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天说地] 加拿大华人兴起收藏热:为“钱”也为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21:5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拿大华人兴起收藏热:为“钱”也为爱
2015-02-28 17:16:33  加西周末
                                             
  近年,随着收藏品市场在中国大陆的急速升温,以《鉴宝》栏目为首的一批收藏类真人秀节目重新点燃了国人对收藏的热情,而这股收藏旋风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吹到了大洋彼岸的温哥华。越来越多手里不差钱的华人移民怀揣着大把资金,瞄准了温哥华日益火爆的市场。除了房地产、金融和矿产等传统行业,这些移民们逐渐把投资领域扩大到收藏行业,温哥华收藏品市场也正是随着这些人和钱的涌入才逐渐解冻,并在2010年前后迎来高峰。新老华人移民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在国内已经火了很久的行业,不管是看准了这块蛋糕的行内人、还是对古董工艺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文化类”收藏者、还是入行不深、“一边学习一边交学费”的收藏爱好者,需求的膨胀带来的是整体市场的繁荣。
  瞄准蛋糕 拍卖行“遍地开花”
  2015年1月31日,新石器画廊联合加拿大多元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在南本拿比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海外遗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品拍卖会,近百位来自大温各地区的收藏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拍卖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有不少顾客一大早就来到了拍卖行,对于收藏品的兴奋溢于言表。这些藏友中有很多都是一些刚刚涉足收藏领域的新手,但他们对于文物工艺品的热情可一点不少,部分拍卖品竞争非常激烈。拍卖会上一件清朝康熙时期的五彩龙纹大盘经过数轮激烈竞标最后被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买家以数万元的价格拍得,成为了这次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一件艺术品。在这次拍卖会上,最受追捧的也是这一类制作精美、工艺价值比较高的瓷器,例如龙纹官窑和康熙棒槌瓶都以上万元的高价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拍得。而玉器和首饰也成为拍卖会上的热门拍品,成交价格和成交率都比较理想。
          据这次“海外遗珍”拍卖会组织方、加拿大多元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王东辉先生介绍,这次拍卖会的成交额和他们预想的差距不大,成交最好的是一些瓷器、珠宝玉器等杂项,但书画的成交量比预计的差距不少。这应该是和这次拍卖活动中的竞拍人群以“刚入行”者居多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书画鉴赏难度较高,其价值不比瓷器和玉器可以靠材质增值,书画的高工艺难度和高风险使得很少有初入行的收藏者愿意涉足。据悉,这次拍卖会筹备时间长达数周,预展期也比平时的拍卖会要长,因此能在拍卖会现场看到不少预展期就经常光顾的“老面孔”,而这些“熟客”也成为了拍卖会上竞拍藏品的“主力”。
          当《加西周末》记者向王东辉问及此次拍卖会的营收情况时,他笑道:“真正本着为顾客着想,符合市场规律的拍卖行在刚开设的前几年是很难挣钱的”。这次“海外遗珍”拍卖会采用了“30天退款”制度来维护顾客的权益,但这种对顾客的负责无形间也增加了拍卖行的营收压力。王先生表示:“自己涉足古董文物市场主要还是受到家人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兴趣和喜爱,所以已经做好了几年挣不了钱的思想准备。”
  近年,随着收藏品市场的升温,专门针对华人群体的工艺品、古董拍卖行和拍卖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敏锐的商人也嗅准了其中的商机,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王东辉也是这么一位因为行业火热而开始涉足拍卖行市场的收藏爱好者。在提到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收藏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时,他向《加西周末》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家庭浓厚的收藏文化氛围使得王东辉从小就对绘画和工艺品有着特殊的情感,但由于那个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结束),他在大学念的是和收藏“八竿子打不着”的气象专业,而对收藏品的热爱只能停留在业余爱好上。为了生计,王东辉在移民加拿大之后做的也一直是建筑生意。“我有这个梦想已经十年了,能够从事这个职业是我一辈子的梦想,赚钱完全是次要的。”
