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人海外购房潮再起 买哪哪涨价当地人恐慌(图) [打印本页] 作者: householdwife 时间: 2013-1-28 07:37 标题: 中国人海外购房潮再起 买哪哪涨价当地人恐慌(图) 中国人海外购房潮再起 买哪哪涨价当地人恐慌(图)# k$ { t: R2 s
面对如此火爆的海外置业市场,越来越多的中介把中国的投资者当成了“随意宰割的肥羊”。置业陷阱在一些中介的精心布置下,仍在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者。 S4 C+ P7 X9 |8 M% o5 p' V3 n7 K K: D: ]# S3 V. Q- q+ ^( I% n
1 M2 Z/ e: q- R% A" I& l4 b3 ]& |" |: C9 r
) t! N( d5 _5 w1 g
0 L( x$ t8 ?+ _6 Y% u+ P- o b
瞭望东方周刊第5期封面
3 D1 }* V7 Q: W # H9 l3 F4 G$ S 海外置业暗礁丛生: Q8 ^) W k) v& h
" K/ H% l8 Y, ]( N H2 w% \ 在韩国,有些项目近七八成的房源都指望卖给中国人, & v3 R8 E/ T) I M
) h+ W* Z% W1 ]3 b' G z. Q
而韩国有钱人则去了美国、加拿大和中国买房 8 D/ @) u4 f: h9 g7 w1 r3 l" P$ |! O) r8 O# ~! V$ x" d
“当年美国西部淘金热,吸引了无数探险者前赴后继。但最后真正发财的人中,职业淘金者却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多数人是靠开设酒店餐厅,出售淘金工具以及制作牛仔裤而发家。”每当人们问到他为何远赴伦敦开了一家美澳加顾问公司时,李春涛总是用这个故事来回答。 " {5 \6 b0 z% m g: {$ Q b. [8 g; ?1 e5 m" T 李春涛今年40出头,原本在浙江经营一家眼镜工厂,2005年加入国内炒房大军,2010年,又在朋友的推荐下赶了一把“海外置业”的潮流。$ }, x& F) X/ V1 ~. h# x$ p
! ^+ _7 E/ X5 v9 a. i( h9 t$ V! r
几次投资下来,李春涛觉得自己并没赚多少钱,却发现了另一个商机。, n) K# N: p: l( y( q% \
) k5 L0 |) Z, O5 _0 |
“当时,伦敦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告诉我,几年前在伦敦买房的外国人95%以上是跨国企业的高管,可自从中国人来了,他们很快就占据了伦敦房地产经纪公司七八成的业务量。这些客户不喜欢讨价还价,也不会花太多时间犹豫纠结,是所有经纪人梦想的客户。”李春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4 x" J" u: l0 k2 l, g! z3 c
) ]0 @- F6 j$ R" v6 K 但另一方面,其中的大多数中国人不会英文,不懂得英国的房地产交易流程,对经纪人缺乏信任感,却固执地坚持在中国买房的经验,这经常让伦敦的经纪人抓狂。这种现象让李春涛看到了一个商机:开一家咨询中介公司,全部都是华人员工,由华人为华人服务。 8 l* k1 F a5 v2 \, D. \% t- o7 a$ j- Z) {# c+ k3 V6 q0 t( _
2011年,李春涛在海外注册了一家“美澳加顾问公司”,专门为浙江投资者提供美国、澳洲、加拿大置业咨询服务。运作模式是:李春涛先找到上述国家的华裔房地产经纪人,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然后自己回国建立办事处,吸引对海外置业有兴趣的投资者。“类似于旅行社的地接制度,这里接了游客送过去,由当地旅行社带团。”李春涛告诉本刊记者。1 n5 y0 o/ T9 ^* O
% u7 J8 _. r2 T: n 套现梦碎 o _3 w" c; ~8 n' y- M5 ]
; C) p( e: E$ \( `7 q7 K( ^! t
李春涛的公司成立后,生意比想象中红火。$ A$ @9 E7 L* N
& B: @2 W4 Y- T9 o “虽说这几年实体经济不景气,但不代表那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没钱了,他们对海外置业的热情要超出外界的想象。国外同等价格房子的品质、结构、设计、装修远超过国内水平,而且是永久产权,很多人出国走一圈回来,就觉得国内房子不能看。”李春涛说。 ; g7 z$ v' e* E$ y, ^ $ ^+ o7 J# v/ K6 C 身为浙江人,自己又有亲身的海外置业经验,李春涛很快就赢得了同乡的信任。不过,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深,李春涛却对中国人的海外置业高潮产生了质疑。 , S# U# m* ]/ L2 q) Z 0 C1 B1 |9 H3 z$ c 2010年,李春涛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区购买了一套精装修公寓,100多平方米,售价60万澳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00多万元。这是李春涛在海外购买的第一套房产,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在北京、上海,同样的地段和品质,起码要500万元以上。” ; @0 \& @' g* W+ i( I- X9 ~ . h5 Z9 O! |6 p2 c 之前做眼镜生意时,李春涛就一直与外国人打交道,自己也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所以买房和后续的安置没有难住李春涛。除了房款外,李春涛又花了1万多澳元律师费,交了2万多澳元的税费。随后,他就将房产交给当地的中介公司打理。9 ]4 {2 ]& r3 a, W
" {& B' c1 k* F! Q% p) T 如果有人提出租房申请,中介就把租客的详细资料发给李春涛,让他自己来挑租客,每周中介准时把房租打入他的账号。水电煤气费用的支付及物业的维修保养全都由中介包下来,代价是租金的7%作为佣金。所有的事情,李春涛在杭州家里的电脑上就能完成。剩下的事情,基本就是坐等房子升值了。 # e# c2 S% w4 p9 j0 R8 t/ j2 | / [. Y0 i. M) _! V% ~" C 两年下来,这套房子没有辜负李海涛的期望,房价从60万澳元一路涨到了70多万澳元,涨幅超过20%。房租也从每周500多澳元涨到了700多澳元。! e4 N5 }! x( f8 ?3 @+ E' E3 M9 @6 O8 `1 ]6 ?
