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古巴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以及美古关系改善对古巴的影响,下面的信息或许有不少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CFP
美国和古巴断交54年后,2015年7月20日,古巴驻美国大使馆重新“开张”,在美国的土地上升起了古巴国旗。
今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88年来首位在位的美国总统访问古巴),打破半个多世纪的坚冰。
很多人会有一种感觉:菲德尔卡斯特罗先生来日无多,所以美古才可能冰释前嫌,摒弃意识形态斗争,从现实主义出发,为了国家和民众福祉。“让过去的都过去吧”。想一想美古的利益交换,古巴方面应该是急切需要技术资金粮食援助;对美国来说,考虑更多的是地缘政治角度,避免在乌克兰危机中,叙利亚问题上与俄罗斯对抗时,在亚太与中国角力时,挨了背后一刀。毕竟,美国的拉拢是在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古巴之后。
古巴,这颗社会主义坚果,我曾短暂游历,不会因为与中国有同样的意识形态就对古巴增加什么好感,当然也不会因此有恶感,个人完全是以真空状态进入这个国家。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卡斯特罗、格瓦拉和美古的势不两立。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暂且冷冻,只看现状。(之前去过朝鲜,所以在古巴时,会与朝鲜有所对比)
哈瓦那,的确美丽。有老电影中西班牙殖民地生活的情愫与风情。当人们站在哈瓦那老城区,随便一个街角或者建筑旁,拍出来的照片都可以当做经典老照片保存。但是这同样反应出一些问题。老城区的建筑之所以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着,也就是没有翻新和修葺。除了没有房顶的,墙大面积破损的,都住满人。一般来都是三层联排的town house,里面可以住着三家,也可以就住一家,取决于坚固度。从每层阳台上看街景的人你就会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状态。我试着进入楼道看,基本感觉是危房,之所以没有拾阶而上,因为我担心那长久失修糟烂的木头楼梯会踩塌。当然也有砖砌的。这说明什么?至少政府没有资金和精力做基本维护。
退身出来,街道肮脏,水果小贩推车旁边的植物垃圾,肉店周边的血水,和理发店门外的毛发垃圾虽然不至于令人掩鼻而过,但是也足以让我马上想到刚果农村、肯尼亚农村等非洲贫困地区的样子。从哈瓦那市区前往海明威故居的路上,古巴的乡村,基本上与非洲农村无异,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像样的电线杆,破烂公交车站与等车的人都是东倒西歪,一副任其发展的没人管理的样子。
古巴靠服务业支撑整个国家经济,所以其旅游相关产业发达,绝对国际中上乘标准,单从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来看,基本和香港一样。比北京更专业更国际化。服务生们除了母语西班牙语外,至少要掌握法语和基本英语语言。这里是西方白人的度假胜地,当然,日本人一贯认为自己是欧式生活的人,所以这里的黄种人面孔基本都是日本人。(我退房那天看到收据上面打印的国籍是日本,护照复印件估计人家根本没在意,想当然你就是日本人)。
古巴色情业的繁荣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就如旁边的小河,多年流淌,并没有干涸,也不会有人刻意关注。没有类似西方酒店和报纸上面那种广告,对于有需求的人应该是有一种隐蔽的门道。 注意观察,同机的有很多独自旅行的西方人士,我们所住的市中心酒店大堂经常看到独自一人的白人女士约见当地古巴男士:有棕色人种,有黑色人种,有混血人种, 我想他们应该不是交流网游秘籍吧。古巴2008年4月才允许古巴公民自由入住涉外饭店和租用汽车。这一点比朝鲜进步很多(朝鲜目前仍然禁止除了工作人员外的本国公民进入涉外酒店和私人拥有轿车)。 当地人使用的手机依然是那种按键的板机,非和旋铃声的那种。记得有一天早餐厅门外,等着带座,门口的服务生听说我来自中国,马上给我找到他那只诺基亚按键手机里非常不清楚的照片,向我展示他练跆拳道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问我会不会功夫,我说不会,他非常惊讶,觉得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会。我只能说:“哈哈,你电影看多了,而且还是老电影。”相比平壤的食物供应,古巴的食物供应丰盛充足,应有尽有。在平壤的早餐,回忆起来只有几片面包,一只煮鸡蛋和一杯奶粉水。当然泡菜咸菜不少。而在哈瓦那的酒店,食物之丰富,可以与最发达的地区相比。
