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2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港台新闻] 朝鲜:洲际导弹已配核弹 按下按钮就能发射(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4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鲜:洲际导弹已配核弹 按下按钮就能发射(组图)
0 C) n+ F7 [9 C3 S! l! m' j  据韩联社8日援引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称,朝鲜人民武力部副部长姜杓永前一天曾表示,朝鲜用于打击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等各种导弹搭载了具备轻量化、小型化、多样化等特点的核弹头,只要按下按钮就能发射导弹。
* L; |5 n# E" h2 F! O6 X+ U% m9 @5 e( P% |; C
  
8 {) Z3 w# [, F4 W6 C8 H! Q$ c7 B5 A  ?2 @
: C. b9 `: `1 L: W* Q
  朝鲜火箭发射成功带给地区安全最震撼的冲击就是,使其向掌握在洲际弹道导弹上装载核弹头技术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 B& R6 q0 W; v( z" i( l/ y8 E8 x* L/ s- O
  
& N, k# o, b* d! S2 |( p$ b4 G0 w% `9 B! L

+ x4 M- _( D7 e. H% z7 S& Y  美国军方断言朝鲜昨天发射的是一枚导弹,并通过导弹监视系统追踪了它的飞行轨迹。根据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NORAD)昨天发表的声明称,从追踪到的结果初步评估认为,朝鲜“部署了一个物体,似乎进入了轨道”。! n  W, @2 U3 q% K

) T: q+ z2 C# h   6 c8 s3 v. U. a

8 O1 U1 u! R% P+ N' S% |+ P
: j1 a8 P7 q; q/ `0 A1 @6 D' I  弹头重入大气层时需要承受6000-7000摄氏度高温和巨大的冲击。据韩国军方此前推测,朝鲜开发的再入机动飞行器(“芦洞”导弹)预估只能承受2000-3000摄氏度。
7 Z  T! s" J& E- d" y
8 E1 Z2 @" v& k) t( k3 d$ A
   : k, f% ^; T- {% r! X5 B$ O" c2 c1 o

9 }; P# H  U5 ^3 K4 k! w2 y1 X) F6 w6 b6 H
  结构示意图
* f2 H5 w+ t0 i( J' U
: g9 n2 j6 V8 g' V
   / _1 J- E; |# e3 s7 V: p% C
7 [9 j* b2 ^& Q/ t$ x6 M0 a
2 ]4 D5 q6 D4 g% S
  韩国军方推测,此次发射的“银河3号”火箭可以到达美国洛杉矶。此前2009年发射的“银河2号”一级火箭发动机燃尽时间为112秒,推测射程为6700公里,“银河2号”的二级火箭射程达3800多公里。
' J+ o: q1 ~( u, c0 a1 [0 M# N' x1 b" P* t! p7 A
  
" a9 V2 J4 R) S' s+ _
; s+ S4 p8 K* v' w; {1 k
9 i: u9 `% z' E2 P  韩国军方推测,此次发射的“银河3号”火箭可以到达美国洛杉矶。此前2009年发射的“银河2号”一级火箭发动机燃尽时间为112秒,推测射程为6700公里,“银河2号”的二级火箭射程达3800多公里。- S$ M) U  N% L; B2 E3 g' b

  r; V; ~2 J/ P1 C
  
) u# T$ |; c) c4 h) c
0 }" ]5 ]- |# i( o' D! }4 c* o) S0 e- C' U
  日韩拦截示意图。
! O! @( V6 p% z) `
& w8 ]. x7 D0 a
  
( f0 y* j# U0 J- C% C, @" x* D& H$ O% c& d
& D' P- R& A) v1 F
  韩国媒体称,一般而言,洲际弹道导弹搭载的核弹头为250公斤左右,但要想具备洲际弹道导弹的威力,弹头重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以上。. L* K2 J7 S' w
( S& P; `; m1 e1 K7 e
   6 x! T! A6 P2 Q" Y5 N
* |9 ]& F8 J/ O0 y  i+ v- D& _" d