6 U" I& F. c; \- P2 [( F8 F) ?
“当时因为嫌麻烦,所以没有在当地申请贷款。否则每周不到600澳元的还贷,直接就可以用租金去抵了。那投资收益还要高得多。”李春涛说。1 ?- y6 k0 Y: \2 t {
9 K7 l/ ^ @0 i% n2 Q7 u
这个成功的投资让李春涛增加了海外置业的信心。之后,他相继在澳洲黄金海岸买下了好几套公寓,因为那里房价水平低,而且开发商在中国卖力推广。所有人都认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高房价。 2 m& z5 Y& T+ z7 x3 S # E8 e9 T% c) K# J6 |9 p1 m* O0 j 不过直到李春涛自己成了真正的“业内人士”,他才发觉不妙。“原本希望中国人来了能把价格炒高,可后来才知道,澳洲本地人并不喜欢住这里的房子,因为交通不便,配套也不全。”李春涛说。 4 V8 y7 B" _3 {3 w) R' t; k" b. T, t7 c+ K
期待新来的中国买家接盘,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澳大利亚政府早有规定,外国投资者只能购买澳大利亚的新房,同一个楼盘最多只能有50%的房源卖给外国人。而这些,李海涛在买下5套住宅之后才知道。 0 d' h0 @7 j* n; S; Q' `. u* o$ l' W6 @3 p 没吓退的买家 ( |* C+ p; B& Y( {7 O' V 4 h# `9 N8 I7 Y W+ u/ S% u- J. ? 房价炒高了,却没有人来接盘。这是李春涛对自己澳大利亚置业的第一感受。3 J; R5 G: z# k) i7 S. u, `
3 m4 c& r9 O$ x: H6 d# u- |4 k 李春涛想将这些物业脱手,可新的问题来了,按照澳大利亚的税收政策,如果购房不满一年出售,政府要收取50%的资本增值税。* P s/ V7 O2 p9 F
, q. ^" q: |1 Y9 h8 m$ K! D5 w. E
李春涛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对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了解得还是太少了。' K6 @, t) z6 F3 f, V# s' n, E, b
" @+ y& r: L% _) X 之后,韩国人海外买房的热潮一波高过一波。到2012年,这个数字预计接近50亿美元。而导致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韩国不断针对房地产投资出台限制政策,而且课税严苛,豪宅和第二套住房是课税重点。例如,针对第二套住宅的资产增值税超过50%。另外,韩国房产在购房、持有、出售各个环节,成本都很高。9 T! V: b+ F; B
: q) e5 S+ n5 e$ p! T
“韩国为非英语国家,而且近些年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房地产投资的潜力其实并不大。在韩国,有些项目近七八成的房源都指望卖给中国人。但你看数据就知道,韩国有钱人都去了美国、加拿大和中国买房。”李春涛说。 & e* G7 k+ f: u0 d$ k3 D + ?; q5 l4 {! v$ c. M% b海外置业高潮下的暗礁" P. a- |8 H& l. ?5 C1 C/ }7 Z
& _- `! L# N) o: R8 ^
主要采访对象: * `8 W1 A$ X1 `, X* U # k z: i) B9 v" Z% N) | 海外房产个人投资者,盛明昌 : A. D1 p. @9 h% a ! u, n% I ^. S 海外房产个人投资者,徐辉 ) c* R6 K" q- i ' `3 Z2 H$ R- V# Z, _, L 海外房产个人投资者,朱伟军$ V. O) _/ h' j! q6 }% e# @
. x. s/ v4 e' _. B 海外房产个人投资者,耿娜$ y6 t! p0 M2 v- c0 c* {/ q
5 A6 e' d/ d' M: {3 u
美澳加顾问公司总经理,李春涛 9 k; d0 v v D/ e, ]4 q# W% b0 M" F1 f9 I
澳诺不动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刚 # o0 z* r. w1 }- C* V: F; l; y4 m0 v. S5 z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 @2 v- K* f7 I3 C& i4 r% U s
( w1 k5 j- R/ R( L+ \; |! }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 $ q# h% ?8 k+ `$ Q% x( | 0 O1 u/ |0 b6 @* Z; X- g; R) H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 ( K3 H3 l3 \# G K! K1 i/ @& t4 J y3 _$ ^1 O0 Q& ^1 T 海外置业高潮再起 8 u5 P. [* M) e & O5 f; U1 Y% R; D: p/ G 在2011年以前,海外置业的主力是高净值人群和子女有留学意向的普通家庭,而2012年下半年之后,大量普通家庭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家庭资产大多在几百万到一千万元之间,对移民和留学的愿望不是很迫切,但对投资回报率更加看重3 U, B, g0 i$ a$ ^( y; d
