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低调 魁省新一代的华人正在改变 来源网站:RCI) E, Y/ S1 H# c$ G+ p
2013-06-03 21:52:14 尽管华人在加拿大法语省份魁北克定居已经有125年的历史,人数也已经超过十万,但是长期以来,华人是该省少数族裔群体中相比之下最无声无息的一群。魁北克省海地移民中出了米凯伊.让(2005到2010年的加拿大总督),伊朗移民中有魁北克团结党负责人哈迪尔,现任省文化部长科托是喀麦隆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是在原籍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Andrew Wan来自阿尔伯塔省的一个香港移民家庭。他回忆说,他在2008年刚到魁北克省时,对当地华人的这种状况感到很惊讶。“连埃德蒙顿的华人社区都比蒙特利尔的有活力。”
/ F* Z6 _" ?. W( H. U" Q5 L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被“101法案的孩子”改变。他们是在1977年魁北克省通过《法语宪章》后出生和受教育的一代。魁北克省半月刊《时事》和加拿大广播公司法语电台采访了他们中的几位。; J: ]' f6 c5 _" K2 p1 c9 j
4 |: {! F$ [, z: m! d 2 H7 h( X8 I3 t/ v
新民主党议员刘舒云(Laurin Liu) 低调而辛劳的上一辈
) O1 b8 o+ K2 X# i5 Q魁北克省华裔青年专业人士协会主席Virginie Tan说,她的父母那一辈人,一方面有语言障碍,另一方面,他们的全副精力都放在谋生上面,为了让下一代享有最好的机会而日夜劳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华人确实不爱出头露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要谨慎,要谦虚,管好自己家里的事就行了。! o# C: d- `$ T! E1 U3 e
第一代华人移民执着地坚守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种执着尤其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蒙特利尔青年商会主席陈光耀和Virginie的家庭环境一样,都是一进家门就得说汉语,看中文电视台的节目。* m' v; V% n+ ?( I0 [, J
另一方面,过去魁北克省由天主教会把持的学校不接收非教徒,绝大部分华人学生被排除在外。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陈光耀回忆说,他是最早一批上法语学校的华人孩子。2 `+ s; c( y7 z1 ^2 V" V" ~7 I
101法案的孩子
" q2 C$ f4 b: X- c- ?% w0 Q' \. i1977年,由魁北克党领导的魁北克省政府通过了被俗称为“101法案”的《法语宪章》,把法语定为魁北克省的官方语言。这项法律对魁北克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从陈光耀那一代人起,大部分华人移民的孩子开始上法语学校。其中一些人从此偏离了父母为他们设计的生活道路,说着一口魁北克口音和本地人一样浓重的法语,闯进了主流社会。
. m, T. b8 S4 h: @陈光耀说,老实本分是华人社区看重的品质,他父母其实不希望他“兴风作浪”。陈光耀的专业是骨科治疗。以一般华人父母的眼光看,这是个实用的技能。但是陈光耀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骨科治疗师。他在魁北克大学三河市分校上大学是就担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更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现在他不仅是蒙特利尔市青年商会主席,还是魁北克省法语高等委员会唯一一个少数族裔成员。
' W# v; N; a% Q8 ]) ]% Q/ s2 _今年32岁的Virginie Tan在法国出生长大,2002年才随父母定居魁北克省。她2004年获得拉瓦尔大学MBA学位后进入金融界工作,不久前当选为蒙特利尔市华裔青年专业人士协会主席。她观察到,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主流社会政界和商界。
3 l/ {6 I# w# \! _6 ? d+ W政界新星
/ J( w: K H7 G' r说到政界,就不能不提刘舒云(Laurin Liu)。2011年联邦大选,新民主党在魁北克省掀起“橙色风暴”,几个年轻人一夜之间从积极分子变成了联邦议员,当时年仅20岁的刘舒云是其中之一。她当选后,很多人只看到她借对了“东风”一举飞进众议院的幸运。但实际上,她从16岁起就积极参加新民主党的活动。上预科时在学校里成立了新民主党俱乐部,2009年担任了新民主党魁省青年会主席。8 O, Z' P n* ~0 n$ V* A
刘舒云的父母上个世纪80年代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加拿大,相对于老华侨来说,他们本身就属于年轻一代的移民,对两个女儿的教育较少传统方式。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刘舒云基本上不会说中文。但是这并不妨碍她被人们看作是年轻一代华人踏入主流社会、走上政治前台的代表。% ~* o/ X# a# a. q; F8 _
2 q9 [# S+ C9 K, i$ K0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