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新闻] 地球多升温0.5℃,这些生物或有灭顶之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22: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 y0 N$ `, R9 q8 s2 h0 V+ W
地球多升温0.5℃,这些生物或有灭顶之灾
| 2018-10-12 16:36:51  
一处融化的冰山。根据IPCC最新报告,在升温2℃的情境下,北冰洋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可能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升温1.5℃时,这一风险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多升温0.5℃,对更加敏感的生物比如珊瑚,也许是灭顶之灾。
在IPCC1.5℃特别报告发布的同一天,首次提出2℃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也因为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夏天无比关心“北极30℃”的中国人,很少会留意一个最新的科研结论:在升温2℃的情境下,北冰洋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可能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升温1.5℃时,这一风险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这个结论来自于2018年10月8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如果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的1.5℃,影响的不只是北极,还有珊瑚、渔业、粮食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已经升高了1℃,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最快的话,12年后,就会升温1.5℃,这个时刻最晚也会在2052年来临。
只升温1.5℃是一个很难抵达的目标,报告更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2 i& X7 E- J0 e$ G4 d$ b4 [9 e; J+ W
5 h& Y& n7 f6 j9 x: |
" u, v) P/ e+ }" O$ _5 G5 j6 q) X
为什么是1.5℃?. x6 e3 \7 S7 b2 K! s$ N; z6 _
韩国仁川当地时间10月6日下午3点,会议主席落槌,报告决策者摘要最后一个自然段得到批准,这之前的近30个小时很多代表无眠无休。会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还有人流下了泪水,情景堪比迷你版的巴黎峰会。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长时间报告编写,我从来没有感到这么疲惫过。”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说,他是报告的作者之一。2018年10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报告解读会上,参会人员众多,他首先来了一段诉苦。
由于分歧和争议,报告的审议无法在原计划的时间里完成,各个代表团改签了机票,恰逢十一黄金周,从韩国回国的飞机全满,中国代表团留下的人不多。
不过,作者们还是感谢各政府谈判代表团,“因为他们的建议让我们的成果成为了一个所有政府都可以接受的文本。”姜克隽说。
1.5℃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他认为合理的二氧化碳浓度上限是工业化前的两倍,相当于地球升温2℃。巧合的是,在特别报告发布的同一天,诺德豪斯也因为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的概念提出约20年后,欧洲各国才逐渐在政策性文件当中采纳了这一目标。直到2010年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才正式写进国际官方文件。
不过,一些气候脆弱国家和小岛国认为2℃的目标不足以避免他们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浸。1.5℃目标被提出,并在这些国家推动下,被以“努力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的方式写进了《巴黎协定》。
1.5℃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了获得更多的科学依据,各国政府邀请科学家们撰写了这份报告,分析升温1.5℃的影响与有关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
报告的大纲于2016年8月启动编写,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看来,这份报告虽然像是“命题作文”,但完全是基于既有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估。“在《巴黎协定》之后,科学界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新的文献。”
成立于1988年,IPC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发起,参与者都是国际顶级专家,旨在为决策者定期提供针对气候变化、其影响和未来风险的科学评估,并提出适应和减缓战略。
IPCC已经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此次特别报告由40个国家的91位作者和多位评审编辑共同完成,评估了超过6000份科学论文,前后收到约42000份审稿意见,最终形成了长达约1200页的文本。中国有4位专家参与了撰写,多位专家参与了评审。
虽然此前有人担心报告会因为一些压力而缩水,但是翟盘茂告诉南方周末,编写工作一切按照安排的进程和程序进行,编写框架和内容没有调整。“我认为这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新的科学认知的一份平衡、客观又权威的特别报告,其中所反映的关键信息是各国政府和公民期待了解的。”
长期从事国际气候政策研究的观察员李硕对此表示认同:“报告传递的信息清晰明确。向1.5℃的努力任重道远,但它不仅可行,而且必须。实现这一目标的契机转瞬即逝,拖延的后果将是与环境阈值的失之交臂。”
0.5℃温差的灭顶之灾
“北京今年夏天超级炎热,能不能说人们损失了二十多天的生活(质量)?”姜克隽说,他认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不只是来自学者,公众和政府也能感受到。
不过,当我们按下空调遥控器时,1℃的升温没有带来特别的体感差异,可地球多升温0.5℃,面临频繁极端高温热浪天气的人口可能要增加4.2亿,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增加50%。
对更加敏感的其他生物来说,多升温0.5℃,也许是灭顶之灾。
已有游客抱怨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潜水时,看不到色彩斑斓的珊瑚,对于这些已经白化的珊瑚,在升温2℃的情境下,情况会更糟糕。根据报告,科学家预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殆尽,而在升温1.5℃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减少到70%-90%。
在升温2℃时,全球海洋渔业捕捞量预期将减少300万吨,而若将升温控制在1.5℃,捕捞量的缩减量会降低一半。
报告还提到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这些区域在升温2℃的情况下会面临强降水的风险。2015年就有研究指出,近50年来青藏高原变暖速率是全球同期平均升温速率的两倍,而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对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和人口生计影响深远。
当然,升温更多也有一些正面影响,如高纬度地区生长季节延长等,但不是报告的主要结论。
作为《巴黎协定》的一部分,各国都递交了减排承诺。可报告认为,目前各国的承诺总效益远不足以实现1.5℃目标。
将升温控制在1.5℃之内,报告指出了一条整体路径:全世界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即零排放。这要求土地利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城市等行业和领域中“快速且深远”的转变。
例如在能源转型方面,2030年前,全球煤炭消费需至少减少2/3;到2050年煤炭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比例需要降至接近为零,同时可再生能源供电比例提高到70%-85%。报告也提到,目前全球风能和光伏发电的稳步增长、储能技术的发展,证明转型已经开始。
曾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天马行空的地球工程,例如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在大气层上层释放大量的光散射空中悬浮粒子,减少地球对太阳能的吸收。
对此,报告也表达了审慎的态度,类似的研发严重不足且充满风险,该技术也不能够缓解如海洋酸化等气候变化影响,尚不能被作为气候保护措施来考虑。
3
$ b, I- K" Z9 d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报告的尺度是全球范围的,不太涉及具体国家的情况。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于中国而言,设定这个1.5℃目标的意义有点像《论语》所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虽然不一定能实现,但有了它,对实现更宽松的2℃目标有好处。”她也是IPCC第五、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
目前,中国承诺的自主贡献是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按《巴黎协定》及其决议要求,到2020年,这一目标还应被通报或更新,也需要提交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
姜克隽认为,技术可行性不必特别担心,1.5℃的目标可能对中国还更有利。“中国低碳能源企业和技术已全球领先,全球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对中国的技术发展和出口尤其有益。”但是快速的转型和变化会带来众多社会影响,比如失业、传统产业的转型等,则“需要特别谨慎处理”。
发布几天以来,报告收获褒赞,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在北京的分享会上,减排成本引发了热议。
如同买多少钱的车险以减少风险一样,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在北京的解读会上说,成本和效益对于决策者来说同等重要。“升温控制在1.5℃所带来的效益在这次报告出台之后已经很清楚了,但报告没有明确减排成本。”
1 o8 ^* N* ], ]

, g* N0 N. G' l2 y" f/ ?6 `8 s4 w

. |% A8 N; r( f. V: d* F'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1-12 19:40 , Processed in 0.0523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