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吓人 上海一小区房价从2万跌至63平40万 2014-12-15 06:41 AM|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0| 评论: 0|来自: 北青报
0 G$ r7 z: J$ f2 v2 C# W! ^0 {( |
s! b9 X& n* X+ m( Z
6 \' J7 w: T( x( |+ S/ a
3 o6 j' a5 I$ |/ m
- H% h9 t6 {6 f$ x+ a+ Q" b, A7 e & Q5 p% v! [2 i2 I6 M$ f
被网友称为“楼亲亲”的心圆西苑17号楼、18号楼 失衡
7 K& d) E O( Z: B# H 如果秦女士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些什么,也许她在发现两栋楼“倾斜”触碰之后,会选择低调处理,绝不声张。然而时光无法倒流,在上海浦东新区心圆西苑小区17、18号楼成为“楼亲亲”之后的短短20余天时间里,连锁反应还是如同多米诺骨牌,接二连三地发生。 8 x( ? w+ K) N, M
房价迅速下跌、租户陆续撤离、业主焦虑不安……房子,作为当下人们生存的重心,它的丝毫变动,即使政府方面给出了楼体安全的检测结果,但仅仅是视觉上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也足以成为一根沉重的稻草,导致整个“生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失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楼亲亲”就像是一个隐喻,它似乎告诉我们,重心建立在房子上的生存状态,格外脆弱。
g' M: g9 O R; c 意外 4 F/ D: C5 m$ L! C I. n
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最复杂的一件大事。
5 c4 |0 i% F4 I/ o; e 楼顶仍“挤在一起”。 ) z9 o- j+ C; r0 x
12月5日下午,有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心圆西苑小区,准备切割楼顶“挤在一起”的部分——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不过,部分居民不同意,切割工作没能进行。 . y# v' j2 o) T
小区开发商为上海心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所派代表陈彤准备挨家挨户征询意见,让业主投票决定是否同意。昨日,这项工作已经启动。 + b: b6 }* u% U8 Q+ z, q
切割破损的女儿墙是居民代表此前提出的诉求之一。11月28日,业主代表到浦东新区信访办提交了20多条关于房屋质量的疑虑,其中要求先把挤在一起的女儿墙分开,然后再进行检测。12月4日,业主代表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 4 \- t$ }3 o6 f2 T
“楼亲亲”的善后处理之复杂,远超出修缮本身。 1 \- s3 P% Q" U. h& U8 _
最先发现“楼顶挤在一起”的是秦女士和爱人曹先生,但此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超出他们的预判,特别是事件“传出去”后房价下跌、租客退租,有业主指责她“不该这样”时,秦女士十分懊恼。为此曾跑到爱人的厂里大发脾气:“要不是你把媒体找来也不会成这样。”
1 i' N$ ~- R4 d/ n: x 可是,曹先生也很委屈,他认为只有这样,事情才能被重视。其实,秦女士,还有其他业主,最初也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促成问题解决。每当有外地媒体和央媒赶来,邻居总是把记者领到秦女士家里。在记者出示证件时,秦女士一边拍下来一边说,“不管你是真记者假记者,能把老百姓的心声传递出去就行。”
3 k, P8 g0 |* R% ~3 S: G 那时候,秦女士无形中成为了业主代表,她当时的感受是:大家都担心房子安全,自己维护权益,也能帮到大家的话,有种很光荣的感觉。 $ P6 W* i! ?2 D1 e
然而,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最复杂的大事。 0 j0 {4 ]4 b7 u- O, A
动迁
/ }7 X2 [/ z, a8 o* ]6 W 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1 U% L; K+ N2 V" A# s1 f+ V 房子曾经被秦女士看作是下半生的希望。她是外来媳妇,二十多年前随前夫来到上海。动迁之前,她名下没有房子,租房居住。她曾说,这套房子让她后半辈子“充满阳光”。
: O, L% Y! _4 F% k+ L% L6 k6 Z& W$ F 她不清楚自己将来的养老金有多少,在她的规划里,这套房子被用于“以房养老”,或者将来把房子卖掉,拿一部分钱回祖籍安徽买个房子,剩下的存在银行里攒利息。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人买了只鸡蛋,开始打算鸡生蛋、蛋生鸡地滚动发展,最后达成期待的财富状态。 - @4 H6 f' o8 U, ~: m
可是现在,她不确定靠这套房子还能不能实现她的美好规划。 - B' Y& ?% C6 i: _2 k8 p
秦女士和不少邻居此前都是川沙新镇黄楼地区赵行村的村民。据上海当地媒体2010年前后的报道,赵行村及其他3个村子在等待十几年后开始动迁,村址上将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涉及到的动迁居民,经过两年左右的过渡后,大都搬进了心圆西苑及附近几个动迁房小区。
