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C4 E& q3 P0 E7 _# @5 O8 V 解说:& L+ r1 z4 ?7 k" j9 ]% E0 b h9 y) i
* V6 f" i& S7 V$ z
早年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炼的张兰,1989年去了加拿大,据说每天要打六份工,1991年她带着两万美元回国开了个小饭馆,张兰事后回忆说,她其实是放弃了马上到手的移民证从加拿大回到北京的。: J; h, Q8 k4 n" q/ G6 }
6 H2 x" M. C/ f, y7 e( h
张兰:: W# _% A" P4 }5 T7 p: i3 \
n: v: T! d' i7 c& X 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那个年代拿到一个移民,那就是天堂了,在人的概念里,你就是进入天堂的一个人了,所以你放弃了那个通行证,进入天堂的一个通行证。 0 ?6 u5 I0 D4 W. I% j0 O. n) l2 R
解说:9 ~$ L3 y; m) g; ?
r% N- ]9 b) ]5 Z1 |% H1 u( ]
张兰说放弃移民回到中国是刹那间做出的重大决定。 : x. H- O, c9 f0 Z [/ [) ?' j/ [( O6 {3 U5 ?6 Z
张兰: 5 ^) l% o7 v% X7 s( `# s& x: @4 F" N: n! k7 v. G
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手扶着车把的时候,车座前面扶手的时候,我一下看见我刚刚30来岁,我就长了老年斑了,我觉得我在那个国家不愉快,我抑郁,刹那间我就把手松开了,我那时候决定,我把所有的一切要放弃。 ! b/ F `; x Q- k+ J0 J, l; B4 }& |9 @; K, C
解说: 4 ^7 t' J4 O: N ) l8 r9 J; Z9 L 回国后的张兰是成功的,如今除了在商界获得的诸多荣誉,她更是活跃在慈善活动、女性论坛等公众场合,她的奋斗故事、言行也被公众所注目,在今年6月APEC 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中,张兰在谈到中国企业家转移财富、移民海外时曾作出表示,"我们都在牛棚干过,在牛棚住过,今天我们都享受着国家的政策,也都享受着今天中国经济的崛起,给我们每一个企业家所带来的机遇,我们为什么要揭被而起呢?我们要把被子盖得厚厚的,这就是今天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精神。" , b) b8 h) m, M. j& ~9 a& e- f0 o7 f# p# h$ R5 o9 ^
白岩松:, y1 u# V- h' n/ X
! q4 m* ?& y& H8 e 再来听听她的这段话,其实前面还有一段,移民潮这一段,当她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我看见希拉里在哈佛说,中国的财富转移了,企业家都移民了,我就在想,如果我们的护照能像美国护照一样,能去世界各个国家都不用签证谁愿意移民呢。"1 P0 `1 Q- E! S G
3 @8 t* f' g% G# K% f
接下来就是非常励志了,也让很多人振奋,"我们都在牛棚干过,什么苦没吃过,现在我们享受着中国崛起带来的政策,这是我们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揭被而起" 呢?"表达了,让大家感觉好像她决定不会再选择移民。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对于一些企业家已经移民或者说要移民,我们未必给出正面评价,说这样做得对做得好,但是直接给出负面的评价或者说批评,似乎也没有道理,这是人家的自由,至于有些人把一些企业家移民就给上升到不爱国等等,那我觉得这更是有点过了,因为由于各种因素,比如私人财富是否有安全感,孩子的教育、护照更好使、消磨了斗志想去国外养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享受某种税,经营方面的因素,你都无法谴责人家。所以既不能正面表扬人家,恐怕也无法负面批评人家,这是人家的自由。但是另一方面,恐怕要坦诚,没必要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强调一种形象,但是背地里又把另外的事情做了,那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关注,当这样的企业家尤其与公众有极大关系的企业家,在变更国籍的时候是否有告知的义务?2 R% ?* Z+ D v N3 v! f3 M) v
" d; F4 }1 n7 ]' A1 s- l7 ~ 我们来看这样的概念,今天我查看了一下《京华时报(微博)》 2011年12月19日的报道,不到一年前,昨天记者在朝阳区政协委员名单中看到,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是朝阳区新一届的政协委员,昨天下午她参加了分组会议,记者在工作人员登记名单中看到,政协委员张兰界别是"台胞台属",请问这次变更了注销了户口,变更个了国籍政协是否知道?是否改了她的政协委员这样的一个名义?因为她变更了国籍不应该再是政协委员了。还有这个企业跟公众有很多的关系,我们可以去想象理论存在这样的可能,如果你是中国人打起官司来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你变更了国籍,再要去追讨什么事情的时候,恐怕这个难度以及成本都会加大,这方面我不是专家,要请教一位专家,接下来要连线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叶林,他是民法领域的专家,叶教授,你好。 % G; L% Z Q) q- A" e2 P. |/ r4 |& ~' `' n/ B;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林:% E' C/ |; o" v8 B3 t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