1 ?, I0 B4 v/ x! k% o5 m  j: i  日本严密监测。. V' r# Q! b  k6 l$ h3 E7 t
' c; z3 _: L" P* r# K7 Z2 q( f# R
  
* u) _8 Y7 s  x0 q0 G- {6 m. y3 E6 ]9 f% n0 y( H' w

& ^* n- P5 B; {# U( v8 o  朝鲜导弹。
2 |$ x1 n3 p' w5 s+ q" m2 H' h4 |8 T% Q% x) \! `1 I) I& W
   % A* ^( s/ l  ^
- T" d' C2 R* `/ r* P7 e( F
  K! L' a3 x1 m2 a/ d
  朝鲜导弹
0 c6 x+ r: C! g) w/ t7 ^; B* o, f# K/ Z. P7 w8 z* H
   " y) g/ ~( M  m/ F
) M; z( E* ~" B( ^$ i) `
  c- u' h% U- g; `+ B2 q
  朝鲜导弹。
8 O" n: c  A7 J
; z0 F# x0 D# w* E4 V  
' E0 R' ~- B* j! Z, ]1 N0 ~2 }* R# p( `* e
0 j3 `, p: s: I! J; N6 @
  朝鲜火箭技术源自著名的“飞毛腿”短程弹道导弹,火箭射程远并不能代表技术先进,也不能代表可靠性高。( n8 }2 E% I1 f

* j: k- C' J5 K& t  
* R6 y* i1 {  J' V  `3 a( b) m; t2 D+ ]! u
' E0 S0 [5 B% j' Z& i* A
  地图示意。
, E2 a! ?+ ?2 c) D& k3 @
5 T  P% d$ {1 k+ q8 n
  
! V( A+ f: Z" O* x1 X' s8 z6 \
/ W, }- {7 V! ^/ e/ [# S0 P* v! e& h, P7 P9 U( r/ u4 s
  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发射光明星一号卫星,实际上是藉机试验大浦洞一号导弹。2006年7月5日,朝 鲜进行大规模导弹演习,试射7枚导弹,包括从舞水端里发射的“大浦洞2”,该导弹正常飞行40秒后爆炸。9 R2 W: b* e+ A$ x/ T: u

+ P) n& D9 M9 S( d" G  
% s' K, [; E( t$ z5 u: M, S4 R; W4 m' ]1 I. h8 v  n0 [; e2 G

+ Y' T; u2 h1 c4 k  需要指出的是,“大浦洞2”导弹也就等同于朝鲜的 “银河二号”火箭。显然当时朝鲜根本无法掌握R-27,2009年,“光明星2号”发射失败,再次印证这一点
4 \0 W8 m, J% s5 E& ^( @5 U+ o2 r; T6 I. A8 r7 v* _' I: s
  据韩联社8日援引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称,朝鲜人民武力部副部长姜杓永前一天曾表示,朝鲜用于打击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等各种导弹搭载了具备轻量化、小型化、多样化等特点的核弹头,正处于待命状态。
9 I" `! G8 s% C1 ~3 G+ @- i7 U& a
( @% k2 f$ b* X' Q: C9 R8 ?  姜杓永参加在平壤金正日广场上举行的支持“最高司令部发言人声明”的平壤市军民大会,并代表人民军官兵发表讲话表示,驻扎在祖国统一战争出发阵地的人民军官兵们正在待命,已确定用于打击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等各种导弹搭载了具备轻量化、小型化、多样化等特点的核弹头,正处于待命状态。' s; {& H( t  h: `4 a) ]
$ F/ d, {- ~% Q
  姜杓永还表示,只要按下按钮就能发射导弹,到时华盛顿和“美国追随势力”的据点都将变成一片火海。《停战协定》已成废纸一张,朝鲜面前只剩下“火力与核弹的对决”,朝鲜人民军不管在哪里、不管面对任何警告,都会在所需的时间针对所需的对象展开毫不留情的、正义的打击。
1 @! Q% z7 ~7 f  W
& D4 ^5 F- `) q# L* F  报道分析称,朝鲜毫不讳忌地言及正在准备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说明日后朝鲜为威胁美国将可能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11-10 01:58 , Processed in 0.0525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