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0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史] 为什么说李自成自始至终并没有失掉民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1: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李自成自始至终并没有失掉民心

    姚丰辉/文

    现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李自成大顺军进北京后对军队管理松懈,让士兵抢劫平民;高层爱财,腐化堕落,特别是牛金星之流迎来送往腐化堕落,爱摆官架子;大军都居住城里有强迫居民分摊供养士兵,让居民不堪重负;大将刘宗敏对前朝官吏追赃助饷”,大肆用刑相当劫财;抢占前朝宫女陈圆圆,使宁远军主将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逼迫吴三桂投清等。并以此证明李自成失掉军心民心,导致失败!事实真的如此吗?通过阅读,笔者基本知道了李自成进北京,绝不是因为腐败失民心军心导致失败,而是对当时形势预判有误导致措施失当。主要忽略了一个劲敌满清多尔滚导致的结果!当时,满人养精蓄锐,兵精粮足,而且进退有余,李自成一直打仗,连一刻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一直疲于奔命,对付一个大明朝就接应不暇,怎么经得起满清突然后背上插上一刀?

    现在中国人,估计很多是满清后裔,说话太没有良知了。 居然说出“满洲人虽然很暴力的,到处杀人,但当时汉人反而很拥护满清的”这样的黑心话!

    知道汉人反满清有多强烈吗?都是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的反满清!而满清对汉人唯一回应就是屠杀,满人手上沾满了汉人鲜血,直到满清统一,死在满清手上的汉人少说有几千万!怎么中国人对杀人恶魔的满清就感激涕零了?满清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对汉人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汉人蓄发穿汉服强加改变,这难道不让汉人从骨子里反感?满清的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难道不是灭绝人性的残酷大屠杀?而且,真正引满清入关屠杀数千万汉人是吴三桂而不是李自成,居然都骂李自成,不去骂吴三桂,还把吴三桂当英雄吹嘘,竭力贬低栽赃李自成,这个民族难道都成了满狗了?其实,历史上李自成隐退江湖后,他的数十万大顺军还在,一直担负着为了民族生存而战的责任,虽然与满清每战每败,依然一直到十年后还坚持抗清!

    一,李自成进北京并非军纪涣散

    据说李自成进攻北京只有十万军马,当时的北京守军只有二万人,而且大多是老弱没有战斗力的明军。所以,李自成在战略布局上就给北京十万精兵,并且由自己亲自率领打进北京城。考虑到十万人马占领北京,然后坐拥京城号令全局,稳定北方局势不成问题,像对付吴三桂二三万残余大明宁远军,或招降或消灭应该是小菜一碟,所以,当时李自成认为进北京十万兵马足以可以稳定北方这应该是历史事实。

    而有人说李自成进北京城十多万人马由北京居民分养,还说五家分养一名士兵,这都是扯淡!想一想,旧北京满打满算人口不会超过四十万,又由于崇桢十六年北京城发生过大瘟疫,人口减少将近一半。这也就是说,李自成进北京时,其人口不到二十万。而且这不到二十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人口处在饥饿的边缘地带穷人,百分之二十的官宦富户。你说李自成的士兵要抢劫这些穷人也没法抢啊,居民自己都在饥荒中自顾不暇呢! 十万兵马这得要求北京城要多少户才够摊派完,起码要五十万户才够摊派完。打北京城里一家平均四口人,那么,就要求北京要有二百万人口才够得摊派养李自成十万士兵!看看,旧北京最多容纳四十万人口,明崇桢十七年因为大瘟疫李自成进城时北京城最多二十万,还要算连饭都吃不饱,在饥饿边缘的居民,这些人有经济能力供养士兵吗?。

    这样看来,清史中说李自成十万人马都在城里由居民摊派养是最大谎言!根本没那回事!细心明白人一看必然会质疑:十万军马全由北京城三四万户居民能养得活吗?真实情况是,四万户中分摊到五户共养一个,北京城里的居民最多只能养八干人马差不多!不可能十万兵马都在城里强迫居民分摊供养士兵的事!李自成顶多不过八千人马安在城内,实际上李自成只不过把他的五个营的亲兵安扎城内,其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马安扎城外。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传说的十万大士兵在城里抢劫的是发生!看来清史说大顺军军纪涣散抢劫居民应该是栽赃。

    如果有人问:城外上十万人马吃什么?难道不是吃北京城里的粮食?那我反问你,北京居民产生粮食吗?这些居民还需要李自成供应粮食呢!这事让我想起当年日本人占领上海后,上海只有几天断了外运,进不来大米,上海居民就开始发生饥荒,当饥荒开始蔓延,就有上海头面人物到日本人那里央告,日本人才放开禁运让粮食进城!告诉你,李自成不可能抢劫城里居民的粮食,而且因为北京是他的将要作为的首善城市,还需要他的养护,北京二十万居民一刻都不能断供给,这是常识!   

