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打印本页] 作者: householdwife 时间: 2011-12-25 06:53 标题: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 v7 G) ]+ O' c& ^ T8 A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专题)”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专题)们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专题)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反而困难重重。” + y) q7 [: x* X1 R. l
' U. d+ \6 Z- f% C* ]6 {5 \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5 x, B6 I/ e, l: O6 L
, N3 t3 A3 n; i' P4 x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 r( M. \9 N( a# @3 N $ H6 E+ \; A3 [6 H* K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3 i: t" ~) X% ~1 \: w. D4 Z" I. K d' O4 M0 `6 B; s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情况。” ( a. R( O$ p5 e# E$ L" U `6 ?9 S( D0 h. n' L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的入选者,2008年归国的他,切身体会到近几年政策的好转。“当年政府给我们归国的优惠资金扶持仅3万元,而今,广州有‘千人计划’,‘红棉计划’,‘领军人才’等多项政策,这是百年一遇的好时机。” " U; }% _1 r/ S
' V t& @ `( U- F/ |7 x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说:“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回国,是为了实现梦想和事业,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反而困难重重。” 6 }* Y0 N* Q1 z' x+ s
2 [) ?/ D) u8 e7 S “回国永远不晚,只要你下定决心。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调整,所需人才会越来越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认为。 $ A, X- l- a: A0 N8 l. `& S( w/ c3 `4 M: z) s: |5 f
“请不要错过最好的时机” : ~; ?! y9 y, {* A" y . Q5 Q* y! v$ \. b5 Q, t6 J 老海归们认为年轻人回国有优势。“年轻人回来阻力小,而且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耐力和身体。有人想在国外多呆两年进行积累,但其实积累程度与创业成功并不成正比。”袁玉宇这么认为。 * g$ S) `! S* P5 q* o" N6 n / i: d# z) p4 c _9 O$ j e7 p, B 回国,对拖家带口的海归们来说,问题更集中在伴侣就业和小孩上学。新奥智能能源集团首席执行官甘中学博士就带着自己太太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国家政策、企业条件都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 r% R8 L1 `" }) j' u/ Q
1 j; E2 b5 n2 t3 H$ D) Y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两年前从国外归来。曾任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机械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兼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客座科学家、美国海军研究室顾问科学家等职务。“从回来试试看,到现在辞掉美国的全部职务,”蒋庆说,当时自己在待遇方面也有很深的考虑。“毕竟都是有家庭的人,待遇太低影响家庭收入不可行,如果待遇太高,可能又影响工作和同事关系。” ; O% W7 Y/ K( L' k' _8 |# [
! T, z( p3 B+ M7 u
蒋庆说,1985年出国后一直待在国外,工作习惯都在国外形成,回国后的确有些不适应。“但是,只要确定了大事情,很多小事情都可以忽略。但是我们是抱着理想回国的,就是想着可以在国内可以有所施展地做些事情。现在在中山大学,觉得很多方面还是非常顺心的。”他向新海归们说:“这是最好的时机,请不要错过。” 0 V6 [$ I1 q* s0 c5 N1 ~6 ? 6 z* X# N8 S# T! w4 I “海归创业不容易” & Q! D( n0 z5 F B# ^ ?. X" E