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在线签名反对给华人双非婴加拿大公民权请愿 [打印本页]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3-20 22:51
标题: 在线签名反对给华人双非婴加拿大公民权请愿
反对给华人双非婴加拿大公民权的请愿又来了
; S  O+ J8 t2 G8 h- S6 Q

E-1527电子请愿地址:

http://petitions.ourcommons.ca/en/Petition/Sign/e-1527


5 H& Z7 L: q9 ], H2 Z. N/ H0 i4 U4 Z: u. S( V' o2 i: F7 `
| 2018-03-20 09:27:41

7 `! n5 V& [* ]
  月子中心收到的查询数量大增。图为月嫂在医院照顾初生婴儿。(档案图片)
斯塔查克昨日发起电子国会请愿,于120日内蒐集签名。(网上图片)
列治文有多间月子中心,协助孕妇到加产子。(档案图片)
  加国"双非婴"问题持续,一直关注双非婴问题的列治文居民在国会议员苏立道(Joe Peschisolido)的协助下,第二度发起电子国会请愿(E-petitions),要求国会采取行动减少甚至取缔"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并由昨日起蒐集国民签名,若蒐集到超过500个签名,联邦政府必须在提交后45日内作出回应。此外,有月子中心透露,美国近期严查入境孕妇的措施令更多中国孕妇考虑转到本国产子,查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两倍(见另稿)。
! P, C3 N; c3 ^. I9 L$ v

1 E5 H4 t" [5 w. B- Q: a, V! I! k 居住在列治文的社区活跃人士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2016年首次就"生育旅游"问题发起电子国会请愿,虽然蒐集到足够签名,但当时适逢渥太华更换执政政府期间,请愿未获得实质回应。事隔一年多后,斯塔查克昨日发起第二次电子国会请愿,请愿编号为E-1527,并成功获联邦自由党国会议员苏立道代为提出。
- D! U& ~( H7 @, b/ c
  请愿书内容指出,"生育旅游"于本国盛行,非加国公民或居民父母透过母亲入境产子而为子女取得加国公民身分,贬低加拿大公民的价值,并对纳税人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为双非婴可以入读公立学校以及享有医疗福利,但其父母却不用作出任何贡献。
  请愿书又指,双非婴问题导致本地医院的生育牀位紧张,本地孕妇要四出寻找牀位,而问题亦令本国以及双非孕妇的原居地出现欠缺规管的"地下产业"(underground businesses),要求联邦政府基于其不公平性及所造成的后果,公开反对"生育旅游",并拨出资源在全国进行有关"生育旅游"的研究,了解现况,以及推行实质措施减少甚至取缔这种行为。
  根据电子国会请愿案程序,国民可以在请愿启动后的120日内、即今年7月17日东岸时间下午1时52分前上网签名支持,若蒐集回来的有效签名超过500人,苏立道便会把请愿案提交到国会。根据规定,联邦政府对任何在国会提出的请愿案,必须在提交后45日内作出回应。
  苏立道昨日向本报形容"生育旅游"问题严重,本国的移民体制被滥用,有人更从中赚取可观金钱,相反真正的公民却无辜被牵连。他举例指列治文医院因为接收双非孕妇,造成牀位短缺,本地母亲被迫要到其他医院产子,对她们十分不公平。另外,苏立道说知道有人把列市几乎整幢柏文变成月子中心,指做法不但对居民造成困扰,亦令房屋供应不足的问题加剧。
  苏立道又说,请愿书其中一个要求是在全国进行"生育旅游"的研究,他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藉此更了解实际状况,又指政府从没做过相关研究。他说十分支持斯塔查克的行动,不排除日后会替她向渥太华展开游说工作。
  2016年6月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黄陈小萍代表斯塔查克提交编号为E-397的电子国会请愿案,该次请愿蒐集到8886个签名,大幅超出500个签名的条件,联邦政府于同年12月2日作出回应但没有承诺任何实际行动。
  渥太华当时指取消在本国出生婴儿自动取得公民身分的政策,需要大规模修改《公民法》,并强调公民身分只赋予给婴儿,父母不会因此而成为公民,直至子女18岁后才可按照程序及条件申请父母到加。

6 [, W" N" c% ]8 r3 J0 ~$ y
3 B; \1 [% m, b8 C1 b4 j8 G
9 e& m1 [7 r6 ?

