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西尔斯”百货15日正式宣布破产,寻求债权保护,是否能重整再出发,外界关注。图为在新泽西州的“西尔斯”门市。(美联社) 曾是全美最大零售业者的西尔斯,在经营125年后宣布破产,该公司走下坡已数十年,而接连数个行差踏错,更导致其没落的命运。 财经新闻网站CNBC分析,近年发生的五件事,致使西尔斯衰微:
1.经营过度多元化:西尔斯以DieHard、Craftsman和Kenmore品牌闻名名,这些品牌主要吸引采购房屋营建产品的男性消费者;1980年代,为提高业绩,西尔斯试图吸引女性消费者,开始销售服饰,该公司前员工认为,从广告促销已显露西尔斯走错方向的迹象。
此外,该公司扩大经营多元化,将触角伸向保险、银行、投资和房地产,其前执行长马丁尼兹认为,这样的多元化使其迷失焦点;在西尔斯步履维艰的同时,其竞争对手沃尔玛(Walmart)和家得宝(Home Depot)迎头赶上,抢走市场大饼。 2.合并K市场:在西尔斯执行长蓝伯特2004年买下西尔斯前,他买下宣告破产的K市场,然后于2005年合并这两家表现疲软的零售公司。当时他打算结合西尔斯的Craftsman工具产品和K市场的Martha Stewart Everyday家用产品,俾与目标百货公司(Target)和沃尔玛(Walmart)竞争。 蓝伯特以为,借着卖掉业绩不佳店面,然后重建较小、较强的生意,能够节省成本; 但分析师说,两者他都没办到。 3.投资经费删砍过度:当其他零售业者倾注更多投资的同时,西尔斯只作壁上观。 一项财经报告指出,西尔斯2017年在网络和店面更新的花费,为每平方呎91分钱,J.C. Penny则为4.13元,Kohls为8.12元,百思买为15.36元。 4.卖掉好地段地产:西尔斯合并K市场后,拥有3500余个店面,如今只剩不到900家店面,而且多数位在人流冷清的购物商场。 5.经营方式像对冲基金:蓝伯特原是对冲基金执行长,并有“下一个巴菲特”称号,但毫无零售背景。 许多人认为,他可利用金融才干,扩大西尔斯的盈利;但经过几年的财务操作,却未投资西尔斯店面,使得许多人猜想,他的背景成为他的弱点,而非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