5 P+ c' }# y) ~ 赵行村的村址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工地,居民王先生半个月前曾骑着电动车进去逛了一圈。凭借一座没拆掉、现为建设指挥部的厂房,他大概辨认出了自己老家的位置,那里在建一座“看不出是什么”的建筑,但他知道,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3 I3 W' w5 |9 Z8 [ 心圆西苑小区距未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仅两三公里,这几年价格不断增长,“楼亲亲”事发前房屋均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一些业主预测,迪士尼开园后房价还会上涨。此外,小区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因此也吸引了在附近的张江工业园区、浦东机场等区域工作的租客。
, }: Y- g! F, J& u 业主小范曾说起,朋友羡慕她所住小区的漂亮,“不像是动迁小区”。一位从动迁户那里买了房子的外地人说,选择这套房子是因为小区道路宽、楼布局合理、采光好、小区绿化好。而此次“出事”的17、18号楼,也被17号楼的几位业主认为“视野最好”。 8 a8 ]" \; A+ v& R
退租 3 c9 T: E" z3 `: U3 w
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 \) b% i- C+ G, Y6 F; Z0 s# O+ M3 n 然而,令业主们满心欢喜的17、18号楼,如今变成了众人皆知的“楼亲亲”,连锁反应即刻出现。 + f# n- l$ o2 u" l
得知消息的租户开始退租。11月24、25日,政府委托检测机构先后两次检测,并于25日晚发布了检测结果:楼体沉降和倾斜都在容许范围内,居民楼安全可住。“挤”在一起的是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因设计建造时未留足减震伸缩缝,楼下裂缝是散土坡自然沉降所致,都不影响主体结构。
" F6 }, k2 L8 t( S 检测结果并未平息事态,退租现象不断。 9 E0 G. w/ O$ }4 H% ~+ K4 d: K
肖女士是秦女士的邻居,与丈夫来沪多年,3个月前搬来心圆西苑租住,还特意简装了房子,买了家具。他们之前租的房子虽是精装修,可不是这儿坏就是那儿坏,俩人算了一笔账,租套便宜点的毛坯房,自己装修、买些家具,一年下来和租精装房的租金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屋里都是自己挑选的东西,不管在外面工作多累,回来能有家的感觉。
" o1 P# ~+ j- t7 z$ b+ \ 检测结果公布出来后,肖女士和丈夫犹犹豫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搬走。而在他们犹豫的短短几天里,业主唐先生的租户小童夫妇搬走了,同一栋楼的小孙也搬走了。小孙搬家后,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增加了半小时,他说自己其实并不担心,但是远在江苏的妈妈听到“楼亲亲”的消息后“吓得睡不着觉”,坚持让他搬家。
3 R# C& Z$ T& w8 h- R- Y 小孙是个工科男,梦想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上海的高房价让他和家人都倾向将来到南京等房价低些的城市工作。退租时,“二房东”将1000多元的押金退给了他200元,并遗憾地说:“小伙子你怎么这么担心呢,要相信科学。”
2 W" g, w3 O m* F( t7 ]6 ?+ S+ m7 c 这位“二房东”也抱怨自己的不易,这房子他一租7年,以后能否再租出去还不清楚。他打电话向“大房东”抱怨,大房东也以同样的方式安慰他,房子没问题,要相信科学。 , h7 }8 I' g. y& S; h u
心圆西苑原本是颇受租客欢迎的楼盘,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和张江工业园附近相比,房租也较便宜。
/ U) {; T- n! C( G8 N6 P 根据业主登记情况初步统计,17号楼60户人家里,业主自住的一半左右。一些动迁户将不住的房子租了出去,在17、18号楼,还有人家出租两套或三套房子。业主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他是做生意的,房租收入让他觉得生活有保障:“不管生意怎样,至少我还能靠房租生活。出去打工,工资也就这样了。”
3 N _, x& K; |2 ^ 房租收入还关系着一些业主的未来规划。业主小闵家有两套房子用于出租,在同有关方面的沟通会现场,他表现得情绪激动,说房租是他儿子将来的“留学经费”来源。
1 L2 F7 f% S% a' |* k/ `8 D6 F6 s; g 房价
$ K! k8 D) P) \) }% ^% |% M1 Y1 z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
- s$ p1 V, W2 p6 T 在租客搬离的同时,“楼亲亲”也吓跑了不少潜在购房者,房价一直被看涨的小区成了“困难户”。 . N( v9 f- L0 p" w: B$ k
虽然动迁房上市交易需一定年限,心圆西苑的房产证还没下来,但有需求者总能想到办法,虽然这有一定的风险。
/ ~* `: R+ Z0 r 小范的一套房子原本准备出售,但事发后对方不再考虑。有次和小范聊天时,秦女士突然问了一句,“你不会怪我吧?”像是询问,又像是求证。 K6 M2 k5 m) r( c: b# n7 w
有次说到租客搬走,秦女士大哭起来。房价被看跌的情况,让最初并未考虑经济因素的秦女士感觉到压力,她一度很“纠结”,说不知道当时该不该说出来。
9 p* i4 k3 {0 O" y: W 在黄楼社区某市场经商的中年男店主曾是有意向的买家,交了定金之后,他去小区“考察”,正赶上小区内业主为“楼亲亲”惊慌,当即要回了定金。
$ J6 C- l) X0 P2 i0 N, r, t% o 中年男店主的老家距上海浦东仅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几年前他以均价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的价格在家乡买了房子,而当时浦东新区的某些房子价格也没贵太多,然而现在他想在浦东新区买套房子,房价上涨不说,还遭遇了限购,不够资格。而买动迁房,不仅价格合适,等到能办房产证时,他也有购房资格可以过户了。
2 c4 C& ~# h3 d* G* N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63平方米40万元”,有业主看到了这条消息,“都这么低了,原来每平方米卖2万。”小范说,这么低的价格她肯定不会卖,不过她也发愁过,自己住也不放心,卖不出租不出,怎么办?