$ Q \4 v- a6 q( D# ?" r! T;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姜智鹏 | 上海报道2 r, O; g1 Q0 B
" f [# u" y( e “很多人以为,只有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才会反对来自中国的买家,大部分有房子的本地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的资产也在增值。所以当地报纸和政客的抱怨不会有什么意义。”走过全球很多城市,并且拥有了诸多海外资产的盛明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想法是不了解真实情况所致。, U' i) ]$ b, P; N. r8 y) Y1 \2 c' ?4 V
, d( B* M# R u$ e8 j 中国人海外置业在2012年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但也遭遇到了普通民众少有的“抵制”。 P; {0 Z' o( p" { ) F& U; K: r9 u$ b) @ “连出租车司机听到你来自中国,也会变得敏感而警惕,哪怕你根本没有开口问当地的房价。”盛明昌说。 0 c0 P; P4 H- J: S' p6 L 8 {# v( `4 y! U- c0 y 中国人海外置业的第一波高潮发端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当时,欧美多国房价在危机中出现大跌,一些中国人在“海外抄底”的美好前景鼓动下出海。2012年,一系列统计数据、报告的出台,鼓励了国内投资者掀起新一轮的海外置业浪潮。( E# m( P5 c7 u r* w5 z+ l
! H+ F- e5 _0 r' V V' k新高潮& e, C2 l5 Q2 I; W& l- ?
/ j3 v) r* E. D$ b, w2 J8 M
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2012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多伦多、伦敦和新加坡等中国投资者海外置业热门地区里,境外买家的20%-40%来自中国;中国买家在加拿大温哥华购房者中的比例,从2011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超过40%,在这里,华人移民已经占城市总人口的约30%;而在英国伦敦著名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约1/3的新售房屋卖给了中国人,受热卖的影响,2012年伦敦市中心核心地段及传统高端居住区域的房价增长5%到10%。 : C. f6 x8 D' N" D5 |% Z6 W2 U+ E; P! }* ^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调查了2011年国际购房者的活动,发现中国买家在美国的购房投资额超过70亿美元,所占比例已经在海外购房者中排名第一位,而且偏爱数百万美元的高端豪宅,多倾向现金支付。2 d6 {0 P7 } r8 ?7 K6 a n% e& ^
0 I, I+ @/ i7 K3 Q+ Q4 t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购房者首次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新加坡私人住宅第一大外籍买家。/ V& p, S- b+ C8 G" i. l5 C
4 K" }# t( h }* h2 r6 T% F" o' G: b “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的海外置业步伐又一次加快。不少大众人群加入了这个队伍。”在海外注册了一家美澳加顾问公司,专门为浙江投资者提供美国、澳洲、加拿大置业咨询服务的李春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7 w: i6 p, O+ f - s9 I& F9 _- w) e# k7 b 李春涛分析说,在2011年以前,海外置业的主力是高净值人群和子女有留学意向的普通家庭,而2012年下半年之后,大量普通家庭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家庭资产大多在几百万到1000万元之间,对移民和留学的愿望不是很迫切,但对投资回报率更加看重。; d" Y. C& R& V1 S
" x: L+ `0 a$ x“高回报”吸引力7 M v* F9 F o
7 O0 _! M5 m% d; J “高回报”是支撑着国内一波又一波海外置业高潮的最核心要素。 ! U* a; H6 J" O ) i' \: d5 t# O; b3 Y 在诸多海外置业中介的介绍中,海外置业带来的增值收益非常可观。2 z, y9 B9 c9 u- u2 e6 n
7 F, ^) r) y$ C! C, r
例如,2009年到2011年,伦敦市中心房价增幅达到14.7%;加拿大温哥华的普通住宅价格十年来已经上涨了3到4倍,多伦多的住宅价格在过去6年中平均年涨幅为7%;在澳大利亚,租金回报率约为6%到8%,而房价大约每7年翻一番。 3 B5 C$ i& x& k+ Z" b1 ~0 Q( z ( [0 j2 w: K) e( g: O' K& n 中国买家在其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一些国家的房地产项目也把销售对象寄望于中国买家。 , c, S ]" Z5 V; ^9 `: A- F3 T; Z2 \! n8 p ( I- O% Z& W" L3 r8 i- C “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只要是中国买家偏爱的区域,房价走势就与其他地区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李春涛告诉本刊记者。 . G2 B5 K# v! V/ L* B) W, }6 E) K6 o7 W: z