    正是由于为了保障北京的物质粮食供应,确保首善之都的稳定,是新政权收买人心的首要,所以李自成在他的战略布局上才把江南湖广粮食供应地区看得特别重要,布局派遣大顺主力南下江南打通南北通道。你要知道人们往往忽略李自成进军北京城的同时,还将他的主力二十万人马,由大将袁宗第、郝摇旗率领进军湖北湖南的天下粮仓地区!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打通向北京运送物资的通道,便于将湖广地区的粮食运来供应京畿重地,以稳定人心啊!这种措施应该说是具有长远大局眼光的战略布局的,并不是有的人说的,李自成没有战略眼光!我之所对李自成的智囊集体有些信心,并不那么小看,是因为他们是民主决策。

    但感到惋惜是他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满清多尔滚这一招。满以为、吴三桂应该是大顺军的小菜,六七万人马就可以让他怎么也翻不起浪,没想到关三桂后面还有个多尔滚,使大顺功亏一篑!!!

    二,大顺朝并非腐化堕落丧失民心

    再看一看当年李自成进北京时候的天下局势,尤其是十分险峻的北方社会局势。由于崇祯一朝是一帮书呆子儒棍东林党人治国。他们腹中无治国良策,只好用最愚蠢禁锢的办法维稳:他们重农抑商,禁锢一切,愚民弱民,搞得国家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导致明末的民间财富在十几年被取消収刮殆尽。,全国性的经济萎缩,民生破产,饥荒连连,人相食,大瘟疫,白骨露於野,尤其是北方更是赤地千里,大片大片土地荒芜人烟!因为,老弱病残的不是病死就是饿死,再不就是被逼死或杀死,而身强力壮之民三五成群聚啸山林,纷纷造反。所以大明朝气数已尽,已经到了大崩溃的时候了!

    而当时一支造反队伍李自成农民军打进了明朝的的心脏北京时,前朝上吊死崇祯皇帝在北京留给他的基本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据说大顺军在整个皇宫内库翻来找去只找到数万两银子。明朝国库空虚,穷的叮当响了,这是让李自成没有想到的事。他原来指望打下北京后,可以在大明国库里找到让他不用担心军队的吃喝调动费用,并可以有足够钱搞建政的各项花销。没想到一切让他大失所望。

    李自成深深知道自己距离成功就那么一步之遥,现在面临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而且这种机遇必须抓住一定不能放过。因为这么多年他一直打仗,连一刻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一直疲于奔命,现在最需要的,也是当务之急就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更快点建立新政权执掌大局!唯有赶早建立新政来安抚民心才能使大局安定,然而,现在面临的却是建立新政权财政困境。

    说来说去,那时候李自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钱!

    你没钱总不能派兵到处抢吧!就是到产粮区也要花钱在农民手上买啊!迫在眉睫就是军队面临饿肚子,士兵设饭吃要哗变,最不济也会抢劫,跟前朝崇桢一样拿不出钱使前线官军哗变抢劫民间老百姓一样。北方多年民生萎缩,很难筹备军需,原本打算打下京城筹钱给养军需,没想到,堂堂大明皇帝比他还穷。想建政需要各项开销。怎么办?于是,发动前朝那些东林党人官吏富人捐款是最好的办法。

    不是说李自成大顺军进北京城,那些前朝文武官僚都来归附吗?不是很多东林党之类有钱的官僚想投降新朝为官吗?李自成进城仪式上,的的确确那些官宦大户,商户小贩一应居民等都箪食壶浆,手举“顺”字旗夹道欢迎的!好,现在正是表明归附决心的实际行动的时候,发动大家捐吧!于是李自成对他们和颜悦色,几乎是央求说:你们既然都拥护新朝,那就拿出实际行动来捐吧!俺不会亏待的!可是,别看这些前朝官吏家里的确有钱,而且嘴里说拥护新朝,但要实际行动却个个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

