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图文)从中国移民加拿大 自驾旅游看到北极光 [打印本页]

作者: vancouver    时间: 2013-10-21 21:09
标题: (图文)从中国移民加拿大 自驾旅游看到北极光
(图文)从中国移民加拿大 自驾旅游看到北极光
加拿大都市报  2013-10-21 12:40:37  [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对有些人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对另一些人却是有苦有甜有乐趣。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有的人善于把工作与爱好结合起来,在工作之外体验到个性追求与发展得到的满足;还有人时不时给自己放个大假,让心灵和身体都得以休养生息,并因此遭遇上天的眷顾,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最极致的做法是,暂时抛开生活中的一切琐碎,去北极探险,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去挑战人类本身的极限,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道绚丽的彩虹……这样的生活,是您所向往的吗?

  2010年6月登陆温哥华的达利,由于时常人在旅途,所以坦言自己在本地还没有扎根的感觉,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加拿大的喜爱,虽然他选择移民加拿大是件机缘巧合的事。
          达利在大学是学画画的,研究生学的是舞台美术,但他一直很喜欢中国民间的艺术,也向往闲云野鹤式的乡村生活,所以他经常到处走走看看,走的都不是大家惯常的旅游路线——那样没有新鲜感;看的也是常人看不到、看不懂的一些民粹艺术品——比如四川的年画、山西的剪纸等等,乡土气十足,又艺术感超强。这样的生活让达利有缘结识很多朋友,2009年一个在哈尔滨认识的朋友想移民加拿大,到北京找移民公司咨询情况,达利尽地主之谊陪同朋友前去,咨询过程中,移民公司的职员认为达利的条件也完全符合移民资格,于是达利和朋友一起申请了移民,一年过后,达利拿到了移民签证,朋友却被拒了。
  本是陪朋友办移民
          达利在加拿大的生活像许多新移民一样,找工作、找房子——安身立命,找旅游景点、寻历史足迹、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单调的生活。
          学舞美设计的,在本地工作的机会很有限,大型的展览会策划和舞美设计的工作,牵涉到文化背景和本地相关工作经验的考验,他转而从事室内设计的行业,但本地市场不大,他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和眼光让他对中国的乡土艺术品情有独钟,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引进和开发,能够在本地的室内设计与装饰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达利,从小就对汽车有种说不出的崇敬之情,只因为他的父亲是个货运司机,每当父亲开着当时少有的大货车在家门口出现时,达利就会在众多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下,爬进高高的货车司机座位里,佯装着开车的样子,手握方向盘,想像着自己开车飞奔的雄姿……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达利觉得这就是自己爱车、爱旅行、爱探险、去看北极光的最原始理由。
          到北极看北极光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土豆烧牛肉”式理想的概念,想一想就行了,但对达利和他的朋友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诱惑果,只要有机会就要去咬一口,哪怕是要历尽千辛万苦。这次行动还不止是对遥不可及的未知世界的一次探访,而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的壮举。
  “越野e族”曾征服多地
          早在国内时,达利就是国内名声远扬的“越野e族”河北承德大队的名将,开着越野车,去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西藏牧区、四川少数民族山区,戈壁沙滩……移民来到温哥华后,有个以前在国内认识的“越野e族”朋友也来了,相聚在温哥华,他们就毫不犹豫地策划了自驾到北极游的行程。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3'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则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冬季里,北极地区的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北极光是出现于北球北极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北极附近的阿拉斯加、北加拿大都是观赏北极光的最佳地点。达利和他的朋友们一行6人,就于2011年的圣诞期间,组织了一次自驾北极游,看到了非常罕见的北极光。
  领队是陕西越野大腕