纽约的唐人街、皇后区的法拉盛;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唐人街;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都是典型的例子。 6 j3 M9 D3 [' b, U , `* x5 j9 P/ j8 N 但大部分首次出国置业的人并不太在意房价是不是高了,他们更在乎房子增值了多少。, t3 T T! k) ]1 R# ~( e! ^
. @( Z; B2 R/ o- `8 g+ v
除了物业升值的收益外,置业顾问还会格外突出金融杠杆的作用。8 c" n8 ^; J- T3 `5 E+ X2 E) j6 I
0 w* @2 \# _, i5 V# m6 v7 [
“外国人在澳洲购房,可以贷款的比例是公寓7成、别墅8成。在美国可以申请5到6成的贷款,贷款利率约为4%。在加拿大则可以获得最高65%的贷款,贷款利率在2.2%到2.5%之间。考虑到金融杠杆、高额租金回报和物业升值的要素,海外买房的收益肯定会很高。”这是李春涛惯用的一套说辞。8 c( K" n, r" K) y! ?! U0 G
4 [/ U# z2 |, w( T- B: c" g; _ 但李春涛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算法“忽略了”很多影响投资收益的要素,例如买入和卖出时高昂的税费;持有环节不菲的支出;每趟来回的交通、住宿成本;通过地下钱庄将钱转出国外的佣金和风险。- {$ U' W/ o7 C, Q# L# {6 `) n
3 s u$ g! S2 i+ y% @
刚开始,李春涛也会把真实的成本算给一些普通家庭的投资者,并告知他们,在国内买一些信托产品也能有10%左右的年收益。但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觉得海外楼市说不定也会迎来像北京、上海那样猛涨的黄金十年。而且对投资者来说,购置了房产之后,今后移民或者子女留学也更方便。 , E; M0 O! f Q. o' V+ I# ?. \2 }9 L2 m- {9 d7 D
2012年下半年这一轮海外置业潮,与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不无关系。 ; F/ z- i- `. L. T3 A g8 t0 t9 @4 r3 C z3 O
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提及“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 |4 F3 f; M9 i ( V2 D _1 W& K1 Z# B# [ 2012年4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6 f3 `6 c P4 e2 K3 r
+ F& ?7 m. }0 Z# H. v/ M( | 澳诺不动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刚告诉本刊记者,这一政策出台之后,许多国内的投资者都觉得随着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浮动变大,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情况长远来看仍会加剧。虽然这对海外置业来说利弊参半,即海外购房门槛降低的同时,海外资产转化为人民币时也会缩水,但还是有更多投资者的热情被激发了。欧美国家经济低迷导致的资产价值洼地、国外投资市场政策稳定性及欧美市场资产的长期保值效果,触动了众多中国买家的神经。 ( b7 M; l4 d, f- Z8 t5 o) J0 z1 j6 Z4 y% y8 ?8 A ~
“以前很多人还坚持,中国人海外置业就是奔着移民去的。但美国的数据证明,40%的在美中国买家就是单纯的投资,他们出现在房屋止赎情况比较严重的州,一次就买下好几套。这显然超出了投资移民的要求。”霍刚说,进入2013年,这波热潮还在继续。 5 R( N7 O# Z( T! e$ [" ^9 O7 D8 c ' T6 F8 z( p' ?0 N) k. i4 b6 i5 E 一个例证是:2009年应景出炉的“上海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展”,到2012年已吸引了17个国家128家房地产领航企业带来超过200个置业项目,参观者达到了4.2万人次,意向成交金额7000万元左右。据主办单位公布的消息,将于3月15日举行的2013年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展,预计展会面积要同比增长43%,参展项目更多,吸引的观众可能突破13万人次。9 {1 w+ x8 V: T7 o
6 D- d$ w! J$ m3 N% j* W* h
从事海外置业咨询的李春涛的感受也很直观,“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咨询量一路走高,比2011年增加了约一半,其中普通民众的比例大约占到了6成以上,在2011年他们还不是海外置业的主流。”. Z W e; L K: w% s z; [