  但之前,温哥华的收藏品市场还远没有现在这么火热,不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玩家都比较少,而温哥华的华人拍卖行市场也是直到近些年才开始真正兴起的。对于目前收藏品拍卖市场的行情,王东辉认为,虽然温哥华的华人文物拍卖会人数并不多,但总体的“发展趋势还是不错的”。市场的火热也重新点燃了很多收藏者的热情并吸引了越来越多新人的入行,收藏品作为一个投资渠道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华人的选择。温哥华作为海外收藏品市场上的“处女地”也因为其高质量的藏品和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甚至是从国内慕名而来的收藏家的青睐。特别是2010年温哥华文物市场开始火热之前,很多华人都能够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古董店和文物市场“淘到”一些好东西,并以数倍的价格卖给国内的收藏家。
          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身为一个行内人,王东辉还是从收藏品和拍卖行火热的表像下发现了不少问题:工艺品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供不应求的市场带来的是赝品的泛滥;而鱼龙混杂、水平参次不齐的拍卖会也伤害了不少“跟风尝鲜”的收藏者们。如何在精神文化和经济利益上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了当下温哥华收藏人不得不去面对的矛盾。
          众所周知,“信誉”乃是拍卖行的生存之本,如何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顾客还原拍卖品的真实价值是一个拍卖行能否长期立足于收藏市场的关键。一般来说所有的拍卖行都有一个鉴定团队负责对委托人的拍品进行鉴定。虽然说因为文物本身的特殊性,即便是那些文物行业的大家泰斗,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保证文物资料100% 的准确性。但所有拍卖行都应该竭其所能为顾客考虑,努力去做到相对真实的收藏品价值鉴定。例如本次举行的“海外遗珍拍卖会”,其鉴定团队实行的就是“一票否决制”,如果有一个专家对拍品的信息存疑,他们就会重新复议。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经常会为了某个拍品而争的“面红耳赤”,经常“打架”。
          但并非所有的拍卖行都能够做到这种顾客至上的求真精神,迫于高成本运营费用和收藏品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一些商家铤而走险,为了经济效益而将顾客的利益抛之脑后。众所周知,拍卖行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佣金,因此在给拍卖品做鉴定时所定的价值越高,拍卖品的成交价格也就越高,拍卖行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因此而大涨。相对主观的价值鉴定机制加上营收的压力导致了一些拍卖行在鉴定过程中做起了文章。一部分拍卖行对委托人提供的拍品睁只眼闭只眼,对“赝品”和“疵品”视而不见,通过这种灰色方式来为自己“创收”。为了经济利益,他们甚至可以把一个价值500元的普通工艺品吹成上千元。
          随着这种“逐利之风”在温哥华收藏界的渗透,少部分的业内人士渐渐的丢下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弄虚作假,导致赝品泛滥,藏品质量也严重下降。而“伤的最深”的就是这些对工艺品收藏爱之深的藏友们。

  “海外遗珍”拍卖会上成交额最高的康熙五彩龙纹大盘
                  
         
         
         
         
         
  “海外遗珍”拍卖会上最受热捧的也是一些瓷器类工艺品
          “因为爱,所以爱”
  在大温还有一部分文化人士,他们不以摄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来发展自己的收藏事业。或是因为受到家庭的熏陶,这一部分藏友从小就对工艺品、字画、文物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相对厚实的文化背景使得这一类藏友通常都较执着于对收藏品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的考究。他们不拘小节,秉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精神,在收藏界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爱所以爱”是给这个群体最好的注释。
          温哥华的华人画家孟小平先生就是这么一位文化人,记者在他和女儿一块开办的画室里见到了这个神采奕奕的藏友。孟小平先生是一个十几年前就来到加拿大的老移民,目前在列治文开设了一个教小朋友画画的工作室。由于自己就是一个画家,孟先生从小就对字画类和文房四宝类工艺品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而他本身也是列治文中国书画协会的副会长,在字画方面有着非常深的造诣。深厚的职业背景再加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得孟先生逐渐在收藏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了当地颇具知名度的鉴定行家。画画、评画、收藏、鉴宝所带给他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是用钱无法衡量的。