: h& n- s3 a7 r' g! Q 抢购
; A) v6 G" D( r+ z 房价之高让许多人无法企及,遇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大家都想“捡漏”。
y G7 B3 _" T+ K 在房价下跌的同时,市场也给出了另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连锁反应——“抢购”。虽然“楼亲亲”,但低房价的诱惑难以抵挡。
0 M( \0 y8 `' r+ D 12月2日中午,一男两女冲进小刘所在的中介公司:“40万的房子还有吗?”他们看到“63平方米的房子售价40万元”的消息,急忙赶过来。
5 ~# n- \* | T: j! C 房产中介小刘是位来上海不到1年的河南姑娘,事发时她刚搬进17号楼,住了一晚上就听说了这事,随后搬了出去。几天下来,她感觉楼“没问题”,又有些后悔。 ; I# u0 Y5 Z6 E: {
小刘说,几天前来问“便宜房”的人更多,搞得他们都没时间做其他工作,“只剩站在门口解释了”。那几天人数之多让小刘不堪其扰,不过她也表示理解,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房价之高让许多人无法企及,遇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大家都想“捡漏”。虽然小区房价被看低,但至少在他们店里,还没有业主要低价销售。 ; ^! i) e2 o; Y5 O6 C, Q1 M9 V0 e; A' g
凭她的经验观察,来咨询的客户当中投资客居多,也有拉着十一、二岁的孩子进来的,除了问房子,还问周边的学校情况,似乎是在选购自住的学区房。 ' E* l/ Y, C, K* k6 Q, q" f
这些购买者的逻辑也很奇怪。比如一位阿姨说“楼房没事”,过几年等大家忘记了,该卖的卖,该租的租,但是相同价位的话,她又表示“不考虑”这里。
' m! _4 Q J1 Q& B. Z 小刘在心圆西苑居住时,上下班来往会经过“打击群租”、“还业主安宁”的横幅,17号楼还曾有间群租房被取缔。现在是租售淡季,小刘的收入也不太好,准备再坚持一个月就回老家,可“楼亲亲”事件发生后几天,突然又忙起来。 l2 U3 m* P8 O4 m! @7 E
有的客户还直接去了小区。秦女士在楼下看到过一对老夫妇在问房子的事,就领着他们上去看了看自己的房子,“要是价格合适,我就想卖了。”但是,她感觉他们是来“捣浆煳”的,“他们第二句话就问,这个房子会不会倒塌。我说,政府说现在不会倒,以后什么情况不知道。”
. X! z. h; N/ I3 H+ } 秦女士把有人要买房的消息发到业主群里,有业主说,你可不能把房子卖了撤退啊,你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
4 v3 O& B- C" v' j9 b+ f 谨慎
( ^; a* M" P* }! e$ V* } 他说自己工作还不错,不想“芝麻西瓜一起丢了”。 * g& C5 V: ~) [3 ~
涉及到房子问题,业主们极为谨慎,既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又担心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心态很难保持淡定。
1 u1 F. r8 M. j% F1 i- O$ m0 v 谨慎的一个表现是高度质疑。显示为安全的检测结果引发了业主的强烈反弹,但大家也找不到证据去质疑这个检测结果,不过墙上的裂缝还是让他们觉得不够安全。而一些“蛛丝马迹”则强化了业主的不信任情绪,比如,相关检测单位在晚上还加班加点进行监测的举动,被质疑“为何白天不检测”;又比如,起初来小区的检测人员没有携带证件,被业主质疑身份和资质,检测设备也被搬到了物业办公室。
9 ^7 d3 ^. L: p4 h' k t 另一种谨慎的表现是“不出头”。 0 Y6 |0 K( Y5 ~2 d/ x% J& }! T
秦女士曾接到亲友的电话,让她别出头。“如果不是我第一个说出来,我可能也会跟在大伙儿后面。”秦女士说,眼下情况让她觉得自己没法后退,心里也总是纠结。如果事情未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法像别人一样正常上班,用“业余”时间处理这个事情。 ( s( J. F, B! o+ w$ {. P
另一位业主代表,在接到了亲友“枪打出头鸟”的善意提醒后,不想刻意参与这件事了,但他也没有退出,而是让一位家人出面。他说自己工作还不错,不想“芝麻西瓜一起丢了”。 : R2 E- M, g& {$ u+ M$ S( ]. Y9 ^
