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吃了盘木耳多器官衰竭 因犯这个致命错误 很多人喜欢吃木耳 但浙江杭州的雯雯(化名)一家 怎么也想不到 就是这盘家常菜 + B0 I- E/ o/ U0 r
& l$ L: ?: B3 H0 S2 D1 B9 ^1 Q9 ^2 V
却让一家人身陷险境。。。
: F. j$ R; y) u9 z) e' P9 {9 F
3 i% {: M$ R0 z' a7 X+ X( K4 ^: S3 j0 x9 J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昨天早上,在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7岁的雯雯躺在病床上,面容苍白,身边机器发出滴滴的运作声。本来过了这个暑假,雯雯就要去读小学了。 “雯雯的病情危重,7月31日送入我们医院时,已陷入昏迷,经过抢救,目前全身多器官出现衰竭,不容乐观。”浙大儿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说。
3 _! L1 S1 b) G% t* P) ^6 J4 N( r8 ]1 T+ z* D4 R! e1 b
, c/ x3 _' j6 G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雯雯的妈妈也在抢救中,弟弟脱离了生命危险。为何一盘黑木耳会放倒一家人?事实上,泡发和烹饪黑木耳过程中,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可能你的家人都在犯。 黑木耳下肚,一家全中招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 很多人爱吃黑木耳,吃之前要泡发一下。7月27日中午,雯雯的妈妈拿起了泡发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捞起,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雯雯爱吃黑木耳,一下就吃了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 一盘黑木耳下肚后,姐弟两个照常玩乐。到了7月28日傍晚,雯雯开始出现呕吐和肚子疼,精神变得萎靡,随后,妈妈和弟弟也相继出现相同症状。三人被送往当地医院一查,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几百倍,医生初步判断,食物中毒。 其中,雯雯的症状特别严重,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当地医院建议转到省级医院就诊。 9 {% P9 B! }3 W6 h) a% k
1 r0 a6 x7 l: b/ g2 c3 k* M& z+ g, x4 ]) \" s+ V
7月31日傍晚,雯雯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接诊的医生叶盛,一翻开病例,并与雯雯家属一聊,这才知道,原来她们吃的那盘黑木耳足足泡发了两天两夜。“雯雯妈妈就把黑木耳放在家门外的露天泡发,两天两夜后,焯水凉拌后食用。”叶盛说。 黑木耳中毒无特效药 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隔夜黑木耳,食物中毒,此时,叶盛心里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这是一种什么毒? 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这种毒素耐热,清洗,焯水均无法去除。 椰毒假单胞菌生长温度约为25到37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7度,最适产毒温度为26度。雯雯的妈妈将泡发的木耳在露天高温环境放了两天两夜,再进行烹饪,毒性非常大。 中了这个毒会怎样? 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在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时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到50%以上。 随后,省疾控中心对于雯雯血液的检测,确诊雯雯血液中有米酵菌酸。“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我们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叶盛说。 但即使是这样迅速和及时的抢救,雯雯的病情依旧让人揪心,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处于危重状态,希望渺茫…… 黑木耳中毒教训不少 这个错误千万别犯 事实上,这些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屡见报道。 2017年7月,福州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28岁辽宁姑娘毕雪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2016年7月,温州董先生和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董先生吃得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毕女士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而这些黑木耳中毒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黑木耳一般都泡发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败变质。
9 Z) S2 b$ i. O1 n! h9 _, Z
) L: R$ C1 z) r9 C" ^
3 r2 c% e5 Z$ u0 D7 F9 s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夏季注意食品卫生 木耳随发随吃 那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第二,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第三,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第四,针对夏季食品安全,叶盛特别提醒,还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掌控,注意手部消毒卫生等。 这12种食物“有毒” 请尽量远离!
Q/ I' U6 m) a; d! x; ?+ m. P% M* @
4 v0 b/ R% Z- M+ s" s# M: F
1 E3 W: E! w% d+ s4 Z4 d: F n" m5 F, G0 ]- I/ H$ ~
: u- N. C' L6 T6 Y; s
# u0 W' P d: Z: Q2 U" }
" o4 \1 A. y: ~8 s }6 ~, h( G, q; @- G' S" r U/ c& ]) F# x
! K/ {( S7 F: f5 n6 v/ o( V! j. y
: v: e5 J: w* x8 ^+ i8 P# `
% J* W7 A" M5 m4 e# v/ N1 s" s8 p( c5 G0 ?& N
, a: k' I6 l, b0 N) n
8 Q) j9 T2 G j$ m
- F5 _1 m0 F2 K& R' E
o9 { o6 u' n2 T8 z6 v1 u( F9 k+ @+ a% X( E
% @0 Z. I; `( Y* g
9 \! Z) |6 u; ~$ p+ B
) v* r% B- q' B- }+ \
% |2 C6 c5 p/ k) l6 p1 U" Z
1 ^6 `/ S4 I, m/ D. \; S; e5 T' i$ ~: ?8 O' k$ w8 x5 @& F
' `0 B* Q8 Y0 ?
( U% e+ L% n. V% f4 u2 f! ]/ V
6 S& Z: [+ c4 z. F+ X+ R2 }8 ?5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