    应该说这些前朝官吏也大多是前朝东林党人之类的贪官污吏,绝对不缺钱!按说家家多有窖藏,有的几代都用不完的财宝,然而他们就是不拿出来捐给新朝,都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就是要他们买新朝职位,他们大都拖延观望,有的只是口头上支持新朝,暗中搞鬼,有的捐一把票子应付应付根本不济事。

    原来,在崇祯皇帝在临危之际也曾经发动过皇亲国戚官僚大臣募捐活动,那些铁公鸡们照样也是一毛不拔的。看看历史记载:《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便是这件事情:"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臣宰助饷。 大学士钱士升拟下之法司,不听。”

    所以说,大明朝亡就亡在这些东林党人之类的贪官污吏如此贪得无厌,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要。这也证明,后来刘宗敏用强制手段逼捐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请问你不逼捐他们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会拿出一点点的,以他们这种对财富的贪婪,这种自私自利一毛不拔的德性,不逼捐能行吗?故此李自成也想明白了:必须有一个强制措施让这些铁公鸡的官宦富人捐款助饷,要靠他们自愿不大可能!

    然而,因为在进北京前,早在西安的时候,李自成制定了一项政治上的大正方针政策:

    1,1644年正月,称大顺王,,颁布了均田免赋或“均田免粮”政策”,已经深得民众拥护了。

    2,不以杀立威政策,不以强征暴敛政策。口号是:三年不征,一民不杀。这些都覆水难收。

    3,进北京城对前皇室和前官僚的怀柔政策。还给崇祯举行了葬礼,这是表象大顺朝的行使仁政的表现不能前功尽弃。

    4,李自成重视工商业政策。“招商赈饥”、“平买平卖”和“公平交易”,是李自成农民军提出的鼓动口号,也是其工商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当时,李自成推行的是收买民心的德政,对前朝官吏都是怀柔政策的。事实证明,李自成进驻北京后对屌死的崇祯皇帝实施厚葬,并举行盛大葬礼就是证明。难怪有人说,大明朝面临两个最大的强敌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而两人中张献忠还好对付,而李自成却最难以对付。为什么?李自成得民心啦!在当时天下大乱,各种政治势力蜂拥而起,包括北方的后金势力,张献忠势力,罗汝之势力,明朝的政府军及其地方军阀武装等,都纷纷举起屠刀大开杀戒,目的是以杀人立威,企图用屠杀手段震慑人心,服膺天下。而李自成却在此时提出不以杀立威政策,不以强征暴敛政策,口号是:“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确了不得,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比较文明进步行为!

    当时,明朝有位叫马世奇的官员看得比较清楚,并要求明朝官军向李自成大顺军学习,让明朝的督抚镇将约束部下,令官军不不要虐待老百姓,用以收拾民心。他在《廷对》一文中说:" 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可见,李自成在当时的确得民心,大顺朝的兴起应该是民心所归,李自成能够攻下大明朝的上都北京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厚的民心基础和政治资本的。

    正如马世奇云:“.......而贼又为散财赈贫,发粟赈饥,以结其志。遂至(民)视贼如归,人忘忠义。其实贼何能破各州县,各州县自甘心从贼耳。故目前胜着,须从收拾人心始。收拾人心,须从督抚镇将约束部位,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 ----《北略》

    所以,当李自成在北京城皇宫里酝酿追赃助饷时候还是比较慎重的,特别还召开高层会议商量,民主开会决定追赃助饷”事宜!

    据说在这次“追赃助饷”讨论会议上,牛金星、李岩等文官在会上是反对追赃政策的,说这种违背既定方针的决策恐怕影响不好失去民心,但以刘宗敏为首的武将反问他,没有钱士兵们兵哗变怎么办?牛金星和所有的文武听了都沉默了。显然,“追赃助饷”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是形势所逼。

    总之,除了追赃助饷,李自成进北京前后对前朝官吏、前朝皇室都是怀柔政策的。李自成本应该是宽宏大量的雄才大略之人,他对于大明皇室的待遇也不错,诸王归顺者多受封赏,对崇祯皇帝的三个小王子并未杀戮,还收为义子。最主要的是还专门为前朝崇祯皇帝举行隆重葬礼。据说当李自成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昏死在地上,还曾叹息说: " 上太忍,令扶还本宫调理" 。对平民百姓一个不杀,赋税一律不征!其仁慈之心比较明朝或满清不知道要强几千倍!