          在温哥华的收藏圈,像孟先生一样“对自己喜欢的收藏品如数家珍”的文化人构成了温哥华火热收藏品市场的生力军。而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子的收藏爱好者也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其他一些投资类收藏者和新手们的“入市”。虽然这些人的收藏理念不尽相同,但孟先生表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收藏者,他们对于温哥华收藏品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市场的火热从另一个方面也推动了收藏品文化在温哥华的发展,很多曾经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文物随着温哥华收藏行业的火热慢慢被人挖掘出来,从“卑微的垫脚布”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座上宾”,这对于文物和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件好事。
          “文物的价值其实是靠人来发现的,如果没人知道它的价值,就根本不值钱了,这对于文物本身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孟小平先生对《加西周末》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前几年,一个藏友在一个西人家里的房门口发现了一个用来“顶门”的笔筒,这名“火眼金睛”的收藏家一眼就看出这个笔筒“并非池中物”。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这个“险被埋没”的笔筒在国内的拍卖行以近千万的高价被一位藏家买走。而类似这种“文物顶门,名画煳窗”的事情其实是每一个收藏人内心深处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而资本和投资者的大量涌入也使得这些文物有了被别人发现的“价值”。“一个文物放在那顶门好还是供在博物馆或者藏室好?答案显而易见!” 孟先生反复的强调。而类似这样“低价淘宝”的故事在前些年经常发生在温哥华的收藏界,一传十,十传百,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怀着“淘宝”的梦想进入了这个行业,蛋糕也就越做越大。  
  “一边学习一边交学费”的收藏爱好者
          随着收藏品拍卖行市场在近几年的持续性火爆,再加上一批像孟小平先生一样的文化人的带动,温哥华收藏界也出现了一些入行不久的淘宝玩家。这一类藏友中大都是对收藏有着很大学习热情的文物工艺品爱好者。他们在收藏圈摸爬滚打,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和教训,努力追寻着自己的收藏梦。在温哥华从事法律行业的董海波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收藏玩家。由于入行不深,董先生很坦白的告诉记者他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也经历了不少的“酸甜苦辣”。 加拿大 51网
          董先生在两年前的一次拍卖会上看中了一件雕工上乘的玉雕,拍卖会图册上介绍其材质是和田玉。由于雕工还比较精美,加上自己刚入行没什么经验,他很是喜欢,最终以近700加元的价格将这个玉雕拍得。可是买了之后没多久他就发现这可能只是一个“石粉压制或者普通玉材质”的一般工艺品,并非什么和田玉,董先生当时大呼上当,但也无可奈何。而拍卖行这种把其他材质工艺品当成和田玉出售,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其实在近些年的温哥华收藏界并非个案。“很多入行不深的藏友都被骗过,这样的事情光在我身上就发生了很多次!”他苦笑的说道。
          通过这些“亏本买卖”所吸取的经验和收藏知识的不断积累,董先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他无不自豪的说道,“我购买书籍花的钱,几百上千加元都是常事!” 而这些书籍和知识的沉淀所带给董先生精神上的享受,是物质的满足所不可比拟的。董先生曾为了鉴别一件藏品瓷器的具体年代,拜访了很多藏友和专家,但众说纷纭。中国瓷器界的一位顶尖鉴赏家高先生告诉他这是一个来自清早期的瓷器,但并未给出具体时期。最终,董先生自己花了几个晚上通宵翻阅了二十多本书籍查找资料,才确定这是一件清康熙时期的藏品,收藏价值非常高!在他看来,能从收藏中学到很多文化历史以及文物鉴赏上的知识,这种快乐是其他行业无法比较的。
          为了更方便藏友们相互交流、切磋收藏知识,董先生还特意开通了一个温哥华古董收藏微信群,以“藏”会友。根据董先生的介绍,他对入群友人的资质有着非常严格的筛选,“他们有不少都是事业有成的各行业人士,比如像导演、社会文化名流以及不少收藏界的知名藏家。”