' \& \( q; |$ d* A3 T 谁在“抵制”?) g* n ~% R+ q* z3 W! o
' ^: h( h/ l k, z
这边,是海外房产项目频频“抛绣球”诱使中国投资者跃跃欲试;那边,却是一些热门地区的民众越来越多的惧怕与抵制。 " K; i2 q2 {4 m+ e; C/ Q9 X1 t$ l5 D& O1 \/ K6 b. [- R8 f
自2012年以来,中国买家越来越多地登上了国外媒体的头版。但让买家之一的徐辉不安的是,他感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抵制”。徐辉2010年在朋友的鼓励下出国买房,迄今在国外已经有了好几套别墅。 ! v6 c* |2 O0 G- o2 f/ L) O7 c7 g3 i6 F% k" c2 b7 G% U
“前几年也有抵制中国买家的声音,不过大多是一些政客拉选票时讨好选民的说辞,但2012年以来,媒体上不满的声音开始来自于普通民众。”徐辉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些国家,如今的中国买家总是被拿来与30多年前的日本人相提并论。/ I+ b) r4 W* A3 r
" _! z, Q. I2 f5 \* Z% F% ]
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兑美元持续升值,日本人大肆购买海外资产。最鼎盛的时候,日本人把全美国10%的不动产收入囊中,其中包括洛杉矶闹市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澳大利亚,当地人惊恐地发现日本人似乎要买下澳大利亚整个的黄金海岸。( |% ^, q a9 O6 X
B" l4 {8 r& h 日本人的投资最终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美国人在《新闻周刊》上称日本人“买走了美国人的灵魂”;法国人在《新观察家》上把日本人称作“杀手”、“屠夫”,因为他们“耐心地无情地围困法国和欧洲经济”。 6 t3 x7 I# g: B/ w0 [$ S! r d+ T. d2 v0 w# A* G: p
而在一些人眼中,如今的中国买家似乎扮演了类似的角色。2011年,温哥华市议员及市长候选人Peter Ladner公开表示,鉴于温哥华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应限制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购买房子。“由于房价飙升,本地人已经大量迁出,同时阻止了新移民的进入。最后你得到的,已经不是我们曾为之自豪的城市。”0 n0 k$ P2 N7 t: p% U* F
( a# y, Q6 N* L. M0 F" V$ ? 2012年4月,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次房地产论坛上,中国买家是否影响温哥华房市价格再次成了论坛的热点话题,中国买家也获得了“异常活跃”、“对房价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评语。% V8 t3 Q1 E' y7 q0 I
. I, u7 Z2 y4 t% r7 a6 s1 ? 英国媒体把当地中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房价上涨压力的抱怨搬上了头版头条,并引用英国房屋协会的警告:“许多年轻的伦敦人将不得不等到他们50岁时才能够买得起房子。”9 }+ l, T" K/ m x7 e" `' H5 r
- _& {9 e! @1 n1 j0 q4 F 让司机难以理解的是,队伍里还有很多人连英语也不会说,但司机很确定他们也来自中国,因为这些人可以和中国留学生直接交谈。 ( ~2 }2 j( U+ @: ~/ P) G " f2 `! Z: P' O 关于中国买家的另一条新闻是:加拿大威斯敏斯特市一幢拥有150多套公寓的物业,有超过400人排队抢购,公寓在开盘2个半小时后就全部卖光,4成买家来自中国。2 Z1 Z. s. A# v# ?$ r# T8 p
, l# t7 e$ J: |5 V! L( L) E
“这些所见所闻让许多加拿大本地人对中国人多了很多负面情绪,觉得中国人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朱伟军说。4 s+ Y4 J* w& p5 G
: L) t4 ?6 B& m+ j6 j ~2 p3 k 盛明昌则告诉本刊记者,在他这几年走过的国家里,当地人极少有人有投资房产的心思,房产增值并没有带给他们中国人疯狂追求的那种喜悦感。另外,高房价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是按照房价来征收房产税的。7 v/ s& t/ t6 r& Z
* N! X9 z- N$ P6 a1 L3 E “当地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外国人来买了房子,所以他们本地人得交更多的房产税,只好去削减旅行的预算,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当地人在报纸和政客的引导下,很容易就找到了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罪魁祸首”。 " w" ~: d% D# d K# R. K7 e4 ^( s* K4 |$ n( [% p" i z' G