    根据大顺朝既定政策,是“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其实就是:一,不以杀人立威天下;二,不以强征暴敛扰民!也正是李自成这项比较受到人们称道的政治主张拉拢了民心。这就是为什么当李自成把“追赃助饷”提到议事日程上时候比较慎重的。令文武百官都参加讨论,畅所欲言。据说在会议上牛金星、李岩等文官表达了反对追赃政策,说样有违既定政治方针,恐怕影响不好而导致失去民心。但刘宗敏等武官反问他们:没有钱饷士兵们抢劫哗变怎么办?牛金星和所有的文武听了都沉默了。可见追赃是不得己,因为新政权太穷了,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没有钱谁跟你办事?士兵没有吃的都不打仗去,抢劫怎么办?新政府没有钱怎么去实行一系列建政事宜?

    于是,前朝那些东林党人之类的百无一用的贪腐官僚受到整治,得到应该得到的报应。据《平寇志》中记载,“(大顺军)其所得金,大约侯门十之三,宦寺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共七千万两”!从这段文字看,李自成还算是比较仁慈的,只不过取其很少一部分赃款,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难怪有人说,李自成进北京对前朝官吏,前朝皇室采用怀柔政策,不以杀立威天下错了。认为李自成之所以没有成功就因为太仁慈了,没有对明朝的皇室和官僚大开杀戒!李自成进北京成一个多月,没有用杀人的办法震住局势,对敌人太仁慈了!比如,为崇桢办丧礼,还亲自收留崇桢三个儿子眷养,笼幸前朝宫女,对东林党人这些贪官败类逼赃少量钱财然后放人,而不是彻底谋财害命,杀人灭口!导致被逼赃的文官出来乱说话,甚至造谣惑众,导致京城内外舆论熊熊,使大顺做好对吴三桂的统战工作一下子泡汤!

    但公平公正的讲,大顺朝建政不拿这些前朝贪官污吏追赃拿谁?难道拿那些一无所有的老百姓开刀?如果那样与腐化堕落的前朝政府何异?“追赃助饷”的政策实施,且不去论对不对,但笔者知道李自成与历史上的满清或大明东林党人儒棍们比较的确要有仁慈之心得多,不像他们惯常以穷苦老百姓为募捐对象去强征暴敛,尤其是以杀人立威政策!

    据说以杀人立威,屠杀老弱病残减轻社会管理的负担,是儒棍们的信奉的治国平天下理念!就是历史上东林党人,张献忠,满清,曾国藩、曾国佺们都信这个,但李自成不信这个,他在一个普遍视人命如草芥,极其混乱的时代,能够不以杀人立威,而以“一个不杀”来收拾民心已经非常了不起的德政,这其实就是文明与野蛮的高低之分!

    这里应该说一下,李自成第一幕僚牛金星。据说此人是大顺朝的宰相人选,被人诟病的是说他摆架子,迎来送往搞铺张浪费,对上位当官很积极,对民生不感兴趣。笔者到不这样看,为什么?大顺朝马上要建政了,总领国事的牛金星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日理万机,应酬多,既要与方方面面人打交道,又要筹措各项事宜,迎来送往很正常!尤其牛金星带头反对“追赃助饷”决议,认为违反既定方针政策,害怕影响民心更能说明他讲原则的。有人说他热衷于建政是为了早点当宰相,过过当官的瘾就更加莫名其妙了。想一想,当时大顺朝越早建政就越有利于大顺朝稳定大局,越有利于稳定就越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大顺第一谋士的牛金星不积极参与建政事宜谁参与,不积极筹措谁筹措?应该说,李自成占领北京前也好,之后也好并没有丧失民心!

    三,李自成部属刘宗敏真的掳走了陈圆圆吗?

    陈圆圆何许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吴中青楼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崇祯十五年曾经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献给崇祯,其时战乱中崇祯皇帝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田畹占为私有。一日吴三桂在田府遇见陈圆圆美貌,一见倾心纳为妾。

    此前陈圆圆在吴中还与冒襄有过一段情缘,二人感情缱绻,申以盟誓。此后冒襄因丧乱屡失约期,正是感情数落时候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的。看来陈圆圆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的青楼女子无疑。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率全家38口人投降了大顺朝,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刘宗敏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成为带路党,领清军入关才导致李自成的失败!正所谓多情的吴三桂为了一位风尘女子陈圆圆:“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此时此刻,吴三桂的父母亲大人及其全家几十口还都在京城李自成手上享受着优惠待遇呢!