哈瓦那只有酒店有收费WiFi,8美元一小时,城区,乡村无覆盖。所以古巴在封锁的情况下,网络建设,需要仰仗中国的服务商。去年7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古巴,第一个签署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协议就是中古网络空间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内容应该包括硬件软件端口的技术规范,尤其是安全机制防止被黑客发现协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而进行网络攻击。但是由于对美国因素的担心,这个协议,签署完之后,我们记者还没有走出革命宫(古巴的人民大会堂),就被要求禁止报道。如今美古破冰,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数。
古巴历史上那些著名事件,比如猪湾事件,比如导弹危机,比如山区革命,再比如那个全世界闻名的切格瓦拉,都存在这一种历史悲情色彩,在这种悲情感的包裹下,呈现出一种很虚幻的把人物和历史事件镶了金边似的神圣化。另外,古巴,给外人一种莫名的崇高精神,即不畏霸权,以弱对强,为了某种理念和目标而牺牲的类似原始社会的祭祀奉献。这也是至今为止,西方年轻人为什么会对古巴,对切格瓦拉依然思念与纪念。举例,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一条步行商业街,名为古巴街,街的尽头有一家咖啡馆,叫菲德尔咖啡,是年轻人的理想休闲小馆,墙壁上挂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以及切格瓦拉的老照片。
在拉美各国,对于古巴的民间支持和声援更是不断,由于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所以阿根廷总统府内悬挂他的像。
无论是在美洲国际组织会议上,还是在反美挺古上,拉美左翼国家还是亲美的国家,都关心古巴。比如拉美最发达的智利就希望美国能够减少对古巴的制裁,解除对古巴的禁运。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为此努力,曾经在2009年初,前往哈瓦那,希望为古巴和美国搭桥。由于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实践被皮诺切特的军政府破坏,智古两国之间也是数十年没有来往,全家曾经遭遇皮诺切特迫害的女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此行显然是示好,破冰。然而在巴切莱特访问结束后,古巴政府发表了关于玻利维亚与智利领土之争,并向着玻利维亚说话的评论文章。可见,卡斯特罗兄弟宁愿选择意识形态的联盟。古巴的这种悲情,最终结果似乎并不是悲剧而是古巴革命胜利,但是看看现在古巴的落后,放在整个空间和时间的大历史概念中,是不是悲剧呢?
凡是亲临古巴的外国人士,会不自觉地以为卡斯特罗兄弟统治下的古巴人对生活满意,亲自来到古巴,仅从表象来看,古巴男人乐观,女人风情。由于热带气候,夏季衣服颜色亮丽,款式不过时。似乎是一个热带天堂。但是事实呢? 当地民众会很巧妙地从任何可能的机会向游客要钱,比如有一次步行去某一家预定的餐厅,迷路。于是有一对年轻古巴人很热情地给我带路,然后向我要10美元“给宝宝买奶”。还有一次在酒店门外,看见一个别有特色的老太太,便随手一拍。于是老太太便缠着我,要我的房间里面的洗头液浴液香皂。当时有点惊讶,毕竟古巴人的精神状态与朝鲜人相比,完全是一正常自由社会里生活的人群,可是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见真实生活并不能满足个体需求。如果有人存在不同意见,认为我所遇见的是个例,那么从古巴领导人自己的讲话中窥探这个国家的现状应该是比较权威。
古巴首都哈瓦那最高的建筑,应该是何塞马帝纪念碑,前有革命广场,后有革命宫。革命宫相当于中国的人民大会堂。宫里面种植大量热带植物,用来装饰大理石材质的地面和墙面。在这个把潮湿闷热空气挡住的空间里,我见到了快八十岁的劳尔卡斯特罗,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掌管古巴7年的人。劳尔卡斯特罗2008年当选为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他非常清楚古巴的经济现状:工资不足以满足全部需要,没有履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社会纪律松散,自由放任。人浮于事,农业生产滞后,金融政策落后,依然使用货币双轨制,不允许个人消费贷款,严重住房不足,巨额外债负担等等。
