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生活] 温哥华小留学生于林海命案忧思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13: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哥华小留学生于林海命案忧思录2017-09-30 黄河边



【写在前面】上周,失踪十多天的来自大陆的17岁的留学生于林海的遗体被警方发现,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匆匆消逝了。近年来,留学生在国外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所引发的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区的强烈关注。



据了解,于林海来自山东,就读于温哥华David Thompson中学。列治文皇家骑警接到报案后,他的父母急急从中国赴温哥华万里寻子,温哥华华人社区也展开了搜寻和救援工作。低龄留学生的自杀案例包括其他凶案,令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小留学生的海外生活的适应性问题。
温哥华曾经发生的两起留学生命案
命案之一:赵巍香消玉殒
2002年10月11日,一名叫做李昂的18岁中国男留学生向加拿大大温华地区北本拿比警署报案,称其在高贵林学院补习英语、留学已一年多的同居女友赵巍,于前一日晚22点出门购物返回途中失踪。20日,有人在Mission的斯特夫湖畔发现一具疑似赵巍、弃置于旅行箱中的女尸。后来证实,死者正是赵巍。赵巍失踪后李昂表现十分活跃,积极配合警方调查。10月22日正当警方查获关键证据时,李昂却于次日匆忙逃回中国。2003年2月凶嫌在北京落网,被控二级谋杀,由于加中没有引渡条约,此案一波三折,李被先判无期徒刑后又改为7年有期徒刑。
命案之二:留学生残忍弑母
2012年7月29日温哥华警方发现一个怀疑内藏人类肢体的皮箱,综合凶案调查组证实皮箱内死者为当年6月轰动一时的离奇失踪案主角、华裔妇女郭炼结。郭炼结为中国籍,时年47岁,广东省佛山市居民。她与丈夫同行来加拿大列治文探望其独生儿子,本计划于6月7日启程回国,但是却在计划回国的前一日失踪。,失踪华妇的儿子名叫汤远熙,2006年前来温哥华留学。他表示,当天早上将车停泊出租房屋外,准备将个人行李搬上车返回本来租住的地方,再回来接双亲及往买食物供他们在飞机上享用。拖着行李离开该房屋时,还看见母亲站在门口。他及后折返时便不见了母亲。他初时以为母亲可能是步行前往附近商场购买零食,未有在意。但后来一直未见母亲回来,才觉得事态严重,立即致电报警。最终警方发现,死者的儿子汤远熙就是凶手。此案汤被控一级谋杀,案件目前尚未了结。
于林海双亲在寻找孩子

低龄留学生面临的“四大杀手”
随着留学门槛的降低,中国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留学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然而,从决定出国的那一刻起,十六、七岁的孩子就注定要经历同龄人无法理解的难关。从千回百转的考试竞争,到背井离乡远离父母的失落。从整天被长辈关注呵护,到完全开展独立生活。每一项都是真切的考验。
低龄生心理不成熟且脆弱。年龄特别轻的孩子,离开了父母,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钻牛角尖,一旦事情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就会万分沮丧、觉得生活已经毫无意义。他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管道去发泄,也不懂得如何发泄,更谈不上管理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一旦累积起来,就非常可怕。而在目前相当一批低龄留学生中,常常碰到无法及时排遣负面情绪的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疏导,容易酿成疾病甚至悲剧。
华人社区在参与海上寻找
寄宿家庭不融洽缺少沟通。低龄留学生年纪小,而且正处在青春期,往往敏感、迷茫、缺乏安全感,本来这些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可以获得应有的弥补,但留学生活彻底地颠覆了原来的状态。特别是不少低龄学生都是寄宿在朋友、亲戚或者陌生人那里,陌生的生活环境和沟通能力的缺乏,让他们无法尽快融入当地文化。再加上,寄宿家庭的主人一般也不会过多地和孩子们进行沟通,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和每个人的个性、爱心、责任感以及亲疏程度密切相关。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父母期望大学业负担重。低龄生带着留学的光环来到陌生的地方,忽然发现一切远比想象中的困难,由于一下子无法很快地跟上学业的进程,自己又不愿意把困难如实地考诉家人或者同学和老师,于是,心理压力越来越重。缺乏关爱导致的孤僻和拒绝倾诉,与父母的殷殷期望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独生子女群体特殊性被忽视。目前的低龄留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代独生子女的问题,一直没有被好好引起关注。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直接现象就是中国家庭的“421时代”,一个孩子通常被2个父母和4个祖辈抚养,按照大陆的说法孩子被叫做“小皇帝”。在这种奇特家庭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心理发育会带来负面影响,而这种特殊性是以前留学群体中所完全没有的。一些研究认为,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合作性差”、“社交能力差”、“不能对待自身的冲动”等特质比其他非独生子女群体要高得多。
自杀者依旧值得同情
一直有一种说法,似乎抛弃父母去自杀的人不值得同情,或者责怪他们如此狠心,完全忘记了父母对自己的多年抚育,似乎非常自私。但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每个人在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一定有他们非常充足的理由,他们内心的痛苦比人们想象的都要大的多,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与他的的现实经历有关,而其他人完全不会知道。
参加了于林海搜索的一位来自上海的陈先生说,选择自杀的人其实相信都是心理很善良的人,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说他们脆弱、太不负责什么的,或许是他们的把压力放大了,他们把自己的那份爱看得太重了,以至于完全个人无法承受。就算他们是脆弱的,也不是我们可以感到自我强大的地方,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问题,避免以后悲剧的发生。
温哥华四川同乡联谊群的玉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她自己监管过寄宿生,很多小留学生都一直在压力当中度过自己的留学生涯。不少孩子到了考试前后两个月都经常失眠,相信那种担忧和焦虑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所以,不能只是看到于林海同学好像只是感情问题才轻生的,原因肯定不只是这些,不能简单化了。

留学生情绪健康亟待关注
成立已经22年的加拿大社区情绪健康协会执行总监陈雅莉周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们的对于同学的事件非常关注,也感到非常痛心。加拿大人每五人中有一人,存在着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个比例已非常高了。陈雅莉女士发现,人们愿意讨论与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却不肯面对精神疾病,许多人非常排斥。特别是小留学生的心理疾病,更是长期被我们所忽视。
陈雅莉(左)
陈雅莉指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缺乏家庭的关爱,他们面对学业、感情和生活的打击的抗压性是最脆弱的。所以,是不是每个低龄的孩子都适合留学,这是家长们需要特别严肃对待的问题。
陈雅莉表示,小留学生在温哥华期间要放下架子,主动与人沟通,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投入当地文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孩子的父母要注意自己孩子的些微变化,经常保持沟通。他们的协会已经成立了青年组,以后会加大对留学生和低龄生的关注,他们也希望社区一起来重视这个问题,把悲剧控制在萌芽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4-11-23 03:29 , Processed in 0.049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