“有一个餐馆的招待告诉我,如果明年房价再涨,他就要去游行抗议了。因为外国人的到来,他还得再辛苦工作5年才买得起房。”李春涛告诉本刊记者。 % h. e2 l1 }9 U- W3 p) y9 s( P' G9 l
这让李春涛觉得不安又不甘。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的买家其实并没有获得多么惊人的收益,真有点得不偿失。 $ Q" g' N% y; X* g+ D/ A 4 F3 ^) V: [3 @# A' A国人伦敦买房记' S% B5 `( d( {+ G9 D+ P5 U# O
8 |: \. B" p* h: H5 R! F海外置业者免缴增值税 J5 x S4 m3 F4 ]: Z
5 w+ d2 C2 U3 h. ?6 j$ L; J
陈何(化名)是一名来自西安的企业家,每年有300万元人民币的“闲钱”。 0 i# n/ {) i2 K1 z; M 5 y$ v2 H: d% A" j& L! r 他现在正计划在伦敦买房,一套用来自住。陈何看上了位于伦敦富人区海德公园附近的EburySquare,这是该区域仅次于海德公园一号的豪宅,只有71套房源,现总价200万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起。另外,陈何还想买一套房子用来出租。 ! k; o2 q F7 U1 H* ]+ v1 v( N. c |) l' m k& [
陈何可谓当下中国富人赴海外置业投资的一个代表。问题是,这笔投资能否赚钱?2 a" k6 z* e& M# _7 C9 u
( |( Y4 k0 p7 y0 Q/ N0 G “伦敦高端物业价格去年上涨了10%”9 V$ f) i8 B- |) V! k2 ~1 w
& e; S+ I9 k/ K' f( g2 [. P- w. @
欧债危机爆发后,不少中国投资者抱着“抄底”心态奔赴海外置业。 _5 T6 u }* M+ l) I- t, [0 e6 o( D; _; w/ t+ s! U
据高力国际海外物业部董事王璐介绍,在眼下的英国,除了伦敦,房价都是负增长。伦敦的房价比较高,欧债危机让其他国家有钱人转战伦敦楼市,伦敦较为安全稳定,“公司和银行数量大,上班人群多,伦敦人口在700万(左右),白天上班的人有1400万。”8 ]$ l5 S$ v# H! j% _7 Z2 Y
# K6 `2 f1 J0 Q* z5 H0 m 王璐说,去年整个伦敦楼市交易活跃。高端物业(指单价在15万元人民币/平方米以上)价格上涨了10%,而在高端区域的豪宅(位于高端区域且单价在25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及以上)价格上涨了14%。 . s8 J6 b! M$ A/ W* V4 i5 i , L9 d6 @5 }8 l) ^ 王璐介绍,伦敦楼市,海外买家和英国买家各占一半。海外买家以亚洲人为主。- h$ b" J' t6 n+ v5 K0 T
) p, {3 I3 C0 `3 G% B 按英国丹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Dandara Ltd)中国代表处销售总监王磊所说,2009年至2011年底,伦敦地区住宅单价有14.7%的增幅,一些需求高的区域单价涨幅甚至达到每年近10%的高增长。 ' ^ b( a0 b) q J+ ]: N& f2 ?1 S . f5 Y+ S8 v5 X, K$ `% \; e7 q: J, _ 王磊预计,未来10年,伦敦人口将由780万增至840万,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而近年住宅建筑许可证发放远低于需求,同时受奥运政策影响,政府投入93亿欧元助推伦敦经济,“我们预测伦敦物业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 + } p9 e9 t! Q7 S! Y- [* `/ E1 F. L- D7 x1 s
至于伦敦的租赁市场,王磊介绍,过去两年内伦敦的房租上涨了7.7%,预计2012年将继续上涨5%。年租金回报率高达6%以上,远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城市(约2%)。而且空置期短,需求旺盛。' `- T! O# {% S# w5 j8 \
! }8 C$ x: Z& i3 ?( J “中国人偏爱市中心”/ T E& I7 P5 u$ w# b
" u9 r) s7 E) u0 D& D
据王璐介绍,中国人在伦敦首选的物业投资类型是公寓,大部分都会选择伦敦市中心位置的物业。王璐说,购房者一般都喜欢买在伦敦中心区域,要求离公司和学校很近。另外,对租金回报率和房屋增值空间有要求。* e9 P$ J& T' G+ A- J4 b
0 c/ j/ T& k4 W" w0 U
“大部分置业者的预算在200万-15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纯投资,一般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王璐说。& s3 i" g4 x* ~ y+ n+ |9 r
! A9 r. Z+ C7 y
“在英国投资房产没有想象中那么贵。”王磊列出的数据是,在伦敦置业,大概要500万至600万元人民币;大伦敦概念250万元人民币即可。 2 f5 w3 y/ d8 h$ o. q. V! x D! K6 H5 \1 Q9 j: W- e
收益率看上去颇为可观。' I- y* a2 M$ x+ Z' l/ d6 T8 T
8 p8 X3 s8 M" p! O7 k
