2亿左右的人口。
另外20个左右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城市圈,如果每个平均能汇聚1500万带2000万人口,则又可以装下超过3亿的亿人口。
这样,中国将有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30多个城市圈里,其核心则是30多个大型城市。在“大城市化+城市群化”的推动下,很多中小城市会逐步进入人口流失状态,不动产价值将不断降低,很多新区、郊区和三四流旅游区的房子,最终房价将跟建筑成本价趋同。
这就是中国城镇化的“2.0版时代”,看不懂这个趋势,你的财富将缩水甚至划水。
那么,未来还会有哪些大城市会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扩张呢?今天专文分析一下。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先给大家看一个统计:中国主要城市的面积排行。
中国内地主要城市陆地面积排行:

注:表格里的数据自各地统计局,小学生人数、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均截至2017年末。
上面表格里列入了中国内地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的面积、小学生人数和资金总量。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土地、人口、资金三大资源在各城市的分布情况。
在表格里,我用空行把37个大城市,分为三组。

01

第一组,重庆到石家庄,都是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
这10个城市,可以称为中国“面积超大”的城市,其中重庆的面积相当于“海南省陆地面积”的2.3倍,哈尔滨则相当于“海南省陆地面积”的1.5倍。
浙江省的陆地面积只有10.55万平方公里,重庆相当于浙江的80%以上,哈尔滨则相当于浙江的一半以上。重庆的面积还相当于40多个深圳,哈尔滨则相当于26.5个深圳。由此可见,中国城市面积上的“不均衡”。
上图:面积巨大的哈尔滨,其中心城区居然偏居一隅,西面没有拓展空间,所以未来会不会扩张也很难讲。

一般来说,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就很难“扩张”了。即便“扩张”,也走“内涵式”的道路,就是把已经代管的市县变成自己的区。
但在这一组里,北京是一个例外。由于汇聚了太多的人口和资金,再加上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北京只能向东和向南发展。但东部和南部空间其实也不大了。
尤其是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之后,通州副中心成为北京城市重要一极,通州可用土地不多。这时候,河北廊坊的“飞地”——被北京天津隔在中间的“北三县”(大厂、三河、香河),就显得特别瞩目。民间一般猜测,北三县早晚是北京的“菜”。

事实上,北三县的城市规划已经交给了通州区,这就是一个重要信号。近日北京公布的一些跨省区的轨道线,其中“平谷线”(下图中右侧的那根分叉的长线)、“两大机场联络线”都会经过北三县,北三县跟北京的关系将进一步密切。

所以,北京未来拿下北三县,是有可能的。但是请注意,这仍然只是民间猜测,没有官方消息。

02

第二组,是1万平方公里到1.5万平方公里之间的城市,一共12个,包括青岛大连两个计划单列市。
面积超过1万,其实已经足够用了。这个规模的城市,“外延式扩张”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成都代管简阳仍然开创了一个先例。扩张前,成都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
这一组城市里,成都、济南、合肥近年来都扩张过一次。目前最有可能扩张的是西安,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些面积。至于济南,由于尚未拿下黄河北岸的齐河县,而齐河县又非常靠近济南中心城区,所以未来济南或许还会有一次扩张。
至于长沙会不会扩张,尚有待观察。

03

第三组,都是面积低于1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其中有多个人口、经济大城市,所以这一组里“扩张”的可能性最大。
比如,已经铁定会把附近的几个市县(中牟、新郑、荥阳)变成区,但这仍然是“内涵式扩张”,因为它们本来就是郑州代管的。郑州跟济南类似,中心城区距离黄河也不算远,因此,向北扩张也是必须的。另外是向东面扩张。

总之,郑州已经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但却是面积比较小的“国家中心城市”,因此扩张也只是时间问题。
武汉的情况,跟郑州类似。以武汉的勃勃雄心,未来至少也要跨入1万平方公里俱乐部才行。
上海、广州、深圳三大一线城市,也都面积偏小,其中深圳问题最突出。去年,深圳拿下了“深汕合作区”468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是块“飞地”,但深圳扩容毕竟开始了。
展望未来,上海、广州和深圳都应该扩大一些。

相比而言,广州和深圳扩容比较容易,都是省内问题。我的建议是:分拆惠州,龙门县之外的部分给深圳(下图中篮框部分);惠州的龙门县、韶关的新丰县、清远的佛冈县(下图中红框里的区域)划给广州。

这样,深圳的面积将达到1.13万平方公里,广州的面积将达接近1.3万平方公里。之所以不是把东莞并入深圳,佛山并入广州,是因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这个原则下,上海如果扩容就很难从苏州下手,而应该考虑嘉兴或者南通。嘉兴面积3900平方公里,南通8544平方公里,从文化、地理和扩张的“适度性”来看,嘉兴似乎更合适。
今年最有可能变动行政区划的,除了郑州,就是海南了。下面这份文件,是2018年5月13日海南省下发的:


从其中的“第16点”可以看出,海南准备“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东、西、南、北、中五大行政区域进行整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总体空间格局。
这就是坊间传说的:海南将整合为6个地级市说法的来源。所谓6个,多出来的那个是“三沙市”。海南本岛上,是东西南北中各一个,可以想见海口和三亚一定是保留的,而且是扩张的。
从表格里的数据可以看出,厦门和南京也存在扩张的必要性。厦门面积只有1699平方公里,是中国最迷你的副省级城市。目前福建省把“厦漳泉”划为同一个都市圈,厦门是核心。泉州是福建GDP第一大城市,超过了福州,陆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漳州面积1.26万平方公里,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其实漳州可以整体并入厦门。

至于南京,也存在扩容的必要。由于南京偏居江苏省西南角,所以扩容的最好办法是把镇江整体并入(见上图)。镇江的面积接近4000平方公里,这样南京总面积也将可以达到1万平方公里以上。
中国的体制决定了,行政区划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更深刻的意义,也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更大带动作用,这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

因此,强市扩张是最好的“扶贫模式”。

莱芜正式并入济南!最无存在感的省会即将绝地反击?
来源:西部城事(xibuchengshi0518),作者:西部君

9日,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据山东省有关部门介绍,调整后,济南市辖10区2县,面积10244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人口870万。济南、莱芜地域相连,人缘相亲,风俗相近,经济联系紧密,人员往来频繁。尤其是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已初步形成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的良好格局。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济南能因此壮大起来吗?


