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过Depanneure, 当过农场主,做过贸易。。。。。。其实做生意要成功,除了要勇气,更要创新精神。我更喜欢看美国大片,因为里面看到的不仅是大场面、大制作,更有一种无时不在的创新精神在鼓舞着我。 摘下“墨镜”做生意 自己创业做生意,是现 在蒙城华人圈里一个热门话题。光看看那些地产经纪手上越来越多的生意转让作息就可见一二了,更有一个经纪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手上有Depanneure,就肯定能卖掉。但作生意真象想像中那么容易么?特别是在加拿大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是不是有他自己的生意窍门呢?最近采访了一位已经在蒙城生活多年,颇为心得的人士田璐女士,她的经历应该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第一次见到田璐是在她新买下的一幢楼里,虽然还在装修,但看得出一切正在蓄势待发,田璐又一个新创业计划就在这里开始了。 企业移民开起Depanneure 如果田璐自己不说,我怎么也想不到,她是搞计算机的。作为当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芙清教授的研究生,田璐一毕业却没做研究,而是一脚踏进了生意场,进了北京的华远公司搞市场。随后更是直接当起法人代表,做上一家合资无糖食品公司的总经理,生意搞得还红红火火。也许在现在,这样的下海经历更不算什么,但在90年代初,田璐算得上少数几个吃螃蟹的勇士了,而且这“螃蟹”还吃得挺香。 1997年,田璐办好企业移民,带上一家大小踏上了加拿大这块土地,又开始了她的新的创业之路。不过提起当初,田璐实话实说:蒙城真让她有点失望。稍稍考察一下,田璐就发现,自己实在有很多劣势,不但对面前这个社会一点不了解,而且她发现这里的市场和中国一点都不一样,主要是市场太小,不象国内稍做宣传就火得很。因此她在国内运作的方式在这儿一点都用不上。但不干点什么又不行,颈子上套着圈呢,加拿大对企业移民的要求是2年之内必须有自己的生意,至少雇一个当地人,还要交税,否则取消移民移格。于是,田璐也象现在的很多朋友一样,首先开起了Depanneure。 回想起那段日子,田璐显然还是很留恋。 当时田璐买的是一家南岸法裔人的小店。这家店是这个法裔人祖辈留下的,但为了儿子能学英语,这个法裔人变卖了小店准备暂时迁至阿尔伯塔省。田璐一点法语也不会,当时只背下了1-100的数字,学会了必需的问候语就上岗了。好在田璐毕竟做过生意,没多久她就发现其在国内做市场的方法在这儿一样适用:收银时唱付唱收,避免客人找借口说多给钱;对客人很友好,即使是当地那些吃救济的穷人,只要上门,田璐都热情接待,做好服务……除了这些小事,为了拿到低价格,田璐一家家找供货商谈。只要供货商搞促销活动,田璐绝对不自己偷着乐,而是在保证利润不损失的前提下,全部让利给顾客。时间长了,田璐的顾客自然多了,销售额直线上升,特别是酒生意,做得更是红火,到年底不得不另租一间大房专门堆放退酒瓶。 才半年多,原来那家店的老板被不会说英语的老婆“磨”回了蒙城,找到田璐希望能买回原来的店,并愿意为田璐交税完成政府对她要求的“条件”。但田璐还是坚持自己干完了一年,直到收到政府解除条件的信,田璐才决定不做了,但她提出了一个比当初翻倍的卖价。那位法裔人老板仔细考察了所有帐本,特别是看到多出一间房的空酒瓶,终于答应了这个价格。 田璐说,当她看到那个法裔人买回店后,又乐滋滋地扩大了面积,重新装修。她当时心里的滋味也挺甜的。 “苗草不分”却当上农场主 干完Depanneure,不愿闲着的田璐又想着该干点什么了。正好亲戚也想来加拿大,找人打听了后发现,办个农场可以给亲戚办工作签证。于是,为了家里人,连草和苗都分不清的田璐决定开农场了。 当年年底,田璐在美加边境一个叫“HEMMINGFORD”的小镇买了一块300亩的地。可是种什么好呢?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个陌生的行业,田璐用起了中国的办法“从上往下问”。她打电话到省农业厅,工业厅,问哪儿有蔬菜批发商,到哪儿找商务,怎么买设备……让她意外的是,这里的政府可没有打官腔,有问必答,热情提供各种帮助,不久她就找到了两个批发商,一个在蒙特利尔岛上,一个是离农场15公里的美国批发商。