古巴职工的平均月工资30美元到50美元不等。2011年开始,古巴的国有部门开始裁员,差不多有50万人下岗。他们有半数成为个体户。在哈瓦那街头,咖啡馆,酒吧,手工艺品商店很多。劳尔上台后的经济政策,还是调动了不少当地人的积极性。2011年,古巴才解除了近半个世纪的禁令,允许私人买卖汽车。不过,除了国营出租车外,我并没有看到任何新式轿车。古巴随处可见的都是六七十年代之前的美国老爷车。出租车没有计价器,都是司机报价。有时候,为了不找零钱,就会两手一摊,对游客说身上没有可找的钱。在哈瓦那市区内大概不会超过15比索,相当于15美元。当地的人没钱做出租,都是拼车。经常看到一辆老爷车里面做了四、五人,他们不认识,没有交流,车上没有明显的招牌,估计是所谓的黑车,一趟收1比索或者半比索。
2014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古巴,免去了其所欠前苏联的旧债务35亿美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紧接着的访问,又给古巴提供了巨额新无偿贷款。中国希望古巴走市场经济,但是这与卡斯特罗的理念不同,鉴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再加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只能暂时不计成本地支援古巴。虽然,劳尔卡斯特罗比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思想更为与当今接轨,已经在2006年就明确提出来不能再如此走下去,但是事实仍然是他所提出“更新”(actualizar)社会主义,而不提经济改革。古巴不愿意“抄袭”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认为过去照搬走的不好, 在古巴人心目中,中国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古巴的“更新”仍将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是要考虑市场。继续保持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革命成果,古巴引以为傲)。
那么劳尔卡斯特罗主持工作以来,古巴什么样的现状?服务业依然占GDP过高,工业农业过低。国有部门50万下岗职工,有的成为个体户,只有极少的补贴。古巴共产党内部对市场经济要不要搞,还不能确定。经济政策摇摆不定。还有就是生活必需品供应量极为有限。我曾走进一家古巴本地人进出的商店,感觉基本上和平壤市内的商店差不多,玻璃柜台和玻璃货架让我只记住了空。二楼是百货,货架上只是些极为简单的文具和文化衫。一楼是邮局都是明信片,邮票。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有的农村,每逢周末会有大集,那些物品足以填满整个百货公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酒店门口会有古巴大妈歇脚,看到我给她照相,就管我要洗发水。我上楼给她取了两瓶,很高兴地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大街上迷路,有人热情带路,然后跟我要10比索,说是买奶粉。(我不相信奶粉的需求,但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花心思编谎话,就是因为没有办法靠收入维持正常生活。因此尽管同事嘲笑我上当受骗,我说至少他们有付出,有苦衷)。这也是为什么,参观一些地方,会有看场子的工作人员极为热情的帮你拍照,或者给你吃他们刚刚从树上打下来的水果,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服务得到额外收入。被美国封锁的两个国家,朝鲜和古巴,虽然老百姓的处事风格天壤之别:朝鲜人是训练出来的尊严,而古巴人是直率直接的方式,不过都恩能真实地反应出他们当前生活状况。
2012年,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表示坚持一党制:“放弃一党制意味着使帝国主义在古巴的一个或者多个政党的合法化,从而牺牲古巴人民团结的战略武器。根据古巴为独立和民族主权长期斗争的经验,面临蛊惑人心和政治商品化,我们捍卫一党制。”并且强调反腐:“在目前阶段,腐败已经成为革命的主要敌人之一,它要比美国政府和他在古巴国内外的盟友花费上百万美元的颠覆和干涉计划更为有害。”
2010年8月1日,劳尔:“有人说,美国政府期待古巴革命老一代人消失,他们把阴险的赌注下在 生物学的因素上 即下在卡斯特罗和我的死亡上。谁要是这么想,谁就注定会失败,因为继承我们的革命后代首先是我们优秀的青年,他们绝不会解除思想的武装。”
奥巴马上台前,是表示过要与古巴缓和关系的,开放古巴裔美国公民回古巴探亲以及汇更多的钱给古巴的亲戚。奥巴马政府认为通过言传身受,让古巴人看到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世界的样板。美古对立,古巴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心目中,更为有价值。这与朝鲜很相似,如果开放并缓和关系了,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不过,美古领导人破冰的迅速举动,可能更多有考虑民众的生活会否因为解除封锁制裁而有大幅度提升,而不是抓着意识形态的裹尸布不放。亦或者,古巴真的过不下去了。
