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美媒:苏联海军在中国复活 辽宁号航空母舰战力可怕(图) [打印本页]

作者: householdwife    时间: 2012-10-16 18:49
标题: 美媒:苏联海军在中国复活 辽宁号航空母舰战力可怕(图)
# @; P3 g2 k" y" k
               ' i3 h1 I( r" v5 S1 i
美媒:苏联海军在中国复活 辽宁号航空母舰战力可怕(图)- I, i( R$ _: p
  
* J' ^1 @8 f9 x" q/ H( c1 \5 y& q9 d" y7 A* ^* K
* V# T' X5 K5 m7 Q
  资料图:印度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
' [( r7 F) d7 h

$ F/ U/ F& D! b5 d  2012年10月13日,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刊登文章《苏联海军复活》 (The Soviet Navy Lives On),该文对比了前苏联航母“戈尔什科夫”号和“库兹涅佐夫”号的综合性能,认为中国改装的“辽宁”号航母远比印度改装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先进。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8 D9 e& t( c1 B) a* L+ f
0 h- v6 z% v3 L* E+ Y+ T* o9 }
  苏联海军复活了,或者说至少2艘最大型舰艇——航空母舰复活了。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中心,占前苏联人口的一半,苏联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建设了世界第二大海军力量,到上世纪80年代末,已经有6艘航空母舰服役或正在建造之中。但是现在这些航母只剩下了3艘,一艘是俄罗斯目前惟一的航母,另外两艘被出售、改装,现在已经有了新主人。中国最近入列了俄罗斯原航母“瓦良格”号,命名为辽宁号,印度也正在把另一艘俄罗斯航母“戈尔什科夫”号改建成印度“维克拉马蒂亚”号。" U: z5 ~1 p% R5 o- N

1 z) P+ [! S1 z3 z7 R  这2艘前苏联航空母舰有很大不同,“戈尔什科夫”号尺寸更小,排水量45000吨,基本上属于一艘大型巡洋舰,装备了上百枚防空和反舰导弹,搭载垂直起降型喷气式战斗机和直升机。舰载机型号为雅克-38“铁匠”战斗机,虽然比初始型AV-8“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性能略微先进,但是作战能力不如最新型AV-8B“鹞”式战斗机,雅克-38“铁匠”缺少机载航炮,印度和英国海军AV-8B“鹞”式装备2门30毫米航炮,美军AV-8B“鹞”式系列战斗机装备1门25毫米格林航炮。起飞载荷较小,仅为3.5吨,AV-8B“鹞”式系列起飞重量达到6吨。雅克-38“铁匠”的典型任务航程 200~360公里,AV-8B“鹞”式则达到1100公里。雅克-38“铁匠”的替代机型雅克-141尽管速度较快,但是仍不是AV-8B的对手,而且在冷战末期夭折。印度把“戈尔什科夫”改装成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取消了所有导弹和垂直起降战斗机,“维克拉马蒂亚”号将搭载16架米格-29K战斗机和 12架直升机。“戈尔什科夫”号是第4艘“载机巡洋舰”,第1艘于1975年服役,最后1艘于1987年服役。吸取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经验教训,俄罗斯决定建设更大型的“库兹涅佐夫”级现代航母。1 u) d* H+ P! z: F* W0 d! V  O
  p" ~* d! G: m% U2 b
  “辽宁”号是前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2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中的1艘。“库兹涅佐夫”级原计划建成90000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像美国航母一样采用蒸汽弹射装置,但是由于现代航母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工艺,前苏联被迫采用65000吨排水量的设计模式,取消了蒸汽弹射装置,用滑跃式甲板代替。虽然核动力也随之取消,但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仍然有可怕的战力。
1 Y# x; p) K# o4 E
( O: n; K3 H( ^: R% ?$ _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虽然设计搭载12架海军型苏-27(苏-33)战斗机,14架卡-27反潜直升机,2架电子战直升机和2架搜救直升机,但是“库兹涅佐夫”级实际可搭载36架苏-33战斗机和16架直升机,舰载的2500吨航空燃料可以保障500~1000个架次的飞行任务,航母乘员2500名,加上舰载机机组人员可达3000名。第1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目前仍在俄罗斯服役,第2艘航母“瓦良格”号虽然已经下水,但是未建设完成,于1992年停工。1998年,中国购买了这艘未完工的航母,将其拖至中国,用了10年时间改装成现在的“辽宁”号。(战略网/长风)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