王璐举例,一套总价在200万元人民币的单间公寓,在伦敦二区边界,周租金大概在280英镑。 # x* r+ |0 m) k2 W& C $ Z2 C6 s* [/ j7 g* g 这样算下来,一年的租金收入是14.56万元人民币。一年的租金收益率大约是7%。 * R( Y9 O5 _6 a' P+ j) j4 u0 ]) D
王磊亦称,160万元人民币可买一套47.8平方米的一房,月租金可达到700英镑。7 s6 H; L( C# r) c% W
, q% @. W3 L6 L; [ 据王磊称,独立屋是永久性产权,公寓产权99至999年不等。“我们公司(卖的房子)主要是250年产权。”2 E _1 Y0 M+ i+ n t
! I7 k9 ], F6 |4 O海外置业者免缴增值税 " E6 A/ I, j- k. A3 W& T2 m6 \& E+ v1 X- |
多位受访者称,英国仍是当下海外投资置业的热门目的地。8 h3 S( m2 [0 t. f" P2 o; Z
& x( L( r; S; w; A3 R4 K
“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喜欢投资欧美。”莱坊国际投资部中国区副董事田雪介绍,澳大利亚的问题在于政府规定海外投资者不能买二手房。投资客会担心退出的时候,只能出售给澳大利亚人,而澳大利亚人是不喜欢买房子的。 + R4 V' _" V/ y7 v) A) ^9 Q2 |. {3 L' @3 ^% E: A
而英国政府则规定,海外置业者在英国买卖房产不受限制,且无需缴纳增值税、房产税。 K' u2 w9 [/ c( H" t3 f, w# w) x w/ Y2 Q: u
据王磊介绍,海外买家在英国购房需要承担的税费,主要包括一笔律师费,“在英国买房,需要经由律师操作”。9 D3 v/ f9 N% F, i! w2 l& _
+ ~' X, Y7 m2 G; d( y2 y+ u 此外,若房屋空置,要缴纳一半的市政税,每年1000英镑左右;如果非空置,要缴纳2000英镑左右。1 [8 W. t u, c1 a7 U
. q/ R6 Z0 I8 v, h9 {
契税方面,总价125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住房不用交;总价在125万-250万元人民币,要缴1%;25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的为3%;500万至1000万人民币的为5%;1000万元以上的为7%。- J+ j4 M0 C' z* m; c
! E5 h+ L; k g/ Q5 z
“现在经济不好,刚开始恢复,租的多,买的少。今年(至今)在中国卖了20套左右。”王磊说,丹德在英国有很多土地,准备定向开发,比如中式厨房。未来该公司开发的房源中,预计中国买家将占10%。据称,丹德1988年成立至今,在英国开发了1万多套房子。 8 j+ S9 _7 s* U' s ; V' L+ P4 b7 `- s4 ]( O; K8 W 王磊介绍说,英国购房无需等待1-2年时间来获得房产证。基本上,律师在收到双方确认土地所有权登记后,产权已经移至买方名下。此时即可自由买卖。律师行在全部房款付清前,会向买方提供土地所有权证书的副本。若买家申请贷款,则银行会保管房产合同及产权证明的文件直至贷款还清。 + y/ {6 q6 G q1 ^: K1 O3 h% T& e. Z" ]6 W9 U8 n( B
海外投资中国式跨越:从房主到“地主”& G: H- t3 L0 @1 w
6 K1 P% ?9 h* r; Z- ?3 X4 B4 v
曾有人开玩笑说道,如果南极的土地可以出售,那么中国人一定会是最积极的买家。0 C& h9 G8 f& l; {% j
) a1 E) K" B; b) r. A* L+ s “中国人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很深,对土地和房子有浓厚的情结。”庄诺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很多中国的中小投资者把在海外买房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现在的中国人可谓胸怀祖国,“房”眼世界。 9 k& H8 D' K3 M! R. b* y) E# z. [1 D" t “房”眼世界6 k8 E# S0 l; \2 O v$ u
3 H1 w, i! ~2 l0 `& U# L “以前大家不愿意在海外买房的原因之一是语言的不便,没有海外投资的经验。不过,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海外买房子。”上海奥正投资的总裁Ben经常为海外买房投资的人提供会计、审计等服务。 . h8 j/ M8 u) ~% `+ a & }1 s' Q: |- Y+ H5 d# Z0 R1 u/ Y 吴女士(化名)是奥正的客户,40多岁的吴女士常年呆在非洲,从事中非贸易生意,她的女儿正在美国念书。今年吴女士在法国地中海沿岸投资了一处房产,总价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5 k0 M8 Q2 e O- G+ z7 O. z' f2 j
3 M4 o4 j$ x6 I( ~ “我们最近做了三四桩生意都是投资于地中海一带的房产的,价格都在300万元左右。看好地中海沿岸的房产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稀缺性,所以看好它的升值潜力。”Ben告诉记者,国外的房产不可能像国内房产一样爆炒,大多数投资者是看中其稳定的升值。“以地中海一带的房产为例,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大约为7%。” 8 H' `- J: ^6 l* ]* h2 `; |+ g0 ?