美国和古巴断交54年后,2015年7月20日,古巴驻美国大使馆重新“开张”,在美国的土地上升起了古巴国旗。
今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88年来首位在位的美国总统访问古巴),打破半个多世纪的坚冰。
很多人会有一种感觉:菲德尔卡斯特罗先生来日无多,所以美古才可能冰释前嫌,摒弃意识形态斗争,从现实主义出发,为了国家和民众福祉。“让过去的都过去吧”。想一想美古的利益交换,古巴方面应该是急切需要技术资金粮食援助;对美国来说,考虑更多的是地缘政治角度,避免在乌克兰危机中,叙利亚问题上与俄罗斯对抗时,在亚太与中国角力时,挨了背后一刀。毕竟,美国的拉拢是在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古巴之后。
古巴,这颗社会主义坚果,我曾短暂游历,不会因为与中国有同样的意识形态就对古巴增加什么好感,当然也不会因此有恶感,个人完全是以真空状态进入这个国家。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卡斯特罗、格瓦拉和美古的势不两立。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暂且冷冻,只看现状。(之前去过朝鲜,所以在古巴时,会与朝鲜有所对比)
哈瓦那,的确美丽。有老电影中西班牙殖民地生活的情愫与风情。当人们站在哈瓦那老城区,随便一个街角或者建筑旁,拍出来的照片都可以当做经典老照片保存。但是这同样反应出一些问题。老城区的建筑之所以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着,也就是没有翻新和修葺。除了没有房顶的,墙大面积破损的,都住满人。一般来都是三层联排的town house,里面可以住着三家,也可以就住一家,取决于坚固度。从每层阳台上看街景的人你就会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状态。我试着进入楼道看,基本感觉是危房,之所以没有拾阶而上,因为我担心那长久失修糟烂的木头楼梯会踩塌。当然也有砖砌的。这说明什么?至少政府没有资金和精力做基本维护。
退身出来,街道肮脏,水果小贩推车旁边的植物垃圾,肉店周边的血水,和理发店门外的毛发垃圾虽然不至于令人掩鼻而过,但是也足以让我马上想到刚果农村、肯尼亚农村等非洲贫困地区的样子。从哈瓦那市区前往海明威故居的路上,古巴的乡村,基本上与非洲农村无异,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像样的电线杆,破烂公交车站与等车的人都是东倒西歪,一副任其发展的没人管理的样子。
古巴靠服务业支撑整个国家经济,所以其旅游相关产业发达,绝对国际中上乘标准,单从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来看,基本和香港一样。比北京更专业更国际化。服务生们除了母语西班牙语外,至少要掌握法语和基本英语语言。这里是西方白人的度假胜地,当然,日本人一贯认为自己是欧式生活的人,所以这里的黄种人面孔基本都是日本人。(我退房那天看到收据上面打印的国籍是日本,护照复印件估计人家根本没在意,想当然你就是日本人)。
古巴色情业的繁荣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就如旁边的小河,多年流淌,并没有干涸,也不会有人刻意关注。没有类似西方酒店和报纸上面那种广告,对于有需求的人应该是有一种隐蔽的门道。 注意观察,同机的有很多独自旅行的西方人士,我们所住的市中心酒店大堂经常看到独自一人的白人女士约见当地古巴男士:有棕色人种,有黑色人种,有混血人种, 我想他们应该不是交流网游秘籍吧。古巴2008年4月才允许古巴公民自由入住涉外饭店和租用汽车。这一点比朝鲜进步很多(朝鲜目前仍然禁止除了工作人员外的本国公民进入涉外酒店和私人拥有轿车)。 当地人使用的手机依然是那种按键的板机,非和旋铃声的那种。记得有一天早餐厅门外,等着带座,门口的服务生听说我来自中国,马上给我找到他那只诺基亚按键手机里非常不清楚的照片,向我展示他练跆拳道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问我会不会功夫,我说不会,他非常惊讶,觉得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会。我只能说:“哈哈,你电影看多了,而且还是老电影。”相比平壤的食物供应,古巴的食物供应丰盛充足,应有尽有。在平壤的早餐,回忆起来只有几片面包,一只煮鸡蛋和一杯奶粉水。当然泡菜咸菜不少。而在哈瓦那的酒店,食物之丰富,可以与最发达的地区相比。