    你真的相信原本妻妾成群的吴三桂为了一个地位卑微的青楼女子陈圆圆,,置父母亲人及其全家38口人的性命于不顾,而“一怒为红颜”吗?反正我是不信的。理由是:其一,作为官宦士大夫的吴三桂,平时言传身教就是一个“孝悌”,那是一个最看重的“忠义”、“孝悌”的时代,吴三桂不会抛弃父母家人的安危不顾,而专门守一个“情”字;其二,实际上,在他投降满清之前他爸妈并没有死,还在李自成那里做人质,应该还在享受优惠待遇,他不会因为一个青楼女子而“恸哭六军皆缟素”的,这是常识。其三:玩了很多女人,并且妻妾成群的吴三桂,当时三十多岁了,而且又是乱世的军头,玩痞气比谁都强,走到哪里都不会缺女人的,咋就像十几岁的小青年成了天下第一“痴情”种呢?所以不可信!其四,就算是退一步说吴三桂是天下第一“痴情”种,他何不在宁远前线将陈圆圆带在身边以抚慰那颗相思之心呢?以他的高级军官的身份,带个把家属随军伴驾不成问题的。

    由此看来,吴三桂的因为刘宗敏掳走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才引清军入关是最大历史谎言!为什么?俺来分析分析:

    首先,据说《李自成传》的作者,小说家姚雪垠先生在论《圆圆曲》(《文学遗产》季刊198O年第一期)一文,认定陈圆圆当时已不在北京,早就到了宁远(兴城,在锦州南边)与吴三桂在一起了,不久病死。既然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的大家姚雪垠都认为,陈圆圆一直在宁远吴三桂的身边,也很符合我的推理,以吴三桂的高级军官的身份,既然他那么爱她,都盖过家人父母亲大人了,把她带在身边随军应该不是很过分的。有什么必要吃那份相思的苦楚呢?

    其次,刘宗敏掳走了陈圆圆也只是以讹传讹,不可信。史书说李自成的军法也很严的,尤其在北京一个多月,李自成对下属的约束更是非常严厉。军令中有“犯淫劫者立时枭碟(砍头),或割掌,或割势。”

    从这方面,刘宗敏不会冒着杀头去故意违犯军纪的,何况刘宗敏在北京城时候既有繁重军务在身,,又兼带了追赃助饷的紧迫任务,他哪有片刻闲情逸致去玩女人啊!

    其实,研究李自成的大家郭沫若先生就不相信刘宗敏会在百忙中去玩女人,所以他在《甲申三百年祭》没有提半句句刘宗敏掳走了陈圆圆的事情。也没有提到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溴事,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说:

    “他(指李自成)的军法也很严。例如:" 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单布幕绵。……

    军止,即出校骑射。日站队,夜四鼓蓐食以听令。" 甚至" 马腾入田苗者斩之" (《明史。李自成传》)。真可以说是极端的纪律之师。别的书上也说:"(《甲申传信录》),严格的程度的确是很可观的。自成自己更很能够身体力行。他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与其下共甘苦。”

    可见郭沫若先生也是对此时也是不相信的!

    再其次,史书说,李自成在北京呆了非同寻常的,也非常忙碌的40天,这四十天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局。当初怎么变都是关键宁远边境的大明将领吴三桂的态度,显然,大顺朝对吴三桂统战成与不成是关键。而要想做好统战工作关键就是要利用好在北京城里的吴三桂的父母家人,没有这方面的优越条件李自成不会任由吴三桂在宁远边境自由活动40天的。没有这种优越条件李自成、刘宗敏是不会在北京焦急坐等40天的。作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的得力武将,在火烧眉毛关键时刻,刘宗敏难道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非要为了一个风尘女子破坏统战工作和关键的全局计划?安抚好吴三桂家属事关大局,是谁都知道的重中之重,刘宗敏不会不知道的。知道真实历史的人不会忘记大顺军上下那焦急等待吴三桂动静的40天,吴三桂做出何种决定事关成败!刘宗敏既然关注并焦急等待吴三桂做出何种决定,绝不会去抢他女人,这是常识性逻辑!

