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人大、清华博士后、美国实习.....手握金光闪闪的履历,石嫣却做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回乡当农民。从2009年回国至今,这个河北姑娘已经先后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基地和品牌,拥有200多亩农场,如今年收入800多万,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006年,石嫣从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被学校直接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师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我真正对农业产生兴趣是在读硕士的时候,因为要经常去各地调研,才开始了解农村和农业。”
主修农业经济管理,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毕业后回高校当老师,这条路对石嫣来说本是一帆风顺。但是,一次海外实习的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2008初,石嫣得到了一次到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农场实习的机会。在这里,她对CSA模式有了更真实的体会。CSA(社区支持农业)就是让农场和社区居民机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直接把菜送到社区居民家里,提倡大家吃有机绿色蔬菜。这也成为了她回国创业的契机。
经历了2008年的赴美公费“务农”后,她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回国后,石嫣创办了以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为基础的有机农场。在她的农场,蔬菜由谁种出来的,就抵达谁的肚子。她用十年的时间,以农民的名义,为很多人建构了一个“伊甸园”。石嫣说:“如今农场年收入800万左右,我们没有分红,利润全部用来再投入和改善农人收入生活以及公益项目。”
在国内,大部分学农的大学生应该都没有亲身实验的经验,也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实践机会,石嫣希望能把这种生态的农业模式在国内发展起来。“和会员之间的那种连接感、信任感是最难能可贵的。”石嫣称之为感动瞬间,这也是她价值感的来源。
2009年,石嫣开始起步实践自己的梦想,在北京西郊凤凰岭脚下的200亩荒地上创业,取名“小毛驴市民农园”。2012年,农场的会员扩充到1000多户。当“小毛驴”不断发展时,石嫣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分享收获”农场。如今,加入“分享收获”的消费者会员已经有800多个,生产基地也从一个扩展到2个。
沿着顺义区龙湾屯镇一路向北,没有密集的高楼大厦,大片开阔的庄稼地在道路两旁。在“分享收获农场”的牌坊门后,是一排排的大棚。阳光斜照在院内,墙上画满了涂鸦,颇有几分美国庄园的感觉。“我们石掌柜正在忙,您稍等。”配菜房里,石嫣正在和员工们一起分装会员订购的蔬菜。圆白菜、油菜、西红柿等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蔬菜被整齐地码纸箱里。“在我们每天下午发走,第二条早晨就能送到。”
一颗圆白菜,要把外面不新鲜的叶子去掉,只留下最好的部分,因此每天要扒出一大箱菜叶。“这些不要的可以拿来喂猪。现在食物浪费问题越来越普遍,但我们农场还好,因为有这样一个生态循环。”
在农场,员工喊石嫣“石掌柜”。“掌柜”住在柳庄户村,每天早上7点到农场,20多个大棚,逛一圈得两小时。采摘、财务、管理,每天忙忙碌碌的,她说自从做了农业,就没有周末和工作日之分了。
除了配菜,在农场里,除草、收菜、观察菜的长势,石嫣每一样都尽心尽力。“乌塌菜周围的草长得特别快,几天就得一除。因为我们不用农药,所以都得用手拔。”她的身后,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蔬菜,长势喜人。在这里,食物不必在农药化肥的催促下,急匆匆地成熟,走向餐桌。
从大棚的这头走到那头,“巡视”结束回来的石嫣,手上、指甲里尽是泥土,但她却不怎么在意。“只有到地里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像这棵菜就受蚜虫了。其实有点虫眼才是正常的,只是现在大家都喜欢颜值高的。”她有点无奈地笑着说。
在种植草莓的大棚里,扑面而来一股甜蜜的气息。在石嫣的精心照料下,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品尝到果实了。拒绝激素,石嫣选择的更原始成本也更高的方法:蜜蜂授粉。把蜂箱放在棚内,让它们来替代化学药物,一切都遵循自然的法则。30度左右的大棚里,湿度在50%左右。从室外进来,眼镜上便会结哈气。石嫣说,黄瓜最容易受病,而市面上光滑笔直的黄瓜都是有农药残留的。“我们坚持不打药,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我们渴了都直接来这掰一个。”
夕阳西下,石嫣和员工们一起到农场外的路边收集落叶,这些天然肥料都是农场的“宝贝”。落叶扬起的尘埃里,她们挥动着耙子把树叶堆到塑料布里,几个人拖着厚厚的落叶有说有笑地往田间走。她带动大伙把叶子铺在地里:“这儿原来种的洋葱,得防止它们受冻。”
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在旁人看来难以忍受,石嫣却乐在其中:“没什么,我挺喜欢我现在的这种生活状态,以前一直是在学校,我其实也想有实践的机会。”
石嫣和丈夫在2011年结婚。他们俩一直有在农场结婚的梦想,为了纪念他们首次创业的项目“小毛驴”。那一天,石嫣踏着泥土,坐在丈夫的自行车驶向农场,拿着一颗西兰花就把自己嫁了。石嫣坚持生态农业,希望重建人与土地的关系,将绿色的食物带到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