12月2日下午,秦女士接到了社区通知,业主同相关部门的沟通时间确定了。之前业主们提出派10名代表过去,相关部门也予以认可。不过,这10名代表由谁担任呢?3日晚上,17、18号楼的数十位业主到居委会开会,最后有10名业主自愿签名,秦女士是其中之一。几位业主事后转述,开会期间发生了一点点不愉快,当时有业主推脱不想去,又希望别人代表自己去表达诉求,因而引起其他一些业主的不满。 , ?2 i B. Q$ S5 ]4 S
共识 : O9 \, D% R5 m9 y
一切乐观判断的前提是,居民们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大楼真的没事……
# [3 X8 H" E8 l% ] p 12月4日下午,10名代表按照约定到信访办同建设单位代表、消防部门、建交委等多个部门进行了沟通。在居民仍对安全有疑虑的情况下,建交委委托的专业检测机构还将进行10天一次、为期3个月的加密检测,之后根据情况加大检测间隔时间。 7 \( l. p" q$ [ W
建交委负责人潘平对这次沟通会评价不错,他感觉居民代表的沟通方式已经很理性,提交的相关问题也都一一做了解答。对于居民代表之前提出的诉求,包括回填土密度检测报告等,有关方面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 0 i: Y, H1 P" v( o* p# ^
“回答的主要是我们提出的问题,”秦女士说,有些是比较专业的,她主要是听着。
* J" y. G# U- J: W 对方也表示,要将挤在一起的女儿墙外部装饰线条切割开,这也是业主二十多条诉求中的一条。但是,工作人员5日前去切割时,有居民反对。
2 E' g' {5 a) A+ u* \2 s* d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事关房子,居民的意见很难统一。
9 B# H0 \! M, ^; K0 D 一位业主考虑到了经济损失,如果政府说安全,租客们也都相信,那他同意把女儿墙切割开。而另外一位自住两套、出租一套的居民则坚持质疑楼体的安全性,认为“没法住”。
! E& p- |8 e" O8 M" O! F 有的业主明确地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业主代表们没有代表全部居民的想法。还有人认为秦女士的做法“没腔调”,怀疑她是收钱了才平息下来。 6 f# M; C' d/ k7 ?! b. }
秦女士的意见是,如果切割开再检测没有问题,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切割开之后还是有问题,那就再研究下一步怎么办。不过她强调,这“只代表自己”。
# o' \9 ~5 X" J" F2 P" l 从昨天开始,社区、开发商等组成的工作组,就是否同意切割女儿墙问题,开始逐户征询17、18号楼业主的意见。
/ Y; c: H5 x% B! c8 q, e 秦女士与一位据称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邻居进行了交流,对方的看法和秦女士之前听到的专家解释一样,是“切开更好”。这位邻居此前并未与秦女士等业主代表接触过,他相信检测机构对于沉降率的检测,认为“楼肯定倒不了”,可女儿墙外装饰线条接触在一起,也无法让他相信没一点问题。
6 ] U9 ^: Q$ Y; q 开发商代表此前受访时曾承认,女儿墙之间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隙,导致楼房在自然沉降时出现挤在一起的现象。 ; ~9 I ~ d' v+ u
因为最先发现并说出去,有业主言辞之间对秦女士表示过不满,这让她一度很委屈和焦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之后,昨天她和北青报记者通话时声音轻快。秦女士提到此前她曾经帮邻居及时扑灭火苗从而使大楼“避免了一场火灾”。这一次,她乐观地表示,她和爱人“第二次拯救了大楼”。 ! y) f6 j1 `; z- k, n# U
然而,一切乐观判断的前提是,居民们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大楼真的没事。而这也只是整个“楼亲亲生态圈”找回平衡的第一步。
! c$ X2 ]) ~+ d; n S" F$ _6 t3 G3 u8 I4 X$ X
| . @- H5 X! _7 |% J4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