    最后,说起来历史事实的确是李自成、刘宗敏以吴三桂父母及其38 口家人做人质逼吴三桂就范,吴三桂也答应按李自成的要求去做,即前来投降大顺朝。而当吴三桂食言并反戈一击,他的父母及其38口家人自然被李自成处死以报复吴三桂的食言。但问题是,为什么李自成大顺军在处死吴三桂38 口家人以报复同时竟然没有处死吴三桂最心痛的陈圆圆来彻底报复吴三桂呢?这个很怪异!按说当时陈圆圆还是导致大顺失败的关键,而且一直在北京李自成手心里攥着,既然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何不在退出北京前杀掉吴三桂最上心陈圆圆加以报复,岂不比杀他父母家人更痛快!居然还让吴三桂后来在北京与陈圆圆相聚了,随了吴三桂心愿!如果你硬要说是身为“流匪”的李自成、刘宗敏也是“多情种子”舍不得杀陈圆圆你就错了,大错而填错!

    到底是什么促使吴三桂出尔反尔,置在京城家人的性命安危不顾,对大顺朝反戈一击呢?笔者认为,是谣言,是京城里传出的对大顺朝恶毒中伤的谣言!谣言的制造者不是别人,而是那些前朝被刘宗敏逼捐又给放出来的东林党人之类的官僚。因为,被逼捐才对大顺朝心怀不满,耿耿于怀,于是就制造谣言:大顺军为了逼捐已经将吴三桂父母家人抓起来了,以致舆情汹汹,竟至有人言之凿凿,说吴三桂父母家人已经被大顺军杀害了!

    本来吴三桂并不愿意投降大顺朝的,因为父母家人在人家手里才答应下来。正当犹豫不决的吴三桂听到谣言后,竟被谣言一激,便毅然做出此后的决定。尽管他心里也明白,不一定父母家人真的死了,但他还是为他们发丧,全军裹白布带孝,并在此发誓与大顺朝不共戴天!这也算是堵塞了当时的悠悠之口,但他害死了父母家人的历史事实是他没法堵塞的!

    四,关于李自成军的战斗力

    真实的历史是李自成进军北京时候,安排在北京地区的中央主力总共十万人马。后因为对吴三桂统战工作没有做通,发七万兵马打山海关吴三桂,不料吴三桂暗暗勾结满清联手,在一片石伏击李自成,致使大顺军在不知情情况下遭到后金多尔衮突然袭击。此一战,李自成七万人马损失过半,剩下的人马逃回北京收拾了细软整顿人马撤离了北京。当时,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大顺军中央军主力剩下六万不到回到西安老窝根据地。而与此同时,满清多尔衮攻入空虚的北京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做起了摄政王。

    多尔衮坐镇北京后,在朝堂上以君临天下眼光扫视了一遍天下豪杰,看看谁有资格与争锋,唯一李自成耳!于是决计调重兵先灭了李自成再说。出于慎重考虑,他立马调动东西二路大军,总计十几万人马绝对优势兵力向陕西进攻。东路军以多泽为首的三个旗,总共八万人马直逼潼关。西路人马,由阿济格和吴三桂率领,总共七万人马从四川绕入陕西,两路兵马从东西两路并进,数倍与李自成大顺中央军,还不放心。不久多尔衮又加了东路大军的红衣大炮和二万人马增援部队,多尔衮这次对李自成下注总兵力在十七万开外。

    当时李自成从北京撤到西安后潼关主力不足六万人,其在南方河南湖广地区的大顺军三十万人马不在手边,远水救不了近火。东路大军中,亲王多铎、智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统领的八万人马在怀庆地区击败当地大顺守军后,于孟津县渡过黄河,十二月十五日进至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大顺军张有曾部驻于灵宝县城外防守,因兵力有限,被清军击败。多铎部在二十二日推进到距离潼关二十里的地方立营。李自成得到这个准确情报,知道驻防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部下只有七千余兵马,难以抵御多铎统率的大批清军主力。一旦潼关失守,老巢西安在所难保,因此他亲自同大将刘宗敏、刘芳亮等带领三万人马赶往潼关与巫山伯马世耀会和一起,其时在潼关大顺军总计不到四万人马。

    这时,李自成等到达潼关后发现先期到达的清军在距潼关二十里扎营正在做充分的备战,估计他们正在等待西路大军和红衣大炮及其增援部队到达同时动手。看来清军对李自成此战是异乎寻常的小心谨慎。没有十分的把握绝不动手,不仅仅对西安势在必得,而且对李自成大顺要斩尽杀绝!