哈瓦那只有酒店有收费WiFi,8美元一小时,城区,乡村无覆盖。所以古巴在封锁的情况下,网络建设,需要仰仗中国的服务商。去年7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古巴,第一个签署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协议就是中古网络空间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内容应该包括硬件软件端口的技术规范,尤其是安全机制防止被黑客发现协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而进行网络攻击。但是由于对美国因素的担心,这个协议,签署完之后,我们记者还没有走出革命宫(古巴的人民大会堂),就被要求禁止报道。如今美古破冰,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数。
古巴历史上那些著名事件,比如猪湾事件,比如导弹危机,比如山区革命,再比如那个全世界闻名的切格瓦拉,都存在这一种历史悲情色彩,在这种悲情感的包裹下,呈现出一种很虚幻的把人物和历史事件镶了金边似的神圣化。另外,古巴,给外人一种莫名的崇高精神,即不畏霸权,以弱对强,为了某种理念和目标而牺牲的类似原始社会的祭祀奉献。这也是至今为止,西方年轻人为什么会对古巴,对切格瓦拉依然思念与纪念。举例,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一条步行商业街,名为古巴街,街的尽头有一家咖啡馆,叫菲德尔咖啡,是年轻人的理想休闲小馆,墙壁上挂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以及切格瓦拉的老照片。
在拉美各国,对于古巴的民间支持和声援更是不断,由于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所以阿根廷总统府内悬挂他的像。
无论是在美洲国际组织会议上,还是在反美挺古上,拉美左翼国家还是亲美的国家,都关心古巴。比如拉美最发达的智利就希望美国能够减少对古巴的制裁,解除对古巴的禁运。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为此努力,曾经在2009年初,前往哈瓦那,希望为古巴和美国搭桥。由于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实践被皮诺切特的军政府破坏,智古两国之间也是数十年没有来往,全家曾经遭遇皮诺切特迫害的女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此行显然是示好,破冰。然而在巴切莱特访问结束后,古巴政府发表了关于玻利维亚与智利领土之争,并向着玻利维亚说话的评论文章。可见,卡斯特罗兄弟宁愿选择意识形态的联盟。古巴的这种悲情,最终结果似乎并不是悲剧而是古巴革命胜利,但是看看现在古巴的落后,放在整个空间和时间的大历史概念中,是不是悲剧呢?
凡是亲临古巴的外国人士,会不自觉地以为卡斯特罗兄弟统治下的古巴人对生活满意,亲自来到古巴,仅从表象来看,古巴男人乐观,女人风情。由于热带气候,夏季衣服颜色亮丽,款式不过时。似乎是一个热带天堂。但是事实呢? 当地民众会很巧妙地从任何可能的机会向游客要钱,比如有一次步行去某一家预定的餐厅,迷路。于是有一对年轻古巴人很热情地给我带路,然后向我要10美元“给宝宝买奶”。还有一次在酒店门外,看见一个别有特色的老太太,便随手一拍。于是老太太便缠着我,要我的房间里面的洗头液浴液香皂。当时有点惊讶,毕竟古巴人的精神状态与朝鲜人相比,完全是一正常自由社会里生活的人群,可是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见真实生活并不能满足个体需求。如果有人存在不同意见,认为我所遇见的是个例,那么从古巴领导人自己的讲话中窥探这个国家的现状应该是比较权威。
古巴首都哈瓦那最高的建筑,应该是何塞马帝纪念碑,前有革命广场,后有革命宫。革命宫相当于中国的人民大会堂。宫里面种植大量热带植物,用来装饰大理石材质的地面和墙面。在这个把潮湿闷热空气挡住的空间里,我见到了快八十岁的劳尔卡斯特罗,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掌管古巴7年的人。劳尔卡斯特罗2008年当选为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他非常清楚古巴的经济现状:工资不足以满足全部需要,没有履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社会纪律松散,自由放任。人浮于事,农业生产滞后,金融政策落后,依然使用货币双轨制,不允许个人消费贷款,严重住房不足,巨额外债负担等等。
古巴职工的平均月工资30美元到50美元不等。2011年开始,古巴的国有部门开始裁员,差不多有50万人下岗。他们有半数成为个体户。在哈瓦那街头,咖啡馆,酒吧,手工艺品商店很多。劳尔上台后的经济政策,还是调动了不少当地人的积极性。2011年,古巴才解除了近半个世纪的禁令,允许私人买卖汽车。不过,除了国营出租车外,我并没有看到任何新式轿车。古巴随处可见的都是六七十年代之前的美国老爷车。出租车没有计价器,都是司机报价。有时候,为了不找零钱,就会两手一摊,对游客说身上没有可找的钱。在哈瓦那市区内大概不会超过15比索,相当于15美元。当地的人没钱做出租,都是拼车。经常看到一辆老爷车里面做了四、五人,他们不认识,没有交流,车上没有明显的招牌,估计是所谓的黑车,一趟收1比索或者半比索。
