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十大最火楼市涨幅榜:加拿大第7 ' T" u3 V9 y$ ^ {. H7 f4 ^
! N8 A& F6 s* t+ {0 ]/ a4 v. `
6 |9 @( F9 p3 z* d8 s; S; s- @
7 F$ x1 _3 q) Y' u. A( e0 }. ^$ W8 Z
到目前为止,加拿大房市有所降温,不过,得益于加国第二季度的经济温和增长以及央行维持低利率,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加国房地产业及房屋市场仍属良好状态。不过,关于加国房地产泡沫之说仍有耳闻。
4 E. H9 k, a- c! j1 W) g b1 g. u3 {8 ~+ ?, H2 y1 r5 W
*加国房市居全球7佳之列
- _6 ?" t* U" Z, @7 K. D* I
$ L) A6 Z5 H$ W, @: C 《全球物业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最新报告显示,正当全球房价看跌之际,仍有少数国家房价看涨。 ) d) I% A6 y3 u! o' P7 f( ?
/ M$ f9 h! v+ I; U9 W y( x8 R
在2006到2011年期间,全球房价升幅最大的十个国家和地区如下:
5 \1 {( x# t& G7 P# X
( j/ X+ T8 N5 e6 i8 y 1)中国(111%),2)香港(93.7%),3)以色列(54.5%),4)新加坡(50.5%),5)哥伦比亚(39.4%), 6)台湾 (30%),7)加拿大和挪威(28.7%),9)马来西亚(28.5%),10)瑞士(27.5%)
" h4 U, e' \8 n, j, I( `
' ^2 R! c4 D$ g 不过,报告也显示,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即使是最强劲房市,其动能也在下降。全球39个受评国家中,有25国房价下滑,仅13国房价上升。 3 ~5 f) n" V9 j/ P' [4 V% O6 B
5 D" z1 }2 Q$ P
*加拿大地产投资业发展稳定
) Y. |1 s, e- S3 B P4 }. l2 u
3 D' P0 y: E9 ?6 x# v0 K" G7 I 信用评级机构DBRS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前景暗淡、危机四伏,但加拿大的低利率以及加西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加拿大房地产投资公司注入了活力。 2 e8 r6 Z$ L3 m- N
+ ?# D9 j: O2 m8 o) b7 Q 该信用评级机构完成对加拿大房地产业的评估,认为此行业的运行稳定、信用合理、流动资金充足、债务期限均匀分散。由于低利率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全国范围的零售、工业、办公和民用建筑上市有限,加上加拿大经济发展稳定,特别是加西,该DBRS信用评级机构预期加国房地产公司的风险信用将保持不变。 ) q( Z% O, E. [) t7 W* V5 ~
3 [1 L" N; y) a8 I+ b3 h: N 房地产公司发行的无担保债务数量创记录。今年迄今为止,已发行14亿元,超过2005年11亿元的最高记录。DBRS强调,今年年初的再融资和诸如Brookfield和Cominar等新玩家的入市滞后,预计债务发行将放缓。
, R$ j/ |; f2 ~3 u" ? m* N4 B' l/ ` h3 K- i4 Q
8 | [: N: G- A7 o1 T" W+ ^, H" @- H
* N+ Q, _ f5 p- o *法国银行:加拿大房市仍有泡沫 - s. D$ Q, y: H* n
/ t% O6 \# |- x$ F+ T3 C& M 加拿大央行维持利息在一厘的低息水平不变。当前全球经济疲弱,加上欧洲债务危机未消除,央行表示,保持低息以刺激经增增长。并预期本国明年经济会逐步增长。 8 m1 @% r, f/ |+ U h3 y
/ |' x7 ]9 m0 A" B6 U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高级外汇策略师加里(Sebastien Galy)认为,加拿大低利率持续时间过长,给房屋市场带来风险,加拿大的房屋市场泡沫仍没有得到控制。 & S% [( `" ]$ B f
( u' f! V$ A, G 正如预期,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1%已有两年,预计下一步将有升息行动。不过,何时升息,还不得而知,一些观察家认为,要等到明年年底才知道。 6 b8 b7 }2 S7 G" D# i3 S0 W' `
& N* ^ Q" y8 B2 L0 |6 b4 I
加拿大央行一直在关注消费者债务,联邦政府已有几次行动降温按揭贷款市场。加里表示: “由于房地产泡沫仍未被控制,加央行会受到各方面的攻击。”
- c( {+ m6 G- T
: u/ Y5 x8 c" y6 z7 _* A/ i “利息长期过低,给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加拿大超保守的金融体系,住房和商业房地产泡沫在多伦多有所发展。” . X/ Y( f- J/ @) N% P(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