虽然当时有人反对她找批发商,觉得应该自己种自己销。但深谙经营之道的田璐清楚,在这个工业化的社会里,一切销售环节都已成熟,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现成的销售体系呢,那一定是成本最低的。不顾那些反对意见,田璐找到了那家美国批发商。更是不谈不知道,这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原来美国有上千家中国餐馆,对中国菜的需求量很大,该批发商表示,只要田璐按他的计划种,他就包收包销。并给田璐派来了一个最早向美国提供中国大白菜的法裔女士来为她定计划。田璐跟着她上上下下,发现人家干活真是专业。 第一年定下的计划是种白菜,芥菜和上海青。于是一过完复活节,田璐就忙上了,2月定计划,3月进种,4月育苗……田璐说看着那墙上一大张具体到日子,定时定量的表格,她心里有底多了。中间也有病虫害,除杂草什么的,但请来专业的除虫公司,这些困难也都对付过去了。 到收获时,所有的菜都出口美国。第一年就没有亏钱。并吸引了一个中国投资方来继续投入,但后来因为签证问题,中方没来成。田璐说,农场除非做大,做到一定规模才能赚到钱,当时投资没成,再加上家人的来加问题已经解决,田璐还是决定结束农场。 我问她美国批发商收蔬菜的价格低么?田璐细细想想告诉,其实价格跟自己卖差不了多少,当时因为有人不同意,农场就特意拿出一块做自留地,种一些其他品种的中国菜自己销,但加上运费和人工,其实比全部交给批发商也挣不到太多。田璐坚持,既然来到人家的社会,就应该试着去融入人家的运作体系中,这肯定是最省钱的。 当地产经纪的苦与乐 后来的两年,田璐主要是陪着丈夫做中加贸易,但项目太大,耗时不说,国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并不规范的经营环境,还是让田璐决定在加拿大多试身手。这不,本来自己买房的她,兴致所至,考了一张地产经纪证,决定自己做地产经纪了。 说起她做地产经纪的经历,田璐发现不少想做生意的新移民偏偏带着“墨镜”开始自己的创业路,实在让她急。前两天,她陪一个客户去看一家Depanneure,开价2万元,但这家店一天进款有900元,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买卖。本来都说好要下OFFER了,但客户听说这店只开了一年,嫌历史太短,就决定不要了。她说这个理由实在让她有点惊讶。 此外,象现在Depanneure在中国人圈偏热就是带着“墨镜”的后果。田璐说,她见到不少买家,一上来只买Depanneure,因为听人说开杂货店不会赔钱。对一些同样很有前途的其他小生意例如咖啡店或快餐店却不愿尝试,害怕自己与别人文化不同,有的甚至提出“食物中毒怎么办”。田璐说,为什么那么多台湾人能开咖啡店,文化不是问题,问题还在于如何经营。 她说,前人的经验当然需要听,但经验不能成为做事的框框。当年她经营Depanneure时,也有人说要买就要买最好的,小店是做不大的。但她的亲身经历证明那个经验就是错的。田璐说,投资肯定要面临风险,但也不能太教条了,关键还在于运作的过程。新移民刚来,因为语言等问题不了解情况,容易以朋友和周围人的经验为做事的标准。其实,我们应该学会从更广泛的地方学习,问政府,问银行,问各种专业人士,上网、打电话,这里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让你学习及利用。 不过,并不都是带“墨镜”的,田璐笑着说。上个月,她卖了一家800公里外加美边境上的快餐店。买主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4岁的女儿。男的刚读完计算机研究生出来,没找到工作,决定自己做生意。几经计算,他们用仅有的存款买下了这家小店。最近,田璐接到了他们的电话,说小店的生意潜力比预想的要好,估计半年就能收回投入。田璐说,这是她最高兴的时刻,她由衷地希望在这片新土地上,每个中国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田璐说,她喜欢看美国电影,不为别得,就是特别爱他们无处不在的创新精神和冒险勇气。其实每一个来这里的中国人都是有勇气的,但在开始自己的创业时,我们更需要大胆安探索和了解这个新社会的勇气,找到自己新的定位。 |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