作者: 防火防盗    时间: 2018-3-21 02:21
8 U5 W, V, `- a
中国官媒海外喉舌:赴美生子的家庭如今追悔莫及(组图)
# V; x5 f$ v. v  G4 h

- {! y( i2 f9 @9 Q* j0 X7 m

/ T; m+ |* B  O: G: m, O" L赴美生子后的18年你熬得起吗?
# q1 r/ a* D4 p  v% ~5 d  U! T* L5 `4 I9 I0 a8 x) y
美国侨报网报道称,近日,随着美国联邦政府针对“亲属移民”政策的几个动作,以及针对未来趋势的表态和承诺,让不少曾经计划赴美生子的民众不由得望而生畏;另一方面,看着身边那些曾经在美国出生的“美宝”在中国的成长路径,令不少曾经渴望赴美生子的准妈妈们放弃了这个想法。
  Y5 C& z" q3 ]
# w) w5 D- w7 v) d+ a; W/ k! r  两年前在在南加州芳泉谷(Fountain Valley)顺利生下宝宝而回到北京生活的祁女士表示:“如果希望在中国能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就医、入学等,就必须在国内上户口,并进行户籍相关方面的登记。”9 Z, A% Z  C& z

# W9 A( T8 \4 [& H' J4 s$ v, ?  祁女士称,若要保住孩子的美国国籍,最稳妥的方式便是不在中国进行户口登记等程序。但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太多抚养孩子以及教育经费方面的支出,如果孩子以外籍人士的身份在中国生活,很多公立学校则要求家长要花费高额的赞助费。另一些学校则干脆将外籍人士拒之门外。这对孩子今后的择校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此外,还必须定期带着宝宝在美国境内生活一段时间。/ Q2 c% }" `5 S% I3 U; M

; [+ U0 B# r- S( J, A  因此,“我已经决定放弃‘美宝’美国国籍的考虑。曾经只是以为这样可能会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这付出的时间代价、金钱代价以及孩子在接下来几年所不得不放弃国内的教育资源,这些成本都太高了。”7 I* N, Q3 Q8 k1 p  G2 n- ]4 Q* M& |

/ k! a. i' B$ T# @) }$ t  原本计划赴洛杉矶生子的迟女士最近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表示:“曾经希望能让宝宝拥有美国国籍,是因为我们希望他能在读大学的时候享受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我们在多番咨询、打听之后发现,首先如果我们夫妇两人在此后10多年一直在中国继续工作,尽管我们费尽一切努力让孩子在18岁时成为有自主权的美国公民,但是他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依然无法享受和加州人一样可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待遇,因为我们的家庭此前没有在美国工作,更没有纳税记录,尽管孩子顺利升入公立大学,也必须缴纳同国际学生一样的州外费。”
+ f5 e. k& ]$ j, [% U+ S) ?0 w/ |
/ a0 \8 B/ d' N4 z; n2 |& ?  对此,洛杉矶华人律师王婧则表示:“不少人认为,只要把孩子生在美国,等到18岁之后,孩子的父母便可以通过孩子关系,顺利移民美国、享受美国社会的福利了。首先在目前来看,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美国政府规定父母此前在美国报税额度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才可以顺利转换身份。”( G- M8 J) _3 c6 ?9 C
! @: v, B' h1 n
  另外,王婧指出,目前特朗普政府针对亲属移民的打击力度可见一斑,今后的程度也只会愈发强烈,十多年后的政策变化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所以还是劝这些打算来美生子的民众慎重考虑。”
4 P- U. e1 p. |# }0 B) ~
: ?& \9 X: o2 P0 i, A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