2014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古巴,免去了其所欠前苏联的旧债务35亿美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紧接着的访问,又给古巴提供了巨额新无偿贷款。中国希望古巴走市场经济,但是这与卡斯特罗的理念不同,鉴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再加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只能暂时不计成本地支援古巴。虽然,劳尔卡斯特罗比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思想更为与当今接轨,已经在2006年就明确提出来不能再如此走下去,但是事实仍然是他所提出“更新”(actualizar)社会主义,而不提经济改革。古巴不愿意“抄袭”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认为过去照搬走的不好, 在古巴人心目中,中国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古巴的“更新”仍将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是要考虑市场。继续保持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革命成果,古巴引以为傲)。
那么劳尔卡斯特罗主持工作以来,古巴什么样的现状?服务业依然占GDP过高,工业农业过低。国有部门50万下岗职工,有的成为个体户,只有极少的补贴。古巴共产党内部对市场经济要不要搞,还不能确定。经济政策摇摆不定。还有就是生活必需品供应量极为有限。我曾走进一家古巴本地人进出的商店,感觉基本上和平壤市内的商店差不多,玻璃柜台和玻璃货架让我只记住了空。二楼是百货,货架上只是些极为简单的文具和文化衫。一楼是邮局都是明信片,邮票。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有的农村,每逢周末会有大集,那些物品足以填满整个百货公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酒店门口会有古巴大妈歇脚,看到我给她照相,就管我要洗发水。我上楼给她取了两瓶,很高兴地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大街上迷路,有人热情带路,然后跟我要10比索,说是买奶粉。(我不相信奶粉的需求,但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花心思编谎话,就是因为没有办法靠收入维持正常生活。因此尽管同事嘲笑我上当受骗,我说至少他们有付出,有苦衷)。这也是为什么,参观一些地方,会有看场子的工作人员极为热情的帮你拍照,或者给你吃他们刚刚从树上打下来的水果,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服务得到额外收入。被美国封锁的两个国家,朝鲜和古巴,虽然老百姓的处事风格天壤之别:朝鲜人是训练出来的尊严,而古巴人是直率直接的方式,不过都恩能真实地反应出他们当前生活状况。
2012年,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表示坚持一党制:“放弃一党制意味着使帝国主义在古巴的一个或者多个政党的合法化,从而牺牲古巴人民团结的战略武器。根据古巴为独立和民族主权长期斗争的经验,面临蛊惑人心和政治商品化,我们捍卫一党制。”并且强调反腐:“在目前阶段,腐败已经成为革命的主要敌人之一,它要比美国政府和他在古巴国内外的盟友花费上百万美元的颠覆和干涉计划更为有害。”
2010年8月1日,劳尔:“有人说,美国政府期待古巴革命老一代人消失,他们把阴险的赌注下在 生物学的因素上 即下在卡斯特罗和我的死亡上。谁要是这么想,谁就注定会失败,因为继承我们的革命后代首先是我们优秀的青年,他们绝不会解除思想的武装。”
奥巴马上台前,是表示过要与古巴缓和关系的,开放古巴裔美国公民回古巴探亲以及汇更多的钱给古巴的亲戚。奥巴马政府认为通过言传身受,让古巴人看到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世界的样板。美古对立,古巴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心目中,更为有价值。这与朝鲜很相似,如果开放并缓和关系了,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不过,美古领导人破冰的迅速举动,可能更多有考虑民众的生活会否因为解除封锁制裁而有大幅度提升,而不是抓着意识形态的裹尸布不放。亦或者,古巴真的过不下去了。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