中国存在感最弱的省会是谁?

想不起不要紧,因为它即将绝地反击。


01
济南到底有多弱?

要了解山东为何这两年开始频繁提及壮大省会城市,先得看看济南到底有多弱。

2017年,济南GDP总量728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3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名列第十。单看排名,是不是也不算太差?但要知道,山东可是仅次于广东、江苏的第三大经济强省。

在全国范围看,这些年济南已被过去追赶自己的合肥、西安、郑州等甩在身后;15个副省级城市中,济南的经济体量排到了11位。


在省内,作为省会的济南可谓省会尊严全无。论首位度,在26个省会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是强度唯一一个低于10%的省会;论GDP总量,跌到了省内第三,人口甚至排到了第六位。

虽然说全国有“双子星”的省份不少,如广东有广州、深圳,福建有福州、厦门,辽宁有沈阳、大连,但济南,已弱到无法与与青岛撑起真正的“双子星”。甚至有人调侃,莱芜不愿并入济南,是因为济南实在是太弱了。

正因为山东是经济大省,省内各城市的发展也较为均衡,弱省会一直以来都不被认为是个问题。但面对近些年其它省会城市普遍崛起的大环境,济南有些坐不住了。有媒体报道,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该市一位负责人说,郑州此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

其实,山东的“群山无峰”状态,导致城市间的凝聚力缺乏,随着近年强省会时代的到来,已越来越感到压力。不管是提升区域存在感,还是夯实经济发展后劲,山东都需要一个具有带头作用的省会。

当然,省会崛起没那么容易。合并其它区域,从合肥分拆巢湖,到成都代管简阳,被证明是一个相对便利的捷径。

但其实,即便济南顺利吞掉莱芜,也依然称不上是强省会。毕竟,作为全国最小的地级市之一,莱芜的人口只有一百多万,GDP总量不到1000亿,全部纳入济南,与青岛还是有明显差距。济南要强起来,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02
最弱的省会崛起,是一种信号

不过,济南正式走上强省会之路,对于其它弱省会将具有标志性的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强省会一般都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因为没有“山”,“峰”就显得更有必要。近些年,西部地区的西安,中部的郑州、南昌都纷纷提出要壮大省会,都是基于同样的逻辑。

但正如有分析认为的,作为东部经济强省的山东,也开始注重打造强省会战略,则意味着将宣告一个普遍性的强省会时代将真正到来。因为强省中的济南都坐不住了,南昌,贵阳,西安,郑州等,还有什么理由无动于衷?甚至不排除,同样属于“强省弱省会”的南京,也将启动强省会战略。

来源:第一财经

强省会的利弊,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一个省的崛起是不是必须要以省会的崛起为前提,一个强省是不是必须要有强省会作为标配?这些疑问至今仍很现实。

但随着城市间人口争夺战的兴起,中心城市竞争的激烈化,以及济南这样的“强省弱省会”都不再甘于沉默,做大做强省会,对于一些省份而言,就将不再惧怕争议,因为行动才是硬道理。

笔者并不认为所有的省都应该必须打造强省会。但是,在整体的强省会时代,弱省会所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却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比如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参与,对重要政策、资源的争夺,若缺乏拿得出手的头牌城市,机会就要小得多。

一句话,你不行动,不代表别人不行动。稍一迟缓,便可能错失良机。

03
省会竞争时代来临

当然,打造强省会,并不一定是必须通过赤裸裸的“大鱼吃小鱼”的方式来实现。其主要内核和路径,应该还是指,必须要树立起省会城市应有的担当作用和龙头效应,从规划到定位,都要将省会的“中心”功能壮大到名副其实的地位。

在我们的国情下,任何一个省,即便有“双子星”,省会城市在代表省一级参加区域竞争、突出存在感、争夺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作用,都不可替代。

一个常拿来作为对比的例子是,为何四川似乎比山东更具存在感?按理说,山东经济实力明显比四川强太多,山东也有“中国青岛”,不应该在存在感上输于四川。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后者有一个能够全方位代表自己的省会。这种说法或许有点以偏概全,但未必不是现实。

省会城市的重要性将继续提升,还体现在,未来中国要有足够多的超大城市,而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在省会城市中诞生。因为无论基于基础还是政策地位,省会城市都应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顺位竞争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就分析称,中国是一个总人口接近14亿的大国,是美国、日本的多倍。但目前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仅有北上广深四个,未来这一数量将达到10个或以上。这是省会城市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看待强省会现象时,有一种常见的偏见,即认为做大做强省会,仅仅是让一个城市得了好处。实则不然,省会省会,顾名思义,省会的地位和作用,就应该更多放在整个省的层面来考量。

因此,相较于定义“强省会时代”的来临,笔者现在更倾向认为,“省会竞争时代”的到来或许更贴切。说得更透彻一点,未来省与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或将越来越寄托在省会等超大城市的表现上。

强省会不一定带来强省,但弱省会的“红利”,已经越来越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9 12:23 , Processed in 0.0538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