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清华大学要去河北了?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 O% }0 U5 _3 M7 U& R 4月1日的新闻联播头条让几乎所有人大吃一惊,河北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国家级新区本来不算特大新闻,因为过去20多年,中国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新区,每一年多就要设立一处,虽然也能上新闻联播,但并算不得震动全国的大新闻。这次中央设立雄安新区(专题),直接跳过了十几处国家级新区,宣称要和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并不在国家级新区之列)并驾齐驱,同时还用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来描述,可见雄安新区非同凡响,远不是重庆两江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可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18个国家级高新区都建在既有的直辖市、省会或计划单列市郊区,无一例外(舟山新区应视为宁波郊区)。现在雄安新区跳出京津,甚至跳出了毗邻京津的廊坊,深入华北平原100公里,和京津原有行政区均不接壤,发展思路也必然和原有的国家高新区不同。 那么,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会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呢?目前新区的总体规划图尚未公示,但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考虑。 首先,和浦东、深圳相比,雄安新区少了水运和充足的淡水供应。浦东濒临长江、黄浦江;深圳地处珠江口,都可以利用船运降低工业成本,用河流满足工业用水,还能够通过海港与世界市场相连。雄安新区不具备上述条件,也不可能抽干白洋淀给工厂。再加上起步区只有100平方公里,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工业。 其次,北京本来也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2016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超过北京的4266.8亿元。何况金融需要产业集聚效应,北京的金融业又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北京的首都行政职能,并非像上海、深圳那样依托周围的产业带而形成,很难想象金融企业向雄安新区转移。 第三,既然新华社通稿明确指出分解“非首都职能”,北京的行政机关和军事指挥机构也不会搬迁,不要指望农业部或是国家税务总局搬到雄安。 这样排除下来,还能搬迁的就只剩下教育、科研、商业(非金融)等行业了。这时我们再看新华社通稿的前几条: 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 要保持环境,要发展高新产业,最后总结下来就是第一条的“绿色智慧”新城。不意外的话,教育和科研机构会优先搬迁,大型医院和非金融性的央企会随之跟进,然后剩余的土地向各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各大文化机构的创作中心、各大媒体的信息中心招商,从而培养一个生产非实体产品的超级新区。 这时我们回头看,哪些机构会优先搬迁呢。不意外的话,我猜大学将是被首先疏解的目标。目前北京有8所“985大学”,26所“211大学”,而上海重点大学的对应数字则是4和10。在8所北京“985大学”中,有三所带有“中央”或是“中国”的冠名,四所拥有“北京”的冠名,仅有清华大学不需要因为搬离首都而更名。再考虑到清华大学的标杆作用,我猜清华大学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迁入雄安新区的样板单位。而有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先例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也完全可能跟进。 , V1 z* ^0 Y, [2 W+ S
5 D* U4 ~5 L* U9 _
, L' N5 }; ?. M m
河北工业大学实在天津 除此之外,中科院120个直属科研院、所、站,有42所集中在北京;力学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理论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纯粹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才设于北京。在信息交流通畅,不会因为通讯问题影响科研的今天,这些基础研究单位完全可以迁出北京,给没有额外收入的科研人员一个稳定、安静的生活地点。甚至中科院总部也没有必要留在首都。 大学和科研机构搬了,接下来的事情大可以交给市场——新区土地供应充足,基础设施将不次于其他直辖市,电影、媒体、研发中心等机构也会纷至沓来。 最后,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却是全国罕见地没有211大学的省份(河北工业大学留在天津),长期以来也是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最低的省份。现在迁入一大批教育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想必也能拉动一下环北京落后地带的文化水平吧。 " w9 G6 f- C2 H" l6 m
4 ~" [7 M7 h0 v3 @9 U) j+ L$ V
1 z" r, w; e& l/ u 总之,从目前的政策安排来看,雄安新区不会像已有的国家新区那样,依托工商业发展。而是将以教育、科研和附属的研发、创作产业为主。雄安新区可能将是中国第一个没有实体产品的生产型大城市。 : Z n- v E2 Z;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