          非常有意思的是,达利他们北极一行6人中,4男2女,其中达利他们是一对夫妻,另有一对恋人,还有就是2个男性网友兼越野爱好的朋友,特别是他们这次活动的领队,是来自陕西的着名“越野e族”大腕屹峰(网名)。在这次赴北极活动前,他们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有些更是从未谋面,但共同的爱好让他们在这次北极行中互帮互助,不仅是同甘共苦,更确切说是生死与共了。
          他们北极行的计划是6人3车,两辆吉普,一辆SUV,3辆车在行动前都重新做过仔细的检查,所携带的物品也做过精心的计划。按领队屹峰的话说,每次组织一个长途探险活动时,救援装备、车辆及其维修工具、食物、饮用水、户外的衣物鞋帽等是常规的必备品,但这次活动他们特别准备了三样东西:中国国旗、三张“越野e族”的盾标车贴、两块不锈钢制的标牌——分别刻着“中国西安越野e族陕西大队屹峰”,“中国承德越野e族承德分队达利&fifi”。事实证明,这三样东西,在他们后来的北极探险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具使命感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冬季气候恶劣行车特艰难
          12月的时节,车队越往北走,气候越来越恶劣,温度也越来越低,车队基本都是在雪路上前
          行,他们通常是早起早归,按照一定的计划行驶,决不赶路。当温度一点点地降低时,雨水慢慢变成雨夹雪,最后变成大片雪花。周围的风景由刚开始的绿色全部变成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每天大约下午2点半开始,天幕就开始慢慢低垂,大家以为已经6点了,其实看表才2点多。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少,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他们三台车的微光在飞雪中行进。他们还发现雨刷和玻璃水太重要了,行车中基本每半分钟就要用玻璃水冲洗一下挡风玻璃,不然根本看不清,整个挡风玻璃很快就会被路上过往车辆溅起的雨雪泥水煳满。
          艰苦的行进中,也有开心的事。达利是摄影爱好者,一路上拍摄了许多人间罕见的自然风光,很是珍惜;路途上碰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都在队友们齐心协力下解决了,令人很是温暖。
          第一个令他们欢欣鼓舞的地方,是他们到达了着名的“标牌森林(SIGNPOST FOREST)”。这个“招牌森林”的来历是早在1942年阿拉斯加公路修建的时候,一个名叫Clark的美国大兵,为了表达思乡的情结,把家乡丹维尔的名字和距离此地的公里数写在牌子上,并竖在这里,后来经过这里的人们纷纷效彷,在这里先后竖起了各种不同方式、不同意愿、不同含义的各式标牌。
  标牌森林 8万标牌
          现在,这地方已经超过80000块标牌,而这个美国大兵,还在1992年,也就是他立起第一个标牌后的50周年,重游故地。他当年也没能料到,一个无心之举,竟然成为北美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了。来到这里后,他们6人不仅合影留念,达利和屹峰还把他们带来的标牌也钉在了这里,让路过的游人看见了中国人来过这里的痕迹,让中国的越野e族也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北极。
          经历竖立自己的标牌的兴奋后,他们继续在风雪中前行。第四天,他们如期到达当天的目的地White Horse(白马市),白马市是育空较大的一个城市,大约只有400左右的华裔居民,他们住的旅店就是一个华裔开的,人很好。当他们向老板娘询问北极光的事情时,老板娘说:“今天就是个好天气,难得的晴天,夜里两点后你们开车到离开城市一二十公里的山坡上一定能看到北极光。”可惜他们当时谁也没有拿她的话在意,首先大家太累了,不想半夜再跑出去,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自以为是的想着随后的日子里,越是往北接近或是进入北极,看到的北极光越近,越清晰,越容易,可万万没成想,随后的日子里遇到的大部分天气都是阴天,差一点导致他们此趟北极之旅抱憾而归。
          一路北行,快要进入北极圈了。当地政府在一个简陋的酒店里,常年准备了进入北极的证书,凡经过这里的人们都可以免费领取。
          离进入北极圈的标牌越来越近,因为他们事先计划好要在标牌前拍照留念,因此让当地政府部门的开路车(为安全起见,冬天的时候必须由开路车带路)先带别的一路跟随的车先走,他们说好稍稍停留拍照后就赶上去。
          开路车上的政府工作人员起初并不同意,后来他们一再请求和保证,才勉强同意他们慢慢赶上去,并一再强调,后面有相当一段路一定务必要趁着天色未黑前通过,一旦天黑再遇上起风,相当危险,大风会很快把路完全覆盖。他们表示深知这个道理,一定不耽误时间,拍几张照片就去追赶他们。
          这样,政府的开路车带着其余的车队慢慢离开了,他们3辆车拐上了一小段通往地标牌的岔道。由于赶时间急切的想开到离地标牌最近的地方停下,scotte在前面冲得太勐,路况不明的他一下子冲进路边,陷进雪里。
  汽车陷进雪里
          眼看着地标牌近在咫尺,也只能先救援陷进雪里的车,好在大家同心协力,挖的挖铲的铲,然后一头用挂拖绳拖,后面剩下的人奋力一起推,几个反复后,陷进雪里的车终于被拉出来了。