  这些藏友们平时在微信里通过发照片和视频切磋技艺、晒“宝贝”。为了方便微信群友交流,董先生每隔一段时间还会举办不同主题的收藏会。2月14日周六,董海波先生成功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庆祝羊年春节”的联谊会,这次的联谊会除了很多资深藏友以外,还邀请到了包括画家毕恭、章金生、林伯良,书法家古中在内的诸多活跃在本地的知名文化界人士参与。联谊会上,这些书画家当场挥墨,写字作画,切磋技艺。而藏友们则带着自己的精美藏品与其他人分享,交流心得,好不热闹!以藏会友,晒的不仅是自己的藏品,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和精神上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采访末尾,董先生一再强调知识对于收藏行业的重要性,对他和温哥华收藏微信群的藏友们来说,“投资收藏品只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目的,若能够通过收藏(不管失败与否)获得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管是像王东辉一样看准了这块蛋糕和商机的收藏业内人士,还是像孟小平一样对收藏品有浓厚兴趣的收藏“文化人”,还是像董海波一样以学习知识和提升自己为乐趣来投资工艺品的收藏玩家,都对温哥华收藏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不仅仅得依靠这些热情的收藏者,业内人士能否遵守行业操守,尽职尽责的为藏友们服务、把关也是如今温哥华收藏市场正在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
  从中国到温哥华:中国文物的迁徙之路
          加拿大的华人工艺品收藏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末,修建铁路的华人移民从自己的家乡(主要是广东和福建)带来了大量当时清朝末期的民间手工艺品,主要是一些可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诸如碗筷等。很多这些来自中国晚清民间的工艺品通过各种交换的方式流通到加拿大市场,形成了早期华人收藏市场。由于这些华工普遍出身卑微,经济条件也不好,因此他们所带到加拿大的物品大都出自民间作坊,工艺水平自然也并不高。而中国文物真正意义上开始大规模的进入加拿大市场是在20世纪以后。
          现今我们在市场上所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中国工艺品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到加拿大的。 无忧 资讯 info.51.CA
  第一个途径是“低价购买”。民国初期,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在那个时候,有一批对中国文化有浓烈兴趣的加拿大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热衷于游历各种寺庙和历史景点,对中国的很多文物如数家珍。由于时局混乱,再加上中国文物保护法律的不完善,这些加拿大“游客”将很多工艺价值不菲的中国工艺品以并不高的价格买到手并运回加拿大。这些走私文物后来均被加拿大的各大博物馆所珍藏。
          1924年,加拿大的传教士怀特受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前往中国采购文物,他在中国一呆就是十年!直到1934年,他才和其他教士带着大量“从河南和山西购买”的文物返回加拿大,这些文物至今仍被保存在安大略省的博物馆内,其中就有不少价值连城的山西出土佛像。据说当时怀特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一直将这些文物古董散装在其他传教士的行李当中,“化整为零”运回加拿大。根据《加西周末》记者查询,中国(民国)直到1930年才有了第一部关于文物出口限制的相关法律。而安大略博物馆现存的一些材料也显示,怀特所“购买的”中国文物都是通过了正规的法律审查并曾向中国和加拿大海关申报。在这些加拿大博物馆眼中,这些黑纸白字的签字文件证明了他们购买文物的“合法性”。王东辉在谈到这些加拿大传教士的时候就说:“由于法律漏洞,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途径从中国的文物贩子采购来的,虽然价格不高,但是远比那些八国联军之类的掠夺者要好太多!”
  中国文物进入加拿大的第二个途径是通过20世纪中后期的华人移民,大部分是通过一些来自香港、台湾的移民自己所携带的私人藏品。这条特殊的“民间途径”也和中国当代一些历史进程分不开。十年文革,由于对古物的“崇拜”和文革“除旧”思想的背道而驰,中国大陆的收藏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很多民间收藏品被毁之一旦,只有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也在文革时开始衰退,虽然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民生有所好转,但是当时很多生活资源的缺乏特别是对轻工业制品的极度需求导致了很多走私贩子铤而走险。他们目标瞄准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和香港。
          这些文物贩子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将低价收购自民间(盗墓者、倒爷和私人收藏者)的文物(不少是出自广东十三行)偷运到香港海域并和香港的走私贩们交换一些当时大陆还很难自理自足的生活资源。这些原本来自广东或者福建的民间文物最终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前的移民潮一起来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7 00:54 , Processed in 0.0528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