    显然,多尔衮是对夺取潼关消灭李自成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和军力部署绝对都是大顺军三倍,而且安排的都是满清最精锐的部队,计划也相当周密,作了充分的策划无疑。

    十二月内增派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等统兵二万援军经山西蒲州渡河协征,并且急调红衣大炮十几门供攻关之用。为了打乱敌人的战术意图,李自成不待满清西路人马和增援部队和红衣大炮到达前,提前发起了潼关战役。

    十二月二十九日,潼关战役开始。大顺军主将刘宗敏先期偷袭清军营垒,夜间发起进攻失利。次年(顺治二年,1645)正月初四日,刘芳亮领兵偷袭清军营垒,又被清军击败;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队马、步兵趁月黑风高出击,受到多铎八旗兵全力反击,大顺军再次失利,步兵损失很多。初五、初六两天,大顺军连续利用夜间袭击清军营垒,由于敌我兵力悬殊都没有取得效果。初九日,清方红衣炮军和增援部队到达,这时,清军东路总兵力已达到十万,加上有红衣大炮助战,气势威猛。十一日,清军开始向潼关发起攻击。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加强防守。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随即潮水般大举进攻。在不利的情况下,李自成大顺军仍然顽强拼搏,力图扭转战局,一边固守潼关一边派骑兵迂回到清军阵后突击,干扰敌人的攻势,但都被清军击败。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清英亲王阿济格和吴三桂的七万西路大军已经进入陕北,与李过、高一功展开了战场。尽管李过,高一功在延安、榆林英勇抵抗,但因为不到二万人马怎敌阿济格吴三桂七万精兵,显然,清军西路人马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指向西安。李自成在潼关得报后,知道西安空虚,因为现在主力已经调到潼关。如果他继续在潼关同多铎部硬拼,西安必将被阿济格部攻占,大顺政权的文武官员、将士家属以及重要物资都很难保住。在两路清朝大军的合击下,李自成被迫决定主动放弃陕西,另寻出路。十一日潼关战役明显不利,他同刘宗敏、刘芳亮等率领来援主力奔回西安,十三日到达。当天就带领兵马、部分文职官员、家属和财物由西安经蓝田、商洛向河南撤退。十二日,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向清军伪降,潼关失守。

    有人说满清不可能用那么多人马进攻李自成,甚至有人认为当时满清没有那么多军队。想一想,满清每个亲王可以带一个旗的兵马。每个旗至少二点六万人马,至多的三万多人马,我们就按最少的二点六万算,八旗共有多少人,算一算?多尔衮西征李自成是四个旗加一个吴三桂宁远军,后有添加了两万援军,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多尔衮第一次在异国用兵不可能用劣势兵力去冒险发动远距离进攻,这不符合军事常识,因为,是首此大规模作战事,事关生死存亡大局,又是进攻关隘重重的名噪天下强悍李自成。绝对要用优势兵力。

    当时,在西安李自成手边的兵力主要是北京撤下来的六万人马,其余都地方上的守军。而他的不下三十万人马的主力远在数千里外南方湖广,远水救不了近火!

    天晚上,马世耀派人秘密送信给李自成,请他回师潼关,自己从中响应,内外夹击,击破多铎部清军。不料密使被清军截获,第二天,多铎以打猎为名,在潼关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设下埋伏,然后谎称举行宴会,把马世耀部下的马匹器械全部解除,一声号令,埋伏的清军突然冲出,把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余名大顺军将士全部屠杀。

    潼关战役持续了十三天,这是决定大顺政权能不能保住西北地区的关键一战。大顺军虽然通过顽强抵抗终于因为寡不敌众失败了,正月十八日多铎部占领西安。不久,阿济格部也到达西安。清摄政王多尔衮命多铎部按原定计划往攻南京,阿济格部负责追剿大顺军。李自成不得不带着大顺军家小,文职官员和辎重转入河南向南方撤退。

    五,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从中国历代内战经验看,绝大多数有实力逐鹿中原的政权的成功,都是最先经营北方,待稳定北方后,再倚重北方向南扩张。当年林彪经过深思熟虑后向中共建议经营东北向南防御的主张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中共调整战略决策,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确非常符合历史规律。

    李自成在西安决策大举东征,攻占北京,夺取大明朝的心脏没有错。但此前,他就应该想到在推翻明朝政府的时候,怎么来完完全全控制北方局势,尤其应该考虑到下一步将迎战清军的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李自成在进北京城之前好像从来就没想到过,当他攻占了北京后必然要和清军交手这件事,难道他的幕僚们从来没有讨论过女真满清曾经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大明灭亡后,满清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显然, 这是李自成最大的失算。

