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加拿大人深爱Tim Hortons文化
6 X: f1 k/ p# ]1 }# j( O | | |
; p5 T' r, h6 {3 z 文化人类学家麦克克莱肯( Grant McCracken)最先观察到,在加拿大Tim Hortons咖啡店内,衣冠楚楚的大公司主管和衣着褴褛的失业工人同时享用咖啡,谁也不会感到尴尬。 / E- {, ?8 l! u# c2 `
8 h5 ?' ~4 j+ [& |
, C1 j8 [+ h$ ~ i; I7 [, O- K6 l& m) N
| 约克大学专攻国内国际品牌专业的营销学副教授、Schulich执行教育中心执行主管米德尔顿(Alan Middleton)说,在星巴克或其它品牌咖啡店,能看到这种场景吗?而Tim Hortons属于所有人,无论男女,这是加人对Tim Hortons爱恋久久不变的主要原因所在,而且这种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爱。
1 l [- l1 j6 \% r 加人深爱Tims 8 t9 y& X, }0 S6 x5 p0 @$ t6 Y/ j# C
加人爱用Tims爱称来代替Tim Hortons。近日,Tim Hortons宣布与汉堡王合并,为缓解加人心中失望和恐惧,Tim Hortons专门做了整整2页的报纸广告,承诺合并后Tim Hortons咖啡仍保持合并前原样,但实际上,Tim Hortons此前一直为美国人拥有。1995年,Wendy's 国际收购Tim Hortons,直到2006年才分拆出来成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
+ e# @1 W% A4 F; e, ` 分析人士说,Tim Hortons所有权归谁,加人似乎并不关心,也不影响其加拿大身份标识。米德尔顿说,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咖啡连锁,Tim Hortons在全国拥有3,600多家分店,在品牌调查中一直领先。
! {8 F# m6 r. [- L% I* \ 的确,Tim Hortons对社区的贡献,对地方体育俱乐部的赞助,在学生计划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儿童基金会等,都为其赢得巨大的社会声誉。 , i7 K. ]. _) E) ~
不关爱国主义
+ c0 x9 W+ K% G# E, I 加人对Tims的热爱,其中虽有自豪成份,但并不很鲜明,因此并非出于深切的爱国主义。米德尔顿说,对于爱国主义,加人反应并不强烈。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对于加拿大Molson Canadian啤酒“我是加拿大人”的咆哮体广告词,许多加人就觉得奇怪,觉得为什么作为加拿大就了不起了?这就说明,加人不是靠爱国主义消费,而是看一个企业能提供什么来消费。 4 k3 o; x- d5 n, d6 o! s/ ]: a
米德尔顿说, Tim Hortons的成功,是扎根于社区、想消费者之所想,同时又能不断推出新产品,高效的市场推广和广告策略等综合因素所致。Tim Hortons一些真实故事广告,催人泪下,能引起加人共鸣。同时,Tim Hortons不断强调自己的产品好在哪,饮料有哪些好处,是真正的物有所值等,也就是有自己的价值主张。
6 T; q4 A" I0 ^' ]) V 《Double Double:一天一杯咖啡,Tim Hortons如何成为加人一种生活方式》一书作者亨特(Douglas Hunter)说,Tim Hortons非常精明,不是一味强调自己如何重要,而是围绕人来做营销,讲述人们的真实故事,让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一个企业总是强调 “我对你们以及你们的身份标识如何真的很重要”,就真的很危险。
4 Z$ h, A3 b, ^ i! K, u, r8 } 加拿大的文化现象
5 ?( Q2 P, e: H! d+ O. I$ |7 W 亨特说,Tim Hortons 能成为一种加拿大文化现象,得益于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甜甜圈店绘图,图中许多人坐在一个咖啡桌前,讨论当天发生的事情。这张图虽说没具体指出是Tim Hortons,但当时Tim Hortons是加拿大最大的咖啡连锁。谈到咖啡甜甜圈店,自然就会想到Tim Hortons。 " F% ?- }. W1 t
在Tim Hortons,人们会觉得可以见到这种社会阶层的人,进而又衍生一种新生自然现象,即人们觉得,Tim Hortons是能见到普通加拿大人的地方,也是唯一能看到政治人物的地方。
/ Q0 {/ z: @) j O$ D, a 他说,早在2012年创作期间,就发现媒体注意到Tim Hortons 选民这一现象,就在想为什么老在谈Tim Hortons 选民这个词,后来想明白了,原来人们就是爱去Tim Hortons 。如今,Tim Hortons像double double(咖啡加双倍糖和奶)和roll up the rim等词汇,已经成为加拿大英语专有词汇了。( v: a& `2 q/ V0 _: G. e) k
| -9 @* G7 h d/ U1 h4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