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史海:鲁迅国难当头投靠日本人寻欢作乐秘史 [打印本页]
作者: laval 时间: 2016-5-25 11:32
标题: 史海:鲁迅国难当头投靠日本人寻欢作乐秘史
史海:鲁迅国难当头投靠日本人寻欢作乐秘史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鲁迅的悲剧恰恰在于:在“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民族魂”等种种政治加持与神化之下,他不再被视作一个常人。本文摘自2015年11月19日三剑客微信号,作者羽戈。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
不止一篇文章指出,鲁迅一生嫉恶如仇,骂人无数,却从 未骂过蒋介石,连一句批评、嘲讽之言都没有。他在致许广平信中,两次提到蒋介石的名字,都充满了欣赏、期待之情。1927年后,鲁迅与国民党及其政权渐行 渐远,甚至势同水火,他的杂文,大半指向国民党当局,寸铁杀人,一刀见血,然而自始至终,他不曾指名道姓批判蒋介石。1930年5月7日晚,鲁迅与时任中 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李立三会面,李立三要求鲁迅:“你在社会上是知名人物,有很大影响。我希望你用周树人的真名写一篇文章,痛骂一下蒋介石。”鲁迅当即回 绝:“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国去当寓公。”夫子自道,足以为这个争议话题一锤定音。不过这也给一些 人以口实,他们认为,鲁迅不骂蒋介石,正可见他的精明、滑头、老于世故、不够勇敢云云,有人还拿鲁迅以特约撰述员的身份从国民政府大学院领取津贴(每月 300元,前后共计4年)说事,讥嘲鲁迅吃党国的饭,砸党国的锅,人如墙头草,脚踏两只船,哪里有一点斗士的气节可言? 关于鲁迅何以不骂蒋介石,王彬彬先生的分析别具一格。 他把鲁迅与胡适对照,一度被视为国民党走狗的胡适,反而常常公开批评国民党的领袖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都为其笔锋所横扫,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胡适比鲁 迅更有勇气、更富于战斗精神、更不在乎一己安危”。在王彬彬看来,鲁迅与胡适的现实姿态,取决于他们的政治观念:鲁迅对政治,一直持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立 场,甚至接近于无政府主义,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府更迭,于他如变戏法,他对政府,根本不抱希望,“他的敌对和决绝的心态与姿态,使得他难以在责骂蒋介石时 指名道姓”;在胡适的政治观中,政府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起初他坚持好政府主义,后来则把“好”字去掉,有一个政府即可,他不赞同推翻现政府,而主张加以改 造,基于期望与合作的姿态,他才一再指名道姓批评蒋介石。
不得不承认,王彬彬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推敲其逻辑,我只赞成他对胡适的分析。至于鲁迅,既然对政府彻底绝望,为什么还要批评国民党当局呢;只批评国民党当局而不批评蒋介石,哪门子政治观可以提供解释?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问题本身。我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是一种错误,质言之,鲁迅骂不骂蒋介石,本来不该是一个问题。纠结于此,纯属庸人自扰。
在一些人的头脑当中,所谓勇敢,最直接的标准,便是挑 战权威。从孩子到成人,莫不如是。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两个学生比谁胆大,常见一幕,即激将对方,敢不敢去骂班主任,以及怎样骂班主任,譬如到其办公室窗 下高喊“王老师大笨蛋”,或者在教室黑板上写“王老师是头猪”,谁的行为最出格、最刺激、最痛快,便证明谁的胆子最大。可是这样的胆大,迅速被证伪。有一 小子,曾冲班主任背后扔石头,这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简直逆天,然而第二天,学校组织打防疫针,他竟在针头前面哇哇大哭,死活不肯撸袖子。
这个案例,恰好可以拿来对比鲁迅不骂蒋介石。首先,要 证明一个人勇敢,方式多多,骂班主任或蒋介石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一条;其次,哪怕敢骂班主任或蒋介石,未必能证明这是一位真正的勇者,极端的方式往往缺乏稳 定性,正如极端的思想往往缺乏合理性;复次,有时勇气不是表现在批判,而是建设;最终,一个人有骂班主任或蒋介石的自由,却也有不骂班主任或蒋介石的自 由,当沉默的自由被剥夺,批评沦为一种强迫,当“鲁迅,你为什么不骂蒋介石”成其为一个流行论题,那么无论鲁迅作何选择,都无意义。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若强迫一个人去批评,批评同样无意义。
这里需要辨明,李立三要求鲁迅批评蒋介石,出自政治斗 争的需要;今人要求鲁迅批评蒋介石,大多属于求全责备,以大义责人。我们谈鲁迅这样的人物,常常悬鹄过高,把一个国家的重担、一个时代的使命都压在其人瘦 削的肩上,他既要是文学家,还得是革命家,既要侠骨如铁,还得柔情似水,既要大仁,还得大义,既要大智,还得大勇……殊不知世间事本难两全,如智与勇,鲁 迅云:“见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庄子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盖不独谓将为众所忌,且于自己的前进亦有碍也。”这自然是经验之谈,正有所指。
所谓求全,即以鲁迅为斗士,他就要满足斗士的所有德 行、所有想象,他不能有一丝犹疑、一刻怯懦,不能缺席那个时代的任何一场战斗,骂蒋介石正是其中之一节;反过来讲,假如连蒋介石都不骂,则无法证明“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如此逻辑,貌似成立,实则陷入了单向度的误区。还是那句话,斗士的标准,不止一条,鲁迅骂不骂蒋介石,都不会 影响他的批判精神与勇者风范。拿这一条标准来考量一个人是不是斗士、够不够勇敢,终将一叶障目,显出了自身的狭隘与专断。
说远一点。我们惯于要求他人去勇敢,痛斥这个,痛骂那 个,一旦其人无以达标,便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他软弱、犬儒、虚伪的把柄。其实这样的批判,于他人并无损失,只可能照见批判者内心的种种不堪。我说过,道 德批判的要义,不在抬高人性的上限,而在维护人性的下限,不在要求“六亿神州尽舜尧”,而在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动辄以大义、大勇责人,毋宁违背了人性, 构成了对道德的败坏。
与“鲁迅,你为什么不骂蒋介石”相应的一例,则是责问 鲁迅为什么不抗日。有一篇文章,专门谈“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爆发之后鲁迅的日常生活:1月30日,他率家人躲进了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书 店,借住整整一星期;2月15日夜,“偕三弟、蕴如及广平往同宝泰饮酒”,翌日,不仅“饮酒”,而且“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 元”……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与日本激战(视频)正酣,身处上海的鲁迅,不去前线支援,不在报刊声援,反而苟全于日本友人的卵翼之下,甚至饮酒作乐,如此行径,不知 廉耻,全无心肝,近乎汉奸,哪里称得上“民族魂”呢? 我则以为,鲁迅的选择,并未打破底线,他只是不甚爱 国,却不曾卖国。他拥有逃亡与苟安的自由,正如拥有沉默的自由。不能因为他是鲁迅,便剥夺了这些常人所享有的自由。然而鲁迅的悲剧恰恰在于:在“鲁迅的骨 头是最硬的”、“民族魂”等种种政治加持与神化之下,他不再被视作一个常人。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