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理论物理学家乌尔夫?莱昂哈特(Ulf Leonhardt)在中国开会,间隙期间在一间酒店房间里,拿到一份好到无法拒绝的要约。华南师范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向他发出邀请,每年在该中心驻留3个月,每月向他支付133,333元人民币的报酬。这是他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终身教职收入的三倍。
莱昂哈特今年49岁,出生于前东德的施列玛,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等几所大学就读,后来转到圣安德鲁斯大学,目前任职于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莱昂哈特的理论研究以新光学效应为主,例如所谓的“变换光学”(transformation optics),即利用“超材料”(metamaterials,由小于电磁辐射波长的光棒和光圈组成),以一种特异的方式改变光的路线。 2006年,莱昂哈特提出,可以有一种球形超材料,引导光线绕过置身其中的物体,使这个物体隐形。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约翰?彭德里(John Pendry)和他的同僚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也得出类似结论。
光电中心的何赛灵在光子学领域也有一定的名气,他的研究包括以电子设备控制电流的方式开发控制光的技术。和许多才华横溢的中国研究人员一样,他曾在1980年代出国留学。 1992年,何赛灵在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终身教职和瑞典公民身份。自此之后,他撰写或与人合作撰写论文,合共发表了400多篇获同行评议的论文。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国际人才流动的政治学教授崔大伟(David Zweig)说,作为鼓励,一些引进学者的大学也能得到奖励。崔大伟和王辉耀在2013年9月《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发表论文称,在中国华北的一所大学,如果能招聘到一位“千人计划”学者,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这所大学都能拿到120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的一部分应当是所聘学者的薪酬,其余分给其他教职人员。崔大伟和王辉耀还发现,一些地方制定计划,引进全职人才的大学会获得800万元。
但尽管有种种奖励,引进人才计划仍然面对重重困难。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研究中国科学政策的专家曹聪指出,在欧美拥有终身教职的学者不太可能抛下一切,和中国签一份为期五年的全职合同。他认为“计划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有问题”。为此,一些机构设法招聘已经在中国工作的学者,有些则招揽在海外已有全职工作的学者,并向他们保证没人会认真核对他们的工作时间。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化学工程师尼尔?福斯特(Neil Foster)说,有些学者只是一年来中国一趟,逗留两个星期,如此而已。他本人就曾在2010年入选“千人计划”,在北京化工大学兼职。
访问了其他“千人计划”的外国学者后,反映不了解拨款条件是常见现象。比如说,英国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的地球微生物学家杰夫?加德(Geoff Gadd)曾受聘在乌鲁木齐的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兼职工作。他致信给《科学》称,他从未得到安置补贴,也没得到与该计划有关的任何英文信息。加德写道:“我不知道经费由谁管理,我没得到过与这类事有关的任何详细信息。”华盛顿州里奇兰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荣休研究员、燃料电池专家苏巴斯.辛格尔(Subhash Singhal)说,他在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也有类似经历。他在这里得到“千人计划”短期项目经费,“但整个过程,我一无所知,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他说,针对以他的名义申报的经费,主办单位的处理缺乏透明度,可能令他不再返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