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出招救市 青岛丑闻震撼市场(图)2014-06-10 21:43:15来源网站:德国之声
# R( y( s( D( F0 p4 U+ k
0 L& P4 [/ B) v$ |! x; ~& S
3 e q. z' P7 W, ~
4 M5 {; s% ^5 M! Z, j! q1 a0 q/ @" l9 T
" b5 X# f! o: }; W0 {/ d为了应对经济景气不振的局面,中国央行宣布放松货币政策。而与此同时,青岛爆发的融资骗贷事件让外界担心各银行面临巨额损失。
9 s& o4 M+ ^6 V% k9 `. J而银行惜贷的现象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为了促使各金融机构向企业和消费者增加贷款,中国央行终于在周二(6月1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下周一(6月16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下降0.5%,调整范围覆盖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商业银行和至少80%的农村金融机构。
+ o" J5 A' _ c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络版发表文章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此举将释放大约6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为经济发展助推。"为了达到政府设定的今年经济增长率'大约7.5%'的目标,经济刺激政策似乎已经必不可少。在西方人的眼里,这个增长率实在很高,而在中国这却是几乎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最为疲软的增长。"/ _: M" _. w: Z& f+ \( d# g
+ ~9 j6 z9 Z; ^, o: G# [ % L! }8 H s2 Q2 d ^; j2 _
中国央行为经济打下“强心针” 中国经济面临多重问题
( w% ~9 ]& ?, \* r7 e文章作者接着分析道,中国经济承受多重压力。首先是进出口贸易形势不佳,其次北京政府还在试图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包括工业产能过剩、房产业泡沫、 信贷过度膨胀以及腐败现象。这些 改革必须实施,但却不得不以经济增长作为代价。8 _* J( Q7 `5 A h1 c
"为重振经济,(中国)央行和政府的箭囊中还有几支箭可用,但当然也要同时当心通货膨胀的问题。今年5月消费者物价上涨幅度达到四个月来的最高。但通货膨胀率依然保持在2.5%的适中程度,不到政府设定的限定值3.5%。" n/ {4 }5 I6 v" g3 p
青岛港融资弊案恐引发信贷危机0 B I: c( ~, D: [7 w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络版周二也关注中国经济话题,不过焦点集中于近日爆发的青岛港金属融资骗贷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形势不佳导致进口钢铁、铜和大豆的数量减少,全球原材料市场当然也为此忧心,但位于东部都会城市青岛的中国第二大货运海港所进行的紧张调查也引发了不安。六月初启动的调查显示,港区内存放的金属物资被用来为多家企业作为融资贷款的担保。
4 m# ^* X# W1 O"由于目前仍无法明确估计,这是个别现象还是中国全国范围的舞弊行为,这一事件已经对于原材料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人们担心,中国的原材料进口商因为可能更难获得贷款而必须缩减业务。该案件让人们对于中国的金属贸易运作产生质疑,而各家银行尤其可能因此受损。"
, f2 ?, Y% D/ E& s: B
+ h' f3 F5 h1 |, r+ y 9 l q4 T. G! |4 Y; F9 P. Y, P
中国企业往往以港口仓库的金属存量作为贷款抵押 文章介绍称,与西方市场不同,中国大部分的金属交易并不是在类似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样的期货市场进行。在港口仓库的金属存量证明往往被作为金属融资的凭据。3 p5 b. ~1 a/ ]$ v, \; k! U4 m
"对于涉入金属融资业务极深的大型银行而言,现在也面对可能出现高额信贷坏账的局面。高盛银行的分析师估计,用金属仓储作为担保的尚未偿还贷款额(其中大部分为短期贷款)有大约1600亿美元。"1 m- E% r/ C8 ~1 ~/ p
1 I5 [& _0 l7 B! q0 [& v& P/ ^& k*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