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房价嗖嗖往上涨的今天,你相信加拿大只有不到4%的公寓是被海外买家买走的吗?Umm…其实这要取决于你怎么定义“海外买家”了。目前,加拿大抵押贷款及地产协会(Canada Mortgage & Housing Corp.,简称 CMHC)正在与至少8家政府部门合作,联手调查有关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房地产市场中的海外买家信息,在他们看来,至少应该把留学生也归到海外买家的范畴内去算才对。
多部门联合行动查热钱流入8 G! ?& j; k2 p# o
2015年,温哥华地区的独立屋房价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增长了约27%,平均价格达到了130万,“荣”登全球豪宅涨幅第一的位置,多伦多地区的独立屋均价则升至121万。随着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屋可负担性降低,蒙特利尔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买家,这三地的房屋交易量,占了全加拿大的一半以上。( [) }1 z0 p0 i1 x- U
CMHC之所以会做关于海外买家的调查,主要是高房价引发的民意沸腾。买不起房的人普遍认为一掷千金的外国土豪大批涌入,导致温哥华、多伦多的房价上升至当地居民无法承受的地步,而当这些买家把楼市炒高之后变现时,又会令楼市崩盘,因此,强调要求政府严控外国人买楼的呼声一直很高。2014年,CMHC开始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向房地产商询问海外买家的数据,得到的数据使之在2014年做出了“加拿大只有2.4%的公寓由海外买家拥有”的数据,在2015年,这个数字上升到将近4%,但依然无法令质疑者信服,毕竟,大量的独立屋、豪宅数据并不包括在内,而这些偏偏是被认为海外买家比例最高的房屋,CMHC主席Siddall去年11月就公开表示他怀疑海外资金的确推高了房价,尤其是在豪宅市场,“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豪华独立屋的房价暴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海外买家”。2 m. L) N6 O6 d4 ^2 v
可惜的是,现阶段加拿大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判断有多少房屋被海外买家买走了,这和美国情况非常不同。CMHC发言人 Karine LeBlan说,现在能做的只是在内部和专家学者、房产开放商等定期讨论,探讨寻找到一个能有效追查海外买家行踪的方法。
" ]3 D( ~, N$ S9 p
1 r, d. C& Z( \ 今年以来CMHC 加紧了对外国买家的调查行动。其核心分析师团队已召开数次会议,讨论数据收集的问题,并与8个政府部门合作展开数据收集工作,包括加拿大央行、加拿大税务局、加拿大银行监督委员会、BC省地产局、财政部等,合作部门还包括加拿大金融交易和报告分析中心,该部门主要负责对洗钱活动以及一万元以上的跨境交易进行监管。而CMHC内部文件也显示,该协会还试图从警方处获得洗钱犯罪相关信息。此外,CMHC还会对多伦多、温哥华以及蒙特利尔三地的房产开发商、地产局、地产经纪、律师等进行多方求证,以获得有关外国买家的详细信息。! A& j9 f/ ^7 [; [* F0 f2 T2 W4 H
% U( V- ?7 v. J4 E0 {* F |
! [, K& ?8 D- T留学生买房也要统计6 M/ k" m2 f1 t8 w
只不过,究竟哪些人属于“海外买家”呢?毕竟,这个概念太含糊了,其中既包括拥有双重国籍的公民,也包括短暂来加拿大接受教育、之后离开的留学生。CMHC 正在考虑重新定义。6 c+ K: F' a9 V3 H/ Z
他们决定使用英国房地产顾问公司Knight-Frank的标准:海外买家=永久居留在加拿大之外的人。这一定义意味着国际留学生的资金流向将被监管起来,因为很多批评已经指出他们带来的钱正在改变房地产市场;甚至那些在加拿大出生、在国外定居却还在加拿大本土拥有物业的人也会被算作海外买家。9 {1 B5 K/ F% J/ V
CMHC表示:“证据显示,温哥华很多物业是被留学生买下,留学期间他们和家人就住在买来的物业里,但是在加拿大,留学生只是短期居民,所以在决定是否这样的物业是否为海外投资时,应该把他们归为非居民。”资料显示,CMHC 与加拿大统计局以及移民部合作后发现,2014年只有不到18%的国际学生成功地申请了移民。
; E; u. l" f! f6 X) T4 A
此外,CMHC还在考虑是否通过监控驾照信息来判断买家究竟是外国人、游客还是可以申请驾照的短期居民,不过至少目前为止,他们还没决定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