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游客出境游走到哪痰吐到哪 自称花钱了
% P6 e5 e! K1 f |
1 j5 x- V& ^& ?& O5 k7 `7 A | 新京报 2013-05-29 00:13:39 | 近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120个字的指南内容涉及游客礼貌、节约、注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 ~0 e$ l1 w- u. S' E# |' m" K5 C9 d. E, ^4 Q$ P% W9 ~/ ]7 |
0 ~ t+ }# G) {, H. ^- D8 Z/ M @9 o | “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提及不喧哗、拒绝赌博色情、切忌冒犯禁忌、用餐不能浪费等。国内游的内容则更为详尽。其中指出,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这两个旅游文明公约并不是首次发布,是2006年10月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内容。昨天,记者多次联系国家旅游局宣传部门,未得到进一步消息。
; \2 i1 v [: k# F; I9 j( F j 旅游业内人士分析,国家旅游局此时发布以上信息,其背景是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近阶段频发,国家旅游局将上述公约重提旨在提醒各旅游经营者和游客努力克服旅游陋习。
# d$ c5 ^! B4 F- S “到此一游”出自何处? g+ ?' y$ | O5 g7 {( O
据可考证资料显示,最早出现于《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l/ X% P5 C9 u9 w
■ 链接 ) N9 x9 @2 I3 |9 m
国内旅游文明公约
$ Z. Y2 y6 a% D i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 w6 T) [+ p: P( b8 f% ~6 }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7 v) ~ K. j9 W6 x" D+ Z$ z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3 c' B A. A6 u8 @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8 z* x' x3 S, d; y& g# A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2 ^3 w& Y& J( ], Y7 O- \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 m* v! M6 L6 K* {: ]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3 h5 Y, |1 S( D- V8 D9 r2 i U7 q1 T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 w' A" B. j1 T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 d6 I! `6 [+ b: \& k- O3 o ■ 讲述
% y V$ o6 R7 ^2 ~. C/ {) X4 N" P 昨天,记者采访部分旅行社以及领队、导游,并随机采访游客。总结出中国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居首。中国游客还将抢座位、不排队等习惯带出国门。一项国际旅游网站去年的调查显示,中国游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有钱没礼貌”。( f$ I: I; X; t) O$ ]
十大陋习 4 y. y* x# e0 Z" J& L R/ Z# x; T
1、大声喧哗7 l9 v$ |( V# y( J% G0 e
2、乱扔垃圾 R# E5 [' x( g. Q6 E5 p
3、随地吐痰2 M% s- s# b- h- p; Y8 G1 ^
4、不遵守秩序
( B; y P9 I2 z( W4 T 5、破坏文物
8 y, P* D7 k) l' g! h+ e 6、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 T9 [: s& T3 ^. p 7、不保护环境
! V4 m" s' l4 X( _" r: H 8、吃自助餐浪费5 G+ \0 _: b% h7 p6 R. g! C, Q
9、不经过他人允许随意拍照' Z* L7 c& {: d9 C. O
10、衣冠不整参观庙宇或博物馆/ r2 K, G: f$ X' C1 F9 X
国人出境游有哪些陋习?
; a: H3 r3 n( i9 U1 T& A6 n* V 1 李勇 带团时间:11年 线路:欧洲 # K# y& h ?4 T
“走到哪里痰吐到哪里” ' Z3 O; T* v" W' b$ `' T
飞机还没有在悉尼的机场停稳定,旅游团中几位坐在后舱的游客就急不可待地站起来取行李,前排的老外齐刷刷地扭过头“围观”。三年前的一幕,李勇记忆犹新。1 R+ j- a( h9 B, \/ ^- m) T
中国游客没有秩序,似乎是他在欧洲带旅行团听到的唯一评论了。但这不是他最难以忍受的游客陋习,他最不能接受的是游客随地吐痰,因为在欧洲国家,随地吐痰这种行为几乎是绝迹的。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游客在景点吐痰,就已经不仅仅反映个人素质问题,折射的是中国游客的形象。
- s7 q4 P5 [' Z3 v$ U 他记得一次带团去意大利,团里有一位东北的客人,据称是退休下来的县委书记,他走到哪吐到哪,在博物馆里吐痰,周围的外国人投来异样和鄙夷的眼光。看到这一幕,李勇马上上前制止,这位客人并没听劝,还说“我花钱了,外国人咋毛病这么多。”李勇只好自己蹲下用纸巾把地上的痰擦干净。“被老外围着看,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 z8 b4 @- @4 f4 ]8 K 李勇的公司还曾经收到过来自圣彼得堡一家酒店的投诉信,称酒店按照40人、一人3颗准备早餐鸡蛋,可到闭餐前又追加了80颗鸡蛋。此后,这家酒店对中国游客采取了临时措施,就餐的中国游客需要脱掉外套。“游客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跟他们解释屋里太热。”
( I% J( N, Y8 z$ X 2 华荣 带团时间:10年 线路:欧洲 / G, I7 j# q$ V
“在景区大声喧哗” , s# g9 N1 e0 q3 o/ ~8 V; K
领队华荣2002年开始就作导游,华荣认为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景点大声喧哗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在景区、博物馆、飞机上,都会有成堆儿的中国游客大声说话聊天。一个团40人,即使38个人很有礼貌,只要有一两个人大声嚷嚷,外国人就会认为中国游客的素质不好。! t2 r9 D3 \2 F9 ]" o: t
中国游客还爱争抢,不管吃自助餐、排队等车、办证件,只要一个人抢,其他人就会跟着。华荣说在个别游客不良行为的驱动下,而且这个游客获得了好处,其他游客会跟风,造成恶劣影响。3 l9 S1 [& ~* n4 [9 O9 x$ }. a
华荣认为要给中国游客时间,去了解旅游的意义,去适应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发展时间短,很多中国游客还不懂得怎么享受旅行,就涌向了陌生的国家,风俗不同、习惯不同也会带来误解。. q- |% d: G. q* Y" k, g* g- U1 f
3 阿芳 带团时间:3年 线路:东南亚
) f5 F" q# _) m( W, i# g. [ “没有秩序不排队” l8 o' C# C. o0 e" A+ v. V) I
带了三年东南亚团的领队阿芳觉得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中国内地游客在那里“名声不好”。/ {$ Q! A/ {. z9 S0 }2 T8 u
阿芳对一次马来西亚带团经历印象很深。在过海关时,一名游客没有跟紧大家,而拉着同伴在海关关口拍起合影。“他还拿着那种大相机拍,海关的人直接就把这位客人扣住让删照片。”因为语言不同,阿芳只能重新出关来处理这件事。
5 T* `0 g/ t) U" o- o& O “那个海关的人数落我,我真抬不起头。”当地海关明确不能拍照,她在过关前就再三提醒所有客人,但还是出了这问题。“咱们的客人喜欢拍照,吃的也拍,看到牌子也拍,尤其喜欢在入境、出境的时候也留念。”她曾跟客人聊过这样做的目的,对方说“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出国了”。
5 r$ ^1 V P# g. H 此外,没有秩序、不排队、在餐厅吃早餐偷带食物等,这些阿芳都见到过。
* Y3 b& k4 J% g3 O( Z5 T& W 有一部分中国游客有一些陋习,但并不能代表全部中国游客的整体素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如果想要深入引导民众文明旅游,应该再进一步做解释工作,比如可以在其官网上制作各国风俗、旅游文明的提醒。1 g* x/ A& A% @& @9 J/ k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富德% C2 b1 T: B- Y9 d$ D. p5 G
* X, B }1 c3 F$ s, w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