          车辆安全后,刚喘匀一口气,他们6人就激动地奔向不远处的北极标牌(ARCTIC CIRCLE)。那一刻,他们6个人都像孩子似地欢唿、大叫,“北极,我来了!我们来了!”“屹峰赶紧去车里拿出五星红旗,展开来举在胸前,大家激动地合影。屹峰后来在他的博客里写着:“作为一名中国人,荣耀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从国内出发前就计划好了,一定要在进入北极圈的那一刻,亲手展开中国国旗,并记录下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
  达利他们这次北极行除了想看到传说中的北极光之外,也想体验北极地区极寒冷天气条件下,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据达利介绍,爱斯基摩是对印第安人因歧视并伴有侮辱的一种叫法,即吃生肉的人的意思。因纽特人并不喜欢这种叫法,所以自称因纽特(Inuit)人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因纽特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当他们一行到达Tuktoyaktuk——这个加拿大最北部的最后一个村落时,他们受到一个当地人的热情邀请,去他家做客,因此也见识了现代因纽特人的生活。他们有电视、有汽车,还有最现代的IPad2,除了气候寒冷外,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外面的世界一样了。他们在热情的主人家休息、吃饭、喝酒,还参观了主人家的冰窖。这个紧挨浩瀚北冰洋的Tuktoyaktuk村,是达利他们此次北极之行计划中的终点。
  因纽特人家做客
          做客完因纽特人家庭后,他们连夜返回Inuvik,在Inuvik停留两日,苦苦寻觅北极光,却一直没有发现北极光的踪迹,经网上查询后得知,这几天极光活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Eagleplains(老鹰平原)和道森城(Dawson City)一带。他们随后开始了返程。由于老鹰平原上没有能够落脚的地方,他们决定孤注一掷,把观看极光的地点定于道森城。
          经过老鹰平原的黑风口前跟来时一样,同样被当地政府要求等候,组织成车队后再由政府的车辆带队一起通过,不过回程时没有遇到风暴,来时用了两天时间的路,回来时只用了一天,一口气从Inuvik赶到了Dawson City。经过一整天的跋涉,他们一行到达Dawson City已是晚上10点多,找到来时入住的酒店住下,大伙儿早已累得连动也不想动,简单做了一点吃的吃完后更不想动弹了。可是他们明白不挪窝不行啊!因为在这一带差不多就是他们有可能看到极光的最后机会了,如果今晚撑不住早早睡下,很可能在后面的路途上再难看到北极光了。如果这趟北极之旅连北极光什么样都没看到没拍到,他们都一定会抱憾终身的。
          于是,他们吃完饭后继续喝点酒吹吹牛,时不时到屋外看看天气。就这样等着熬着到了夜里1点半,他们想不能在酒店坐以待毙,虽然半夜了,城市的光线还是太亮,万一极光出来了也不容易察觉。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去寻找北极光。经过讨论,大家采用了团友野鹿的建议。野鹿看完地图后建议大家穿过Dawson City后有一条往北的路,那条路在通过一条冰河后会避开城市转往山区,在一个山顶的转弯处应该是最佳观测地点。
          说走就走,很快他们穿过道森城来到了那条路,到达了地图上确定好的那个山顶转弯处,把汽车停下、熄火后,6个人下来静静地等待,期待着奇蹟的出现,期待着北极光的出现。
  仰望星空 奇迹出现
          奇迹果然出现了!北极光果然出现了!在他们6个人仰望着星空,心里默念着“北极光”时,个高眼尖的野鹿第一个发现了北极光——对面山顶上升起的一道巨大的、绿色的极光彩虹光,横过他们的头顶,延伸到另一个山顶上,像一条神秘的、耀眼的光带,映亮夜空,映亮他们的心。他们6个人,有的欢唿雀跃,有的快速抢拍照片,有的边叫边指点,有的边拍摄边跑动寻找最佳角度,那个高兴劲儿和小孩子差不多……几分钟后,北极光消失,夜空归于宁静。
          屹峰回中国后在“越野e族”论坛中有一段文字这么记载了他当时的经历。“抬头仰望天空,天啊!我敢保证,没有几个人见过这样的星空。这么多、这么亮,这么密密麻麻的星辰,比我们小时候看到过的星空更亮,星星更多更密。不管一会有没有极光会出现,就这样的星空就足以让我嘆为观止了。我赶紧上车拿出架子,准备先拍几张星空的照片先过过瘾再说。突然谁一声惊唿,‘快看啊!前面山顶的上面,那是不是极光?’一开始我们议论纷纷还不敢确定,过了不一会,光的亮度和色泽开始明显。野鹿兴奋的说了一声,‘这要不是极光我把脑袋割下来!’我抑制不住兴奋赶紧架好相机按下了第一次快门……又过了一会,从对面山顶上突然升起一道极其耀眼的极光,而且这道极光到后来竟然横过我们的头顶一直延伸到另一座山顶之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绿色的极光彩虹。我们所有人都被这一场景震惊了,大家欢唿雀跃。随后极光的形态不停在空中变换,一会这明瞭一会那暗了,一会这冒出来新的了,一会那一道又消退了。我的相机一刻不停的开始曝光,可惜我的镜头还是不够广,不能完全展现当时看到的空前壮观的奇观,那种夺目、那种绚丽、那种飘逸、那种震撼,非文字与照片所能表现,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刻感受……”
  现在说起这一切时,达利的语调和表情都很平静,也许是经历和见识过这些奇蹟后,他的心总是憧憬着远方,他的嚮往总是在下一次的旅途中。
- See more at: http://www.bcbay.com/life/immigr ... thash.Vm6c1LfN.dpuf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montrealchine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