    当时的大顺朝的战略布局好像是;除了李自成亲自率领十万人马占领北京京畿地区,也许能够腾出几万机动兵力外,在北方所有地方的兵力都不足,都就算是他的老巢西安地区也没有安札机动兵力,仅仅留下少量地方部队驻防。他将大批主力机动部队分布在河南、湖广襄阳等南方地区。而北方的河北,山西、畿辅、山东等地兵力相当分散。这种部署对于稳定了大局后对大顺政权统治是有利的,但是分兵驻防的结果势必造成在京师地区缺乏足够的兵力。想要稳定北方局面相当艰难!

    显然,李自成忽视了把军事行动的重点放在北京地区的的重要性,他在北方集结的十万军队根本就不足以稳定北方局面,就算是勉强能够稳定局面,也只能侥幸求得关键时候,关外强大的清军不来进犯乘机入主关中了。然而,你想过没有,窥视大明江山太久了的满人,一旦有了机会会那么老实吗?肯定会乘机而入的。

    假如李自成能够做到大的占领布局“重北轻南”,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后做的所有一切失误,比较这战略布局失误根本不算事!什么“追赃助饷”,什么“一怒为红颜”,刘宗敏追赃手法太强硬都不是事儿!什么东林党人之类的官僚不服气,什么用人质诱逼吴三桂归降,什么吴三桂食言反戈一击都不在话下。这些都不会导致李自成这盘棋走进死角!

    一句话,只要李自成在北方有足够兵力,必定会直接占领山海关、宁远,锦州地区,吴三桂绝对没有翻盘的机会,那时候清军也不敢冒然入关,这是常识性逻辑。

    据历史记载,大顺朝曾在湖广荆襄地区部署了,以大将白旺为首的七万兵马作为南方战线的主力,但由于明军左良玉部进攻湖广承天、德安。白旺处于不能稳定南方局势的考虑,向李自成上书请援。李自成当即决定派绵侯袁宗第带领一支20万的庞大的军队由陕西奔赴湖广地区。显然,李自成这个决定是最大失策,你要知道袁宗第这20 万人马是大顺军攻城野战的主力,如果能够配合李自成进京的部队共同进入京畿地区,完全有可能做到攻占山海关,甚至拦截清军入关,从而进一步稳定辽东局势,稳定京畿地区的局势,使之连成一片。

    不错,白旺要想控制湖广、河南地区的确力不从心,但你不必强求他能够控制南方局势啊!应该仅仅要求他足够打通与湖广地区的粮道就达到目的了!只要南北粮道打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往京畿地区就行,先不要去管南方如何不稳定,更不要想在南方攻城略地,只要在南方存在就是胜利!先顾北方再说!因为,即使左良玉率领明军来袭击,以白旺七万人马防守绰绰有余,就算让左良玉取得局部胜利,只要粮道地区的安全,在南方有大顺的一支军队存在就成。待到李自成率领下大队主力还在北方,攻占北京坐稳了江山,回军击溃左良玉军简直易如反掌的。

    如果李自成亲自坐镇北京,并且以北京为中心不断经营河北,山东,山西,与老巢西部的陕西连成一个整体,北方局势大可以无忧了。到那个时候,可以从这些地区集聚钱粮招兵买马,壮大力量,待北方地区正式稳定后,可以令一大将率领足够强大的人马长驱直入直取南京,又令一大将率领一部分人马与白旺配合占领湖广稳定局面,待机进攻巴蜀,天下指日可得!

    虽然李自成进攻北京,从政治战略上看,直捣黄龙,擒贼先擒王,断敌之根本不失为上策,但从军事战略讲,因为北方布置是兵力不足,没有实施历史上的先经营北方,待稳定北方后,再倚重北方向南扩张战略决策。加上忽略了一个强大满清,中间又在北京被一个小小军头吴三桂算计坐待40 天,关键时刻白白错过很多机遇。等吴三桂与满人暗中勾结上了木已成舟,引清军入关是迟早的事。尤其不应该被多尔衮、范文超点中死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跟错误的对手遭遇。从此一溃千里,毫无翻身的机会。李自成农民军打的大明天下,被满人利用,乘机入主中原,让一个垃圾野蛮民族奴役中国百姓三百年,这是李自成大顺朝的不幸,也是中原百姓的不幸,更是历史的一个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30 03:15 , Processed in 0.0517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