不过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若是在购买房产后5年内出售需要缴纳30%的所得税,5年之后出售每年的所得税递减。“所以投资者一般都选择较为长期的投资方式。”Ben告诉记者。) b3 n; Z8 y1 }2 ^6 O: l
' `' x# k1 c& Q; p: s h3 n
除了房产本身的升值之外,投资者还有一部分收入是租金收入。“拿吴女士这处房产为例,扣除吴女士每年的房屋修理费用、所得税、贷款利息等等每年的租金收入大概为房价的2%~5%。” 2 b* E7 x0 @: a* j2 d& r6 A3 D4 w! [! @
“很多在地中海沿岸购买房屋的投资者都是华人。因为此前中国籍人士在法国银行贷款有一定困难,但是现在已经可以顺利贷款了。一般欧美国际投资者购买房屋最高可以100%贷款,中国籍投资者最高可贷款70%。”Ben告诉记者。 + E! D+ B6 E* ^. a2 b `% s0 e" V) k1 k1 a/ @
对于吴女士而言,除了投资回报之外,她更看重的是地中海沿岸的旅游资源。吴女士和租客签订了协议,每年吴女士可以有1个星期的房屋使用权,这时她就可以带着家人来地中海度假了。 2 W$ X: U/ Q# C8 w. Z ) N2 ^9 f1 p2 d V* O0 C 上海的李律师早在2008年就已经去美国购置房产。“我当时买的房子特别便宜,大概20多万美元。”李律师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美国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房子便直接扔给银行,银行为了换取现金,将这部分房产低价抛售。' [) m1 A" }, t
4 o" m! |+ Y! a9 u
“在美国买房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整个社会体制成熟、法制透明。”李律师在美国当地找了中介、看好房下单、填好资料之后,但最终却未谈妥。“因为等到马上要成交的时候,银行才告诉我房子之前户主欠有一笔物业费,需要我缴纳。”% D' i, Y* J! p. \1 @% R0 G0 ^, m
3 k* J# m2 a e, \* @ 海外买房的热潮依然没有减退,最近又兴起了一股新的“买地”浪潮,中国人开始梦想着去海外当“地主相关赴美购房步骤 - Y4 a9 g! i3 [ N$ a2 \$ X" F. U1 w 7 k3 a" t1 {! j) z: [1 n- f% f 1.与你的房产经纪人讨论购买要求,须有合法来美签证和中国护照 2 M1 ]7 a G0 ^$ Q' \: [' q7 P W2 S' S$ E
2.由银行或贷款公司提供贷款资格审核证明1 A0 `1 a: D: ?+ v
A: y% y. R0 h f% y5 X5 A 3.申请正式贷款提前批准信(最多40%贷款率) % Q6 [- k1 O$ S/ y& `6 [. o0 O ( q& z% {% ~2 k ^/ _/ O5 B. v) Z 4.选择想要买房的地区、房屋种类5 y4 E' f- @* y3 P/ V0 e& t0 V
y8 w# y9 l/ ] 5.经纪人介绍看房,选房 1 V4 o; ?! u$ S( a$ n4 n 4 U7 j; q) ~, H( U9 O 6.填写买房出价合约书,付定金支票 ' i! l2 x# C0 F, V h, X+ ? ; T* e2 E; M1 e. N4 U$ M 7.定金支票存入第三方公证托管公司(OpenEscrow)开始工作* d5 B. P j! l7 F0 x+ T8 R
1 A3 G3 V+ ^" |# K) ? 8.做房屋检查 ) n6 D X' l8 L# |' `8 {' x% ?% d
9.要求维修. p5 h0 ]" q, `
0 P @6 y2 e% [5 R$ t2 E6 j1 C3 R5 G 10.审阅房屋各项结果报告 9 F% `% l; F+ [: U8 J4 y$ k( S4 z$ R: _0 L/ N s
11.审阅并与公证托管书上签章! w" s0 K% |1 S8 o ^
! d% Y" Z/ B, N8 J% t1 p2 Y
12.审阅前期屋主(产权)报告8 |" T# [( J t
+ h' r: a0 ?7 Q; M |3 j: Q
13.审阅白蚁检查报告- g z. q. x/ l$ o4 t) Z" [
0 V4 x+ F' s. P0 ~ 14.购买房屋保险 8 t: S& G! {4 }' L& |* y2 s# W# P/ N$ H3 m
15.签署贷款资料! k$ E1 Q/ t3 y% U7 ^, G
8 w( |+ A8 o2 H, ~! j4 S2 ~$ k5 p; @
16.公证托管结尾步骤(CloseEscrow) V# g7 m# x4 v7 B, ^+ u+ M' x8 A. X4 b- i3 y6 Q7 R7 a' n# t
17.最后交房检查/ g& y3 T$ V: ^5 f1 O3 y* D, [
' e1 R6 K! [/ g# k: n/ o
18.银行放款5 h) D1 T& W+ B0 i
( t: F5 q2 z1 ?8 N# P* A 19.资料登记 3 H- A& l' ~5 C# E# \& k3 x6 B4 }( E' W/ z5 d, @- G% S
20.交收钥匙 $ A3 Y) [% x5 ^4 ~. f' i* k4 l% S) s( a. w- z5 s9 `) R+ ~
21.办理产权/ Y/ I; i u) c# _& f* A7 o6 b
- Y, ~3 t$ y1 y* t$ p: g1 U0 A! S4 \
(摘自某房产中介手册)”。 3 e2 e; B! m9 P/ i. t! j4 ]0 ?7 {" B9 }' d' v7 N
7月份举办的“1美元竞拍美国土地”中,上海叶女士以8800美元的“白菜价”赢得了市价50000美元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格林布尔大型别墅社区内一块1000平方米的地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该地块仅为57.2元/平方米。6 E F W1 Q. X3 L" j.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